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我们周围的世界,看上去是静止的,雷打不动的,每个人都是几点一线的。但突然之间,人们开始进入同一行为范式。突然之间,人们都在看同一部剧,抢同一款潮鞋,小朋友一夜之间都在王者荣耀。为什么?一种产品、思想、信息和行为,怎样形成传染性,像病毒一样爆发式传播。当量变达到临界水平,而迎来质变的戏剧性时刻,成为了一个 “引爆点”。你想想每一个网络红人,明星,剧,社会话题,是不是都在这么模式里运行。而每一个 “引爆点”,都是一场盛宴。可以瞬间获取大量财富,可以瞬间获取名望,可以在走投无路中开辟新路,甚至引领社会思潮。所以,无论你在从事商业、公职、创业、自媒体、搬砖,甚至仅仅在无所事事的刷微博,刷视频,都应该知道,在这个时代,每个人的跃升,除了按部就班的努力,还有一个隐秘的 trigger,一个甚至可以瞬间获取以往需要无数积累才能得到的东西,只要你找到那个点,轻轻一触,世界开始倾斜,引爆。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引爆,即可流行

      流行三法则是全书的核心:一、个别人物法则 1. 联系员:把我们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的人,他们涉足领域众多,交友能力超凡(有个经典理论叫六步分离法,说世界上任意两个人联系起来只要 6 步,不是说每个人跟其他人都只有 6 步,而是某些个别人与其他所有人只有几步之遥,这些人就是联系员)2. 内行:掌握独特知识 / 信息并且乐于分享的人(比如我们身边都有特别懂摄影的,懂车的,要买什么就会问他,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领域的专家,但是内行是指那些特别愿意分享传播自己信息的人)3. 推销员:有强大的感染力,善于说服别人的人三者在社会流行潮的分工显而易见:内行提供信息,联系员传播信息,推销员说服众人相信信息。二、附着力因素法则附着力是信息本身的属性,换句话说就是让人印象深刻,要是要传播的信息本身无趣,再厉害的传播者也枉然。这个法则认为,总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更让人无法抗拒。这个例子一抓一大把,什么洗脑神曲,小苹果,蓝瘦香菇,PPAP... 洗脑广告语,脑白金,羊羊羊,吃嘛嘛香,每次都能引起一阵模仿风潮。三、环境威力法则环境很重要,而且细微的环境改变,就能引起人们内心状态的改变。比如 “破窗理论”,如果一个窗户被打破了很久没人修,路人就会推断这个地方没人管理,然后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无政府主义就会向相邻的街道蔓延。所以美国 80 年代惩治地铁犯罪,就是先从洗掉地铁涂鸦,严抓逃票现象开始的。综上,一条有附着力的(洗脑的)信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找到关键的几个人物,就可以引发一个风潮。不论是流行病,犯罪潮,时尚,电视剧,还是青少年自杀潮都不外如是。当然,知道这几个法则也未必能引发潮流,但是能更好的理解社会潮流的运作方式,以另一个视角看问题,不就是本书给的启发吗?比如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依然流行的爆点冰墩墩不就如此三原则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流行,即爆款

        谁创造了流行?流行的奥秘何在?如何才能创造流行?这三个关于流行的问题 who(何人)、why(为何)和 how(如何),是关于流行的 3W 难题。提供解决 3W 难题的答案,仿佛就提供了流行风向的方向盘和流行风的加速器。无论对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如果能解答这三个问题,在商业上,商家可以轻而易举让自己的商品风靡一时;思想家、哲学家都可以让自己的作品以及其中传递的观念为大众接受,真正起到观念改变世界的作用;小说家和出版商可以让自己的作品成为畅销书;餐馆可以让自己的口碑飙升…… 大到一种观念、一样发明,小到一种产品、一家新开业的饭店,无所不能及。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解答了这三个问题,也可以有的放矢遏制一些不好的风尚,比如说离婚潮、犯罪率、青少年吸烟等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认知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作 “通道容量”(channel capacity),是指我们的大脑在接受某些信息时所具有的记忆空间。假设我随意地给你弹奏几个不同的音调,让你用数字辨别出来。如果是特别低的调,你用 1 来表示;如果是中调,你用 2 来表示;高的就用 3 表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看你能坚持多长时间来辨别越来越多的不同音调。那些能够完美把握音高的人可以不停地做下去,你给他们弹奏几十个不同的音调,他们也能准确无误地分辨出来。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游戏就难多了。多数人把音调分出 6 个档之后就要出错了,他们会把高低不同的调划分到相同的一档里。这类实验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如果我弹奏 5 个非常高的调子,你有可能分得清;如果是 5 个非常低的调子,你仍有可能分得清。但你想想看,如果把这些高高低低的调子同时弹给你听,你会认为你能把它们分成 10 档吗?多数人都做不到,人们仍然会习惯性地把它们归成 6 档。这样一种自然的局限性会在许多简单的实验中反复出现。再比如,如果我让你喝 20 杯冰茶,每一杯里都放了不同分量的糖,让你根据甜味来分档。一般人也就能区分六七杯的甜度,然后就开始出错了。或者,我在你面前的屏幕上非常快速地闪动圆点,然后让你数清你看到了多少个,一般人能够准确看清的最多也就 7 个,剩下的就只好靠猜了。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在他著名的《神奇的数字 7》(The Magical Number Seven)一书中这样总结道:“或许是后天学来的,或许是我们神经系统的结构决定的,我们似乎生来就受到某种局限,它使我们的通道容量保持在这样一个大致的范围内。” 这就是电话号码只有 7 位数的缘故。普林斯顿大学研究记忆的乔纳森・科恩说:“贝尔电话公司想让一个号码里尽量多包含一些数字,因为这样电话的产量才能有保障,但是数字又不能太多,否则人们记不住。” 如果电话号码达到 8 位数甚至 9 位数,就会超过人们的通道容量:就是说,会出现更多记错的号码。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大脑一次只能加工这么多信息,超过了某个界限,大脑就无能为力了。我在这里描述的是智力容量 —— 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但是,如果思考一下,你就会清楚地知道,还存在一个情感容量。比如,花点时间,想想你认识的人之中,哪些人的死真正让你感到被击垮了,列出一个名单。你写出来的名字很可能是 12 个左右,这是做过该调查的人列出数目的平均数。心理学家把名单中的人叫作 “我们的同情群体”(our sympathy group)。为什么这个群体不能再大点儿?部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仔细看看你的同情名单上的那些人名,你就会意识到他们都是你平日里投入关注最多的人 —— 或者电话联系,或者天天见面,或者思念和牵挂。如果你的名单比这个长一倍,比方说有 30 个名字,那么你花在每个人身上时间和精力肯定也要减半,这样你还会觉得跟他们每个人都那么亲近吗?恐怕就不会了。做某人最好的朋友对你投入的时间的要求可以很少,但你要付出许多感情,对一个人深切的关心可能让人心力交瘁。在介于 10 人和 15 人之间的某一点,我们就会感到难以承受,正如出现太多的调子我们就无法区分了。我们大脑的构成方式决定了我们可以具有的功能。进化论生物学家 SL・沃什伯恩曾经写道:人类的进化大多发生在农业出现以前,那时人们的活动常常以很小的群体为单位,人们基本上彼此相识。因此,人在生理上进化出了一种能适应环境的机制,尽管过去那种环境到现在大部分已经不存在了。人们渐渐对个别一些人、短距离范围以及某些时间段感觉强烈,而这一切对于今天人们的生活仍然非常重要。然而,也许最有趣的自然极限还是我们所称的 “社会通道容量”。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对此做出了最有说服力的解释。邓巴从一个非常简单的现象入手。在所有的动物中,灵长类动物 —— 包括猴子、黑猩猩、狒狒和人类 —— 大脑的容量最大。更重要的是,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叫作 “新皮质” 的那个部分 —— 按哺乳类动物的标准衡量 —— 是相当大的,正是大脑的这一区域主管复杂思维和推理。多年来,关于新皮质部分为何会负责思维和推理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争论不休。一种理论认为,我们的大脑之所以进化了,是因为灵长类祖先很早就开始了较为复杂的食物采集活动:并非只是简单地吃青草、树叶,而是开始采集水果,而这需要较强的思考能力。因为它们要找到果子必须走得更远,这样其头脑中便逐渐形成了地图,它们还需要考虑果子成熟的时间,为了吃到果肉还要懂得削皮等等。该理论的问题在于,我们无法据此把脑的大小和灵长类的饮食特点对应起来。有些灵长类动物食草,但是它们的大脑比吃果子的同类动物的大脑还大;同样,有的动物需要走很远觅食,可是其大脑皮层部分却比较小,而待在家里等吃的动物其大脑却反而比较大,所以食物理论说不通。那么究竟什么与大脑的大小相关呢?邓巴认为,是动物生活群体的大小。如果你去观察灵长类的任何一个种类,如任意一种猴、猿,就会发现,它们生活所属的群体越大,它们平均的大脑新皮质层就越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组织行为学(第 18 版)》p164,《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p22,《第五项修炼》p330。阅读马尔科姆第 3 本书,前 2 本分别是《陌生人效应》《异类》。从作者写作风格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的畅销书之所以受欢迎,部分原因是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同意他们所读到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大多数都是基于作者自身,而非大量的实际研究。 不建议阅读,不建议购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无论是暇步士的时尚潮,还是流行病的传播,都是流行三法则 —— 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共同作用的结果。换句话说,引爆一种流行病并不是只有一种途径。流行病爆发需要三个条件:能传播传染病病原体的人、病原体本身和其发生作用所需的环境。当一种流行病爆发时,三个条件就失去了平衡。疫情被引爆,是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让其中一个甚至两三个条件发生了变化。我将这三个变化条件称为:个别人物法则(Law of the Few)、附着力因素法则(Stickiness Factor)和环境威力法则(Power of Context)。个别人物法则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在这些特别人物中,有人意识到了时尚趋势,通过自己的社交能力、活力、热情和魅力把 “暇步士” 传染给大家,就像盖藤・杜加斯和纳山・威廉斯之流把艾滋病病毒传播出去一样。附着力因素法则告诉我们,有一些特别的方式,能够使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被人记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就能在其影响力上收到显著的效果。换句话说,人们是否能够关注身边的不幸者,有时取决于人们身边细微的环境因素。环境威力法则认为,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想象的更为强烈。成为一名联系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首要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标准是:联系员结识的人非常多。他们属于那种什么人都认识的人。“内行” 的英语单词 “maven” 来源于意第绪语,意为积累知识的人。内行与众不同的关键之处在于,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更不是仅仅关注尽可能少花钱买咖啡的办法;而是一旦发现了这种办法,他们就想把它散布出去。普赖斯说:“一个内行能掌握许多不同产品、价格、商场的信息。要发起流行,就得把资源集中在引爆点上,换个视角看待这个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的世界。只要找对了一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必然能够动起来。这是《引爆点》一书总结的第一条经验。要想发起流行潮,就必须做到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到关键方面。个别人物法则认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应该充当口头信息传播潮的发起者,也就是说,如果你对发起口头信息传播潮感兴趣的话,你的有限资源应当集中用于这三类人身上,其他人都无关紧要。世界并非是我们一相情愿的直觉中的世界,这是《引爆点》一书得出的第二条经验。那些成功地发起社会流行潮的人们,并非只做一些自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他们会有意检验自己的直觉。如果没有那些干扰因素的证据在提醒他们,那么他们的幻想和直觉就都是错误的,《芝麻街》也许只是电视史上早已被人遗忘的脚注而已。成功发起流行潮最重要的因素,是要具备一个基本的信念,即:制造变化是可能的,人们是能够在一些特定力量的驱使下,骤然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的。这也有悖于大家关于自己和人们相互之间关系的最为根深蒂固的观念。大家总觉得自己是自主的、深受内心支配的人,同时也觉得自己的性格、行事方式已经被自己的基因和性情永远固定下来了。事实上,我们深受自己周围的大环境、小环境和周围人们品格的影响。仅仅通过控制一个小组的规模,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对新观念的接受能力;通过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微小调整,就有可能大幅度地降低其传播难度;仅仅找到和接触那些有着极强社交能力的人,就有可能掀起一股社会流行潮。引爆点最终再次证实了我们存在改变一切的能力,和采取明智行动的力量。看看周围的世界吧,它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但只要你找准位置,轻轻一触,它就可能倾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首先树立一个信念,认定世界是可以从小处改变的,集中资源放在这些被称为 “引爆点” 的地方,用好联络员、内行、推销员,特别是同时兼具 2-3 种品质的人,那么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各种局面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