评分及书评

4.6
2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正如作者的论述,计划经济确实有低效的弊端,被时代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价格信号调节生产的市场经济,保护产权和充分竞争的营商环境。强调自由贸易减少冲突,促进繁荣,都是基本常识。但是对于市场改革,政府放开权力的尺度,张维迎的论述还是太激进,太片面了,只注重经济效率,忽略了政府稳定全局的作用。放开石油、电信行业准入没有那么简单,竞争就一定产生高效率的推导过程,是把经济学当成物理学,简单套用模型,但现实往往不满足假定前提。作者排斥国有企业的思想,描绘一幅极度理想的市场经济图景,也实在费解。

      3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市场经济是一种好的经济形式

      张维迎先生是一位坚定的市场经济体制推崇者,他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是迄今为止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人类社会 250 年来的辉煌成就是最好的佐证。他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颠覆性创新,它是市场有效、有序运行的核心驱动力,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没有了企业家,也就没有了市场经济;任何阻碍企业家精神发挥的制度和政策,都是对市场经济的背离。张维迎先生对凯恩斯主义深恶痛绝,其本质是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他认为,无论是宏观经济政策、政府管制、反垄断法,还是产业政策、国有企业,它们都是阻碍我们国家创新的政策和体制,都应该摒弃。他推崇哈耶克的商业周期理论,市场按照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周期性运转,市场会自行调节修复,政府干预违背市场规律会受到市场惩罚。本书给人印象深刻的基本结论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有待于创新型企业家的出现;创新型企业家能否出现,依赖于自由、法治和私有产权的有效保护。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等多方面深化改革,清除创新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舍此,中国的后发优势将被杨小凯先生所讲的后发劣势所取代,中国将不可避免地跌入 “中等收入陷阱”。他上述结论的基本逻辑在于:过去 40 年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国的后发优势,这种后发优势给企业家提供了巨大的套利空间,一旦有了一定程度的从事商业活动的自由,企业家的套利活动就使得资源配置效率逐步提高,从而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之后,随着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缩小,后发优势的潜力正在耗尽,套利空间越来越小,仅靠套利活动驱动的配置效率的改进,已无法维持经济的高增长。未来的增长主要依靠企业家的创新。但创新比套利难得多,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看,创新驱动的年增长率能达到 3% 就非常了不起。创新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要求也更高。总体上讲,我们目前的体制虽然能刺激企业家套利,但严重不利于企业家创新。未来即使要维持 4%~5% 的增长,也需要我们在体制改革和政策方面有大的突破。如果私有产权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如果建设法治国家的愿景不能落到实处,企业家就不可能有足够大的动力从事创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就不可能成功。在中美激烈碰撞,博弈,竞争的环境中,在中国经济转频换段的今天,张维迎先生分析还是蛮值得回味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司法独立和社会制度改革的见解这里不方便引用。市场经济中,不光有一只 “看不见的手”,还有一只 “隐形的眼睛”。也就是说,陌生人之间能够合作,是因为有一只隐形的眼睛在监视我们,每个人必须好好表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企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分配责任,即一部分人承担过失责任,另一部分人承担严格责任。承担过失责任的人拿合同收入,即,如果他没有迟到早退,没有旷工,没有违反工作规定,干了一个月,到月底一定要领到工资,这就是员工。另一部分人,即老板,要承担严格责任,或者叫剩余责任。用一个通俗的说法,老板没有权利在消费者面前由于自己没有犯错误而要求收入,而工人可以在老板面前因为自己没有犯错误而要求收入,这就是老板和雇员的区别。第一,应对不确定性。这是 1921 年美国经济学家奈特(Frank H.Knight)提出来的,他在其名著《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中证明,没有不确定性,就没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利润是对不确定性的补偿。第二,推动社会的创新。创新是企业家的责任,不是技术专家的责任,技术专家只是在发明,创新是把发明变成一个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东西。强调企业责任的多重性,包括企业对股东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供应商的责任,以及对社区的责任等。这是国际上很有影响的概念,英文叫 stakeholder,中文叫 “利益相关者”。传统上,人们强调企业是股东所有的,企业的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 stakeholder 这个概念认为,企业应该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当政府官僚的利益与企业声誉无关时,他们为什么要在乎它呢?又鉴于官僚没有适当动机去依据才干任命经理人,国有企业经理人觉得他们的职位非常没保障,他们没有未来可在乎。因此,他们完全具有进行一次性博弈赚快钱的动机。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了声誉机制的失效。打个比方,声誉就像一棵树,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可能有动机去种草,但绝无动机去栽树。国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市场中的竞争行为不能独立于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我特别证明:(1)在国有经济中,随着竞争加剧,国有企业更可能将价格定得低于边际成本,在这个意义上争可能是过度的(或破坏性的)。(2)国有制下的竞争可能导致极端的过度准入。即,较之任何私有经济,产业中的企业都过多。(3)在国有制占主导的经济里,市场无序是不可避免的。建立信任更加困难,因为声誉机制不能起作用。(4)国有企业在竞争下不能长期生存,竞争最终导致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或崩溃。在委内瑞拉,雇员害怕被提拔,原因是该国最近通过的一个法律禁止企业解雇工资低于最低工资 1.5 倍的员工。聪明的雇主找到的一个应对办法是,如果想解雇一个人,首先提拔他,将工资提高到最低工资的 1.5 倍以上,然后合法地将他解雇。基于财产的权利与基于职位的权利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比后者界定得更明确。基于职位的权利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这些权利受任期限制,无法在市场上出售。职位的数量在一定意义上较财产更为有限。针对基于财产的权利的竞争是创造价值的,而职位之争时常导致价值的再分配。在公有经济中,权利是基于职位的;而在私有经济中,权利是基于财产的,至少一开始是如此。基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GDP 由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部分组成,只要增加净出口就可以增加 GDP。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征关税,限制进口。奥地利学派的观点,越是危机就越要自由化。萨伊定理(Says Law)认为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要让别人买你的东西,只有你买别人的东西。因此自由贸易是最好的政策。套利时间比较短,甚至三天五天就完成,在金融市场套利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创新则需要数年,三年五年都不够,甚至十年、八年、二十年。一开始就赚钱的事容易吸引人,一开始就亏损的事比较难以吸引人。套利是短期生意,创新是长期生意。因此,适合套利的制度不一定适合创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犯错误,或是由于无知,好心办坏事,或是因为无耻,为一己之利损害他人。进一步,无耻也可以解释为无知的表现。我相信,市场是人类应对无知和约束无耻,特别是减少由于多数人的无知和少数人的无耻相结合导致的灾难性错误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我希望,市场的逻辑能变成每一个人的理念。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强监督,弱引导

            断断续续的翻完了张维迎教授写的《市场的逻辑》。教授原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现已卸任),在经济学界颇有名气,也是我最早认识的几名经济学家之一。他在读研究生时期就对市场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篇著名的论文《以价格体制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甚至成为了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指导。教授在书中表达了 “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而让市场自由调整” 的观点。他在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改革研究所工作,亲身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对市场与政府权力边界的确定有着深刻的理解。市场经济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三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成就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然而,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完全自由化,我个人还是倾向保守。虽然从经济角度来看,我也支持教授的观点,但在中国,政治体制与经济问题紧密相关,利益纠缠错综复杂。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解决问题,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以房地产市场为例,现在的高房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与开发商联手炒作导致的。如果政府放手让市场自由调整,房价可能会急剧下跌,使大批 “房奴” 和有房者遭受巨大损失,引发社会混乱。因此,政府不会冒险让市场完全自由调整。尽管如此,教授的基本思路是正确的:中国要想进一步发展,激发潜在活力,市场经济是唯一的出路。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节奏和火候,以最低成本和平改革推进,逐步将政府的权力归还给市场。这是理想的解决之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人类过去 200 年的进步比过去几千年大得多?中国 40 年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关键原因是什么?什么是强盗的逻辑,什么是市场的逻辑?什么是好政策,什么是坏政策?为什么说企业家精神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中国经济的未来在哪里?…… 张维迎教授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深入透析中国 40 年经济腾飞的根本驱动力,一针见血地点明 “市场” 这个关键因素,剖析市场经济的内在、基本运行逻辑,抽取与 “市场” 相连的人才、体制、政策、监管、企业家精神等诸多关键因素,系统呈现各个环节的内在关联与盘根错节,指出中国 40 年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来路和前途。张维迎教授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也是极富创见和颠覆性的经济学界风云人物。他在这本经典代表作中,有诸多振聋发聩的犀利论断和让人醍醐灌顶的深刻洞见。不只是让经济、管理从业者启发颇多,对于我们普通读者认识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看清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和未来,也有非常好的帮助和指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而追求幸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市场的逻辑和强盗的逻辑。互惠互利的市场交易是市场的逻辑,损人利己的战争、偷窃、欺诈等行为则属于强盗的逻辑。现代社会的一大标志,就是逐渐用市场的逻辑取代了强盗的逻辑,由此,才有了现代社会的繁荣。市场并不是完美的,市场中也会有强盗的逻辑,比如坑蒙拐骗等行为,但是通过市场竞争这只 “隐形的眼睛”,能够在长期博弈中最大限度地淘汰那些不合格的商家,实现自我纠正,保障消费者主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市场涌现出了种种的不满和批判,而其中的很多批判,往往并不符合事实和逻辑,而是源于深深的误解。要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的动力,我们就要不断重申市场的逻辑。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自己说了算。在市场制度下,任何人都只能通过让别人更幸福,才能让自己更幸福。2. 市场依靠 “看不见的手” 激励人们做出行动,还依靠一双 “隐形的眼睛” 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这双眼睛就是市场竞争。3. 人类只有遵循市场的逻辑,才能享受合作互利的成果,避免相互伤害。这个道理既适用于国与国之间,也适用于人与人之间。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市场经济就是遵循市场的逻辑,反对强盗的逻辑,尊重企业家精神。

                    市场经济就是遵循市场的逻辑,反对强盗的逻辑,尊重企业家精神。首先是市场的逻辑和强盗的逻辑之间的区别。市场的逻辑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而强盗的逻辑则是以损人利己的方式获取利益。这种区别体现了市场经济中合作与竞争的本质,强调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性。 其次,新结构经济学的观点指出,市场和政府在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反映资源稀缺性,引导企业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生产;政府则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此外,企业家精神在市场经济中至关重要。企业家精神代表着创新、冒险和创造力,是推动市场竞争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在市场的逻辑中,企业家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通过创新和竞争推动市场的发展和进步。最后,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感受到市场经济的核心逻辑是双赢,即通过让别人幸福来实现自身幸福。书中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企业家是市场过程的主要驱动力量,而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会扭曲价格信号,导致无效率甚至危机。另外,书中还提到了清晰的产权制度和价格信号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产权制度和扭曲的价格信号会导致资源浪费、技术进步缓慢和环境污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寻求改变创新,还是保持现状

                      80% 的人和 20% 的资产,寻求改革和创新。20% 的人和 80% 的资产还想保持现状,是改革发展还是保持现状,最终是由他们的博弈决定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复杂市场现象背后的逻辑

                        《市场的逻辑》探讨了市场运作的基本原理和内在机制,揭示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和决策是如何受到供需法则、价格机制、竞争与合作等因素影响的。书中可能详细分析了市场经济的优势与局限,包括市场如何有效分配资源、促进创新和增长,以及市场失灵时如何需要政府介入来进行调节。此外,该作还可能探讨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行为、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动态。通过理论与实例的结合,作者旨在向读者阐释复杂的市场现象背后的逻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市场趋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市场的逻辑》是一本深入剖析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佳作。作者以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市场机制的原理、功能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书中不仅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还探讨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合理边界。对于关心经济问题、希望理解市场本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将提供深刻的洞见和启迪。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讲市场经济比较透彻的书

                            作者是自由经济市场坚定的信仰者,从中国改革开放开始论证,中国经济的腾飞依赖于自由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初衷不是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在计划经济内进行市场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出现双轨制(计划内一个价格,市场一个价格),随着市场价格的利益越来越大,计划内商品被当地政府有意拖延或者减少,本质因为市场价格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大于职权寻租的收益),全国推送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1、资源分配,2、技术创新。这两者都离不开企业家,只有企业家能高效分配资源,寻求技术创新,使市场分工更细,带动社会财富增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要依赖创新,改革开放 30 年,现在套利空间已经很小。目前中国制度不适合企业家创新,需要从经济制度、司法制度、政治制度进行改革,让企业家更自由,更好的私有产权保护,大胆去创新!期待有大格局,常远眼光的政治家,带领中国走向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市场经济是一种优良的社会游戏规则,甚至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因为它强调的是:每个人要想追求幸福,就必须为他人创造幸福,也就是 “利己先利人”。” 消除偏见,也不必崇拜,尤其是不能好事算自己头上,坏事就推别人身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市场的逻辑》值得多读多去琢磨,市场有逻辑发展增长有套路,创新创造新的市场是当下的出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这些思想能成为常识…

                                  张维迎先生用简明、清晰的分析一次次充分论证了市场、政府、企业家的逻辑,并由此给出中国未来的出路,令人信服,心明眼亮。1、市场的逻辑市场不是经济学家的发明,而是普通人的创造,是芸芸众生自发行为的结果。但创造市场和在市场中生活的普通人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容易受到反市场言论的蛊惑。理解市场如何运行需要科学、理性思维,市场经济需要有人去捍卫。这是经济学家的责任,也是大众教育应了解的常识。要清楚,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使得自由市场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唯一有效率的体制。市场是一个无数经济个体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不断收集、加工分散信息,并做出有目的的行动决策的动态过程,企业家是市场过程的主要驱动力量,政府对市场过程的人为干预会扭曲价格信号,导致无效率,甚至危机。2、政府的逻辑计划经济是无效率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央计划者没有充分的信息去做出正确的决策,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没有最大化利润。为了完善市场,政府应该做什么?就是很好地界定产权、保护产权。只要政府真正做到这一点,真正保护人们的自由,每个人都会运用自己的优势,在市场上进行交换,达成合作,整个社会很快会富裕起来一个人或企业对社会是不是有贡献,最重要的不是看口头上的责任,而是看这种责任的可考核性。对应的英文有两个词,一个叫 responsibility,一个叫 accountability,理解这两个词很重要。如果 “责任” 不具有可考核性,就像前面讲的,有的人声称对所有人负责,其实他可以对谁都不负责反腐败必须治本,不能治标不治本。一方面强调反腐败,另一方面又不想减少政府的权力,是掩耳盗铃、叶公好龙。不仅做不到,即使短期内做到了,也是以巨大的社会效率损失为代价的。同时做到经济高增长和没有腐败的前提是,废除政府垄断资源配置的权力。3、企业的逻辑概括地说,企业家的工作就是两件事。第一,应对不确定性。没有不确定性,就没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利润是对不确定性的补偿。第二,推动社会的创新。不确定性可以划分为两类:一个是市场的不确定性,一个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创新也可以划分为两类:一个是技术、商业的创新,比如说推出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商业模式等;另一个是制度创新,如设计一些新的、可能与政府博弈的制度安排利润的源泉就在这三个方面:你有没有能力应对不确定性,你有没有能力创新,你是不是比别人更值得信任。如果这三个你都做得很好,那么你就有利润。企业家的两个基本职能:第一个是套利,第二个是创新:由于人类的无知,社会的资源配置总是处于非最优状态,即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不均衡就有套利的机会。说套利是一种企业家活动,是因为套利机会尽管存在,但大部分人熟视无睹,只有具有企业家的敏锐的人才能看出来。企业家的第二个职能是创新。当市场达到均衡时企业家就无利可图了,企业家用什么方式继续赚钱呢?就是创新,打破现有的均衡,包括生产出原来没有的产品,或是引进原来没有的。4、中国的未来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在哪里?不是抑制了青年人的创造性,消灭了他们的好奇心,最大的失败是使人变得虚伪,说假话不再脸红!为什么?就是因为没建立一个好的私有产权制度。很多地方,总在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很难看到做为人民服务的事。西方没有一个企业贴标语说要诚实守信,不用贴,这是自然而然的,这就是市场。丢掉了市场的逻辑,丢掉了基本的市场规则,只能用虚无缥缈的说教,最后就是言行不一。在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中,权利都只能由个人所持有和行使(Alchian,1965)。其根本性差别在于:在公有经济中,权利是基于职位的;而在私有经济中,权利是基于财产的,至少一开始是如此我们认为,一个好的经济体制和坏的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好的体制下没有贼而坏的体制下有贼,而是在好的体制下,人们享有更多的自由和积极性去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他人偷窃,而坏的体制则相反。中国过去 30 年的成就,归根到底还是靠改革开放。未来中国能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取决于是不是把市场化改革进行到底。所谓市场化改革,就是价格自由化、企业民营化、地方分权化、开放和全球化。中国的改革不是精心设计或深思熟虑得来的,好多是被逼出来的。日子好过的时候没人想改革,日子过不下去才想到改革,所以千万不要忘记历史,忘了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一般而言,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有几大要素:第一是产权保护;第二是科学、理性的思维;第三是资本市场的发展;第四是交通和通讯是否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未来中国要以出口来带动 GDP 的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下一步怎么办?就需要两个市场的均衡,尤其是开发国内市场。这里说的开发国内市场,不是指我们经常听到的 “扩大内需”,不是搞货币扩张或者政府投资刺激经济,而是扩大市场自由,激发企业家精神,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去满足老百姓实实在在的需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有待于创新型企业家的出现;创新型企业家能否出现,依赖于自由、法治和私有产权的有效保护。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等多方面深化改革,清除创新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市场的力量

                                      张维迎教授在本书中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成一句话:相信市场,让市场良性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除之之外,任何人为的计划,总会因为考虑不周,在获得明显可见的好处时,埋下隐忧,早晚会被市场反噬。我们不能否定市场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有待于创新型企业家的出现;创新型企业家能否出现,依赖于自由、法治和私有产权的有效保护。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等多方面深化改革,清除创新的体制和政策障碍。2024 年,中国经济任重而道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改革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通过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史,理论推导,具体数据,案例,分析了中国经济的成功、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接下来经济的增长要创新型企业家能否出现,依赖于自由、法治和私有产权的有效保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也有待于创新型企业家的出现,这意味着中国必须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等多方面深化改革,清除创新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