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讲求伦理是对天命的敬畏

    讲求伦理是对天命的敬畏;之所以修习伦理是希望用好的方式实现好的目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助人前请注意伦理!

      感谢李松蔚老师提到《助人专业伦理》一书。我在翻阅牛格正和王智弘两位老师所写的《助人专业伦理》时,对一些内容印象深刻。该书的《表 4-2 伦理考虑时间表》提供了更完整的思考。表中提到 “咨商开始阶段的伦理考虑” 是重要的,这也和《循环提问》的 “预备性会谈” 有联系。其中,“二、提供服务的问题(一)咨商师技巧、经验和训练的取得是否胜任?(二)当事人较佳的服务选择是否被考虑?”,“三、《知后同意的议题》(一)结构性的说明有关(咨商)目的、目标和技术的信息是否被执行?(二)解释有关(咨商)规定、程序和限制的信息是否被执行?” 与《循环提问》的 “澄清转介背景” 有所呼应;“(四)(咨商)处理方法的实验性质是否被说明?” 则与李松蔚老师在《循环提问》读书会的进一步补充,有所呼应。关于图中列举的《咨商开始阶段的伦理考虑》中,第二项《提供服务的问题》的第三、四条,第三项《知后同意的议题》的第三条,也补充了书中关于 “澄清转介背景” 的内容,即是否考虑了需要同时的治疗者,是否排除了冲突的双重关系,对有关寻求督导和咨商时(咨商)资料透露情况是否被说明?《助人专业伦理》书中提到:“不同的咨询阶段有不同的伦理考虑,助人专业人员应在实务过程中,通过事前的准备、实时的响应与事后的处理等方式做出完整而周延的伦理考虑,避免对当事人与社会大众伤害的发生。” 这与《循环提问》的理想会谈流程有着相互呼应。《助人专业伦理》一书中第六章《知后同意的伦理议题》的第三节《知后同意的实施要素》、第四节《知后同意的实施内容》、第五节《知后同意的实施形式》,都做了明确的说明,推荐进行进一步阅读。—— 其他内容可阅读公众号文章:《就差异进行提问前,要注意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伦理也好法律也罢,始终要求心理学工作者在遵循社会规则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的帮助求助者。这本书尽管枯燥,却是专业人员的必读书目,有些东西哪怕只是了解也是对自己和求助者的一种保护。助人自助,该严谨时严谨,该抱持时抱持,守好各自的边界,在能力范围内做对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督导者有责任给予咨商师充分的空间去学习和发展以成为专业人员,所以提醒督导者要注意避免将个人理论上的偏好强加于受督导者身上。在专业伦理守则中亦有相关条文明确规定,督导者或咨商教育人员应提供不同的理论与技术,以使学生能有所比较并加以选择,并尊重受督导者或学生在价值上或理念上的不同差异,以利其自由的发展(台湾辅导与咨商学会,2001;ACA,2005;APA,2002)。此外,训练课程的澄清与清楚的说明对受训者而言是需要的,可以避免使课程和督导者的价值,外在或内在地强加于受训者身上(王智弘,1993c)。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