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二刷《藏地密码》
花了 82 小时 17 分钟,11 年后,二刷《藏地密码》还是觉得很好看。2011 年 9 月,刚来北京,在天通宛地铁站,花 9 块钱买了厚厚的一大本盗版的《藏地密码》合集,在北京的第一个冬天, 每天晚上就是这本书陪着我度过的。500 块租的小房子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暖气,下班回来,焖一锅土豆饭,拌上辣椒,翻开《藏地密码》看上一段,还是很满足的。好多段落印象深夜,卓木强巴的那个 “狼奔”,我有个周末去凤凰岭玩的时候还亲自实践了下,结果是鼻子里插了一跟树枝,眼冒金星,坐地上歇了好一会才缓过来…… 那本盗版的《藏地密码》上次搬家的时候留在那个房子里了(之前搬了 6 次家都一直带着),觉得不会再看一遍了。最近在得到上无意中翻到了电子书,还是十周年全集,勾起了很多回忆,所以又看了一遍,花了 82 小时 17 分钟,11 年后,二刷《藏地密码》还是觉得很好看,故事精彩,文笔也不错。大多数宣传语都说这是了解西藏最好的一部书,确实,大量介绍了西藏的人文、历史、宗教、地理等,但我觉得不只如此,除了这些,书里还有大量的建筑、机关、蛊毒,尤其是狼、藏獒,操兽师等等,都让人惊叹。卓木强巴、吕竟男、方新教授、张立、岳阳、敏敏、巴桑、亚拉法师、莫金,索瑞期,唐涛、郭日念青、胡杨等十几个人物个个丰满;美洲穿越丛林、倒悬空寺、雪山西风带、地下河漂流、香巴拉三层平台、帕巴拉神庙等每一处都惊心动魄。总的来说,还是很推荐看一看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时隔十几年再读《藏地密码》,有着不一样理解与感受。本书并不是完全在写关于寻找藏獒的故事,作者写作的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藏传佛教的历史。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构思精巧,环环相扣,内容极其夸张。故事围绕西藏的无数史诗传说和民间故事展开,为了追寻线索,他们穿越了全球最人际罕至的生死禁地 -- 可可西里冰川、喜马拉雅雪山、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魔鬼山、美洲亚马逊丛林…… 在这惊心动魄的 "长征" 路上,他们遭遇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事物,历尽生死,终于慢慢接近藏地古老历史的真相 -- 藏地灭佛,难以计量的佛门法器、珍宝典籍被忠诚的僧侣艰辛转移。多少年来,闻风而至的探险家和国家级考察团,只留下了通往雪山的背影……《藏地密码》要追寻的,正是关于藏传佛教隐秘的真相。十年前最让我感动的是卓木强巴那种执着、坚持的精神,在当今社会里,很难再有这种不为名利钱财而耿耿忠于自己理想的商人了,而他却为了自己的理想弃亿万家产于不顾,他是多么富有激情,多么自信,是一个勇于追求自己理想的年轻人。追求目标达成的坚定精神,遇到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都是现代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品质。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遇到这样的故事,但是,我们却终其一生都应该去追求,追求自己坚定的梦想,追求卓木强巴这种顽强的精神。再读时对那个开始隐藏在背后大 BOSS 唐涛也有了新的理解,借他的言行警醒人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三体里的叶文洁,他和唐涛有着相似之处,对自己的疯狂举动解释为拯救地球,实则为满足自己的私域,要靠神秘的力量控制整个人类社会。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本不忍放下的书转自微信公众号:Rousseau 最近和朋友聊天,聊起彼此喜欢的书。想起了《狼图腾》,也想起了《藏地密码》。前者,是我第一本,拿起来就一口气读完才放下的书。后者,是我拿起来,就不舍放下的一本书。尤其后者,堪称藏地的百科全书。全书共 10 册,约 120 万字。大学时,第一次读《藏地密码》。十分震惊,也颇多收获。那时想:作者 —— 何马,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若是一人,怎么可能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储备?难以置信!若是团队,为何署名又貌似是一个人呢?几年前,因为疫情居家,事情不多。于是,花了两周左右,快速重读了一遍。亦有收获。书中主线为主人公桌木强巴寻找传说中的藏獒 —— 紫麒麟,先后到可可西里、亚马逊丛林、倒悬空寺及香巴拉探险的故事。故事情节颇有《鬼吹灯》、《盗墓笔记》之类的古怪惊奇,但又较之多几分真实。一方面,是其中所描述的地名均为现实存在,且有大量古迹尚存。另一方面,是书中描述了大量相关的文化背景。如藏传佛教失传的密宗法器、修炼之法;至今难以解释的玛雅文明中精确历法、玛雅蓝工艺等等除此之外,在如此宏伟的背景下,作者能将各种文化从时间到空间完美联系起来。让人不得不佩服其举重若轻的驾驭能力。细节方面,全书穿插了亲情、爱情、商业、军事、政治、宗教、历史、文化等等众多主题。如《红楼梦》一般,让每个行业的人都能看到其中的影子,都能看到自己的林黛玉。因此,其,才被誉为是一部描写西藏的百科全书。后来了解到,作者何马创作此小说前曾阅读超过 600 本相关书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然后,从中吸取营养,才有了这部宏伟巨作。通过文中的细节,也确实看到了作者对每处细节的刻画。随意翻阅到其中一章,都自然、深刻又专业。诚然,这反映出作者对西藏文化由衷的热爱。若非此热爱者,如何能写出这样迷人的作品呢?小说深入浅出,可读性极高。且,作者对许多细节有详细的解释。让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作品主线充满了探险色彩。读者享受惊险刺激之余,又收获了不少知识,感觉像休闲中学习。尤其是对藏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当然是不可错过的佳作。全书的节奏明快,也从多角度阐述了作者独到的思想。比如,小说整体从桌木强巴的寻獒经历,循序渐进地讲述了其心路历程。具体为,从商业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心境的变化。从人到狼的生活环境变化,体现了不同角度看待生命、对待自然的态度变化。从个体到群体的角度变化,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变化。总体来说,作者对人性的剖析较多,可以作为人生成长之路上的一个参照。但,全书对社会背景的描写较少,尤其是结尾。大背景也并没有逃脱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窠臼。若能再如刘慈欣《三体》一般,对须弥芥子、刹那永恒有更深的解读,那就便是锦上添花之举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