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套路新闻稿

    何伟这本书已经是凑故事了,很多文章重复编排,《江城》还有激情和灵性,这本就是职业之作。还有几篇非中国的纪实描写,如对埃及近期颜色革命描写的故事就有些平庸了,叙事上不如郭建龙写中东,细节上还是戴有色眼镜。他的书只看《江城》就够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难融入的东方,回不去的西方

      #乐读英文原版书 2021 年 - 第 18 本 《奇石:来自东西方的报道》是何伟(Peter Hessler) 近十年来刊发于《纽约客》上的作品的合集。关于中国的十多篇在时间轴上则基本与《寻路中国》相一致。结尾的两篇讲的何伟一家从北京搬回科罗拉多州,重新适应美国小镇生活的经历。在中国生活十年多后重回美国,何伟一家也有异乡人的感觉,小镇十多年不变,方圆几十公里仅一个药剂师,特别是美国人可以在见陌生人第一面时就坐进酒吧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私事,相比与中国人交作,开口交心则需要耐心大半年。联想到作者在《江城》中描述他九十年代,初到涪陵种种文化上不适应,靠晨跑来保持自己身心平衡。这也是旅居海外的不易,难融入当地生活,而回到家乡发觉自己还是异乡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喜欢何伟的文字,激情而克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三部曲落幕,《奇石》难成完美收官

          作为何伟 “中国三部曲” 的收尾之作,《奇石》延续了他一贯细腻的观察与独特的思考方式。然而,整体上更像是其记者生涯中若干文章的汇编,其中不少篇章都与《江城》《寻路中国》内容交叉,多少有些拾遗补阙的意味。若未来三部曲有新版再版,也许将这些文章并入前两部作品更为合适,可以避免读者感受到重复与冗长。
          在结构与编排上,《奇石》也显得不够统一。部分章节在叙事上跳跃过大,例如从和平队、埃及政治的转折,容易让不熟悉背景的读者产生隔阂。作者的观点虽有锋芒,但因为缺乏必要的脉络铺陈,反而更像是单向度的表达,难以真正激发读者深入的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人大都对陌生人心怀戒备,社会学和人类学在这里的根基并不深厚,对不同于自身的群体往往缺乏兴趣。以我的经验来看,中国人生性不适合讲故事,他们常常过于谦逊,不愿意成为关注的焦点。当上新闻记者之后,我逐渐学会了耐着性子,因为一般要等上数月乃至数年时间,我才能让一个人无话不谈。我记住了父亲的方法,如果想对某个人真正有所了解,我们就不能没有耐心,每时每刻这都至关重要,没有例外。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很多时候你都需要有一点创造性口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历历在目。很遗憾,从一个美国人的文字里,看到了不同的表达,虽然写得很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从很细小的点去了解我们自己生活的地方和世界的机会。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