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专业人士对人格特质的共识—大五人格模型

    一、读书收获 1、卓老板在《科学思维课》中曾说:心理学科学化的时间还非常短。作者也提到人格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地位比较边缘的分支,部分原因正是由于离 “硬科学” 比较远,一些证据站不住脚。因此是需要认真辨别这个领域中相关作者观点的可信度的。本书作者引用了大量研究结果作为依据,可信度较高,值得一读。2、作者写书的逻辑框架很清晰,按大五人格的维度逐一展开。中心观点也很明确,人格特质没有好坏,尽管无法选择自己的倾向性特质,但可以选择不同的行为模式来表达这些特质。3、大五人格模型(人格五因子模型)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成为一种逐渐达成的共识。4、大五人格与 HR:看本书的初衷是希望了解理论基础,并思考相关测评工具在 HR 领域的运用可行性。依据本书观点,人格测评对人才匹配度的提高是可以提供参考价值的,但毕竟结论目前还在相关性层面而非因果性,性价比方面见仁见智。比如在神经质与专业性职业的成功的研究中显示,神经质是专业性职业(需要大量思考的职业)成功的微弱积极预测指标。比如尽责性是全面预测一个人职业成功的最可靠的人格指针。5、联系冰山模型,企业目前倾向于用知识技能来作为筛选人才的标准,即便是内部调动,任职资格中涉及人格特质通常没有作为硬性条件的姿态出现(面试环节筛选?)。不过市场上确实已有此类测评产品致力于用测评分筛选候选人,节约面试时间,提高匹配率。将不可描述的因素显性化、数据化或许就是此类产品的竞争力。别人家的好员工,未必适合你 —— 北欧 “黄页” 的奇异销售画像二、书籍信息 1、作者丹尼尔・内特尔,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行为科学教授,专注利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对行为、衰老和健康等问题的研究。译者:舒琦,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时间:2020 年 3 月,得到 APP 在豆瓣上查到还有一个版本,是 2010 年 8 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可以看出本书并不是一本新书。2、本书框架性格很重要(什么是人格特质)雀鸟之喙(进化为何会允许同一人种内个体间的生理差异持续存在)旅行者 -- 外向性忧虑者 -- 神经质自控者 -- 尽责性共情者 -- 宜人性诗人 -- 开放性另一半(人格特质变异中非遗传的另一半)用自己的声音歌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格就是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与生俱来的东西,与人们在面对一连串事件时的具体选择、动机、反应和障碍存在因果关系。他们告诉我,在心理事件中反复出现一类主题,就是在暗示我们,这是人格在起作用。比如,多年以后,李最终对共事过的人都生出敌意。同样,他也很有可能对搭乘火车或飞机途中邻座的人产生敌意。这些事件的持续时间很不一样,彼此互动牵扯的利害关系和需求也大不相同,但本质上来说,只要空间上与李很近,那别人做的事就有可能会惹恼李,这是李的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我怀疑李永远不会细想这个主题,因为他觉得心理学家和心理学书籍都很烦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自己,学会识人,发挥优势,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格实际就是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与生俱来的东西,与人们在面对一连串事件时的具体选择、动机、反应和障碍存在因果关系。他们告诉我,在心理事件中反复出现一类主题,就是在暗示我们,这就是人格在起作用~这本书通过介绍人格的五种维度:外向性、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探讨了各种人格的来源优缺点,并将故事案例与科学研究分析,认为世上并没有完美的性格~我们只能通过认清并善于利用自己的人格,找到自己的优势,将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才能过上理想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介绍了人格的五种维度 —— 外向性、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探讨了各种人格的来源和优缺点。人格就是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与生俱来的东西,与人们在面对一连串事件时的具体选择、动机、反应和障碍存在因果关系。他们告诉我,在心理事件中反复出现一类主题,就是在暗示我们,这是人格在起作用。大五人格:1. 外向性   - 核心机制:回应奖赏(中脑多巴胺奖赏系统)  - 好处:对奖赏的追寻和获取增加  - 代价:人身危险、家庭不稳定 2. 神经质  - 核心机制:回应威胁(杏仁核和大脑边缘系统、血清素)  - 好处:警惕性、斗争  - 代价:焦虑、抑郁 3. 尽责性  - 核心机制:回应抑制(背外侧前额皮肤)  - 好处:计划、自控  - 代价:刻板、即兴反应缺乏 4. 宜人性  - 核心机制:关心他人(心智理论、共情因子)  - 好处:和谐的社会关系  - 代价: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丧失地位 5. 开放性  - 核心机制:心理联想的广度  - 好处:艺术敏感性、发散思维  - 代价:异常的信仰、易患精神病这本书传达的积极信号就是,我们没有理由祈祷一个人的基本人格倾向不是它们本来的样子。作者自始至终都在说,大五人格中任一维度的任何水平,都是在某些方面有利,在另外一些方面有弊端。所以,没有什么人格轮廓天生更好或更坏(这也包括 “在中间”,在作者看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对于我们恰好继承的人格轮廓,我们要利用优势,弱化不足,找到富有成效的表达方式,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你拥有的人格倾向,是应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要祈祷消失的诅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不必站在 40 岁的年龄,悔恨 30 岁的生活,也不必站在 30 岁的年龄,悔恨 20 岁的爱情,我们不能站在后来的高度,去批判当年的自己这不公平。如果我们重来一次的话,以当时的心智和阅历,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试着和自己和解吧,去接受每一个时期的自己。如果一块表走的不准,那它每一秒都是错的,但如果这块表停了,那它起码每天有两次是对的,所以清醒的停留,胜过盲目的前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格

              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在人生的每一个当下时刻,人即是他未来的形象,也是他过去的样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00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作者写这本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你用这个问题就可以找到一本书的核心价值观。因为作者写作一本书,他一定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写的,这也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我们曾经说过,阅读的价值在于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而作者写书的价值也是同理,也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比如《影响力》这本书,作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想要通过了解提升影响力的原因,从而解决提升一个人的影响力问题是吧。在我们回答问题之后,还需要再回答一个问题,就是在书名后面加个是什么三个字,那影响力是什么?影响力就是有多少人愿意支持你,支持的人多影响力就大,反之,支持你的人少影响力就小。002、作者想要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既然作者要解决问题,就一定会提出解决方案,第二步我们就需要根据作者要解决问题找到问题解决方案,一般我们可以在书的封面封底、广告语以及书的序言或目录中去找。那提升影响力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从书的目录中我们可以看见提升影响力的 6 个技巧,所以答案就是作者通过使用使用 6 个技巧来提升一个人的影响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于我的认知水平来说,读起来有点费脑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由浅入深,混元一体

                    1,从最开始的案例抛出引子,再到后面分步解析,最后混元一体,确实帮我建立了一个关于人格养成的宇宙观。2,就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既相互独立,有相互影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从我自测的结果来看,低外向性,中高神经质,中高尽责性,中高宜人性,中低开放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