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读懂的只是对他的一种情感:规律。

    6.5 如果答案不能表达,问题也就不能表达。谜是不存在的。如果能提出问题,问题也就可以解决。6.51 怀疑论不是不可辩驳的,而是明显没有意义的,如果它在不能提出问题的地方进行怀疑。因为怀疑只能存在于能提出问题的地方;一个问题只能存在于有答案的地方,而有答案则只存在于有某种东西可说的地方。6.52 我们觉得即使所有可能的科学问题都能有答案,人生的问题仍然没有触及到。当然没有留下问题;而这就是答案。6.521 人生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个问题消失以后才可以看到。(人们在长时间的怀疑之后,人生的意义变得清晰,然而说不出这个意义在哪里,其理由是否就在此?)6.522 确实有不能表述出来的东西。这是自身显示出来的,它是神秘。6.53 哲学的正确方法就在于此:除了可以表述的,如自然科学的命题 —— 即跟哲学没关的东西之外,没什么可说的。并且,每当别人想说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时就向他指明:他对他的命题中某些记号没有给出含义。这个方法会让有些人觉得不够满意 —— 他不会觉得我们是在教他哲学 —— 但这是唯一严格正确的方法。

      转发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言无不尽&非礼勿言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和语言在逻辑解析的全过程是同构的。 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语言是命题的总和。事实是事态的真值函项,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对象是非结构的,是构成世界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名称也是非结构的,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世界、思想和语言在各个逻辑层级完美对应,三者划界不言自明。世界的界限就是逻辑的界限也是语言的界限,界限只能够在语言中划分,而另一边的东西是无意义的。结论如箴言:“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能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此书评转载自豆瓣用户 W.P.K2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逻辑哲学论》中展现出来的这种哲学观被一大批哲学家接受和发展,形成了当代 “分析哲学” 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主导了当代英语学界的哲学研究,也逐渐渗透到德国法国的哲学研究之中。分析哲学家们在所有的具体问题上都有不同看法,也会争论得不可开交,但是他们的研究倾向和写作风格却非常接近。比如,他们都认为逻辑对哲学研究有着根本的重要性;认为在研究某一个哲学问题时,需要首先分析描述这个问题的语言,等等。分析哲学与其说是一个哲学流派,不如说是一种思维习惯,它有意识地不去建立宏大的哲学体系,不去回答人生意义、历史走向、超越的存在之类的问题。分析哲学注重的是哲学讨论时严格的论证,对某一立场的准确陈述,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不太懂

          看不太懂。不过还是有两个小秘密可以说一下。1. 要从后往前读,即从 7 读到 1。2. 如果只看第一级和第二级句子,还多少能明白一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逻辑哲学论》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构思完成的天才之作,也是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的代表。本书讨论了世界、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哲学能够讨论的问题进行了 “净化”,排除掉了很多传统哲学的 “胡言乱语”。维特根斯坦一度认为写完这本书自己就完成了所有的哲学工作,可以彻底放弃哲学了。本书的核心内容:《逻辑哲学论》由七个核心命题构成:(1)世界是全部的实际情况;(2)实际情况也就是事实,是事态的存在;(3)思想是事实的逻辑图像;(4)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5)一个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数;(6)一个命题的真值是逻辑运算规则在基本命题上应用的结果;(7)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这七个命题对人类的语言、思维与世界的关系,哲学的本质和任务提出了的全新理解,极大地影响了 20 世纪英美哲学的走向和气质。第一,维特根斯坦是 20 世纪最有天才气质的哲学家,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构思出了《逻辑哲学论》;第二,维特根斯坦认为,这本书囊括了哲学的全部内容,从世界的结构讲到了思维和语言的构成,最后排除掉了那些哲学无法讨论的东西;第三,这本书开启了西方哲学的 “语言转向”,也是 “分析哲学” 的开山之作,奠定了当代英美哲学的基本气质。维特根斯坦虽然开创了这场席卷英美的哲学运动,但是他自己却在 30 年代经历了一场 “转向”,他逐渐意识到《逻辑哲学论》里面追求的那种表述绝对清晰、逻辑绝对严密的哲学,违背了人类语言的本质。所以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几年里,维特根斯坦又转回到了 “日常语言”,《哲学研究》这本书就是解释他的这个转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有些观点竟然自己也想过哈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逻辑的活动

                快快乐乐,回家过年,推荐哲学逻辑,表达有逻辑,不用去猜意思,有确定性才简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有难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法认知的 交给虚无;人应该在已知中深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不明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再读 因为完全 没读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哲学的边界是语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是猜测的,也不是怀疑的,更不是否定的,最后也不是直觉的

                            不可说的事不能说!从简单现象过滤出来的意识经验,总结的思想 !用符号用文字用数字!再用语言逻辑!就像是村头传到村尾的流言!一个人只能把握简单现在发生的过程!而且好多直觉出发是无意义的 ^_^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