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83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趋势,大格局

    不是因为我过于狂妄,而是因为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激发出了像我这样的凡人的雄心,使我试图用忘我的工作,创作出比自己更宏大的事物。       何帆老师用 “鹰眼视角” 来观察这些变量:既看到远处的群山,又看到草丛中的兔子,变量带你感受鹰眼视角。       歌德说:“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但比不上观察。” 而何帆老师就是带你领略观察的魅力,让人既感且佩。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中的变量,未来更美】

      第二次阅读《变量》。《变量》一开篇就讲历史。《变量》本身就是历史的片段。无论我们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和什么人联系,我们只是历史部分角色。当然喽,与其说历史是汪洋大海,不如说我们是大海里的一小滴。历史由许许多多慢变量形成超大变量。历史会遵循自然法则是有规律的,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不断演变和发展。我们得尊重历史。激流涌动的当下,历史演变就是在革新。革新到一定阶段会产生分化,一切会变得不一样。然而有的失败,有的成功,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倒不如说失败、成功、历史是和谐相处的三口之家。历史大环境中,革新是时代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且完善社会的需求和品质服务。我们个人的观念也要快速跟上步伐。历史中的大趋势裂变小趋势,大趋势包容小趋势。在变量中找到慢变量,抓住小趋势顺流而上,或逆流而上。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也要变得越来越称心如意。我们仍然在历史中迈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变量1

        何帆老师是个真正做事的人,他会深入到中国的各行各业,各个地方去采访,观察,洞悉行业变迁的底层逻辑,他的作品是写一个个鲜活的人,而不仅仅是道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太一样的经济学家的书

          这本是何帆老师变量系列第一本,今年订阅了何帆老师两个专栏和去年的年度变量课,越来越发现何帆老师是个宝藏老师,尤其是《何帆大局观》,老师对知识和读者也非常真诚,从不给你甩大词甩晕你。变量这本书刚读可能会怀疑不像是经济学家写的,为什么不是分析和预测经济趋势、增长数据啥的。学过《何帆大局观》的同学可能不会有疑问,其实就《变量》这个标题也能解释,短期的经济数据是快变量,书里想让我们关注的是慢变量、小趋势。什么是慢变量?人口的变化,某项技术的普及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短期的快变量是没法预测的,但长期的慢变量反而是可以分析和预测的,而且能看懂这个才能感受到真实世界的演变。什么是小趋势?已经很热的共享概念、O To O、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有些已经凉了,有些已经是大趋势了,想要能真的参与其中,要发现的是那些还在襁褓期的小趋势,就像恐龙灭绝前在某个山洞里瑟瑟发抖的哺乳动物一样。书里还讲了年轻一代的观念以及教育理念,关于如何培养未来的孩子,书里的一段话特别触动,这里引用一下 “学生要有阅读的爱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能流利地朗读,能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形成爱清洁的卫生习惯,有两项体育爱好,一项艺术爱好。最后才是:课业发展良好。” 好的教育不就是这样吗?何帆老师的书值得慢慢体会。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时代的记录

            值得看,因为是 30 年实验的第一本书,对未来的预测是最难的,如果以 5 年为周期才靠谱。同意作者对中国前途的乐观,国人传统的勤劳和致富欲望,从义乌和东莞的发展可以看到。最后社区的调查和乡村小学的调查挺有意思,希望 5 年后还能看到后续的结果。不能要求太高,当公号的社会调查来看就好,新疆无人机等都是不错的观察角度,确定是还是自我控制不住议论,这方面西方非虚构文学作品就更好些,只是克制的记录,因为描写的角度也就默默影响读者的结论了,如果太直白的给结论,毕竟作者不是业内专家,只是观察者,不是百事通,如对电动车的结论就打脸了,电动车本身就是不是传统的交通工具,如同乔布斯的 iphone 不是电话一样。当做多视角了解中国,这本书还是值得看的,作者团队还是比较敏感的,但对结论不比当真,反而是要做出自己的结论。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口气三本变量

              别人的经验不是让我们盲目自信也不要裹步不前这些都是见识,让您能站在高处去看待将要发生的任何事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整合、自下而上、重建社群,这是 2018 年何帆老师给出的五个关键词。看网友的评论,我总觉得大家的期望太高了,人们老是期望从一本书里得到一整个他该认知的世界,还想要这本书可读性高,时而能够以小见大,时而能够高屋建瓴,我会觉得这很不现实,我看书的要求很低,只要这本书能够给我些启发和思考我就满足了,有时候你需要大块头啃下的并不一定好消化,当你在抱怨一本书分量的时候也需要反思自己的胃口问题。这本书给我的延伸思考点挺多的,关于街道的力量、社群的必要性、传统行业的能量等,知识信息这些是相互映照相互启发的,所有的线都需要自己去串起来,这是最近频繁阅读后的想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写给今天,也写给30年后

                  何帆老师的大项目一做就是 30 年。试想一下,30 年后大家最想要拿起的那本书应当就是这本《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了,作为系列的第一本,不得不说还是有一点小遗憾的。遗憾的地方就是 5 个变量中的第一个:大国博弈,没能在书中完整呈现。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再版,再版的时候希望能够加上。


                  我是听完了课程再买的书,课程和书的区别还是挺大的,主要集中在内容交付的方式上。课程更加注重思考逻辑的交付,而书是由故事串起来的。读何帆老师的书就像是看一部纪录片,事实上也是这样,书不厚,大约两个小时可以读完。
                  何帆老师经常引用托克维尔,可是我觉得托克维尔写的东西更关注政治主张,夹带的个人观点也很多,和何帆老师的风格并不一样。何帆老师的笔触非常轻松,真的是以一种观察者的视角在描述那些普通人的世界。他从中得到启发,却又能悬置判断。毕竟这是一本势必要让 30 年以后的人拿起来看的书,必须要足够谦卑。
                  何帆老师还很推崇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我认为此书的写作风格受他的影响很大。他的书,按照何帆老师的推荐,我也读了三本。最喜欢的应当是《谢谢你迟到》。这本书的推荐我会在不久之后写出来,但是这里想要说的是,弗里德曼写到家乡明尼苏达的那一段的风格和何帆老师在《变量》中的风格就十分相似了。可以看得出作者对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也正是这份热情不断感染着读者。
                  当然,这本书的内容也足够引发我们的思考,首先是何帆老师观察的方法论:慢变量、小趋势和历史感,像观察一棵树一样来观察中国,切换不同的视角,从不变的东西看到变化的趋势。这一年何帆老师总结出来的五个变量分别是: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的和重建社群。每一个切入点都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我也相信每个人读来都会有自己特别的感悟。
                  无论你是想从这本书中淘金还是学习,或者仅仅是想看看新奇有趣的世界,那么你都应该打开这本书,花两个小时,和你熟知又未知的世界,来一场不期而遇。

                    2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何帆变量•一场30年之约

                    很荣幸能以读者的身份参与到这场伟大的项目中来,虽然我迟到了 3 年,但未来的 27 年我不会缺席。到那时,52 岁的我一定会感谢今天的我做出的选择。能以何帆老师的视角观察中国经济变化,捕捉一个个小趋势,是一个普通人的幸福。未来,随《变量》一起慢慢成长,慢慢变老。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不会写散文的记者不是好的经济学家?

                      「本书风格」经济学家写的散文,虽然有主脉络,但绝不是经济学家的笔法。里面还穿插着托克维尔的穿越。「本书主线」变量 1: 大国博弈变量 2: 技术赋能变量 3: 新旧融合变量 4: 自下而上变量 5: 重建社群三个慢变量: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创新。「本书感受」“变量” 一词是本书的书名,也是本书的主题,但是没有一个拆题的过程,直接套用了 “慢变量” 作为 “变量” 的解释。谈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创新的书很多,像这样先有结论再找论据,而且不是大规模数据,而是一个一个案例,这种论述,恐怕有失经济学家水准。「本书评价」经济学家干起了记者的活,抢了散文作家的饭碗。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书总结——《变量1——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

                        在一周时间里,我拜读了何帆老师著的《变量》,这是一本关于记录中国时代历史的年度报告。本书通过不断地记录当下发生的变化,阐述中国这个国度底子里的灵魂,窥探最真实的当下,未来历史学家眼中不一样的历史起点。第一章 "怎样观察一棵树":本章导语:在 2018 年里中国面对着各种冲击,让人们感到焦虑与担忧。在这备受挑战的时刻,历史这位 "魔术师" 总会带领着意想不到的变化出现在未来。而作者以观察一棵树那样的方式来观察历史,由每年长出的 "嫩芽" 去判断中华文明这颗大树的生命力。让那个我们感知历史,学会从慢变量中找寻小趋势。作者用观察一棵树的角度,来描绘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描绘枝叶到树枝、新芽新枝,让我们不断将目光拉回到母体树干树根,也让我们对母体有更清晰的观察与了解。就如同观察中国这个庞大的母体,得由枝叶开始着手,从中抽丝剥茧,看出其中的发展变量。“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重建社群”,最后一个小结讲述的这 5 个变量,正是贯彻本书的 5 大主题。面临大国博弈的海洋里,只有发现其中的洋流,而不是风口、潮流,才能窥探出最终前进的方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民粹主义的兴起,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使得一些民粹主义强烈国家想停止全球化的进程。而搭上这趟全球化发展快车的中国,必然是不愿看到全球化这趟列车被猛然停驶的,其中便少不了要面对大国间的博弈问题。在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也只有长期合作才能带来最大的发展。其实第一章 —— 大国博弈阅读下来,让我感觉很凌乱。似乎作者在讲述本书表达观点的手段和方式,有时又穿插着对中国这艘大船发展的风浪与险阻。会让人有一种 “雾里看花,不得全貌” 的感觉。​第二章叫 "在无人地带寻找无人机":本章导语:2018 年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不禁引起全民对技术发展路径展开着热烈的关注与讨论,到底是发展 "核心技术" 还是发扬 "应用技术" 之长呢?作者从中看到了第二个变量 "技术赋能",通过新疆无人机、酒店机器人等应用场景的考察,作者得出来 "中国经济的崛起也要走 ' 群众路线 ' " 的结论。由这章开始,作者的思路变得清晰,也让我们能对其提及的五个变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无人机应用在一些个无人地带或者说人口不足的地方,让技术赋能于农业领域,是本章首要的案例。通过现有技术的整合重组混搭,发挥出技术意想不到的优势。正是这种赋能,让人口稀少地带的棉花田,减轻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提高产量的同时也能带来更好的收益。这样的一种赋能思维,如果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不用的场景,便能带来巨大的商机。正如同互联网 +、或未来的人工智能 +,将散落的技术重新整合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发挥着出乎意料的作用。这其中有无人机快递到家,机器人服务,甚至万物互联。现在的中国,廉价的劳动人口红利已然会渐渐失去,但在其中培育出的大量工程师所带来的红利,还没喷发出其中的优势,还有与人口相关的市场红利,由拼多多的迸发到 Costco 的疯抢模式能开出,中国的市场红利才刚刚显露头角。走 “群众路线” 的发展道路,让我们能从中整合 “工程师红利” 和 “市场红利”,通过对应用技术的研究反作用与核心技术,透过市场的放大,从而使核心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带动一个正向循环。所以未来的中国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与优势。在这一章 —— 技术赋能中,作者前章讲述环境有多么艰难的大环境下,但国内能有不一样的,很强烈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未来的基础已经打好,能盖多高的大楼,或许等他盖好了,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第三章的 "老兵不死":本章导语:新兴产业和传统创业就好像两个军队,他们相互比拼着。而互联网产业这支新型部队,就好像中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兵强马壮、横扫千军。传统产业的护城河在互联网大军的攻势下形同虚设。而到了 2018 年,这支大军遇到了一座久攻不下的堡垒 —— 汽车行业。窥探两个产业里的奥秘,似乎能看到他们间的边界并没有想象中的清晰,两者间像是在相互融合着。本章不仅仅讲述的是老兵(传统产业)的处境,还有新手(新兴行业)的发展。互联网行业不断的冲击着传统产业,攻城略地,打得一些传统产业毫无招架之力。但在传统产业的代表汽车行业,新兴行业的进军却显现有心无力。近年来互联网产业大举兴起造车运动,即便有资本不断的注入,但很多地方仍远不及传统汽车的。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还是技术的沉淀,传统汽车行业的技术壁垒,是依靠资本来占领市场的新型汽车企业远没办法能打破的。与此同时,传统行业也在不断的创新着、改变着自己的作战方式,如同海尔,将自身转换为一种孵化平台,不断给予创新的土壤,从做产品到做生态,围绕着公司自身的价值,让传统企业展现出更大的活力。新兴产业除了不断的进城掠地,其实还存在着借鉴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就如同电竞产业,电竞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是借鉴了原有的 NBA 等体育赛事的发展模式。创建俱乐部、分区分赛季,在这种成功模式的发展下,电竞产业迈向了成熟的发展模式。因此,作者结合总结出,“2018 年,新和旧之间的界限已经很难区分。” 通过阅读第三章 —— 新旧融合,让我了解到在这个时代,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界限,远没有想象中那般泾渭分明。创新无止境,但传统定义了创新的底线,传统教会我们如何平衡、妥协和取舍,并保持谦卑与敬畏。很难说现在的新产业就一定是新,或许这只不过是下一场变革后的传统产业。第四章 "在菜市场遇见城市设计师":本章导语:人们关心着房价的波动,但作者换一种眼光去观察城市,观察着传统的房地产的规律还是否适用于互联网加持下的新时代,未来的力量将来自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里。通过对城市的仔细研究,让我们看到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一种让城市能在困境中散发出的能量。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来的城市化发展,主要依靠着国家政府主导支持,引导式的城市化。但在近年来,出现一些信号:土地流标、房地产企业改名、收缩城市,表明着过去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难以为继。城市化的进展需要另一种力量 —— 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透过无中心化的多核东莞、"精明收缩城市" 的开放义乌、"颜值革命" 的创新上海等城市,能让我们发现这种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更具多样性、抗风险能力更强、甚至会更美好。本章 —— 自下而上,洞察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变,拥有自下而上力量的城市便拥有了能抵御人口收缩带来的收缩城市的能力。开篇的标题还是挺有意思的,透过一位爱观察的大学讲师,来发现这种一直存在的、不断显现重要性的力量。第五章 "阿那亚和范家小学":本章导语:"2018 年里我们听到了很多负面新闻,这些新闻不禁让人感慨这个社会是越来越糟糕了吗?" 作者通过讲述阿那亚社群和范家小学这个例子,阐述着 "托克维尔定律 —— 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社群生活,才能更好地发现自我;只有当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学会如何彼此相处,一个社会才能更加平等、和谐。" 阿那亚是个度假社区,在这里的能让入住者褪去繁重的本我,回归从前的市集生活。让自己慢下来,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这里的生活使作者有一种在游戏中的错觉,仿佛是一种 "第二人生",逃离 "第一人生" 的枯燥,获取 "第二人生" 的滋润。重建社群,给人与人间带来不一样的平等感受,增进社群间的情感。范家小学是一家偏远的山区小学,学生大都是贫困的留守儿童。这所农村的学校环境很差,但却有着一个敢于改革的土壤。抛弃旧有体制的束缚,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平等、包容、自信、乐观的社群,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导孩子终身学习的心。怀揣着一颗美好向上的心,能让自己获得一个充实、快乐的人生。最后一个章节 —— 重建社群,当今社会似乎变得越发的浮躁,但作者却带领我们去体会了不一样的社群生活,描绘了同一个社会。若我们换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关于后记,作者讲述了为何会下定决心去写这本书:"当时,我跟得到的创始人罗振宇聊起,自己很想像美国记者威廉・曼彻斯特一样写出《光荣与梦想》那样的书。罗胖认真地问:' 那你为什么不写呢?' 我正想找各种托词,但突然意识到:是啊,为什么我不写呢?......" 有想法很好,但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让想法变成现实,既然想达到想做成某件事,就应该下定决心去行动起来。正是因为这样一篇简短的后记,也让我下定决心,给自己每次阅读留下一点足迹。即便总结的很是粗糙,甚至错漏百出。但我却也行动起来,只有慢慢的锻炼总结,才能让这一切有所改变。那你呢?那些个看似飘渺的想法,是否便会因为你的行动而变得越发的真实呢? 最后,引用 nike 的广告语 ——Just do it.2019.9.13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温故而知新

                          翻开变量 1 重读,收获颇多,对书中的理念又有了新的体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

                            跟随何帆老师的笔端,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生活的这个国度,寻找那些正在自下而上发生的变化,聆听不同阶层人物在不同岗位上的实践感悟,思考正在孕育之中的小趋势和逐渐凸显影响力的慢变量,给不确定的未来增加了一些确定的指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慢变量中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317 本)#2023 年精读作家(32)何帆《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大家好!今天阅读何帆的第二本作品《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何帆带你观察未来中国发展的 5 个变量。我们要像观察一棵树一样细致观察中国的变化:贸易摩擦只是一根树枝,国际关系才是大树;民粹主义是谁也无法忽略的力量;互联网不可能对所有传统行业发起 “降维打击”;城市也悄然进行着革命;自下而上的力量浮出水面;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学校出乎意料地成为素质教育的革命场;重建社群正在消除人性中的自私、偏见和戾气。在这个时代,生活中的微小变化,正在成为小趋势。这些小趋势,可能只发生在人口的 1%当中,但是,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机会。每一个小趋势,都有可能孕育出下一个时代洪流。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这本书是你了解小趋势和获得新机会的钥匙。那些能够被观察到的事物才是属于你的。像观察一颗树一样,剥离迅疾而无关紧要的变化,小趋势,是看懂变量的密码。2、核心思想:①三十年中国的变量写作时间跨度是 30 年,我会每年写一本书,一共写 30 本,记录中国历史上一段最激动人心的时期发生的故事。不是因为我过于狂妄,而是因为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激发出了像我这样的凡人的雄心,使我试图用忘我的工作,创作出比自己更宏大的事物。中美贸易摩擦只是一根树枝,中美关系才是大树。贸易摩擦本身并不值得过度恐慌,但中美关系出现转折点需要我们高度警觉。中美关系只是一棵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才是森林。从小趋势入手,我们需要格外关注各国政治经济中正在涌动的一股暗流:民粹主义的兴起。当我们观察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时,不能只看到中美之间相对力量的变化,再往深层看,就会看到美国民粹主义带来其国内政治撕裂。内政会影响外交。在未来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民粹主义是一种谁也无法回避的力量。过去 30 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最主要的慢变量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我分别检查了这三个慢变量:中国的工业化没有停止,城市化没有停止,技术创新也没有停止。这三种慢变量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它们就像三股洋流,会继续把我们带到很远的地方。在互联网深入传统产业的腹地之后,会遇到难以攻克的城堡。老兵不死,他们只是穿上了新的军装,学会了新的打法,并会出人意料地绝地反击。在这种情况下,最稳扎稳打的战略应该是新旧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当人们都在关心房价走势的时候,我发现,城市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 “革命”。自下而上的力量浮出水面,这种力量会让城市保持多样性、开放性和创造力,并引发一场城市里的 “颜值革命”,让人们有更大的空间自己创造美好生活。我会尝试用一种 “鹰眼视角” 来观察这些变量:既看到远处的群山,又看到草丛中的兔子。向远望,方圆 10 公里的视野都能尽收眼底;盯住看,地上跑的一只兔子的毛也能辨认清楚。我会既让你看到生动的细节,又让你看到宏大的全局。②未来中国将发生的大趋势沿着时间之河顺流而下,我们大致可以知道未来 30 年的模样:⊙中国的 GDP(国内生产总值)规模超过美国只是个时间问题。按照普华永道的预测,中国在 2030 年的 GDP 规模会超过美国,印度会紧随美国之后。⊙中国的人均收入从中等收入迈进高收入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大约在 2021 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会超过 12055 美元这道高收入国家的门槛。4 在中国之前加入高收入国家俱乐部的很可能是马来西亚,而紧随中国之后的有哥斯达黎加、黎巴嫩、土耳其、赤道几内亚和俄罗斯。⊙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乃至深度老龄社会已是大势所趋。2016 年年底,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 2.3 亿,占总人口的 16.7%,到 2025 年,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至少有 3 亿。⊙据国际能源组织预测,大约到 2040 年,石油峰值将会到来。5 能源格局的调整,势必搅动全球政治经济。⊙按照《生命 3.0》作者、物理学家迈克斯・泰格马克向科学界同行开展的问卷调查,大部分科学家认为相当于人类水平的通用人工智能大约会在 2055 年甚至更早出现。6 技术奇点,在我们有生之年就可能降临。当我们试图理解中国未来 30 年的变化时,实际上是在观察一棵树。一棵树?一棵树有什么可观察的?你当然知道树是有生命力的,你知道一棵树会从幼苗长成大树,你也知道年复一年,春天吐芽,秋天落叶,但几乎无法观察到树木缓慢、渐进的生长,因此也就难以感受其生命本质,除非你真的去仔细观察了。当你看到迅速膨大的苞芽、静静舒展的嫩叶、一翕一张的绒毛、慢慢渗出的树汁时,你才会突然惊叹:原来它们是活的。歌德说:“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但比不上观察。” 长河模式是单向度的,它通过描述历史这条河流的曲折行程,告诉我们历史的最终归宿。大树模式是多维度的,它通过观察嫩芽和新枝,并不断把目光拉回母体,帮助我们去体察母体的生命力。③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历史是由快变量决定的,也是由慢变量决定的,但归根结底是由慢变量决定的。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大多是快变量。不幸的是,信息增长的速度明显超过了真理增加的速度,于是,在信息的增量中,噪声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筛选。对快变量的迷恋,让我们迷失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只看到眼前,看不到全局。慢变量看起来没有变化,看起来离我们很远,看起来与我们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容易忽视慢变量,但慢变量才是牵引历史进程的火车头。如果你观察过去 30 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要去看三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就行: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中国过去只有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工业化带动了第二产业,城市化带动了第三产业,而技术创新改变了所有产业的面貌。我们似乎对这三个推动力已经非常熟悉,但很容易低估它们的潜力和复杂性。小趋势的特点是:必须足够小,才能显示出锋芒,但又必须足够大,才能彰显出力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小趋势呢?在小趋势里面的人会觉得,这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力量,其实并非如此。之所以会出现小趋势,是因为首先有了大趋势。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变量1》 从这里开始

                                用了好几个上午的某段时间,在书城 3 楼一个有阳光的座位,看完了何帆老师的这本书。      这本书帮我打开了一扇门,从这里开始,我对中国的发展有了一些感受力。文中有很多让我获益的知识。应用场景的重要性,比如极飞科技的无人机管理新疆棉田海尔的去海尔化。DNA cafe & more 的经营思路…… 看的过程当中也解答了一些内心的疑问? 为什么城市会向着多核城市发展? 为什么重建社群那么重要? 接下来各种行业的人们收入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还有一些问题还要继续观察和思考。拼多多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城市一体化,对我所在的这个地方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因为所在的县城正在修一条通往城市的地铁)       书中还写到一个贫困地区的小女孩在纸上把心里灰暗的部分找个格子给画进去,然后就可以放飞心中的快乐了。读了之后内心感动满满,也祝福她!      看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收获,对于一些暂时看不明白的事情,不要去排斥。 可以站在第三方观察,也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观察,或许会有很不一样的收获。     接下来很多年跟着何老师的脚步,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吗?当何老师指给我们看春天第 1 颗嫩芽的时候,我也想把内心的这份喜悦跟大家分享。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想自己的 2018 年,好像什么也没能记住。而历史却在不停的发生,我们身在其中,亲身经历,却不自知。现在是 2022 年,特意的找到何老师的变量 1,体会我曾亲身经历,却不自知的 2018。现在想来,以前的自己是多无知,多迷茫。所幸是灯塔一直都在,前进的方向也已确认,前方或许还有许多风暴挫折,但是那又有何惧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变量2018|看见中国社会的小趋势

                                    1、这是一套年度报告系列丛书的第一本。这套丛书的写作时间跨度是 30 年,何帆老师会每年写一本书,一共写 30 本,记录中国历史上一段最激动人心的时期发生的故事。2、那年 2018,我立下的一个 flag,跟随何帆老师一起看见中国历史上 30 年最激动人心的时期发生的故事,也努力在这个时期创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故事!3、不是因为我过于狂妄,而是因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偶遇了这样一位伟大的导师(何帆),激发出了像我这样的凡人的雄心,使我试图想站在大师的肩上,用 30 年持续精进、践行,希望创造出比自己的目标更宏大的梦想!Tips:2018 年度变量的主题是冲击与反转,这一年的主题正好与我的事业不谋而合;2019 年的春节决定单枪匹马、白手起家创业。2021 年 5 月 21 日,何帆老师来宁夏调研,因工作无法脱身,没能与老师见面,深感遗憾!也正是这个遗憾激励我将老师的变量加入到书单,今天 6 个多小时读完《变量 1》酣畅淋漓,下周读《变量 2 + 变量 3》。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谢谢何帆老师,《变量》让我又了解了身边不只有一种纬度,放大了很多视角。太棒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精彩,通过一件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折射出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清一个时代,创造一个未来

                                          今天把何帆老师的《变量 2》看完了,看到致谢里得到杯子的小彩蛋感觉甚是欢喜。时隔一年,《变量 1》言犹在耳,去年看《变量 1》像是一个孩子在翻画册,处处都透着新奇。没想到这一年的变化迅雷不及掩耳,今年看《变量 2》已经如同翻阅史书一样,明显感觉厚重了很多。


                                          《变量 2》像一台无人机,时而俯瞰,时而低回,从多个视角拍摄着中国大地上的变化,或起于微末,或波澜壮阔。整本书带我去到了很多从未到过的地方,看到了很多未曾了解的人和群体,见识到了很多从未想过的问题。跟着何帆老师走过这趟旅程之后,我对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有了更深地理解。
                                          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代中国人是被挤上车的人,如今时代的风向在一点点转向,世界正变得越来越莫测。面对高度耦合的复杂系统,个体对这个时代的感知和理解已愈发吃力。身处变局的一代人更需要看清这个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命运。
                                          读《变量》系列,实际上就是借何帆老师这位充满智慧的温厚长者的眼睛,重新看一遍这个世界,重新理解一遍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广阔大地。躬身入局者,皆为我辈 —— 看清这个复杂的世界,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