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7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毁誉参半的帝王,立体真实的凡人

    读蒙曼老师的大作,感觉就像在看一幕历史大剧,有种放不下来的感觉。这本书让我对从小历史课上学到的很多人、很多事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非常不错的历史读物!书中的内容太丰富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地方。其一是唐玄宗对兄弟的眷眷深情。玄宗兄弟一共五个,他排行老三,一般来说,老三即位,肯定要防着其他兄弟,尤其是更有资格的老大,远的不说,近的就看太宗李世民,就是手刃大哥和四弟才登上的皇位。但玄宗兄弟是真的感情深厚,面对太平公主的挑拨离间,玄宗甚至让人缝了一个能让五个人同枕的大枕头,又缝了一张五个人和盖的大被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五兄弟的和睦维持到各自离世,在古代帝王中真不多见。其二是玄宗一日杀三子。玄宗对兄弟如此情深,却在一天内杀了自己三个儿子,其中还包括当朝太子,这也是我从未了解过的玄宗的另一面。怎么说呢,😮💨,武惠妃的恶毒,李林甫的阴鸷,玄宗的昏聩,好一出人伦惨剧!其三是历史上真实的高力士。我之前对高力士所有的认识都源自李白醉酒让高力士脱靴的故事,高力士被描绘成一位权宦,属于纯纯的反派。看完此书才发现我大错特错,真实的高力士忠、勇、智、义兼备,比《甄嬛传》中的苏培盛强得不止一星半点,尤其是高力士备肃宗流放,后遇赦,第一时间回长安见玄宗,而半路得知玄宗病故,于是面朝北方号啕大哭,呕血而死,令人唏嘘动人。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唐玄宗传记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858 本)#2025 年读书主题(二)人物传记 -《唐玄宗》(35)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人物传记的领域开始,选择的历代帝王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四本是《唐玄宗》,隋唐史学者蒙曼讲述大唐王朝盛衰交迭的国运和唐玄宗大起大落的人生。唐玄宗一大唐盛世的形象代言人。他天资英武,雄才大略,一手开创了大唐王朝的黄金时代一开元盛世,然而,这个声名显赫的伟大帝国,又在他的统治下遭遇了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劫难一安史之乱。他风流多情,多才多艺,与杨贵妃演绎了一曲千古爱情神话,但他也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女人香消玉殒。这个带领着古代中国冲上历史巅峰的皇帝,究竟有着怎样的雄才伟略?他的一生,又为中国历史书写了怎样的传奇?隋唐史学者蒙曼,引经据典,讲述大唐王朝盛衰交迭的国运和唐玄宗大起大落的人生!2、精选原文:①不考虑死亡的时代唐玄宗真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皇帝!早年,他旺盛的精力施之于政治,于是,就有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巅峰 —— 开元盛世;中年以后,当他的政治热情如潮水一般退却时,旺盛的精力则施之于情爱,于是,又有了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的爱情传奇。他追求完美,无论是道、是情,总要轰轰烈烈,总要发挥到极致,这才不负其才,不虚此生!在这样的追求中,只有不能自已的生命热情,哪里还有死亡的位置呢!这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慷慨挥洒、盛唐气象吗!他是皇帝,是专制时代的专制皇帝。这个角色需要他用权力意志控制一切,甚至控制自身。也许,清代的康熙皇帝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唐玄宗做不到。当他对情的追求胜过对道的追求时,他就由明变昏了。随之而来的是 “安史之乱”,马嵬泣血。一个曾经让生命的力量臻于极致的皇帝,也最终耗尽生命,埋进泰陵的黄土。和埋葬武则天的乾陵不同,泰陵没有什么传说。但是,盛衰交迭的国运,大起大落的人生,让唐玄宗的形象无比丰满。“倚天把剑观沧海,斜插芙蓉醉瑶台。” 这样的生命比传说更美丽。②唐玄宗的天子风流历史的反差如此巨大,让后世的人们在慨叹之余也会深深地思索:唐玄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有着怎样的业绩,又有着怎样的失误?历史的教训在哪里?历史的经验又在哪里?说起唐玄宗李隆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伴随他一生的,有三个标志性的符号深入人心。第一,大唐王朝。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声威赫赫,远播海外,所以现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地还叫唐人街。第二,开元盛世。这是大唐黄金时代的黄金时段,也是中国历史上盛世的典范。第三,杨贵妃。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一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既是无数文人墨客抒情的对象,也是历代市井小民八卦的话题,在民间的知名度不亚于玄宗本人。这三个标志性符号都和唐玄宗息息相关。他是让大唐王朝走向巅峰的皇帝,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也是大美女杨贵妃的丈夫。李、杨二人郎才女貌的爱情佳话,正是那个梦幻时代的梦幻传奇。可以说,唐玄宗就是大唐的形象代言人,他的形象,本身就意味着锦天绣地、盛世华章。③玄宗即位公元 712 年,唐睿宗李旦下诏,正式传位给 27 岁的太子李隆基。但是唐睿宗的退位退得并不彻底,在最重要的军国大事上,还是由睿宗说了算。这样,在李隆基当皇帝之初,出现了太上皇与新皇帝共同主持朝政的局面,而太平公主也借此机会重整旗鼓,在朝廷里安插了大量的亲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作为一代有为君主,李隆基的政治谋略是出类拔萃的。在成为皇帝之前,李隆基韬光养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直至接受睿宗的禅让,当了皇帝。但是,荣登大宝后,面对太上皇的掣肘、太平公主的作对,他终于忍无可忍,准备出手了。在中国古代,皇权具有独尊性,也只有皇权独尊,才能有稳定的政治秩序。而当时,皇权被太上皇和皇帝两支力量分割,由此造成了一种二元权力结构。这种二元结构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的政治结构,它具有先天的缺陷,必然不能长久。所以,李隆基的政变,其实就是一场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唐玄宗

        唐玄宗,谥号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简称唐明皇。他是毛主席在《沁园春・雪》里讲的那样:“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里的唐宗。唐玄宗,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永远知道谁能帮他达到目的。当临淄王时期,他要皇位,他知道刘幽求、王琚这样的纵横家是最好的选择。开元初年,他要拨乱反正,让国家尽快走上正轨,这时候,他知道多谋善断的姚崇是最好的选择。政治规模基本确立了,他要守制度、立法度,这时候,他知道为人耿直、讲原则的宋璟是最好的选择。再后来,国家已经安定繁荣的时候,他要文治,他知道一代文宗张说就是最好的选择。文治过度,朝廷腐败,全社会奢靡成风,这时候,他知道清廉简朴、刻苦自励的李元纮、杜暹就是最好的选择。国家长期快速发展,容易让人产生自满情绪,需要牛虻刺激一下的时候,他知道韩休、张九龄这样的直肠子就是最好的选择。能够随时把握时代脉搏,再根据时代需要任命合格人才,这就是唐玄宗作为领袖有能耐的地方。只可惜,盛世长歌起,终抵不过岁月的蹉跎。亢龙有悔,盈不可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最高决策者如何登上最高位、如何励精求治、如何腐化堕落、最后如何丢掉权力的全过程。唐玄宗是讲历史的绝好选题,本身故事性强,又富有人性。这本书不光完整讲了唐玄宗的一生,也附带讲了诸多大臣的特点,适合茶余饭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唐玄宗》

            好消息是,又完成发了一本书的阅读,蒙曼的《唐玄宗》,依然是《百家讲坛》讲稿改编,也依然是通识材料,一生大小事,唐玄宗的一生足够精彩;太宗,高宗,李家有中风 脑溢血的遗传病,基本上 50 岁左右就驾崩,而玄宗在位就 44 年;前期基础也很好,贞观武周积累了很多人才;政治经济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和杨玉环的爱情,传为佳话;安史之乱,但是性命得以保全;盛极转衰,藩镇割据本书印象很深的地方,早年玄宗把姚崇的建议贴在案头,时刻提醒自己;晚年听信谗言,冤死了高仙芝和封常清,长期的享乐,早已蒙蔽了双眼,是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25 岁就成功地铲除韦后叛乱,27 岁就继承大统,亲理朝政,创造了大唐历史上长达 40 余年的黄金时代 —— 开元盛世。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亲手创建的这个声名显赫的伟大帝国,却遭遇了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劫难 —— 安史之乱。从此以后,大唐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有了名,人就会追求名背后的实;而且,名头大了,人的胆子也会变大。 5. 本来,李隆基当太子的时候,矛盾的双方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睿宗李旦起到仲裁调节的作用;但是,一旦李隆基当了皇帝,矛盾的双方就变成了皇帝李隆基和太上皇李旦,变成他们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了。而太平公主,只是太上皇与皇帝博弈的一个筹码而已”“1.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浑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2.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早年,他旺盛的精力施之于政治,于是,就有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巅峰 —— 开元盛世;中年以后,当他的政治热情如潮水一般退却时,旺盛的精力则施之于情爱,于是,又有了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的爱情传奇。”““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做,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就是唐玄宗无论如何还是一个政治家,而不是政客。政治家和政客最重要的区别在哪里呢?所谓 “政治家”,就是能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的人;而政客则恰恰相反。玄宗固然热爱权力,但是他知道,此刻国难当头,国家需要一个统一的领导,如果他在这个时候和儿子争权的话,吃亏的只能是国家。在国家利益与个人权力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唐玄宗慨然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权力得失放在第二位,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也是我们把他定位为唐代杰出政治家的重要原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唐玄宗的一生

              经常能听到一句戏言,那就是唐玄宗唯一的缺点就是活得太久了。这句话说的对也不对,但确实一针见血。唐玄宗年轻的时候可以拨乱反正,一扫武则天时期的高压政治。他本人也励精图治,开放包容,任用贤臣,可以说是一个明君,创造了开元天宝盛世。但是随着身居高位的时间越来越长,年龄的增加,精力的下降,安逸生活的侵蚀,他在政事也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专用李林甫十几年,听任杨国忠的溜须拍马,拒绝纳谏,逃避问题。引发了安史之乱,最后落得了一个被软禁忧郁而死,也可以说是比较凄惨的结局了。年轻时群臣拥护美人在侧。晚年的时候,身边所有的贴心人全部被贬被杀,孤苦伶仃。虽然很同情,但也是应得的。安史之乱中分离的夫妻,逃难的百姓,被杀的忠臣义士都需要得到一点迟来的慰藉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长安的荔枝,对唐玄宗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利用听书把这本书完整听完了,体验很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史明智。牢记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知人善任

                    “当临淄王时期,他要皇位,他知道刘幽求、王琚这样的纵横家是最好的选择。开元初年,他要拨乱反正,让国家尽快走上正轨,这时候,他知道多谋善断的姚崇是最好的选择。政治规模基本确立了,他要守制度、立法度,这时候,他知道为人耿直、讲原则的宋璟是最好的选择。再后来,国家已经安定繁荣的时候,他要文治,他知道一代文宗张说就是最好的选择。文治过度,朝廷腐败,全社会奢靡成风,这时候,他知道清廉简朴、刻苦自励的李元纮、杜暹就是最好的选择。国家长期快速发展,容易让人产生自满情绪,需要牛虻刺激一下的时候,他知道韩休、张九龄这样的直肠子就是最好的选择。能够随时把握时代脉搏,再根据时代需要任命合格人才,这就是唐玄宗作为领袖有能耐的地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条选拔干部人才的标准必须遵守,其中政治素质又是第一位的。从唐玄宗历任宰相任用中,充分体现德的重要性,这样的人才能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选择国家利益。2.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干部的任用不是一层不变的,必须结合战略时势的变化,调整相应的干部。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必须熟悉干部的个性,要多渠道了解干部。改革用姚崇,守正用宋璟,文治用张说… 唐玄宗在不同阶段用不同干部,赢得开元盛世。3. 自律方得自由,制度制定要符合规律。从前期的开元盛世到天宝后期衰落,除去制度方面的原因,唐玄宗逐渐消沉堕落,自负骄傲导致一系列决策的失误,最终安史之乱。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终归于黄土一抔,长期在一个岗位上终要懈怠,制度的制定要契合人性。4. 历史是镜子。从不同的历史人物身上,总会多多少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但很多时候在现实中并不自觉,也是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吧,在感叹历史人物的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修正和提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也不容易

                        公元 762 年,唐玄宗走完了自己毁誉交织的一生,谥号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简称唐明皇。有一个叫郑丹的诗人在《明皇帝挽歌》里写道:“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这首诗写得豪迈,但也写得悲凉。事实上,无论是伟大还是渺小,人的肉体终将寂灭,但是让我们觉得安慰的是,山河不老,盛世的精神永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泰陵,我真的震惊于它的卑小。难道,这不足一人高的石狮子守卫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盛世天子唐明皇吗?搜寻一下自己的历史知识,依稀记得,玄宗逝于 “安史之乱” 中。也许,天下大乱,陵寝就只好因陋就简了?可是,清末更是乱世,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不也照样奢华无比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倚天把剑观沧海,斜插芙蓉醉瑶台。

                            读完武则天,又追到唐玄宗。太喜欢看蒙曼老师讲唐史了,引经据典、一气呵成、扣人心弦。终于领略了阿瞒的开元盛世、姚崇宋璟张九龄高力士李白的群星璀璨、哥舒翰安禄山的安史之乱、李林甫杨国忠的口蜜腹剑、杨贵妃的云想衣裳花想容一骑红尘妃子笑后的马嵬之悲。盛衰交迭的国运,大起大落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灿烂大唐,闪耀千年。文治武功,历史不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非功过,后人评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得很好

                                每个事件背后的道理都解释得很清楚,客观公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感

                                  利用碎片化时间主要是坐车和午休的时间,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个人觉得政治家企业家和我们每个人都该读一读唐玄宗,政治家企业家读这本书可知自己的奋斗决策及用人会把国家企业带到辉煌也会带到深渊,作为员工读这本书可知自己为什么会得到重用为什么会得不到重用,作为平民读这本书可知什么是盛世,也可知盛世后生活的腐化会带来衰退!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就是这样,起起落落,看了感觉心情也是潮气潮落,不免感叹希望我们现在国家国泰民安,吸取古人的教训,时刻提醒保持忧患意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