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9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通过一种特别的叙事方式,在零碎的,不连贯的回忆中,或是直接、或是隐晦地表达一些人性中真实的东西。用自传的笔调追忆着逝去的美好。年华已逝,岁月夺去了美好的面庞,但曾经拥有的对爱情的向往,生命活力沉淀下的精神本质,不会衰减,她依然是她。"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的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段话常常被引用。推荐珍・玛奇和梁家辉主演的同名改编电影,梁家辉演绎得很细腻,把原著里刻画的怯懦形象演的入木三分。不止于情欲,不止于爱。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相信能完整读完杜拉斯的《情人》的人应该不多…… 吧?这本书不长,乃至于可以说非常短了,但是阅读起来却十分困难,我几乎每次读都犯困,但终于在和坠落的眼皮抵抗的过程中,读完了这本小书。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大可以哀嚎一声:“没读懂啊!” 然后躺平,可是多想一步,我到底多少还是读到了一些东西,哪怕只是最最最简单的设定和场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读懂吧?那不妨就从自己读懂的地方说开去:首先,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氛围没有在故事中弥漫,但是还是在隐约间流露。地点,故事发生在法国的殖民地,现在的东南亚,那里气候条件炎热,气氛嘈杂。人物,“我” 是个未成年的法国白人姑娘;“我” 的情人是一个在东南亚经商的中国人,这个中国人是个富二代,家里有定婚事,但是却更爱 “我”;“我” 的父亲已故,“我” 的母亲一人持家,后来好像(我不确定我读懂了)疯了;“我” 有两个哥哥,大哥哥是个坏人,赌博,败家,小哥哥 “我” 很喜欢,但是后来死了(他的死因我没有读太懂,但似乎和大哥哥有关)。其次,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有点犯难。小说整体没有按照一个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铺陈和展开,而是一种 “意识流” 的写作方式。所谓 “意识流”,阅读起来的感受就是 “想到哪写到哪”。我不敢妄言是否创作者本身创作时就是想到哪写到哪,还是在呈现的过程中刻意营造成这样的效果。但是在阅读的时候,确实很难把握一个故事的主线,尤其是时间线,或许需要仔细地梳理。但是大体上《情人》描写了未成年的 “我” 和这个中国富二代的不可能的 “爱情”。是否是爱情呢?还是仅仅是性?我不知道。不过至少,这恰恰也是作者交给我们的一个核心问题。在这个没有结果的隐秘的感情之中,作者穿插讨论了 “我” 的家庭,母亲的病,两个哥哥和 “我” 的关系等等。所以除了 “爱与性”,“家庭” 也是作品试图探讨的一个话题。再往更大的方向说,这个故事里呈现了多组社会层面的冲突:“我” 的家庭来自于殖民宗主国,而 “我” 爱上的中国人则在人种地位上和 “我” 不相称,这是第一个冲突;“我” 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女,还在上学,“我” 和这个中国人的性爱是面临着伦理层面的考量的,至少在今天,这是违法的,这是第二个冲突;“我” 的家庭虽然来自于殖民宗主国,但是 “我” 的家庭却很贫穷,但 “我” 的情人却十分富有,“我” 的母亲在后来几乎是默许 “我” 和他的交往,这里又蕴含着经济地位上的冲突。或许还有其他的冲突可能我没有读出来,但是仅仅是这样的设定,就拉高了这部作品本身的紧张程度,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绪好像在几面墙之间这撞来撞去。我读懂的内容大体就是这些,回首梳理一下倒也已经读出来了不少东西,作为第一遍阅读,我已经对自己非常满意了。我相信从前的我是决不可能读完《情人》的,不过阅读的耐心是靠训练的。在读完《红楼梦》之后,我的耐性好了很多,能够接受前期漫长又相对枯燥的等待,等待故事慢慢地展开。而真正对我阅读《情人》起到直接帮助的是阅读杨牧《奇来前书》的经历,这本书里面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全部是大段大段的描写。我在阅读《奇来前书》的过程中学会了放弃期待 “剧情”,而是把自己投入到作者用文字所构建的情绪和场景之中。我认为这可能是阅读意识流作品的一种上手方式,放下自己的先见,进入作者的文字之中。有的时候,第一次阅读是痛苦的,因为面对着的是全然的未知。但是一旦第一遍读完,第二遍的阅读心里就有底了,知道该在哪里着重,或者更能够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而经典的作品一定是经得住反复阅读的。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杜拉斯《情人》的自恋说

        《情人》(LAmant) 讲的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在法国殖民地越南,一个贫穷的白人姑娘和一个富有的中国少爷的绝望的爱情因为无法逾越世俗的种族观念和伦理道德,以及双方家庭的极力反对而失败,最后白人姑娘离开越南到巴黎定居,中国少爷则遵从千年礼法娶了一个未曾谋面的中国姑娘。


        如此简单的故事在杜拉斯笔下变得千回百转令人爱不释手,杜拉斯的文笔不同于一些一目十行的线性描述,陈述角度的变化丰富,在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上独辟蹊径。继而 “评论・票房” 双丰收,1984 年的龚古尔文学奖,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流行于全球,和至今不衰的杜拉斯现象,无疑是对作家杜拉斯的肯定再肯定,嘉奖再嘉奖。许多人情迷这本小说的原因有很多:因为其主题是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满足众人悲剧性的审美,不少人甚至迷恋穷少女 - 富家子的 “情人模式”;因为这是杜拉斯自传式的小说,通过它令人一窥知名作家的情感世界,如同 “小团圆热” 一般;因为故事中的中国少爷身体力行地一辈子用心灵爱着杜拉斯,令不少人感到这份爱超越种族超越伦理超越岁月:“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 如此动人的话语,好似浪漫派诗人叶芝的情怀,“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和真心 / 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叶芝《当你老了》)
        然而我却很想质疑,《情人》真的可以看作是杜拉斯真实的自传吗?《情人》中的白人少女真心爱中国少爷吗?那位中国少爷何以产生至死不渝的爱情?《情人》中 “情人” 的形象究竟几何?如何看待《情人》呢?
        说到自传性,先得问《情人》如何而来?玛格丽特杜拉斯在为她儿子的影集《绝对的形象》撰写了说明文字后,杜拉斯的生活伴侣杨・安德烈亚建议杜拉斯以此另写一本小说,于是便有了《情人》。不留情面的说,杜拉斯其实是一个自恋的作家,自我意识十分强烈,就小说本身来说,处处留着她重重叠叠反反复复强调的自我。王道乾先生的译本字数共 56380 字,其中 “我” 这个字的频次为 1412 次:我想,我穿了,我注意到,我不那么看,我才十五岁半,而这也难以归结为王道乾先生的有意为之,她自己则曾说过 “小说有时比生活还真实。” 我认为,杜拉斯与其被人称为一位刻舟求剑者,将情人的形象刻在蓝琉璃瓦的别墅之上,一次次打捞记忆中留在湄公河的爱情。不如说是一个自我意识强烈的女性主义者,在一次次的回忆中思考着当年纤弱的少女是如何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成熟女人的踪迹。
        请允许我对此作出解释:白人少女的父亲在她童年时代的缺席,只在文本中交代了一句 “父亲病重,病得快要死了,几个月以后他就死了”,叙述语调疏离冷淡,对她来说,父亲如同一个陌生人。由于父亲的过早离世,使得白人少女将对于父亲的情感多多少少转由两个哥哥来承担:大哥象征野蛮的父权,他发号施令,十足的沙文主义,像 “北方地区乡下人一样强壮有力”,而白人少女不得不听从,“我的意念只有屈从于我的大哥”;二哥象征父爱中温情的一面,亲昵地称他为 “我的小哥哥”,这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地承担了少女的恋父情结。父权秩序是当时社会公认的家庭伦理秩序,白人少女只能在心里悄悄地做出推翻父权的构想,“我想杀人,我那个大哥,我真想杀死他,我想要制服他,哪怕仅仅一次,一次也行,我想亲眼看着他死”。但我的意思并不是在说,白人少女两个哥哥是一个完整父亲形象的两面,两个哥哥仅仅是替代,是象征,在起了一定补偿作用以后依然还是哥哥的身份,更没必要将此夸大误读为乱伦的情感。另外,并不是每个人的父亲 / 母亲形象都是完整健康的,正如每个人的命运总会遇上磕磕绊绊起起伏伏,父亲缺席后的替代无论如何不能满足其所有的需要,不完整的父亲 / 母亲形象的确会影响人的成长,但无需过分夸大。在白人少女的成长中,父亲的缺席令她十分强烈的感觉到个人力量的柔弱,最终在心灵上刻意加强了对自我意识的补偿,变得倔强自我中心,所以我说杜拉斯是一位 “自恋” 的作家。
        杜拉斯在贫困难堪的家庭上所花费的笔墨远远大于与中国情人的感情,她恨恨地说 “这个家庭就是一块顽石,凝结得又厚又硬,不可接近”,全书共出现 “母亲” 205 次,“死” 150 次,“爱” 87 次,“哥哥” 84(无论大小),“父亲” 30 次,“大哥” 29 次,“情人” 20 次,“老” 17 次,“绝望” 11 次。我并非意在将语词的频次框死在数字内,谁都知道译本被称为第二次创作,信达雅是宗旨,然而我在这里如此排列,是为了形象直观地用 “出场戏份” 来说明其间孰轻孰重的关系的比较。白人少女对母亲又爱又恨,出于天生的血缘关系和后天对母亲命运的同情(因为没有行贿而买到一块盐碱地等等);对偏私大儿子的做法极度不满,对女儿从没有实质上的认同 “我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她并不满意,因为法文考第一的不是她的儿子”;母亲甚至希望女儿利用渐渐成熟的身体像商品交换一样找个有钱的好人家,“这个小姑娘,她也渐渐长大了,她今后也许可能懂得这样一家人怎样才会有钱收进。正是这个原因,母亲才允许她的孩子出门打扮得像个小娼妇似的”,而不是勾搭上黄皮肤的中国少爷,为此母亲甚至要将她赶出家门,“她要把她赶出去,要看着她死,没有人肯娶她,丧尽廉耻,比一条母狗还不如”。一切的一切,使得白人少女对其母亲有着深深的羁绊,爱恨交织,“我的母亲,我所爱的母亲啊,卑鄙卑鄙”。杜拉斯对母亲 “哀其不幸,怒其‘错’争” 的态度,使她终生都在试图回避重蹈母亲的覆辙,母亲的不幸,连同父亲的缺席一起,在幼小的杜拉斯心里埋下一个独立的种子。
        在两性关系中,中国情人的形象怎么看都很难说是一个美好的情人形象,他身体实在很荏弱,“那身体是瘦瘦的,绵软无力,没有肌肉,或许他有病初愈,正在调养中,他没有唇髭,缺乏阳刚之气”,他的精神也不甚有毅力,“他说他什么书也不念,他父亲断了他的生活费,给他寄去一张回程船票,所以他不得不离开法国。召他回家,是他的悲剧”,他的家族给了他富裕的生活,极大地满足了少女蠢蠢欲动的虚荣,“没有多久,我手上戴起了钻石订婚指环”,他带她离开眼前不堪的家庭生活,“她上了那部黑色的小汽车,她心里很清楚,这是她第一次避开她家做的事,由此开始,这也就成了永远的回避。” 可以说,对于这个十五岁半的白人少女来说,中国情人荏弱的身体是少女青春期最初情欲的寄托,引出她如同海洋一般的欲念,中国情人是她逃离顽石一般的家庭的手段,是通往外界的一个不真实的桥梁,也是反应少女成长变化的一面镜子。
        回归到情人的本意,情人指的是 “因为感情发生性关系,却没成为法定配偶,他们之间互称情人。” 杜拉斯曾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而在文本中,他们 “根本不谈将来,他们的话题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内容相同,推理相逆。” 在最初的第一眼,她就看清了他靠近她时的恐惧,她知道这个男人已经由她来掌控,她胆怯而又大胆地预知了自己的命运,迎接它,“被引向极乐之境,沉浸在快乐之中”。我总以为白人少女在文本中多次消极地看待她对中国情人的感情是出于欲言不能言的深沉之情,但在重读的过程中猛然间意识到一种可能性:白人少女对中国情人的欲念大过感情,其占有欲大过想结婚,这也是在第一眼就被预知的;杜拉斯对此一次次追溯如同一个胜利者一次次回顾自己如何取胜。杜拉斯曾幽幽地将白人少女与一位不轨的夫人视作同一类人,“她们两人都因自身肉体所赋有的本性而声败名裂。她们的肉体经受情人爱抚,让他们的口唇吻过,也曾委身于如她们所说可以为之一死的极欢大乐,这无比的欢乐也就是耻辱,可以为之而死的死也就是那种没有爱情的情人的神秘不可知的死。” 这也是为什么杜拉斯将全书的开头与结局重影,描绘一个男人的形象对她说 “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杜拉斯在潜意识上,借由一个男人的形象肯定自己作为女人的绵延长久的魅力。最终所有的箭头都回归杜拉斯本身,杜拉斯爱自己的不幸,爱自己的青春,爱自己那时候的叛逆,爱自己经历过的爱情,爱自己不死的欲望。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始终没有结束,始终没有遗忘

          品读《情人》《中国北方的情人》及玛格丽特。杜拉斯一、始终没有结束杜拉斯就是矛盾的聚合体。作为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流派里最扛把子女作家。二战后的法国作家里,杜拉斯或许是作品被翻译成中文最多的一位。一生之中,杜拉斯创作了 70 多部著作、20 余部电影。她是骄傲的。1991 年,在接受法国《解放报》采访时,77 岁的玛格丽特・杜拉斯对记者说:“即使在死后,我也能继续写作。” 时人都以为这位女作家狂傲到极致,没想到她说的就是事实。2018 年 5 月出版的《1962—1991 私人文学史》,就是这位已逝 22 年的作家最新作品。她是孤独的。“写书人永远应该与周围的人分离。这是孤独,作者的孤独、作品的孤独。” 杜拉斯晚年在随笔集《写作》中如此写道。她是落魄的。1914 年,杜拉斯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父亲早逝、母亲冷漠、大哥暴虐,残酷的家庭关系、贫苦的殖民地生活,让少女时代的杜拉斯聪明、早熟、放荡,且不加掩饰。杜拉斯更是法国作家中的老司机。她有众多惊世骇俗的爱情:15 岁时,在湄公河的轮船上遇到了一个中国情人;25 岁时与罗贝尔・昂泰尔姆 ——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战友,一位勇敢的抵抗组织将领 —— 结婚,他包容她、理解她,尽管后来和她离婚,也能和她的情人迪奥尼・马斯科洛和平共处。她的最后一段爱情是在她 66 岁时,一个 27 岁的男人走入她的生活。当时媒体问她此生是否不再移情别恋,杜拉斯说:“谁知道呢?” 爱情把她变成了文学的 “情人”。她的金句,曾在社交媒体上闪闪发光:“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 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杜拉斯把自己的爱情、性、欲望,把真实坦荡荡表达在永不停止的笔尖之下。如她所说:“人们所掩饰的,我要像在阳光下一样把它写出来。” 于是,她成了叛逆和勇敢的代名词,曾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如果我不是作家,我应该会是一个妓女。” 二、始终没有遗忘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女人像玛格丽特・杜拉斯这样,如此大胆张扬着自己的 “风流艳事”。看似一场再也艳俗不过的相遇相知与分离,而真正读下去了,我发现,这是个再也诚挚不过的,真实的,绝望的故事。70 多岁时才动笔写的《情人》及《中国北方情人》都是拒绝读者的作品,只有对的人,才能读进去。“有时我也会绝望。在阴暗的固执的寂寞中,感觉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如困兽一般,激烈的困惑之后。雾气氤氲的昏黄的湄公河,噪杂的码头。文弱优雅的中国阔少身上英国香烟的味道。” 这样绝望又奇怪的爱情,同一个故事,杜拉斯写了两遍。走过一座城,爱上一个不该爱上的人,佯装平静地说再见。无论是西贡、印度洋还是巴黎,也无论是新德里、爱丁堡还是波士顿。时隔多年,斗转星移,故人已去。人世多变,世事沧桑。可有一个中国男人,她默默惦记几十年,直到生命的尽头。感谢杜拉斯把那些东西深埋心中太久,直到 70 多岁时才动笔写它们,时间赋予了它们一种奇特的迷人质感,鬼魅而妖娆,让观者无从逃遁。 某种程度上,《情人》不是妓女和荡妇,《情人》只是在俗世之外开拓的天真幻想。(一)腥甜的血液 “她用笔挑开自己的伤疤,新鲜的创面,慢慢涌出的腥甜的血液。” 杜拉斯这样叙述。1. 一缕阳光。流畅的镜头跟随着那个穿着白色棉布睡衣的小女孩,她灵巧地穿过黑暗中的院子,在月光下,她形单影只。她要找到她亲爱的小哥哥,绝望的圆舞曲从远处升起,她安静地驻足凝视着那声音,她知道,那将是她一生的背景。书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中国人把车停在女孩的学校对面,她看见了,远远地看见了,那个来自中国北方的年轻人就坐在车里的阴影里,看着她故作镇定活蹦乱跳地过马路,假装不曾与她对视过,直到她来到他的车窗前。“汽车停靠的方向与她的去向相反。她把手搁到车窗上。然后她把手挪开,把嘴贴住窗玻璃,吻上去,不再移开。她双目紧闭,跟电影里一样。这像在街上做了爱,她后来说过。同样强烈。"中国人看着这一幕。他也垂下眼睛。对于一个女孩的欲望使他欲仙欲死。如同殉道。” 到底需要怎样的热情,才能让一个十五岁的少女这样主动?你看我这样虔诚,我在向你求爱。还记得我看到他们分别时哭得哽咽的那种难受,他们那么疯狂,又那么冷静,他知道他必须娶那个温婉的家族世交的女人,少女也从未奢望要和他永恒,从来没有提到过。之后,再与那个中国北方的情人无关,她和母亲登上了船,天空是如何光明蔚蓝,甲板上站满了人,汽笛是怎样被吹响,挎着相机的男人和棕发少女相视而笑。在甲板上她遇到一个穿着条纹衣服的年轻人,他注视大海,眼里深沉没有亮光。第二天那个年轻人跳海自杀了,船上的人都乱了套。你会发现,她描述得越多越仔细,越让人难过。需要怎样的伤痛,才能让几十年后的人回想起这些仍然历历在目。也许,她总是那么冷静,旁观者的心态,看待曾经的或是说梦中的或是说记忆中的往事。就好似斑驳的梦,几十年前的深埋心底的刻骨铭心,一辈子都没有忘记彼此。或许她是在倾诉吗?她是想倾诉吗?2. 谄媚泛滥。其实,你努力去回忆,打捞出来的真实的爱的记忆不就是这样的吗?只有一个梗概,没有逻辑。并且她告诉你,这些经历让 “一个年轻人青春是美的,一个老人的苍老同样是美的”。不要拘泥于故事、内容、结局,更不要拘泥于什么 “爱情”,像琼阿姨这样的人已经用所谓浪漫给 “爱情” 注入了太多的玻尿酸,这种 “爱情” 太过鬼厉泛滥的东西,已经谄媚虚假腐败到让人恶心。当然,对于好东西,人们总是试图去把握它,并且解释它。其实,没必要。它只是内心的一种感觉,抑或是钟表齿轮那样机械反应,抑或是一场强烈的生物化学反应。杜拉斯从不写爱情,她很明智,她只写欲望。她直接带你去感受,感受情欲,物欲,占有欲,感受什么叫 “爱的衰老”,感受那些令人 “绝望的欲望”。什么叫 “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而杜拉斯用她冷静克制和简练的语言写这些,她写的情欲也许就是所谓 “爱情”。任其泛滥,却并不肮脏。在她的描写下,满篇的情欲也只是透骨的孤独。只是水到渠成,不能自已。说实话,第一次读《情人》时,我还小,只记得面红耳赤又一脸懵逼,因为,那时我还不是老司机。3. 都遮不住。后来,我渐渐明白了那种感受。爱,不能用语言去论述,不能用公式去拆解,爱,甚至不是人们在所谓恋爱关系里看到的任何美好。严格意义上,我们甚至无法用标准去衡量一个人是否爱你,你是否爱他。因为,爱是一种高纬度的连接,这份连接可能是暖,也可能痛,这份连接之间可能是恨,可能是怨,可能同时有折磨与甜蜜,风雨同舟,扶持前行,本身无法被简单定义好与坏,爱甚至会让你 “作(zuo)的” 毫无道理,没有逻辑和理智的一丝空间。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它是否可以陪伴我在时间里衰老。当岁月的赠予如:窈窕的腰身、润白的皮肤、乌黑的密发、矫健的身姿等等你闪耀的一切,被一样一样收回的时候,当被人用 “慈祥” 来称呼你的时候,你才会后知后觉间,突然地发现,你已然不可救药地成为别人眼中 “油腻” 的老司机:些许世故、些许颓废,所谓慈祥背后的蹒跚与无力,就像你衰老的气息一样,怎么都遮不住。4. 时光倒流。读书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你只要往回翻页,就可以让时光倒流。于是通过某种形式他们绝望的爱情又得以重现,他们永远停留在那花样的年华,不曾老去。随着书页的开开合合,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相逢,一次又一次的相恋,一次又一次的分离,一次又一次的绝望。杜拉斯笔下的男人就是这样英俊、瘦削、脆弱,又都是喜欢哭泣。一如《乌发碧眼》中孤独、苍白、神经质地为莫名理由而忧伤的男人。一如《情》、《中》里有着金黄色皮肤的旧中国的纨绔子弟。这或许是杜拉斯的母性慈悲,让她爱孩子气的男人。亦或者是杜拉斯情感的初始被打下的烙印。多年后,和那个法国女孩的情人一样国度的我,再次翻开了书页。多年前,昏黄神秘的湄公河,黑色的轿车,蜂蜜和茶叶的气味,铺面而来。我依稀又听见少女与纨绔诀别,跨出联排小屋门廊的那刻,身后绝望如困兽的呐喊。于是,他们便因此而永恒。二、冷静而淡定作者杜拉斯的人生是复杂的,个性是鲜明的,也是富有争议的。有评论说,杜拉斯作为一个女人,你可以爱她,也可以恨她;而作为一个作家,她的艺术魅力则无可抵挡,是不朽的。有人批评说此书里杜拉斯幼年早熟的荒淫,但对于女孩来说,痛苦无望的原生家庭才是她走进情人的怀抱、追求情欲漩涡的根源。她渴求爱,渴求家庭带来的温暖和体面,然而她得不到,现实里的她只是个家庭失和、经济困窘、一筹莫展的白人小女孩。是的,在那个种族主义还很浓烈的秩序即将崩塌的殖民地,除了肤色的 “高贵” 以外一无是处,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在那次渡河之旅中,她遇见了中国人,她得到了畸形的并非完全渴求的东西,但她还是得到了。她借助情欲的放纵摆脱心理的焦灼,用中国人胸膛的温暖驱逐成长环境带来的冷漠。书中多次提到了死亡,这里的死亡对于女孩和中国人都是一种逃避,他们在情人的关系里找到了新的自我,获得了生命存在的新理由,用身体去攫取无休无尽的爱。越是放纵与渴求,越是释放自己内在的无助及苦闷,女孩她也就越加地彷徨和痛苦。在当时,少女的眼泪和身体,都是那样的廉价。诚然,女孩和中国人无休止的爱欲纠缠的忘我,不是道德上可以赞颂的,甚至在纠缠的初始发生的一部分还是为了钱,一部分才是为了自己。可是,到最后的刻骨铭心的今生不忘,难道不是爱情?爱情往往是后知后觉的,跨越道德和伦理的。当爱情在超越了繁殖之后,在烈焰飞腾相遇交叠中,就与家族和财富无关了。后来,她和中国人都老了。再后来,她的情人去世。她又用一年,将故事重写,取名《中国北方的情人》。于是杜拉斯饱含深情再写了那段燃情岁月的故事:后来她经历了战争、饥饿、亲人死亡、集中营、结婚、别离、离婚、写书、政治活动、共产主义运动,又过了几年之后,他打来一个电话。是我。一听到这声音,她就认出是他。是我。我只想听听您的声音。她说:你好。他跟以前一样害怕,害怕一切。他的声音颤抖了,这时候她辨认出中国北方的口音…………… 他说,对他来说这事情非常奇怪,说他对她的情意丝毫没变,说他还爱着她,说他终生不可能停止爱她。说他爱她至死不渝。他在电话里听到她的哭声。然后,从更远的地方,想必来自她的卧室,她没挂上话筒,他还能听到她的哭声。然后他努力侧耳细听。她走远了。她变得看不见,不可企及。于是他哭了。哭得很凶。用尽全力。1984 年,《情人》获得了龚古尔奖。12 年后,杜拉斯去世。她没有离开写作,写作也没有。她如愿以偿:融化于无穷无尽的爱情体验里,葬身于情欲炽热的字字句句中。三、还剩下什么当繁华飘零成落叶,我们还剩下些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体面不只是外在的光彩,而是每个人内在丰盈宽广的外溢。也许,一个老司机的体面,就是努力对得起每一次的遇见。但现实中我们所渴望并为之努力的独立、温柔和坚强,往往会在 “无常” 面前被羞辱的没有一丁点体面。生而为人,谁不想好好儿的活着呀。就让老司机这条包了浆的毛巾,在被生活遗弃之前,做的再真实一些。再真诚一些。再温柔一些吧。尽管我们常常看到,愿意善待这个世界的人,不一定会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但我们也只能在被生活拍拍地打脸之后,在下一次还是舔着个老脸,再一次凑到生活的面前。这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本事,乃是我辈老司机的专属殊荣。之所以会那样的恬不知耻,就是因为喜欢《约翰克利斯朵夫》里面所写的:“…….手握着手在花棚下面打盹…… 渐渐熄灭下去的肉体中还有一阵暖气互相交流,你眼睛旁边的,鼻子下面的那些小皱纹,我是认得的,是看着它们一条条的刻下来的。这些可怜的灰发一天天褪了色,和我的一起褪了色,因为你和我一起痛苦过,所以一起衰老吧。” 是的,有什么比陪你衰老,还弥留着的感情更珍贵呢!荷尔蒙的激情谁没有过呢?这也就是《情人》的开场是如此经典的原因吧,所以我们学会背叶慈的那首诗吧,那首 “当你老了,睡得昏沉,炉火旁打盹……….” 如果有那样的一天,我可以为对方念这首诗,这样就能让我们在爱和衰老的挣扎面前,显得体面一些。《我知道我是病人》—— 葡萄牙诗人 佩索阿 我知道我是病人。我知道真正的我正变得下落不明。是的,但只要我尚未屈从,便要弄清我是走在哪条路上。生活中,我正在努力着,以对得起每一次的遇见,至于,生活给不给我体面,敬请,随便。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听说杜拉斯的书对读者很不友好,看完觉得还好。此前看的,波拉尼奥,品钦,陀思妥耶夫斯基,奥康纳,亨利詹姆斯,威廉福克纳,托马斯曼都不是那么好读。或许经典作品的特性在于它没有一个清晰明朗的剧情线索或者核心传达给读者,不像通俗小说,作者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大致是能清晰传递出去的。而有的经典文本的读者与作者并不存在这个层面上的交流,有时读者和作者有时候并没有交集甚至南辕北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的文本注定是被误读的。这种误读更多的是读者对自身的探索。所以我认为倒是一件好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曾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总是在想,对一个女人来说,什么是美的。向身边的人询问,何为好看,何为美。对方回答,在我占有你之前对你产生欲望,属于前者,在占有你之后依然能够产生欲望,是后者。


              有故事感的,真实的,有力的,有气息的,都是至美的。千篇一律的面孔和打扮,精致而廉价,更像是商品,随意出售,令人厌倦并且疲劳,不值得仔细观察享有。法国女性时常给人一种影影绰绰的美感。杜拉斯是美的,波伏娃是美的,加布里埃是美的,混合了柔韧和坚硬。我非常沉迷这种女性气质和中性气质结合的气息,互相依存和控制,杜拉斯在其中无比耀眼,在我看向她时,便无法再看向其他作者。
              《情人》是杜拉斯最好读的作品,我把它放在最后来读,从《广岛恋人》、《英国情人》到《情人》,情深不寿的风格。杜拉斯曾被诟病,作品中除了爱欲之外再无其他,但诚实向来更加迷人。相比简・奥斯汀那种田园式打情骂俏,我更喜欢这种赤裸而风情的写作。
              “我” 在西贡国立寄宿学校外面的一所专门为法国人办的学校读书,要时常乘坐汽车和渡船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
              15 岁那年的一天,湄公河,在去某地度假的渡船上,一位比我大 12 岁的华裔男子对我一见钟情,主动用他的黑色轿车送我回学校。这位青年是个中国人,他住在沙沥河岸上的一幢蓝琉璃栏杆的别墅里。家底殷实,其父亲是控制着殖民地广大居民不动产的金融集团成员之一。由于母亲去世了,他从巴黎赶回来。独子,父亲独断专行而财权在握。
              这以后,我们常在城南的一座单间公寓里私会。我们在一起谈得很融洽。15 岁的我就知道享乐,欲望是我的一部分。不久,在这间单身公寓里,“我” 希望他像往常把女人带到他房间里来那样去做,奉献了我的童贞,尽管我还是个尚未成熟的孩子。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断地在这间公寓里幽会。
              “我” 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怪异扭曲的家庭中。溺爱长者直至去世的母亲;残暴丑陋、乖戾好赌的长子;善良却在死去的小哥哥。他们鄙夷中国情人,反对却也默认他。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 不断地幽会,尽情地满足情感和欲望的需要。
              “我” 不能战胜肤色和民族的偏见,不得不离开印度支那,回巴黎定居。他也挣脱不了几千年封建礼教的羁绊,不得不尊从父母之命,与一位素未谋面的中国姑娘结婚。
              许多年过去,“我” 结婚、生育、离婚并开始写作,他和他太太来到巴黎,打电话来。他说他和从前一样,还爱着我,他不停止对我的爱,他将爱我,一直到死。
              杜拉斯的作品并不好读,情节非常浅谈,破碎而无序。侧重心理刻画和情绪描写,读者失去上帝视角,调动情绪才能窥探一二。这种模糊、不确定、非线性的叙事,使故事具有某种诗性,像断续的诗篇和歌曲,发散联想之后美不胜收。角色不鲜明饱满,没有立体感,完全沉浸在非理性的情感中,孤独,暧昧,渴求,虚幻又现实。这种方式在《情人》中更加明显,一两句背景交代,大段的心理描写,非常随心所欲,场景交替变化,一种杜拉斯式的写作方式。
              杜拉斯在写《情人》时已七十一岁,写下自己十五岁时的情人,已经不再热切,代替的是一种氤氲水汽般的气质,知其最终必然消逝,于是每一眼都变成后会无期的赠言,每一笔都变成时过经年之后的惊鸿一瞥。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时候更美,那时候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是的面容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是《情人》最经典的开头,但我并不喜欢这处,太过沧桑和凄哀。
              “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之间,我原来的面貌造诣不知去向。我在十八岁时就已经变老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我从来不曾问过什么人,好像有人对我说过时间转瞬即逝,在一生最年轻的岁月,最可赞叹的年华。”
              “才十五岁半。体型纤弱修长,几乎是瘦弱的,胸部平的和小孩的前胸一样,搽着浅红色脂粉,涂着口红。加上这种装束,简直让人看了可笑。档案没有人笑过。我看,就是这样一副模样,是很齐备了。就是这样了,不过戏还没有开场,我睁着眼睛看,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我想写作。”
              “他点燃一支烟,把烟拿给我吸。对着我的嘴,他放低声音对我讲了。
              我也悄声对他讲了。
              因为,他不知道他自己是怎样的,我站在他的地位上替他讲了,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基本的优雅他并不知道,我代他讲了。”
              “我问他,像我们,总是这样悲戚忧伤,是不是常有的事。他说这是因为我们在白天最热的时候做爱。他说,事后总是要感到心慌害怕的。他笑着。他说,不管是真爱还是不爱,心里总要感到慌乱的,总是害怕的。他说,到夜晚,就消失了,暗夜马上就要来临。我对他说那不仅仅是因为白天,他错了。我说这种悲凄忧伤本来是我所期待的,我原本就在悲苦之中,它原本就由我而出。”
              读这本书时,我总是想起普希金的那首诗:
              我曾经爱过你;
              爱情,或许还没有
              在我的心底完全熄灭。
              但已不愿再让它打扰你,
              不愿再引起你丝毫悲切。
              我曾沉默地、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折磨我的,时而是嫉妒,时而是羞怯。
              我是那么真诚那么温柔地爱过你,
              愿上帝赐你别的人也似我这般坚贞似铁。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次相遇,因为发生了,所以是注定的。世俗、家庭、性格,无一不让这份遇见变得扭曲,有疾而终。小说的语言风格亦是一绝。有时絮絮叨叨话痨一般平铺直叙,有时则意识流奔腾而出被冲得七零八落。结构中的各种切换、闪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情人》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欲望  

                  破坏性的青春和热情和年龄无关。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值得看的小说,非常值得读的文字。

                    之前也听过《情人》,但没看过,一次在王小波的作品中看到关于《情人》的描述。王小波说,一般的作品都不能称为文字,王道乾翻译的《情人》才能达到文字的境界,直言说自己对于小说的看法被《情人》固定下来的。于是,我非常好奇王小波盛赞的《情人》是什么样一本书。      在得到搜索《情人》,这本书竟然在这里,非常开心。马上看了起来。 如王小波所言,阅读时能感到文字的境界。我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文字也很美,但有种字斟句酌的感觉,读起来刻意,而且多长句,有疲劳感。《情人》的文字能感觉到写作的精心,却句句读着舒服、自然,没有华丽的堆砌,短句,简单而美好,没有强烈的语言,用一种平静的心静讲了一段故事、却又有深沉而无望之感。以第一人称写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作家回忆少女时的一段往事。一位十五岁半的少女,家住西贡,在国立中学寄读。一次,乘渡船过湄公河时邂逅一中国青年,他们一见钟情。从此青年经常开着黑色轿车接送她往返,她终于成为他的情人。两人被世俗所不容、遭到家庭反对,他们在绝望中相爱,但都无力抗争。终于有一天,女孩回法国、男人结婚。离开时,她站在邮船上,与停在码头上的黑色轿车默默作别。回国后,少女成为少妇,几经结婚离婚,生儿育女,成为作家。多年后,中国青年经历战乱、带妻子来到巴黎,他们又建立了联系,他说依然爱她、直至死亡。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个形象,我是时常想到的,这个形象,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到,这个形象,我却从来不曾说起。它就在那里,在无声无息之中,永远使人为之惊叹。在所有的形象之中,只有它让我感到自悦自喜,只有在它那里,我才认识自己,感到心醉神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令人惊奇的情人

                      情人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中国男人和法国女人之间的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补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贫穷的人和富有的人

                          他是富有的人,她是贫穷的人;他是中国人,她是法国人;他是黄种人,她是白种人。他们是各自绝望的人,他们是共同孤独的人,他们是充满欲望的人。他们都是渴望爱的人。在那样一个时代,两个看似只会用金钱维系关系的人之间,竟然产生了爱情。也许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两个人都没有想过后来会发生的一切。在叙述回忆的时候,时间好像是完全混乱的,之前的经历反复出现,之后的生活也不时跳出,一个下午的时间在书页间慢慢流淌,几十年也在字句之间飞逝,给人一种透视一个人一生的感觉,而这一生似乎早就由命运定稿。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情欲。在杜拉斯笔下,情欲像是活了过来,它不受任何人控制,也不因为任何人而改变,完全自由地穿行,来去,蔓延,倏忽间就跨过了那么多年。它有生命,和生存,和死亡一样,值得反复思索,一品再品。她和她的中国情人都有那种可以抓住并且品味情欲的能力,如果非要找一个近义词的话,那应该就是《红楼梦》中 “意淫” 的原意。但这其中似乎又有一些微妙的差别。更准确一点,杜拉斯的情欲应该是介于欲望和意淫之间的一种感觉,有时向上偏向意淫,有时向下偏向欲望。她很灵巧地游走于两个界限之间,有时沉溺进去,有时冷眼旁观,有时又是情欲本身。与其说她一直忘不了那个情人,不如说她一直忘不掉和情人在一起时那种纯粹而又生动的情欲,那是她童年所有的经历积淀而成,却又没有被理智规范过的最本质的内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那个年代,对于爱,国界与种族的身份,只能相思,却无法陪伴,因此只敢是情人,而不是相伴到老的爱人,独悲伤与爱不敢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直面性与爱情,悲哀而深刻,翻译的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篇幅虽小,却是很多人的一生。

                                这书很早就知道,37 岁才读它。这个年纪读其实蛮好,更能理解她的母亲,她的兄弟,她情人的哭泣。这么小的篇幅,却写得层层叠叠来来回回,技术上也是很了不得了。读完真是久久不能平静,不禁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不得不爱,不得不散的爱人,愿他一切都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情人

                                  是缘是情是童真还是意外,有日有夜有付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情节推进很慢且跳跃,对爱情,死亡,苦难的探讨深刻而沉重。整体读来不轻松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喃喃自语。毫无间断地描述着回忆,从一段回忆中某个时点突然跳到另一段回忆中感受情绪。我就好像一只带走强烈好奇心的猫,在不断涌现出的回忆中穿梭跳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独到的写法,让人渐入圈套的行文顺序

                                        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自由切换,然而你会一直知道作者在说谁,很神奇的写作思路。王小波说他知道这是杜拉斯精心编排的每一段的顺序,貌似混乱的语焉不详却在深层次让我感到愤怒、无奈、喜悦和失落的情绪是如此的强烈。我相信,他是爱她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完成于2021.02.07

                                          来自简介 “讲述 13 岁的法国少女和三十多岁的中国男人发生在越南的爱情故事。自从这个男人牵起她的手的那刻起,就注定了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离开她的中国情人 54 年后的一天,她的中国情人已去世了 12 年。” 来自内容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艰难地看完了本书,这个近乎自呓的小说,文字的表达是感性的,但是流露出的情感却是理性的,让我想到张爱玲的文字。其实不过都是用坚硬的外壳包裹着的脆弱感性的一面。或许爱情,怀念它的时候才是最美的时刻;情人,怀念他的时刻才是最爱他的时候。此刻它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