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5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这里,再一次感到,坂本先生所追求的和平,或许只存在于如此珍贵的所有 “个体” 相连的彼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致敬极致

      对于坂本龙一先生,我的情感颇为复杂。尽管我不太赞同他抑郁的倾向,但《末代皇帝》的配乐确实曾让我沉醉不已。他无疑是个性鲜明、极致的人。在《十三邀》许知远对坂本先生的访谈中,可以感受到先生的偏执,尽管我有部分观点与之不同,但我依然深深尊重这种能坚守自己信念的人。至于本书,其结构清晰明了,层次分明,从引言起始,经由多篇书评,至对谈与结语圆满结束。书中完整收录了坂本龙一自 2018 年至 2022 年在《妇女画报》连载的 “坂本图书” 栏目,共计 36 篇书评。每篇书评都围绕着他挚爱的书籍,不仅解读书籍内容,还深入探讨作者思想,并融入了他个人的感悟与思考。这些书评涉猎广泛,涵盖了文学、哲学、电影、艺术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坂本龙一广博的阅读兴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特别提到了生命最后阶段(坂本于去年 3 月 28 日去世)陪伴他的 10 本书,这些书籍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慰藉和思想的源泉。阅读是连接人与世界的重要纽带,它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内心、提升我们的自我修养。坂本龙一在书中提到:“阅读不息,思考不止。”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更是精神的滋养和成长的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不是书不好,是我不够好

        也不是我不好,是我没有足够的探究坂本先生深刻思想的准备,就被坦承分享代入了一个个火花四射的瞬间,又被一次次注脚跳入跳出搞得不知所云…… 好~一本书,干货的纯度高的有点让人眩晕,不是书不好,是我还不够好。总之,致敬时代精神,愿天上人间一切美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对于不常了解书中的作者和谈论到的人物,内容还是较大难度的

          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人的书房陈列着的正是一个人的趣味,自己由此塑造的一个人的品味。坂本龙一的创作之路就是他阅读不息的启发和表达之路。他带着自己的问题出发,在一次次对话中深化自己的认识并付诸实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挥毫与焦灼下的轻盈

              书籍篇幅很短,不到 7 万字,主要还是以读书笔记和访谈对话为主,体现一个世界顶尖音乐人的思考下的认知与三观。我认为作者在开启的多姿多彩的人生中,他创造潮流,却游移在外;他介入时代,又有种超然姿态;他想象未来,并追寻过往。引领时代,却又不声色犬马。这就需要简练的智慧,在这个人类日渐受困的世界,需要存在着这样一种轻盈。老子的五千言,八大山人的挥毫,能在这个焦灼的时刻,提供怎样的帮助?龙一以他自身的读书笔记在做备注和借鉴。作者很多的音乐灵感都来自于伟大的书籍作品。比如他说起漱石的小说中的梦幻感,“刹那为百年,百年亦为瞬间。梦没有线性时间结构,所有的事物都凝聚在了一起”。比如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提出了一种解构主义,而这种解构主义的理解,作者需要另外一个人的作品来进行诠释,那就是瓦尔特・本雅明的《暴力批判》,作者认为这就是暴力本质最为本质的诠释。作者在阅读卡洛・罗韦利的《时间的秩序》当中,有提到一个观点,“这个世界不是一个按照指挥官决定的节奏前进的小队,而是一个彼此相互影响的事件网络。” 我就想起了现实世界需要网状知识结构来赋予解决。也提到了 “时间的流逝或许并不是这个宇宙的特征。就像天空的旋转一样,它可能只是我们身处这宇宙一隅的人们眼中的一种特殊景象。” 这在现阶段的物理学定义当中本就是角度的不同。在作者与京大校长沟通当中,学者提出一个说法:人类是用自己创造的技术来维持生命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人类之所以攻击自然,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脆弱。这在非洲的政权中很常见,当你给弱者权力时,他们可能会突然用这股力量去压制其他人。我突然就在想如果一个基础员工在被提拔的过程当中,如果心理不健全的情况下,是否能力足够也会造成团队的灾难,因为弱者会拿起权力的武器来攻击他人弥补心理的缺失。焉知其他,不语后续,建华读之虽短,却收获颇丰。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