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0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首先,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对无金融阅历背景下的我来说,显得枯燥和繁荣,正如书里所说的:作为普通个人投资者阅读这本书,目的不是学习到具体的投资策略,而是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了解世界上这些大型的投资机构,它们都做过哪些尝试,经历过什么样的困境,取得了哪些成功。这是一本关于私募基金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其盛世时的受人追捧,也有颓势时遭人愤慨。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长期来看,指数击败任何策略

      耐心的资本,不如说耐心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公募还是私募 其实终归到底是打不过市场的平均收益率的。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像纳斯达克指数,标普 500 之类,虽然短期内可以战胜市场,但是长期来看机构是无法战胜市场的虽然在中国,有很多明星基金经理获得了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率。但是实际上从市场结构的角度,中国市场大部分是散户,既然是散户,人性在市场剧烈变化时不断放大,也许几年之内很成功但是终归到底还是会被市场打败。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投资的未来与挑战

        在投资上一直有一个问题存在:如何协调短期业绩与长期投资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的存在,导致行业里出现了非常多的矛盾!这也是很多公募基金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希望看到的是短期的业绩,他们希望能够立马看到回报!可对于基金来说,或者说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他们在面对市场变化的时候,很难成为全面型选手,也必然要面对市场回撤!在此书作者则在讲述,资本到底应该如何才能做到长期!作者在此书列出了资本为了能够协调长期投资与短期业绩的问题所进行的探索,尤其是不断进行组织结构的探索!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信托、家族办公室………… 这些都是资本为了能够做到长期投资所进行的改革!阅读此书,也许能够让我们的投资在长期持有上获得一定的启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我都是时间的朋友

          《耐心的资本》由维多利亚・伊凡希娜和乔希・勒纳合著,本书从机构投资和私募基金的视角出发,深度剖析了长期投资的现状、挑战与未来,旨在引导读者理解并实践有耐心的长期投资策略,以实现价值创造和财富的可持续增长。关键议题    1. 长期投资的重要性:在全球面临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老化等长期问题的背景下,公共部门投资减少,长期投资的需求变得尤为紧迫。大型机构投资者,如公共养老金、保险公司、主权财富基金等,因其长期资金管理的特性,成为了填补这一空白的关键角色。    2. 长期投资的挑战:包括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合理的投资决策流程、缺乏评估自身财务状况的工具、以及沟通障碍等问题。同时,基金管理人面对的挑战包括不恰当的激励结构、绩效评价的局限性,以及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等。    3. 私募股权的角色:私募股权作为长期非流动性投资的主要形式,其结构、运作模式及其在投资中的作用是本书探讨的核心。传统模式下,普通合伙人(GP)从有限合伙人(LP)处筹集资金,进行长期投资,并通过复杂的基金结构和激励机制运作。    4. 投资策略与实践:书中通过历史案例分析,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对国王学院捐赠基金的管理,展示了利用长期视角进行股票投资的重要性。同时,也探讨了捐赠基金、家族办公室和养老基金等主要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与实践。    5. 解决方案与建议:针对上述挑战,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改进治理结构、优化评估方法、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以及增强沟通。强调了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间的互动,以及基金结构的创新,如灵活的基金生命周期设定,以适应不同的投资类型。    6. 长期投资的未来:书中设想了私募资本行业的多种未来情景,从健康的行业发展到行业衰落的可能,强调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需具备适应性和创新思维。个人投资者的启示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虽然直接应用具体的投资策略并非本书主旨,但通过了解机构投资者的运作、挑战和解决之道,可以拓宽视野,认识到长期坚持投资策略的难度与重要性,以及选择优秀基金后长期持有的价值。同时,书中通过案例和理论分析,提供了关于资产配置、业绩评估、薪酬设计和机构治理等方面的洞见,有助于提升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智慧。总结《耐心的资本》不仅是对私募股权和长期投资的一次深度解析,更是对现代投资世界中耐心与长远规划价值的呼唤。它提醒我们,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需要培养耐心,采取长期视角,以实现财富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持续进步。以下是一些突出的金句摘录:    1. 长期投资的哲学:“挑选一只好基金,长期持有就能赚钱了”,这个策略的执行难度,就好比对一个学生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了”,难度差不太多。挑选优秀的基金,其实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    2. 人性与投资:“利益相关者需要明白,遇到困难、令人失望是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恰当的应对措施是不要恐慌性抛售和改变投资策略。这种理念与人性相悖,所以反复传达它是很重要的。”    3. 投资与教育的类比:“能持有 5 年,几乎是千里挑一。0.4% 是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高三考生考大学,在山东能考上‘985’院校的,通常只占当年所有考生的 1.4%。而坚持持有基金 5 年以上的投资者,只有 0.4%。比一个学生考上‘985’院校,还要难 3 倍以上。”    4. 投资的挑战与机遇:“长期投资的世界是一个不透明的世界,关键参与者的动机和行动经常被误解。… 但是,对话的过程将会带来回报。”    5. 凯恩斯的投资智慧:“正确的投资方法是把巨额资金投入一家我认为自己稍稍有所了解的企业之中。不管什么时候,我个人觉得,只有两三家企业是值得我完全信任的。”    6. 变革的必要性:“在第 8 章中,我们探讨了近年来越来越常见的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之间的混合现象。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尝试自己做事情:要么与私募集团一起投资,要么自己投资。我们也分析了这么做的理由,以及所面临的重大障碍。”    7. 长期投资的重要性:“长期投资太重要了,不能由投资委员会说了算。养老金、捐赠基金和其他投资者做出的投资选择对我们未来的财务健康,或者更普遍地说,对世界的未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机构长期投资

            从本书英文名副标题 -“长期投资的挑战与希望”,结合所写内容来看,好像书名 “耐心的资本” 起得有点误导读者了。但阅读总归会有收获:对于个人投资者,可以了解私募资本如何运作;对于专业投资者,学习应对投资中的挑战;对于不投资的读者,了解金融领域一角,权当看热闹😄没想到螺丝钉会翻译这本书,引用他的口头禅:长期投资,不缺机会,缺钱。感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机构投资者们进行长期投资的情况,还有他们面临的一些挑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以及平台公司和顶级私募股权基金的合作可能是未来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关键之招,正如合肥、深圳看到的广泛案例一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背后的玩家

                  世界是资本的世界,金融是推动世界向前的催化剂,为不让其贬值,不乏学校、政府,乃至主权国家与中小投资者一同,在投资的舞台上共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耐心的资本,是长期投资资本的另一种说法,泛指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且对资本回报有着较长期限展望的资本,比如私募资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主权财富基金。这类资本具有长期性、高风险性和流动性不足等特点,虽然需求和回报巨大,但很少成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耐心的资本》读后有感

                      看书名以为是劝你长期投资、减少投机的陈词滥调,但翻开看看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这本书说的不是个人投资者,而是机构投资者,包括大学的捐赠基金,政府的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等的 “大钱”。它们会怎么投资?它们遇到过什么挑战?它们有哪些解决办法?它们取得了哪些成就?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具体方法没有多少借鉴意义,由于它们的体量和目标迥异于个人,往往投资期限长达十几年甚至更久,主要是让你感受一下这些所谓的耐心的资本,减少投资者即时满足的渴望。个人的资本有限,但仍然可以瞄准价值,然后耐心地持有。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