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达洛维夫人》
小说《达洛卫夫人》曾被《时代》杂志评为 “1923-2005 百部最佳英文小说” 之一,是英国文学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位议员夫人一天的活动过程。本书核心内容:1. 介绍文学大师伍尔夫身处的时代和她的一生;2. 《达洛卫夫人》的主线故事是什么;3. 伍尔夫在《达洛卫夫人》精心布下了一个怎样的副线故事?第一,小说中的人物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时间在伍尔夫笔下似乎可以任意拉长、缩短,这构成了人物主观世界中的时间。而不时敲响的钟声,会把人物的思绪和心理活动拉回到客观世界,来提醒读者,尽管人物的意识是在几十年之间流动,但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可能只过了半小时。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参差交错,人物游走于其中,而文本纹丝不乱,这样的效果只需要依靠一个简单的道具 “大本钟” 就能实现,这体现出了伍尔夫技术的娴熟。第二,伍尔夫的意识流写作手法有女性美学特征。《达洛卫夫人》以克拉丽莎一天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那些经常被男性叙事忽略或轻视的细节,会出现在伍尔夫笔下,帮助读者看到人性的幽微之处。此外,伍尔夫在字里行间还会有意识地突破男性叙事的习惯,她认为 “现有的语句是男人编造的,它们太松散,太沉重,太庄重其事,不适合女性使用。…… 因此女作家必须自己创造,将现有的语句修改变形,使之适合她的思想的自然形态,使之既不压垮,也不歪曲她的思想”。阅读《达洛卫夫人》时,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伍尔夫的努力,克拉丽莎的很多意识流动都是从身体直觉出发,具有鲜明的女性色彩。最后,伍尔夫是文学史上数一数二的造句高手,尽管《达洛卫夫人》的每一页都充满诗意盎然、才华横溢的句子,但她组织材料、营造结构的能力更让人惊叹。克拉丽莎的一天,要走怎样的路线,做怎样的安排,才能把这个人物以及周边群体的面貌和心态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来。站在创作者的立场去想象,就会知道像她这样写有多难。这一天之前的历史,这一天之后的未来,都被压扁成半透明的薄膜,一层层叠在这一天的横截面上。这一天行走在伦敦的,并不仅仅是此刻的克拉丽莎,那些薄膜会不时地飞扬起来,我们随手就能抓住一星半点,窥见她的昨天与明天。我们会发现,伍尔夫使用意识流的高超之处在于:表面上,意识的流动和思绪的飞扬必须呈现出无序的状态,必须在最大程度上呈现出思维自由驰骋的状态;但小说的结构却不能是无序的,必须经过精密的计算,让读者在文中随手捡起的,就是有价值的、闪闪发光的东西。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