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10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培养多元思维模型,离不开广泛阅读;但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所以选书成为提高效率的关键。那么,什么样的书值得读?本书作者自己选书的标准是:在内容主线上模糊概念,模糊推理的书不值得读,鼓吹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大道至简” 的书也不值得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表明理论还不够完善,缺乏足够可用的概念或者概念定义不够明确。缺乏足够可用的概念,细节刻画就难以精确,就会 “经验中有,表达中无”,于是显得 “存乎一心”。模糊概念,模糊推理,当然得不出有效结论;真得出有效结论了,除了运气,多半是靠 “自用型理论” 得出答案,再用 “宣传型理论” 做包装。“自用型理论” 和 “宣传型理论” 是清华大学赵南元教授对理论的划分:自己用的理论是自用型理论,讲给别人听的是宣传型理论。“大道” 如果存在,那也绝不会 “至简”。科学方法就是对事物进行分类、分析,所以每个领域都有精深、具体的知识,只有 “理论深入” 才能够 “结论浅出”;“大道至简” 不过是掌握了复杂性后的感慨。也不要拿 “综合” 来反驳,在科学中,“综合” 也是一种专业方法,比如进化论、系统论;又比如经济学,也是既综合又专业的理论,有一种说法叫 “经济学帝国主义”,说经济学将要统治所有的社会科学。经济学也绝非大道至简。如果你认为经济学简单,要不你是天才,要不你学的是假的经济学。如果只能推荐一本社会科学的书籍,那我会推荐张五常教授的《经济解释》。但在我推荐后去读《经济解释》的朋友大都反馈太难了,这就带出了培养多元思维模型时的另一个技巧:如果学不进去重要学科怎么办?学不进去某本书,并不代表你和该学科无缘,只能说明你需要找个梯子。那些读不进去《经济解释》的朋友,在我的推荐下先读了李俊慧的《经济学讲义》后,大多给出了正面反馈。要是你读不进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可以先读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以及丹・艾瑞里的《怪诞行为学》。培养多元思维模型,还有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互为代价的问题。在同等时间约束下,“书读百遍” 可能不如 “书读百本”,而 “书读百本” 可能不如 “书读 50 本,有些读 5 遍”,这背后隐含着经济学的边际产出递减定律以及特定范围内的边际产出递增。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升级定位,科学创业

      东哥的升级定位课程,影响了我对品牌的认知,推动了我们企业的发展,指引我们科学创业,犹如航海有了方向。感恩遇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科学认识定位

        所有的工具所有的事情都有其 AB 两面,在这个过程中,冯卫东老师的整本书里给我们讲的也是如何科学的认识定位。我自己有 8 年的新媒体从业经验,我们在做内容,在做账号的过程中,大家都会频繁的提到定位这个词。我们会发现在商业世界中,定位是一个高频出现的词语,账号定位、产品定位、内容定位,我们会掌握很多术方面的内容,但是在道方面,在底层逻辑方面,冯卫东老师的这本书强烈推荐,经典性的书籍,就值得反复的阅读,不断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相对客观的论述

          要读透《定位》,用好《定位》,这本书有很棒的指导价值,目前看过分析定位最好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裂墙推荐的好书

            解答了很多关于定位的困惑,是一本超越原著贡献的梯子书籍,有了这个脚手架才不至于停留在对定位粗浅甚至是错误的认知上,但尽管如此,要真正精通并有所裨益依旧需要大量的练习,大量的思考,大量的实践才能转化成生产力。本年度最具启发的书籍,没有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典

              必看之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用上百亿真金白银倒逼出来的真知灼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希望冯老师能继续升级《升级定位》

                  不得不承认,我被广告天才 George Lois 给 "忽悠" 了,他在《蔚蓝诡计》的第一部第三章 "定位是个屁!" 的副标题说 "定位就像上厕所前要拉开拉链般必然平常。" 但当时我太年轻,读书太快,认为乔治否定了定位,其实他以他的方式着重强调了 "定位" 重要性。(但他应该确实对特劳特先生的 "创意已死!" 那句话非常烦感)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我读到了这本《升级定位》(虽然这名字起得没有冯老师的理论那么好,真是又一次应验了那句话:"鞋匠的儿子没鞋穿")第一遍阅读就产生了强烈的自责,"我早该好好研究一下定位理论的……" 冯老师作为一位成功的投资人,还能抽出大把时间抱着为《定位》进行升级的心态研究学问,真的令晚生佩服。而且冯老师特别指出不能把 "定位" 当成唯一神锤,指出了 "定位" 有其边界,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这一点比很多专业定位咨询顾问的段位高太多了。期待冯老师《升级定位 2.0》的更新。我会挤时间再刷一遍的。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产品定位

                    这本书也是高维学堂出品的。所以,书的质量就不用多说了。里面有很多的专业词汇和原理性拆解。对产品定位也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印象最深的,产品三问,广告语的注意,三语二性。后期会再重读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不严谨

                      数据太少,很多观点是凭作者感觉,但一查实际数据根本相反 (作者认为发酵苹果汁比苹果醋卖得更好,然而淘宝一搜,完全相反;他认为说西红柿的人远比说番茄的人多,这个理论依据也没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专业、清晰、实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升级定位》作者:冯卫东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在阅读了很多 “定位系列” 相关作品后,本书应该是目前对 “定位系列” 解读最好的作品。“定位” 思想的风靡,除了各大商业机构的推广,自然也少不了其本身的魅力。但有句话叫做,“定位一学就会,一用就废。” 本书正是从这个痛点入手,依据作者多年来从事消费领域的投资经验,对 “定位理论” 进行了国内版本的升级式的解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定位是心理学范畴还是科学范畴?

                            如果是心理学,有怎能科学地应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满满的干货

                              继特劳特《定位》后的 “定位” 认知升级,冯卫东老师系统、全面、专业且深广地诠释了商业领域品牌和企业打造的元认知模型,利用大量熟悉的案例解答了工作中长期以来的困惑,收获满满,相见恨晚,期待新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厚积薄发的认知宝典

                                品牌认知的基础心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心智争夺到系统竞争

                                  同质化竞争,如何才能抢占客户心智,上个世纪 60 年代美国营销界给出了一剂药方 “定位”。本书作者是消费品投资界的大佬,用自己的实战经验来重新升级定位。任何品牌都需要回答灵魂三问,你是什么?有何不同?何以见得?不能脱离品类谈品牌,创造差异的心锚,一切的运营活动都是为了去凸显品牌提出的心锚。品牌从原点到衰退会经历五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对应着不同的焦点。品牌依附于品类,当品类不可逆的衰亡时,品牌也就进入了尾声。第二曲线肯定不在原来的老路上,捕捉信号是一个不能停止的永动机。1. 真正的产品主义,不仅要有极致的产品,还要会做品牌宣传,要在顾客心智中建立极致的品牌认知,否则就会产生大量没有成果的内部成本;2. 消费品就是用品牌左右个人消费者选择的产品或服务,用是否实现了心智预售来判断品牌是否形成;3. 定位理论的三大贡献 a. 竞争的终极战场是客户心智;b. 竞争的基本单元是品牌;c. 品牌是品类及其特征的代表;4. 认知大于事实,真正决定顾客行为的是顾客的认知;5. 企业不能凭空改变顾客心智,企业只能在产品、渠道和媒介三大物理战场上构建某些事实,从而影响顾客心智,在心智战场上产生有利于企业的认知变化;6. 战略分为企业战略和品牌战略,品牌战略是企业战略的基本单元,企业战略等于品牌战略之和;7. 品牌战略 = 定位 × 配称 a. 定位的概念:存在于顾客心智中的能够关联到品牌的一个概念(翻译的准确性:心锚);b. 配称就是驱动品牌去占据某个定位的全部运营活动;8. 特性不能脱离品类而单独存在,脱离品类的特性无法构成定位,例如不同的品类对 “安全” 的定位有就天壤之别,轿车的安全和软件的安全就不是一回事;9. 品牌是品类及其特性的代表,是占据了某个定位的一个名字,所以格力是品牌,沃尔沃也是品牌,这是定位理论对品牌的重新定义;10. 提高品牌资产利用率的一个陷阱是品牌延伸,就是将品牌用在多个品类的产品上,以促进所有产品的销售。当企业采用品牌延伸做法时,在品牌宣传上会陷入两难的抉择;11. 虽然具体明确的生活方式可以成为一种特性,但特性不能脱离品类而存在,所以不存在只代表生活方式而不从属于某个品类的品牌;12. 品类就是顾客在购买决策中所涉及的最后一级商品分类,由该分类可以关联到品牌,并且在该分类上可以完成相应的购买选择;13. 品牌只有明确品类归属,才能有效对接顾客需求,品类是满足需求的具体手段而且被顾客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做出的分类;14. 当品类成长到足够大规模时,个性化需求也能达到经济可行规模;15. 新品类的产生就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老品类的顾客流失,最终会导致老品类的衰退;16. 品牌的生命力取决于品类的生命力。当品类消亡时,品牌也会随之消亡,绘制品类分化树,有助于企业把握品类分化趋势,发现新品类机会;17. 寻找定位的最重要工具就是顾客心智地图。顾客心智地图通常画成三个同心圆,在内圈写上你的品牌归属的品类,中圈写上你的品牌和各其他品牌,外圈写出每个品牌所占据的定位概念;18. 竞争品牌虽然主张了一个定位,但不代表它已经占据了该定位;19. 物理特性是最丰富的差异化来源,并且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a. 直接的物理特性就是顾客可以直接感知的功能、性能或便捷性;b. 间接的物理特性不能被顾客直接感受,但能唤起顾客对一个或多个物理特性的美好联想,主要类型包括制造方法、所用标准、新一代;20. 能够左右顾客选择的市场表现,就是品类的 “市场特性” a. 身世类市场特性是顾客重视的、与品牌历史相关的事实,除非被证伪,否则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主要类型包括开创者、正宗、经典、有故事;b. 现状类市场特性是品牌目前做法及取得的市场地位,这些特征有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或改变,主要类型包括领先、热销、专家、受青睐、价位;21. 信任状就是让品牌定位显得可信的事实,作为信任状的事实不一定是客观事实,也可以是 “认知事实”;22. 信任状的三种类型 a. 品牌可信承诺,例如:免费试用、不满意退款等;b. 顾客能够自行验证的事实;c. 可信第三方对品牌的证明或背书;23. 给新品类起个好名字可以总结为四个要点八个字:有根、好感、直白、简短;24. 品牌名称的规则归纳 a. 品牌反应:品牌名看起来、听起来都要像一个品牌名,而不是像一个通用名词;b. 定位反应:顾客看到或听到品牌名,就能猜到品牌大概是什么品类,具备什么特性或者产生价值感;c. 易于传播:听音知名、简短、避免字母缩写与混合文字;d. 避免混淆:不要与众所周知的名字太相似;25. 广告的任务是触达和转化潜在顾客,而不是完成已有顾客的锁定和扩增,已有顾客的锁定和扩增,关键在于产品力和交易结构设计;26. 广告语的二语三信 a. 销售用语,一线销售人员会用的广告语,意味着它有销售力,也表明该广告语包含了一个有效的定位;b. 顾客用语,考虑顾客在转介绍你的品牌时会怎么说,因此广告语应当符合顾客的用语习惯;c. 可信性,具体、归因、信任状;d. 竞争性,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你的广告发布后,竞争对手会不会有反应;e. 传染性,冲突戏剧,简单易记;高频诱因,社交货币;27. 品类三界,去回答买什么、去哪里买、怎么选择 a. 产品品类,实物产品、服务型产品;b. 渠道品类,渠道品牌的竞争关键是降低交易费用,便宜、便利、特色;c. 导购品类,专注于信息处理,全力降低信息费用,实现权威性、全面性和专业性;28. 对于产品品牌而言,价格差异很难成为有效定位。但对于渠道品牌而言,同样的产品卖得更便宜,却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定位,关键就在于 “同样” 两个字的含义;29. 验证增长假设需要检验三种增长引擎的效率:黏着式增长,让老顾客购买更多;付费式增长,花钱获得新顾客;病毒式增长,让老顾客带来新顾客;30. 降低测试成本的量大原则 a. 认知成果重于商业成果,拒绝虚荣指标;b. 降低固定成本,宁愿承受较高变动成本;31. 在品牌战略原点期,要有明确的原点市场意识,核心目标客户、核心区域、核心渠道;聚焦做透,形成可宣传的亮点;32. 进攻期的合理目标不一定是取代领导品牌,而是尽可能挤压领导品牌的市场份额,主导一个有价值的定位;33. 品牌从无到有,再到主导某个品类或占据某个定位,最后随着品类或定位一同衰落,这个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原点期、扩张期、进攻期、防御期、撤退期;34.80% 的投入只贡献了 20% 的产出,所以低效运营活动总是存在的,配称的优化是无止境的;35. 传播的关键对象是潜在顾客而不是既有顾客,必须假定潜在顾客对你的品牌一无所知;36. 六大心智规律,概括为一限二求三法则 a. 容量受限,心智运行的成本约束法则,这是心智规律的起点;b. 追求安全,顾客在购买决策时会担心,虚假宣传、质量问题、买贵了;c. 追求地位,品牌表现的不能太 low,低价品牌选择 “实用主义” 策略;d. 效率法则,心理捷径;e. 合作法则,互惠和承诺一致;f. 学习法则,神经系统的动物的共性,好奇心,关注新鲜的事务;37. 定位理论最具革命性的地方,就是管理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认知,以获得认知优势,从而被顾客优先选择;38. 品牌定位是潜在顾客选择你的主要理由,但老顾客是否会继续选择你或成为你的口碑,则更多取决于老顾客通过产品体验而认知到的事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实战结合的理论梳理

                                    适合时不时读一下,看看自己的品牌战略是否有需要精进的地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实战性强

                                      能讲明白的概念才是好概念,能指导实践的知识才是好知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企业在创立期通过实现企业产品定位、建立生存根基这两个战略主题,追求让企业具备潜优产品,从而奠定未来销售增长的基础,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市场领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读升级定位

                                          这本书每个要做品牌创业的人都应该先看了再去创业。做乙方做品牌服务的自己看完,再结合不同客户的品牌战略,看完觉得感受好深好深。尤其是配称的章节!引发了我对于如何站在品牌资产维度去帮助客户做投放的思考。要把投放做成配称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