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连点成线的一本书,适合在掌握大部分战略管理概念及实践之后,再结合书中表述的思路,重新梳理华为对战略的理解,整合与借鉴。是把战略各个概念的点,连接成具体实施流程的线,的再梳理的佳作。纪要:DSTE:Develop Strategy to Execture 开发战略到执行管理体系华为战略发展的四大阶段战略选择: - 其一:创业初期:1987-1992 进入农村县城市场。从农村电信到城市电信,通过差异化业务设计,实现国内产品替代。 - 其二:国内发展期:1992-2000 员工持股,市场部大辞职,颁布《华为基本法》。通过县城→城市→省会→国家骨干网络项目路径,步步为营 - 其三:全球发展期:2000-2010 品类扩张,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多产品通信设备制造商转型,建立全球化视野,增强核心技术及解决方案竞争力。通过引入业界最佳实践,提升和变革管理水平,支撑全球运营、供应和交付能力。(组织策略:面向客户的流程型组织。竞争策略:从竞争关系转为竞争合作关系。财经策略:从账房先生转为值得信赖的业务和价值整合者。内部管理:从中央集权到分权制衡,形成铁三角) - 其四:2B 向 2C 转型:2010-2019 首要管理原则是奋力增长,B 端下滑(通信网络设备),C 端兴起(手机、大数据、云计算)从业务集团转向 BU 运营制。组织架构转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其他业务,至今发展为:云业务、Cloud&AI BU、智能汽车 - 其五:制裁突围期:2019 - 至今战略管理:为实现战略目标而以终为始的管理过程,是战略解码到组织和个人的绩效管理,是持续锻造与目标匹配的强执行的过程非上市:不受资本市场影响,着眼中长期业务,追求一定利润水平上的成长最大化面对机会: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以责任结果导向,聚焦档期结果贡献,关键事件和长期战略贡献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客户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流程上:快速、正确、便宜、容易。评估全面性上: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客户评价与内部评价、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短期与长期、结果与过程)战略模型: - 其一:2002 VDBD 美世咨询(Mercer)Value Driver Business Design 价值驱动业务设计 - 其二:2009 BLM IBM 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 业务领先模型 - 其三:2012 Business Execution Model 业务执行力模型 - 其四:DSTE Develop Strategy to Execture 开发战略到执行战略管理体系战略规划:实现企业愿景使命的谋划,是基于全局和未来作出有限资源下的取舍,是不断适配客户变化去寻找自身的定位与抉择战略管理:确定愿景和使命后,通过战略洞察识别、发现和聚焦战略机会,制定战略规划和年度业务计划。并配置资源推进落地执行,管理执行和监控目标达成的动态管理过程(不是静态,而是动态,主动洞察市场变化,利用自身优势周而复始,持续提升管理水平的动态管理过程)流程:聚焦客户价值实现,通过一系列可重复,有逻辑顺序的活动,将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明确的,可衡量的输出。本质上,流程是组织价值创造的机制流程:流程是对业务最佳路径的总结。呈现、复制成功,提升作业标准。防范风险、缺陷,提升可控性(建一条高速公路,设置控制点)流程:IPD 产品开发到全生命周期管理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集成产品开发 DSTE:战略制定(规划)→战略解码(计划与预算)→战略执行与监控(执行与监控)→战略评估(绩效评估)战略规划(SP):上下对齐,左右拉通。各部门长远发展目标的清晰体现,目标与资源的分配 BLM 对企业的价值与意义:持续寻找几个问题的关键答案:我们准备去哪儿?我们现在在哪?我们与目标存在多少差距?我们怎么去?领导力对于战略的价值:检视领导者能否带领大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识别,带领大家不断解决问题,对事物形成深入洞察和剖析,最终推动整个公司战略转型价值观对于战略的价值:企业领袖对企业愿景、使命和战略的取向作出选择,是组织全体成员都接受的共同观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调节行为的导向,是行动和任务的准则与依据战略激发:由不满意激发,由差距和机会激发,由识别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激发业绩差距:经营结果与期望值的量化陈述(主要问题与根本问题,拿出高效、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机会差距:经营结果与新业务设计间差距(抓新市场机会,用新业务设计实现)五看三定:看趋势、看市场、看竞争、看自己、看机会、定目标、定策略、定控制点 - 看趋势:由经典的 PEST 看宏观环境,产业政策、机遇挑战、市场空间、技术趋势等 - 看市场:站在买方视角,识别市场机会。识别客户痛点和需求的变化,以及销售渠道的变化(未被满足的需求、新客户、竞品忽视的客户群、决策要素)- 看竞争:由经典的波特五力模型,看潜在竞争者、替代品(含跨行业)、同行、卖方、买方,重点是识别优劣势(主要对手、潜在对手、颠覆者、自己优势、自己劣势、对手优势、对手劣势)- 看自己:抓市场价值转移,抓对战略控制点的准备度,发掘优势并通过外部合作弥补不足完整看完再用 SWOT 综合分析:向内:优势 Strengths、劣势 Weakness。向外:机会 Opportunities、威胁 Threats。两两组合:OS 看增长面、OW 看转型面、TS 看多种经营、TW 看防守规避商业模式画布: - ①客户细分:为谁创造价值? - ②价值主张: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满足什么需求? - ③渠道通路:同什么渠道传递与触达客户? - ④客户关系:与客户建立和保持什么关系? - ⑤收入来源:什么价值能让客户付费? - ⑥核心资源:各方面发展所需什么资源? - ⑦关键业务:创造价值获取收入的方式? - ⑧重要伙伴:商业联盟的合作者是哪些人? - ⑨成本结构:运营整体商业模式的所有成本用什么方式做市场:建立战略营销体系,倾听客户需求,理解客户需求,定义自身产品,提升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市场信息收集:构建常态化的市场洞察信息收集体系(市场、客户、竞争、行业、经营、商业等)战略目标:从终局看布局,以未来推导现在。执行上,上下对齐,左右拉通创新焦点: - 业务组合:高低、宽窄、胖瘦(利润贡献、规模贡献、新兴机会) - 模式创新:商业模式、核心技术 - 资源利用:花在刀刃上战略管理:企业要在产业链中持续盈利和发展,就必须深刻洞察和预测价值环节的迁移,提前针对价值环节布阵、布兵,投入力量支撑未来业务的成功。这是战略管理思想的核心精髓,通过预测和洞察价值环节的转移,提前占位、卡主竞争对手,实现持续成功战略控制点:控制点有强弱区别(构建行业标准、把握价值链、生态链为高。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占为中。获取成本优势、品质领先为低)关键任务:以关键任务统筹战略思路与落地,由关键任务推出年度重点工作(措施、里程碑)人才:人才不是华为的竞争力,对人才的管理能力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全球人才生态链及能力中心)领袖:有思想、能洞察未来、懂战略。选拔原则:从成功实践的团队中选,必须具备基层实践经验,优先从主攻战场、一线和艰苦地区选,优先从关键事件中考察和选拔干部价值创造: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高层砍掉手脚,中层砍掉屁股,基层砍掉脑袋发展思路:新战略对干部、骨干提出什么新要求?新挑战?员工能力存在什么差距?如何培养所需的能力?补充哪些关键人才和能力?对手的人力投入与布局,有哪些借鉴之处?战略的三次解码:战略→关键战略举措 / 衡量指标 / 目标分解 / 里程碑→年度行动计划 / 年度重点行动 / 组织 KPI/PBC→部分战略解码 / 岗位 PBC(重点是:以可视化的方式,将企业 3-5 年战略规划转换为下属单位可理解、可执行的行为,清晰定义绩效目标,各组织目标一致)战略解码 BEM:战略导出 CSF&KPI(关键成功因素)→解码及执行闭环(关键措施 / 目标 / 重点工作 / 里程碑)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承上启下的关键工具。先导出支撑战略意图的战略地图,再导出相应的平衡计分卡四维度目标(战略地图: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运作、学习成长)完整链路:市场洞察→战略指引→战略规划→集团战略协同→战略规划审批→战略衡量指标→战略归档→制定 KPI 指标→战略宣讲短期长期:短期打粮食 VS 长期增加土地肥力战略执行: - ①设立战略管理团队(业务团队及行政团队) - ②重点工作项目制管理 - ③管理投资组合与预算执行 - ④战略辅导:管理运营绩效 - ⑤重要抓手:经营分析会。围绕年度目标,对未来提出建设性意见,分析问题和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聚焦目标:唯一目标是年度经营目标;聚焦问题:通过差距及风险,找到根本问题的原因及落实行动方案;聚焦机会:对准机会谈策略、行动及资源) - ⑥经营报告:财务报表,目标与差距(问题、风险、机会) - ⑦业务报告:作战计划,分析解决方案(问题、策略、行动计划、资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华为战略管理的全景视图从个人精进角度理解 DSTE 过程:心力 + 洞察力 + 决策力 + 方案力 + 领导力 1. 心力,对现状的不满与对目标的追求是后续工作的源动力。从双差分析(业绩差距、机会差距)开始,2. 洞察力,批判性思考、系统思考、结构化思考、多元模型构建的思考力是洞察的底牌。然后进行市场洞察 “五看”(看趋势、看市场 / 客户、看竞争、看自己、看机会)3. 决策力,需要压上自己的责任与利益,除了需要智力的辅助更需要 “敢作敢当” 的魄力。接着 “三定”(定未来的目标、定未来的策略、定未来的战略控制点),4. 方案力,解决问题的底牌是能提供(商业级与组织级)解决方案。明确战略意图、创新焦点及业务设计,这是战略设计部分。战略执行设计围绕战略意图和业务设计来梳理关键任务与依赖关系,5. 领导力(执行力),从个人智识到拿到结果之间需要放大团队的智识与激情。接着进行正式组织、人才管理和文化与氛围的构建和优化。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非常完备的一套分析方法论正好最近学习了李想的产品实战课程,和 DTSE 结合起来学习非常合适。DTSE 是一套非常全面的方法论体系,但是没参与过实践过程的,我估计会和看天书差不多,搁 5 年前根本看都不看这个。但是和理想的活生生案例结合起来学习就会特别有感觉,特别是李想特别无私把理想背后的思考逻辑都进行了分享,能帮助更好得理解怎么从把一个抽象的方法给运用到实战中,比如理想的聚焦高频用户价值、打造超越用户预期的体验,从人的生命阶段来进行用户划分,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蓝海战略案例,和书里提到的如家当年的案例如出一撤,所以成功的套路没有啥新鲜的,核心是能找到那条路并坚持走下去。还有像李想提到的过程指标管理,和 DTSE 的 IPOO 拆解模型基本是一致的,IPOO 的方法就显得更系统和具体化,可以直接参考着用。总体来说,李想的产品课会更接地气,没那么多概念化的东西,更容易理解,DTSE 就更加系统、全面一些,但真要想套用,估计还是要找个管理咨询机构进行指导。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组织绩效 KPI 的主要设计方法如下:● IPOOC 方法。请读者阅读第四章的相关内容。● 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将组织的愿景和战略转变为四个维度:财务、客户、内部运作、学习与成长,组成绩效指标架构来衡量战略,如图 5-2 所示。图 5-2 平衡计分卡示例● KRA/KPI(鱼骨图法)。KRA(关键结果领域)方法引导企业思考:通过哪些关键成功因素,取得哪些关键结果,进而促成组织愿景和战略目标的实现。KRA 是指组织为了达成业务目标,不可或缺的、必须取得满意结果的领域,如市场地位、顾客满意、产品创新、组织文化等等。而 KPI 就是取得这些结果的关键驱动因素的衡量指标。从逻辑上来说,公司 KRA 及 KPI 表达了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路径。所以,可以用鱼骨图的方式来表达一个企业的 KRA 和 KPI,如图 5-3 所示。图 5-3 鱼骨图法示例● 业务核心打法设计法。借鉴标杆实践的成功打法,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提炼业务核心打法,并针对性设计组织 KPI 指标,如图 5-4 所示。图 5-4 业务核心打法设计法 —— 产品研发示例● 流程 — 职责方法。部门是通过流程来创造价值的,基于端到端流程价值和组织职责设计组织 KPI,引导组织为构建简单高效的价值创造流程而努力。当职能 KPI 和流程 KPI 发生关联时,即职能 KPI 是流程 KPI 的过程性指标时,比如采购周期(属采购职能 KPI)是采购及时交付率(属采购流程 KPI)的过程性指标,应当以流程 KPI 代替职能 KPI,或以流程 KPI 为主,以体现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关注协作的原则。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