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条理解政治的路径

    这本小书是米诺格长期理论思考的凝练表达,本书就试图通过历史的巡礼,给人们指示一条理解政治的路径:希腊民主如何诉诸公民参与;罗马共和怎样培育公民美德;基督教在何种意义上构成了文明发展的重要一环;国家的政治整合与个人的自主独立为什么成为政治现代性的双重面相;以及,为谋求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良性均衡,现代政治文明如何从传统中提取价值资源,又怎样超越古典主义,在更高水平上构建了崇尚自由的宪政民主体制,等等。一个运动能够迅速发展是因为大家都倾向于加入拥有权势和胜利在望的一方 —— 这就是 “从众” 现象。对决双方,其中一方总是在最后阶段加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在最后阶段,趋势已经明朗,大众更多的以加速度的行动去加入支持即将获胜的一方,大势所致。现代政治出现了政治道德主义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假设是,每个人都是不能自立而又愚蠢的,在新型社会里,人类成了可以由最新的道德观念塑造的材料。但许多人则赞同亚历山大・蒲柏的相反的观点:让傻瓜们去争论政体的事儿吧。治理得最好的地方,就是最好。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简明“政治”学读本

      西方 “道法” 课读本,“政治” 这个词中西理解的含义很大不同,我接触的大部分人 “政治” 都限于办公室内的 “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厚黑” 等,很少探讨 “体制” 和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概念,老百姓认为是天经地义,没有困扰,如同过去对上帝的信任,坚定不移。如果发现不同,也会简单的用对错进行排斥。本书简明扼要的梳理了西方主要政治学理念,这些 “大词” 西方知识精英研究多年,有自洽逻辑,从来就是精英阶层小圈子文化,和大众无关,而中国知识分子传统是 “治国平天下”,清议 “政治” 是传统,随着教育的普及,传播平台众多,全民都喜欢议论时政,国际政治,大词满天飞,徒增烦恼,要认识到西方意识形态下和我们的不可调和,任何解释都是鸡同鸭讲,各说各话。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 政治是驾驭国家航船的艺术,而正义是永不熄灭的导航灯塔,它拒绝在善恶政权间保持中立。2. 独裁者最爱假装做好事,但真正的政治生命力,来自老百姓能好好说话、讲道理的地方。3. 国际博弈如同永不终结的棋局,国家利益是流动的沙,昨日敌血未干,今日盟友已执新盏。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今天为你流血的人,明天可能翻脸抢你的饭碗。国家利益面前,昨天的盟友可能秒变竞争对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托马斯・曼 [1] 说:“在我们的时代,人类命运的含义是通过政治语汇来昭示的。” 在大学里的许多学究看来,这当然是对的 —— 那些冬烘先生们相信,一个人不管是在读诗,还是在偷情,他必定同时也在表达一种政治观点。以常识判断,这一看法之荒谬并不下于认为 “人类一切行为都是性表露” 的那种庸俗化弗洛伊德观点。叶芝 [2] 曾经这样回应托马斯・曼: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