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历史让我们换位思考

    通识读本,历史是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历史太重要了,史学一直处于神圣的宗教地位,看十三经,传统知识分子大部分在史学里打转。而我小时候第一次明白历史的作用,是 “批林批孔” 运动,全国学习儒法斗争史,我的历史知识也启蒙于此,明白了 “古为今用”,知识分子的 “借古讽今” 也算看明白了。此书也在探讨历史的作用,传统的 “真相” 说和 “教训” 说都是虚妄。看历史就是为了 “有趣”,让历史把我们带回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地理和社会环境,让我们能够用不同的角度思考,有思辨的过程,看出历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历史→有目的的还原

      一本通俗易读的历史学方法理论入门著作,着重于对历史研究的思路与启发。简单的概括内容:第一章、作者以中世纪的一个谋杀案为引,指出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这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历史学家需要解释过去,而不仅仅是呈现过去,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历史故事的更宏大的背景,发现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第二章、历史是如何演变的:透过对希腊的循环重复历史观、基督教的直线前进历史观,中世纪的伟人论、文艺复兴的夸张修辞、宗教改革之后的怀疑论…… 撰写历史的人总是有其目的。到第三章,自 16 世纪开始,史学家不再 “创造历史” 而是追寻 “历史的真相”。启蒙运动开始把理性、自然、人类融入到历史中;直至 20 世纪历史如何开始作为一门学科而变得更加职业化。至于后面四章,主要就历史学家如何用手头的原始资料挖掘出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并解释这个故事;如何在更宏大的层面解释一个历史事件;历史学逐渐和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如何理解过去的人;如何看待历史的真相…… 其实这本书的内容是非常好的,只是中文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总的来说,语言不够简洁,太多连词,语序有时也不太符合中文习惯,很多句子明显未经打磨,读出来都觉得拗口,有的几乎是按着英文语法直译的😂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将历史作为某种思考的工具

        研究历史意味着将自己带出当前的环境,探寻一个不同的世界。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自我,推断我们人类作为个体是如何 “产生” 的,也是为了认识到以不同方式行事的可能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先举例再论证,小白已被绕晕🌚

          因书名受到吸引,但开局却并非顺畅。对于宗教文化背景缺失的我来说,这样一个故事所要呈现的观点到底是什么?最初看的是英文原版,因为开篇的举例而放弃,转为中文。这就不得不提到本书的写作手法,每一个章节都是以一个故事或一种现象作为论据引出,最后得出观点和结论,但例子背景来回呈现,观点和结论反而不够清晰。往往是看到一个章节结尾,或下一个章节开始,才知道作者这段文字想体现的目的。总而言之,由于背景知识的缺乏,作为小白的我整本书看得有些迷离。不过,作者写书整体还是有脉络可寻。历史的发展,面对的一些问题。🔹论据 1. 开篇宗教杀人事件当记录的文字多样化,如何处理?2. 档案馆火灾资料烧毁,证据缺乏,线索空白,怎么办?3. 伯德特的故事人民群众的力量 4. 杀猫人们的行为背后具备的象征意义,比如标签 “时代精神”(或 zeitgeist),“文化意识”,特定时代的 mentalité(或 “心态”)。🔹历史的演变最初为政治、宗教服务的工具️拓展借助多方面证据,文字记录者、古生物学家等️年鉴派,即心态对于现代历史学家产生了影响,至此摆脱政治史的 “常识性” 研究方法。🔹本书观点 1. 我们为什么研究历史?乐趣,追求新奇感和满足感;将历史作为某种思考的工具;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自我,推断我们人类作为个体是如何 “产生” 的,也是为了认识到以不同方式行事的可能性。2. 历史为什么重要?回顾过去,审视现在(注意是思考而非完全接受其经验教训,因 “今天” 一再重蹈历史覆辙);提醒那些寻求 “本质” 的人意识到为它必须付出的代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概知道我曾写过一本名为《历史学是什么》的小册子,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给我送来了即将出版的《历史之源》。翻阅一过,我就产生了兴趣,并且乐意将它介绍给读者。看到书名,读者或许以为这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的确,作者的态度是严肃的,本书的观点也符合学术研究的结果,称得上学术性,但作者却更着眼于学术普及,所以不仅轻松可读,而且容易为非专业的读者所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的真相就是永远得不到完全的真相

              为什么要学历史,要研究历史?你可能听过一切当代史都是过去史,我们可以从过去中发现教训,指导未来。将作者作为历史学家告诉我们,我们很难从过去得到什么教训,那就更难预测未来了。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要学习历史?作者给了三个理由:1. 为了兴趣。研究和了解历史本身是有趣的,特别是当你埋首文献做了很多枯燥的工作终于发现历史 “真相” 和 “规律” 的时候,你会感到满足。2. 历史给我们一种思考方式。了解历史让我们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我们何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的思考有了更大的纵深和更宽的角度。3. 从历史中找到理由。尽管历史不是重演,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历史中找到自己的映射。特别是当你发现自己是少数的,孤独的时候,在历史中你能发现同类。你能找到自己行为和思维的合理之处。这本书对我最大的颠覆是:尽管寻找真相是历史的使命,同时我们又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真相。所有的文献都只是从某个方面反映了历史的真相,就像你不可能从一张照片就看出他是什么职业,他多少岁了有什么价值观一样,我们只能使用文献进行自己的解读。同时没有哪位历史学家能够把所有的文献遍历,那么他就只能是在拯救不完整的文献中再选择其中的部分,而这种选择不可避免的带有个人的主观印记。近几年你会在市面上找到很多比较独特的历史书,他们从食物的角度,从某个职业的角度,去理解和建构历史。前段时间看了《秦制两千年》,书中用秦朝制度来理解中国 2000 年封建社会的演变,看完之后特别畅快,原来历史竟是如此。但看完今天的书我知道,作者的解读未必就是对的,他也可能是先有了结论,再去为了验证这个结论寻找符合自己结论的证据。毕竟也许在他为选择的回县中就有驳斥作者观点的部分。所以这本书,还能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历史及历史书。历史有其真相,我们已经知道了关于历史的很多真相,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所有的真相。历史由无数的个体和无数的事件交织而成,但大部分都会消失在历史中,包括你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五星好评!

                对理解历史是什么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框架!甚至想去把牛津通识课都刷一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兰克之前的西方史学也算有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认识。在纵深的视角下用几个具体案例把关于历史学的几个关键且复杂的问题铺到一个面上来讲,是本人特别欣赏的写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可能因为英译的关系,行文有点晦涩,框架条理还有待加强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