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7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的世界观,需要一部以丝绸之路为线索的世界史

    我第一次审视自己对丝绸之路的认识,是在 2017 年的最后一天。圣诞节前我从新疆回到上海,那天去拜访一位来自台湾的好友 Uta,我一直笑称她们是 “最完美中国夫妻”—— 朋友是台湾人,老公是香港人,她们的公司开在上海,为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品牌提供产品开发和商业展示服务。当时聊到我在新疆的工作和经历,聊到新疆糟糕透顶的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能力,聊到丝绸之路,突然就得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国内的 “丝绸之路” 定义。
     
    Uta 告诉我,丝绸之路在台湾的教育和宣传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商业概念,贸易、商旅几乎就是它的全部内容,从这个概念上她没有任何有关文化的联想。她的香港老公与她观点如出一辙。我就好奇地发问,难道你们不会想象丝绸、瓷器被置入丝路沿线国家人们生活中的场景吗?如果能想象到这些场景,难道不是文化的联想吗?
     
    Uta 比较认真地纠正我,说,商品的确能让人产生文化联想,但是让商品交易和流通这个通道不是应该被独立对待吗?假如商品交易和文化混在一起,那还能保持纯粹的文化魅力吗?
     
    就像是一件丝绸做的华服,或者一件精美的瓷器,它们被卖到罗马或者被卖到日本,本身魅力并不会因为运往罗马的交通工具是骆驼,就比运往日本使用海船而变得更具光彩。它们与生俱来带有的 “神秘东方” 才是魅力的源泉……
     
    当时我听完这一番见解,才明白这本《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为什么一年前自己读不下去的原因 —— 我被自己严重的 “大陆视角” 束缚了,由于工作的原因我过于看重丝绸之路在文化层面的外延,却忽略了它的主干其实是自西向东的一股外部商业力量,不愿意接受古波斯帝国 “发现东方” 的野心是比张骞更早、更强大的丝绸之路建构力量。
     
    这个顿悟,也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基本解释框架 —— 并非来自中国、而是西方的希腊、波斯人率先为这条世界大通道奠基,而喀什 - 敦煌之间的西域如同一个枢纽衔连队接起了这条世界大通道以东的中国腹地。
     
    我想提醒你,如果你能够先建立这样的认知,一定能更准确地把握丝绸之路在商业上的重要性,并能更精准地把握到丝绸这种商品何以创造了中国长达 12 世纪的 “国际目的地 TOP1” 地位。
     
    用作者在书中的语言来说,“在当时,几千英里之外发生的变化会直接刺激到当地的奢侈品需求,以及人们购买奢侈品的能力”。这个变化,毫无疑问首推罗马在地中海的兴起,以及对埃及的征服、罗马粮食价格急速下降、家庭购买力大幅提升,以及,贷款利率大幅下降、大笔廉价资本涌现 —— 只要社会财富飞涨,贸易商们开拓的路线就会飞速延伸。
     
    购买力的增强和对丝绸需求的增加,显然是丝绸之路小时候的重要推进器。
     
    罗马金币的外流,让红海和阿拉伯地区商道沿线开始快速繁荣。从红海到中亚再到印度北部港口,罗马金币几乎抵达了北半球一切可以到达的港口和市场。正是基于对商道网络的控制和发展,贵霜帝国开始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业参与者和地缘政治塑造者。于是,宗教信仰、帝国扩张、金银流通、奴隶与种种涌动的欲望,催化了丝绸之路成为一个可以牵动整个亚欧大陆的庞大网络。
     
    这就能解释,为何我在新疆会听到中亚五国从中国进口中低端生活物品、在西欧进口高档商品的埋怨。绵长但紧密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商业的真实权重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过于依赖一个国家的商贸活动,必将形成新的附庸。这一切,恐怕一直生活在中国的作者很难写出来。甚至他可能都会质疑这种描述,把这种描述理解为一种浮夸的想象。
     
    从我的推荐回到这本书,我希望我曾经的短视和狭隘不会在你身上重演。
     
    如果有可能,你可以带上这本书,亲身西行,在丝绸之路上以最贴切商业实质的方式去印证这本书给你摊开来的那个世界。你会在许多体验中发现,人间值得。

      4
      1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古今中外,全新视角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让我深刻理解了这条古老贸易路线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还推动了宗教、科技和艺术的发展。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将丝绸之路描绘成连接世界的纽带,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丝绸之路:同时是25条“路”

        这本书值得读 用时间展开的同时,用了 25 和面相来解读丝绸之路的历史和爱恨情仇 1. The Creation of the Silk Road — 丝绸之路的诞生之路 2. The Road of Faiths — 信仰之路 3. The Road to a Christian East — 基督化东方之路 4. The Road to Revolution — 革命之路 5. The Road to Concord — 和解之路 6. The Road of Furs — 皮毛贸易之路 7. The Slave Road — 奴隶之路 8. The Road to Heaven — 通向天堂之路 9. The Road to Hell — 通往地狱之路 10. The Road of Death and Destruction — 死亡与毁灭之路 11. The Road of Gold — 黄金之路 12. The Road of Silver — 白银之路 13. The Road to Northern Europe — 通往北欧之路 14. The Road to Empire — 帝国之路 15. The Road to Crisis — 危机之路 16. The Road to War — 战争之路 17. The Road of Black Gold — 黑金之路 18. The Road to Compromise — 妥协之路 19. The Wheat Road — 小麦之路 20. The Road to Genocide — 种族灭绝之路 21. The Road of Cold Warfare — 冷战之路 22. The American Silk Road — 美国丝绸之路 23. The Road of Superpower Rivalry — 超级强权博弈之路 24. The Road to Catastrophe — 灾难之路 25. The Road to Tragedy — 悲剧之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东视角下的全球史

          初看这本书的书名,还以为是一个外国作家撰写的中国史,通读之后才发现实则不然,这本书比起叫《丝绸之路》,不如叫做《中东视角下的全球史》更为贴切。本书从宗教、战争和经贸等纬度将以中东地区为核心的世界史串联起来,以史鉴今,颇为有趣。这本书以丝绸之路作为切入点,串联起完整的欧亚大陆,新颖的视点让它在一众严肃刻板的史学著作里脱引而出,从君士坦丁堡到耶路撒冷,从达伽马到佩塞罗,从诺克斯达西到两伊战争,一段段故事纵横交错,一个个帝国在矗立威严却又在转瞬间倾覆。丝绸之路永远是一条鲜血与财富贯穿、希望与死亡共枕的旅途,尤其在写到当初蒙古称霸世界的十三世纪时实在让人热血沸腾,对于罗马教皇对蒙古大汗皈依基督教的请求,成吉思汗回应道:“你怎么知道上帝将宽恕谁,赦免谁,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地,都是我的领土” 让人十分荡气回肠。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既然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但是书中很少正面讲到中国,仅仅是以神秘形容,只有中东和欧洲的丝绸之路没有灵魂,就像下面不加鸡蛋一样,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新视角下的高端历史论著

            这是一部以全新的视角观察世界历史的论著。摆脱了欧美中心,将丝绸之路沿线的中东、中亚、北非以及远东作为中心来观察世界历史的演进。脉络清晰,架构独特,展示了欧亚非文明的悠久传统和独特风格,以及在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观后视野打开,对世界历史有了全新认识。对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未来发展增添了信心,对中国西部未来的前景更是信心倍增。本书文笔优雅,史料翔实,读来一气呵成。强烈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点带面展开的一部全新世界史

              《丝绸之路》写得非常好,是以丝绸为载体展开的一部世界史,多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视角。丝绸之路不是一条路,确切的说是一个面。世界一直都是互联互通的,无论人还是物,都是你来我往,互相影响,互相交流,生生不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丝绸之路出发,重新写一部世界史,是弗兰克潘教授的解读方式。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是我们的骄傲,也是古代中国开放包容的象征,这条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伴随着路的延伸,战争征服、和平交流、大国博弈、阴谋诡计轮番上阵。丝绸之路的兴盛,是东西方不同民族和国家交流的见证;丝绸之路的衰落,是海外殖民、大三角贸易兴起的诱因。到了近代,因为沿途丰富的石油资源,这里又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抢夺的世界枢纽。一条路,一部新的历史,一个崭新的视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亚细亚版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加文明之光。

                  这本大部头与其说这是一部简化版世界史,不如说是一部介绍世界中心如何从中东一步一步往西方走去的变迁史。自古而今的战争将繁荣一时的中东地区逐渐变成现在这样充满暴乱与疾病的贫民窟,镶嵌其中的丝绸之路就是这场人类文明进化剧中的舞台,她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丝绸之路,路在何方?

                    丝绸之路,是与中国重度相关的,甚至于我一度认为,就是汉唐盛世衍生出来的。这是我读此书的原意。对。古时最初的丝绸之路确实源自中国,联接波斯、地中海区域。路,是起联接作用的,是节点之间连线。中国是重要节点,也是起点。但也不对。近代以来,十九世纪,甚至二十世纪,丝绸之路的重要影响国家是英国、美国、苏联等,没有中国啥事了。所以,由路联接起来的节点,必须是强盛的,影响力足够大的。地理只是一个重要参考。世界的中心不在欧洲,也不在美洲,在亚洲中部。无论从古世纪,中世纪还是近现代,中亚中东都是重要的联接 —— 从丝绸瓷器,到骏马,到煤炭石油。从必经之路,到盛产之地,上天青睐有加。但吊诡的是,全球重要玩家,从葡西荷英,到美苏,再到现在的美中俄,都在此区域之外;但他们的联接也还是通过中亚中东。当你重要却缺少相应实力的时候,纷乱及至。只有当世界格局趋于多头平衡时,丝绸之路将重新崛起。这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战略机遇,也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愿世界太平。以民为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丝绸之路读懂中东,读懂一战、二战

                      读完此书,对于最初是从课本接受历史的我,历史眼界被打开,明白中东为何战乱连连?为何宗教那么极端?为何恐怖分子无法灭?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数千年来,连接着欧洲和太平洋、坐落在东、西方之间的那块区域,才是地球运转的轴心。” 丝绸之路,是地球运作的轴心。一本 “大家说”,一本 “25 条线路” 讲述世界历史的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影响 —— 预计未来十年中人们对奢侈品的需求将以四倍的速度增长;或关注印度的社会变革 —— 拥有手机的人群远远超过拥有冲水马桶的人。但这些对于观察世界的过去和未来来说,均非最佳视角。事实上,数千年来,连接着欧洲和太平洋、坐落在东西方之间的那块区域,才是地球运转的轴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慢慢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为 “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欧内陆交通要道,于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用宏大的记事方式展开了丝绸之路。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丝绸之路的重建。作者用了丝绸之路的复兴。里面也提到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对于我们西部的发展来说尤其重要。西部的发展和丝绸之路在这本书里面连接到了一起。如果想了解丝绸之路,想了解未来的全球史。这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棒!仿佛经历了一部历史长河中的游览!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在贸易中发展,书中所讲的中国并不是主角我们从古代就是制造商品的市场,通过中亚各国的经贸往来增加财富但另一点来说各个国家都是独立的相互尊重和包容才可以一直有贸易往来,但前提是必须具备强大的国防能力与科技实力,不然在世界上只会弱肉强食每个人都不是完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的未来,还是中国的古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然只会多行不义必自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副标题更贴切我读到的是以中东为中心的世界史。从十字军东征到 911,从宗教讲到石油。讲这片土地上宗教变化,权力更替,讲世界霸权变更时这片土地的变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写到,20 年中国看深圳,100 年中国看上海,1000 年生活看北京,3000 年中国看长安。套用到丝绸之路的历史,也是类似的。人类文明围绕着这条路线跌宕起伏,历史的底蕴把人们从经历了短暂的工业化西方史后再次的拉回到了这片灿烂文明的区域。我有幸在 2019 年 8 月 30 号到 10 月 19 号开车自驾重走了这条路线,一路上带着这本书作为参考书,试着以第一视角去观察这条历史之路。能够在疫情前完成这次行程是幸运的。这是我读这本书赶到格外亲切的缘故,作者的描述时不时能够让我联想起我那段丝路自驾的日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厘清世界历史节点脉络之书

                                    <丝绸之路 - 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本看的我得腱鞘炎的书!这本厚重五百多页的书华美精致,贯通世界的古今,内容浩大,立意高远。从古罗马到冷战,从三大宗教源头到新世界秩序,丝绸之路上中东地带一直都是世界的文化中心,三大宗教中心,到后面的贸易中心,再到如今的石油乱局。每一个历史大事件都似乎被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和人引发了转折。新的一代一路,似乎是回到了世界的初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和波斯的交往也变得更加密切频繁。据中国的文献记载,他们每年都会派出使团前往波斯,每个使团至少由十位大使组成。就算是在相对平静的时期,也会有五六个使团被派往西方。外交使节一般跟随大型商队出发,这些商队携带着准备交易的货物,返回时又满载着国内渴望的物品:红海珍珠、玉石、天青石,还有洋葱、黄瓜、香菜、石榴、开心果和黄杏。需求量最大的物品是乳香和没药,其实这些物品出自于也门和埃塞俄比亚,但在中国被称作为 “波斯货”。我们从后来发现的资料中得知,撒马尔罕的桃子因为大如鹅蛋、色泽鲜艳而颇受中国人珍爱,并称之为 “金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以不涉及政治和经济的世界史,值得你去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丝绸之路历史已读书籍

                                          这部书以丝绸之路为主线,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和展现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宗教、经济、艺术等方面,让我们对丝绸之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 世纪,当时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的贸易通道。从此,这条贸易通道逐渐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纽带,也成为了世界各国人民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书中详细评价了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拓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也加速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中国和欧亚大陆的交流,也成为了世界各地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此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冲突。例如,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并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伊斯兰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和欧亚大陆,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圈;而成吉思汗的西征,则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关注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现状,也关注了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和展现,作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总之,《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部极具启发性的历史著作,它以丝绸之路为主线,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如果您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我强烈推荐您阅读这本书。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