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0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数智化需要持之以恒

    每日一书:《云上的中国:激荡的数智化未来》。本书更像是阿里云的各行业成功案例集,但阿里云不等于数字化行业,更不能代表云上的中国。个人很喜欢德龙董事长丁立国的一句话:“一件事,一辈子,一直干,一定成。” 数智化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2016 年,中国的第一个城市交通大脑,就是在这个好奇心下被激发出来的。在阿里云团队的协助下,杭州市开始在全市的 100 多个十字路口展开试验,交通数据被抓取出来,输送到一个中台,然后成为新的动态指挥系统。一年多以后,杭州的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在全国百城拥堵的排行榜上,排名由第 2 位迅速下降到第 17 位。在浙江大数据局调研时,一位副局长颇为感慨地对我说:“过去改革靠文件,现在改革靠软件。过去办事看脸面,现在办事看界面。”2015 年,阿里巴巴举办第一届云栖大会,它后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论坛。就是在那次大会上,马云提出 “数据将替代石油,成为下一个世代的核心资源”。数据与石油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石油是静止的,有产能极限,有量化边界,而大数据是熵减的,是边缘化和无法穷尽的。在我们看来,企业应对消费者主权崛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两步走”,或者 “二选一”。一种是通过信息化、IoT(物联网)化、中台化等改造手段,构建起一套数字基础设施,把业务数据化,更了解用户,用高精度的数据来指引业务,而非传统上的依赖个人经验。是为 “数字化”。另一种则更进一步,是为 “数智化”。它不是单纯的 IT(信息技术)系统更新,不是纯技术变革,而是技术、业务、管理、文化的全面变革:以消费者运营为核心,上云 — 用数 — 赋智,实现消费端与供给端全要素、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智能(数据业务化),建立企业智能运营和决策体系,持续推动企业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组织创新,构建强大的新竞争优势。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乔治・韦斯特曼有一句话流传很广:成功的数字化变革就像毛毛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而一旦数字化变革失败,你所拥有的仅是一条爬得快的毛毛虫。1905 年,一位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一边行医,一边开始疯狂写作。直到去世,他一共创作了百余部小说。在 32 岁这年(1910 年),他完成了代表作《新中国》。这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主人公陆云翔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上海是一派全新的繁华景象:道路宽阔,车马往来不绝;把地掘空,筑成隧道,安放上铁轨,日夜亮着电灯,电车于此飞驰不绝;跑马场(今人民广场)附近建起新上海舞台。本书最令人称奇之处,是写到上海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即世博会):“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 开办万国博览会,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2020 年 3 月 31 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他观看了 “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 等应用展示,对城市大脑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他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智慧眼” 的智慧之处在于,它是一个集成了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多种 “黑科技” 的软件平台:阿里云 AI 视觉识别技术、达摩院 “城市大脑” 团队 30 多套算法支持,以及高德的实时路况分析能力。多方能力加持,构建起了路网态势监测、事件实时上报等关键能力,实现了拥堵预防和事故预防,提高了处置效率,进而提升了通行效率和道路安全。语音识别和在线翻译实质上是授课内容的数字化,知识图谱是知识结构的数字化,能力图谱是受教育者能力和潜力的数字化。中国的数字化程度,再过 5 年肯定会完全不一样,可能会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做创新,而现在还是点状创新。我觉得接下来可能会沉淀更大的系统性平台,ERPCRM、协同办公,包括整个计算机本身的体系结构,可能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转发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果你喜欢玩弄高级的概念,请划走;如果你想踏实的做点事儿,不妨翻开看一看。对于企业家,或想成为企业家的朋友们,《云上的中国》写的是不同企业的数字化过程。在书中你可以看到数字化的威力,难点。你会知道为什么有些企业成功了,另一些失败了,有些企业通过数字化大幅提高了效率,另一些企业数字化之后没什么变化。对于大部分不做企业的朋友们,这本书能给你带来对未来的期待。过去 20 年互联网把消费端搅了个天翻地覆,你想不想知道它未来如何改变社会?如果朋友问你什么是数字化,你能答上来吗?吴晓波的文笔很好,数字化本来是一件复杂又严肃的事,但通过本书,你可以像听故事一样把它搞懂。对于喜欢操心天下大事的朋友们,这本书可能让你心潮澎湃,也可能让你眉头紧锁。你或许会为中国企业切实的进步感到喜悦,或许看出用数据提升效率的背后,是大规模的失业;用技术带来方便的背后,有信息和权力被滥用的风险。无论如何,这就是中国面对的挑战,是吾辈面对的挑战。有太多关于未来的预测,有些与事实大相径庭,有些忽略了重要趋势,有些人没有超乎寻常的证据,就得出了超乎寻常的结论。《云上的中国》关于未来,但它不是预测,是历史。是已经抵达,但尚未流行的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四产业,数字云产业

        数字产业正在不断渗透、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在浙江大数据局调研时,一位副局长颇为感慨地对我说:“过去改革靠文件,现在改革靠软件。过去办事看脸面,现在办事看界面。” 技术的不可逆,让组织和社会变革进入了一个更为快捷的赛道。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数据就是资产

          这是一本讲述大数据与云计算赋能传统制造业农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分析书书中的核心观点认为数据就是新时代的资产,数据不是一串串数字吗它怎么会值钱还会有价值呢,实际上就是通过捕获这些生产流程服务流程中的关键数据来优化流程,总结复盘,技术创新,来实现企业效率提高的模式。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书中有一个比喻让我很心动这种技术创新让手机成为了新农具,不一定就要再在太阳底下才能搞农业生产了,用一部手机也能实现从播种 育苗 采收 出库的一体化,数据的,精准捕获还让植物的挂果率大大提升。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现代企业的玩法真的超乎寻常!

            不做生意也要了解现代商业的运作逻辑和方法,脑洞大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本书有很多翔实数字化的案例,从传统产业的钢铁,水泥,煤炭,到交通,政府智慧城市,政务等,再到教育,数字化学校网课应用等,最终目的就是提升效率,创造价值,服务于人。从工业到农业,从城市到乡村,我们正在亲历和见证这样的一幕:数字化 + 智能化的浪潮,正席卷中国大地,“生意”、生产、生活正在 “云” 上重构,一幅 “云上的中国” 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从云1.0到 云2.0的纪实

                云 1.0 本质是数据化,把 “生产、销售、服务” 等等 “结果” 数据进行数字化的过程。云 2.0 的本质才是数字化,把 “生产、销售、服务” 等等 “过程” 数据进行数字化的过程,并通过数字技术将各个环节有机的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效率与生产力。打个比方,一个人的想要提高自己的力量。那么将体重、体脂、肌肉含量等等测量出来,就是数据化。而真正的数字化是将这个人的基因、饮食、生活习惯等过程数据全部加入管理、预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云端重构商业世界

                  构是一个程序员专业术语,通俗来讲,重构就是在不改变外部行为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改善代码。换句话说,重构不是建造一个新的东西,而是改善旧的东西,让它更好。重构,是一家企业、一个产业,甚至一个世界的新规则重组。全速,是这一改变刻不容缓的急迫,是过时不候的时代列车。我们终将迈入数字创新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传统产业+云计算

                    虽然这本书基本算是阿里云的成功案例分析,但是还是让我们这些局外人看到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深入传统行业,随着这些新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必然带来一轮新的产业格局变革。确实如王煜全所说,没有传统产业,只有传统企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后感

                      本书虽然在讲新科技,但总体上表述比较通俗易懂。书中以列举的方式,将数字化智能化可用的真实场景展现出来,使读者对数字化智能化的实施大逻辑有了大致的理解。这些场景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牧场、智能园区、智能交通、智能城市、智能大学等等。此外,在书中介绍内容也给了读者许多有益的延展性启发。例如,在线教育中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即发展数字化的知识图谱及能力图谱,启发了可在企业选人用人育人方面的延展运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数字化转型,新时代下的万物互联

                        1G 让我们可以打电话,2G 可以发短信,3G 可以上网,4G 看视频节目、直播购物,5G 代表着 “万物互联” 的数字时代已然开启。从以往单一的制造业转型运用到智慧城市,5G 越发从单一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转型为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要不要买了纸质书送领导?

                          现在到处都在说数字化转型,可什么是数字化转型,要如何去转型很多人却还是不懂。尤其还是某些国有企业,只是为了响应数字化政策而强行数字化,从集团到分子公司,层层压下来。到了地下的公司,集团制定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完全偏离。比如一个做金属的大型央企,到最下面的地方子公司却是搞岩土勘察设计的,这数字化目标能够凑到一堆去吗?更有甚者,这个岩土勘察设计的子公司,内部搞设计的不去用 BIM 实现数字化,反而把这个锅甩给搞测绘地理信息的科研部门去。数字化转型是好事,通过这本书里面我们也看到了其价值,但是不顾实际只追求完成任务却是浪费。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也是懒政。虽然这本书是说的阿里云,有点广告的感觉,但是其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希望上面的领导们多读读,多想想,做点切实可行的数字化转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深度一般

                            云上的中国 题目很大很新颖 但深度不够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 把云的运用和传统行业的结合 把积累的操作技巧通过算法给固化下来 再不断演绎 去调整 最好的模型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提高效率还有 把管理和运营 从分子层面转到原子层面 不断的递归到最基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快速浏览云上的中国产业,感受规模化运作的时代姿势

                              一本速读的书籍,快速浏览了当前中国发生的风起云涌的数字化变革。不得不佩服阿里云平台的产业化战略,这种深入产业,精耕细作的形式和精神令人佩服。我一直是认定业务理解是很难复制的,因为掌握一个行业的领域知识,是必须有深入思考的,隔行如隔山,说的是你不深入其中,不在人家的行业浸淫,是很难触达行业理解的。但是,就像是跨学科学习和跨学科研究一样,在《云上的中国》,看到了跨行业合作的先锋案例。这多少是非常激动人心的。这个时代,数字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是同一主题的,谁能运用好资本和数字化能力,就还有很大机会创造新的商业价值,并因此收获商业回报。我自己是做业务中台、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化出身的,一致关注互联网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方向,这本书用报道的形式铺陈了当前这个领域的欣欣向荣,我也该是动身走得更远的时候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给人希望的一本好书

                                学习此书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所以要对中国有信心,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实际上说到底就是对中国人的智慧有信心,就是对中国企业家的智慧有信心。因为这种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企业家的智慧,在互联网的落地应用上所展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前瞻性的生命力, 透过这本书给了我们因由淋漓尽致的表达而展现出的力透纸背的说服力。大大点赞,强力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云上的故事

                                  云的故事不再是童话,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好人好事排行榜

                                    没有什么实质内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本书以案例出发,介绍了云计算在各种领域成功的应用,未来的确可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数字化的中国工业!

                                        先是看了云上的中国的纪录片,然后又读了此书!自己真的是有点被震撼到!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终端的产品,比如羽绒服,我们只管穿的是不是舒服,可我们就从来就没有想过这背后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产业链?比如,我看到现在的蔬菜种植,全是水培的,完全没有了我们认识中的那种场面!数字化,我们以前更多的是存在于想象中,但此书却把真正的数字化带到了我们的年前,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到底什么才是数字化,什么才是智能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早点启程

                                          “大数据” 被说了很多年,数字中国也是国家级战略,但我并不理解太多。上周刚考了软考高项,对 Issa Pssa Sssa 的服务模式,大数据 “大多价高真” 的特点并不陌生,但依旧停在表面,用一个测试术语来讲,我对大数据的理解最多只是个不完整的 “黑盒”。吴晓波老师这本书对我最大的价值,在于其中真实的例子,给我补足了黑盒 “输出” 的部分 —— 大数据技术,到底能干什么?工业 农业 旅游业 畜牧业 城市管理 路网交通 教育… 这些大而复杂的系统插上 “上云 用数 赋智” 的数字化翅膀,竟然毫无维和的变成了升级版神兽,让我感到相当震撼。大数据的意义,不在给你一个新的真理,而只是给你 “更对” 的建议。不问因果性,只求相关性,这不够吗?这很够了。所以这本调研类小书推荐大家都看看,我们别被时代的高铁落的太远。—— 当你对前路迷茫时,比找到路更重要的,往往是先走在路上。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