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5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绝对是 5 星好书,缺点是想覆盖的内容太多,每一个错误思维都阐述地不够深入。但优点也是内容很精辟,有的篇幅里三个故事就是简短的 300 字不到,但你肯定遇到过相同场景。作者是经济学背景,在我看来这本书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完美结合体,也就是时下流行的行为经济学。这本书 52 个思维谬误个个经典,看了能让人吓出一身冷汗来。推荐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清醒思考的艺术

      52 个有趣的清醒思考,浓缩了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方面,工作,生活,投资。这本书揭示了人生中 52 个我们经常性去犯的 52 种思维错误。如果我知道我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会去那里。假如一开始就顺利,请务必多加小心。如果我在一百个人中脱颖而出,说明我是天才,但如果我在一万个人中崭露头角,那说明我是幸运的。

        5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随身携带的思维纠偏手册

        在读这本的时候,我将 “专家之死” 作为伴读物,或者这两本书作为互相伴读,一直陪着我,而这时候,作为被管控小区(不是封控)的人,已经独立生活了 14 天。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人变蠢的52种思维方式

          副标题叫: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 52 种思维错误。这就是这本书的初衷。 有句话说的好,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去那里。这就是芒格的反向思考法,避免错误,也是成功的一种方式。1. 幸存者偏误:很多人相信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因为运气差的女孩她也笑不出来。幸存者偏差是指我们往往只关注经过筛选过程后的结果,而忽略了筛选过程,因此而忽略了筛选掉的关键信息。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的高估成功的希望。就拿网红来说,很多人只看到成功的,就误以为只要做抖音我也能成网红的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么微弱。赌博、彩票也是如此,你只看到那些赚大钱的了,却忽视了有成千上万交学费的。也不要误以为自己就是天选之子,就是那万分之一的人,现实中你没那么幸运。2. 因果颠倒谬误:就是对两个相互关联的现象,错误的把他们之间的原因与结果给弄颠倒了。例如,洗发水广告不是因为用了洗发水而头发变好,而是因为发质很好才用她拍广告。是因为愿意运动才有了健康身体,还是因为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更愿意运动。3. 过度自信:就是毫无根据的高估自己的能力、技能和知识的现象,对自身的判断也明显超出实际情况。例如:别的女生多看自己两眼,就认为这个女生对自己有意思。还有就是普信男女,月薪 3K 瞧不起月薪 1 万的男人。什么是普信,就是一个人很普通,但是却迷之自信。这个也就是过度自信。能力不足也会促进过度自信的倾向,对能力的认识也是需要能力的。这就是 “达克效应”。过度自信也会导致 “规划谬误”,人们低估一件事需要完成的时间和使用的资源。例如双十一买一堆书预计年前读完,最后发现年后才读完。一项工作预计 10 个小时搞定,但是往往要 15 个小时才能搞定。过度自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让我们遭受损失,另一方面也会促进我们成功。杜根定律说的就是,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者迟早属于有信心的人。4. 从众心理:指的是,根据他人影响而做出的行动或者信念的改变。例如,我们喜欢看点赞多的文章,喜欢购买排队购买的东西。《乌合之众》里指出,人在群体中容易丧失理智,变得缺乏独立思考和推理能力,容易受到群体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和传染。很多商家也会根据我们从众这种偏误来套路我们。为什么会从众几点原因:1. 进化中残留下来的行为基因,远古时期,看到别人跑,第一反应也是跟着跑。如果这个时候停下来思考要不要跑,会容易丢小命。2. 懒得判断,因为现实中选择性太多,我们懒得判断,会选择大多数人选择的产品,例如网上购物的时候我们会看大家评论。3. 害怕别孤立,因为原始社会,被孤立后生存概率会很低。人类在几百年间进化的这一过程中很多本能仍然残留到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如避免或者克服它们。5. 沉没成本:及时止损才是成年人的高配。沉没成本指的是因为人们不舍得前期付出的时间、金钱和努力,导致决策的时候经常做出错误的决策。例如,股票赔了不止损,结果越补仓亏的越多。买一张电影票,看了半小时发现是烂片,却还硬着头皮看完。与男友相恋 3 年,明明双方已经没有感情,却还凑合在一起。还有很多人去景区发现跟预期不一样,就会说 “来都来了”,言下之意就是现实不如预期,但是为了不辜负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必须把这条已经走一半的路走完。为什么总是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因为人对损失的感觉比获得的感觉强烈 4 倍,这就是损失厌恶。所以,要学会及时止损。及时止损,损失的是过去,但赢在未来。6. 互惠偏误:人的心理会主动避免 “负债感”,换句话说,就是人不喜欢欠别人的,一旦欠了就会找机会投桃报李。人际关系中,只要主动给予对方一些好处,往往能收获意外惊喜。很多时候,即使一句赞扬,也能够换来对方尽心尽力的帮忙。例如,超市试吃,可能东西并不符合自己的胃口,但是因为试吃让自己产生了负债感,最后还是买了。从此以后,再也不试吃了,这也避免了自己买不喜欢的东西。第二种应用方法是,互惠式让步。先提一个大的要求,遭到对方拒绝后,再提出原本的诉求。这样对方更有可能接受你的诉求。7. 确认偏误也叫证实偏差:当人确立了一个信念后,在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的时候,倾向于寻找支持这个昔年的证据。同时会不惜时间和资源贬低相反观点。简单说就是,只看想看的,忽略或者否定不想看的。例如,当我们对一个人有好印象的时候,当他犯了错误时,我们倾向于替他找一些不得已的苦衷;而当我们不喜欢一个人时,即使他身上有很多优点,我们也会视而不见,来维持我们原本对他的坏印象。还有疑邻盗斧的故事等等。判断事情的对错,只要心存有芥蒂,就很难看清真相。芒格曾说过:“哪年我没有破坏一个我最爱的观念,那么我这年就白过了。还说过:“我比大多数人更成功的部分原因是,我善于破坏自己最喜欢的想法”。要学会不断的挑战和主动修正你 “最爱的观念”,检验自己的信念,并且愿意放弃那些不能被证据和理性思考支持的信念。8. 权威偏误:就是说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尊敬,那么他说的话、做的事就特别容易引起别人的重视。而且别人心甘情愿地相信,他说的是对的。例如:某机长犯了错误,副机长察觉了错误,但是出于相信权威不敢指出,导致出现大事故。典型的权威几个特征:1. 服装,例如警察服装。2. 头衔,某某经济学家、某某研究所。3. 外部标志,豪车、昂贵的首饰。如何避免权威偏误:1. 确认是否是真专家,食品假的都很多,别说这些烂大街的专家了。2. 即使真的是权威,也不要信他们,因为有些人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坏得很。3.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被动接受他人的观点,拒绝权威的影响,建立自己的思考和行动的标准,而不是盲目的接受他人提供的准则,所以说,人微莫劝人,力微休负重。9. 对比效应:是指同样的一种刺激,在不同的环境下,会给人产生不同感觉的现象。例如:如果吃了一口甜食,再吃苹果,即使这个苹果很甜感受不到。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工作能力很不错,但是周围同事能力也很强的时候,在老板眼中你就没有那么优秀了。10. 可得性启发:在我们做推断的过程中,那些容易被记起或者被记忆提取的信息,会被我们赋予更大的权重,导致我们队事物做出错误的评估。例如:丢失儿童被媒体大肆报道的时候,一般人就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这件事发生的很频繁。还有就是飞机出事率很低,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飞机不安全。因为一旦飞机出事故就会上新闻头条,这些内容更容易让大脑记住。工作中,如果一个领导对一个员工有过一次过失很深的记忆,那么在他心中,员工已经可能成为 “经常犯错误” 的人了。鲜活、容易记忆的事件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感知。因为与较难图像化的事件相比,大脑更喜欢生动、易形象化的事件。这也是为什么生动的奇闻轶事会比统计数据更引人注目。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 “概率忽视”,他会导致人们对错误的对象产生恐惧,比如,比起抽烟、开车或者气候变化,人们更害怕飞机事故。11. 后见之明偏差:丹麦哲学家索伦说过:“生活是正着来过,却是倒着去理解。” 后见之明偏差,指的是,当事情发生之后,我们会认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会这样。即便事实上,对这件事没有预测或者预测错误。每当一件事发生之后,他也能找到若干理由,证明这件事必然发生。比如说某个球队赢球了,肯定有人跳出来说,我早就知道他会赢球。有人离婚了,也会有人跳出来说,我早就知道他们俩不会长久的。后见之明的优点是,一定程度能够增强我们自信心,减少担忧和焦虑。但更多时候会导致危害。比方说,导致被人讨厌(谁也不喜欢马后炮),不能正确吸收经验(会觉得自己早就会了,对别人的经验不屑一顾)。12. 司机知识与教授知识:芒格认为知识分两种,一种是真知识,也就是 “教授知识”,主要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和思考获得的。另一种知识就是表演知识,也叫 “司机知识”。像鹦鹉学舌一样,看着头头是道好像很懂的样子。两者区别在于,“教授知识” 是真正理解一个知识背后的原理,并且可以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 “司机知识” 属于表演型,无法应用到现实去解决问题。就像我们平时学习,看到一个好的知识点,就拍大腿,惊叹知识点。但是这些知识如果我们只是读过、看过,那么这些知识还是作者的知识,并不会转换为我们的能力。现实中也有很多案例,应试教育,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不求运用,只要考试过关。还有科目二学习的时候,教练不会教我们为什么这么做,而是找点,找参照物,让你快速通关拿驾照,实际上路,依然不会开车。很多人也质疑读书没用,是因为他们掌握的是司机知识。阅读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13. 控制错觉:指的是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例如,在赌场里,当人们想要一个大数字时,大多数人会尽可能使劲掷、而想要小数字时,会尽可能温柔。很多人根据控制错觉设计出” 安慰按钮 “,例如在横穿街道,人们会安装一个红绿灯按钮,事实上证明这个不起什么作用。目的就是为了让行人们相信,他们能够影响信号控制器。这样他们饿也能更好的在忍受红绿灯前面的等待。14. 结果偏误:指的是人们常常以结果论英雄。我们倾向于用结果的好坏反过来判断决策的对错,而不是用决策的过程来判定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例如:平常不认真学习,考前突击 50 题,因为运气好,及格了。于是以后逃课更频繁了。酒驾,因为一次没有被抓到过,就认为自己喝酒后开车的决策是正确的,从此就抱有侥幸心理,直到最后被抓。一个好的结果不等于好的决策,一个坏的结果不代表决策过程是错误的。我们不能用结果来判断,除非经过大量数据统计结果。例如,现在有一枚特制硬币,99% 的概率会出现正面,1% 的概率会出现反面。如果你猜对了会得到 1 万元,错误被处罚 1 万元。你会选择哪个,肯定会选择正面。但是正好赶上运气不好出现反面,有些人就会认为当初为什么不选择小概率的反面呢?我们太习惯于把结果和决策之间直线关联,认为好的决策导致好的结果,同样好的结果也是因为好的决策,坏的结果也肯定来自于坏的决策。这个时候结果偏误就产生了。15. 选择的悖论:指的是当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并不是说选择越多越好。反而会因为选择过多,而导致我们筛选成本增加、后悔几率增加,最终导致我们我们更少的行动和幸福。例如:生活中有很多自身优秀的单身男女,因为选择非常多,往往会挑花眼。害怕选择 A 后后悔没选择 B。这就导致了他们一直拖延不行动。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要做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满足者就是只要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可以,哪怕有更好的选择。最大化者是希望把所有的选项比较完毕,再做出决策。16. 讨喜偏误也叫喜好原则:值得是人们更愿意为熟悉和喜欢的人做事和付出。生活中很多案例,同样的商品,我们更倾向于在漂亮的导购员那里买。招聘时能力差不多,更倾向于漂亮的。怎么讨喜:1. 外表魅力,心理学所说的晕轮效应,因为某个正面特征(漂亮)导致人们这个人整个看法。因此长得好看是一个人无形资产。1974 年加拿大研究发现,富有魅力的候选人得到选票是没有吸引力的两倍半。2. 相似性:人们喜欢跟自己有共同特点、兴趣、背景、观点的人。所以一些情商高的人会制造两个人相似性来提高好感度。3. 赞美: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夸就对了。4:熟悉感与合作:我们都喜欢熟悉的,所以没事多混个脸熟,多在领导前面晃晃。合作就是通过共同的目标也能产生喜好。例如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5. 关联性,人们天生就喜欢把两件事关联起来,例如某个信使给国王报告坏消息,导致被杀。这就是人们讨厌听到坏消息,往往也因此牵连带来坏消息的人。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和积极的事情关联起来,远离那些坏消息。17. 禀赋效应,当一个人拥有了某件物品,会对这个物品的价值比没有拥有前大大提高。例如以买彩票,人们更愿意为自己选择的号码付出高价,其实中奖的概率都是差不多的。一旦有了男女朋友,对他的评价会高于单身的时候。一般营销用这个概念比较多,幼犬效应就是基于禀赋效应的一种营销技巧。比方说现在很多的七天无理由退款,免费体验三天视频高清会员等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清醒思考的艺术》

            本书的作者罗尔夫・多贝里是一位德国的经济学博士,也是瑞士益得书摘(getAbstract)的创始人之一。经济学家写心理学,用现在的话说叫跨界,但正因为跨界,他才能写得清晰易懂,让心理学零基础的读者看完也能学会,而且能结合他的阅历,把道理讲得又生动又有说服力,让不同行业的读者都能受益。所以,《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 2011 年出版之后,多贝里一战成名,在德国非小说畅销榜上排名年度第一。一些高端读者都大加赞赏,比如德国著名的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创始人罗兰・贝格,推荐大家 “务必要读” 这本书,还有我们 “每天听本书” 说过一本《黑天鹅》,这本书就是在多贝里的启发下写出来的。《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评价多贝里,说他专业知识和创造才能的结合,是 “自文艺复兴以来都很少见的”。有一些思维误区,我们经常一不留神就陷进去,比如说:为什么你明明不想做一件事,但看见别人都在做,就忍不住跟着做?为什么说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为什么我们总爱留着没用的东西在家里占地方也不愿意卖了换钱?为什么说 “零风险” 其实是一种骗局?为什么越精准的描述越容易误导你犯错?为什么你严格按照成功学教材去做,结果总是不能成功?为什么你天天游泳,却游不出孙杨宁泽涛的好身材?这些问题,都是由思维偏误引起的,这也都是普遍的心理学现象,跟 “智商” 及受教育程度没有太大关系,有时候专家学者也犯这种错。这些错误,大到投资、工作,小到购物、社交,都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认清这些思维错误,学会小心防范,对你很重要。本书的核心内容:多贝里列举了 52 种思维错误,归纳为 5 个大类,分别是:1. 独立思考缺失引发的错误;2. 情感偏误;3. 与统计学,尤其是概率有关的错误;4. 结果导向型偏误;5. 自我认知型偏误。每一大类的错误,书里都举了典型案例、心理学上的解释,同时给出了解决方法,让你学会正视并且克服这些错误,学会清醒思考。第一, 独立思考缺失引发的错误,比如从众心理、权威偏误、光环效应、团体迷思,要摆脱这些错误,需要时刻注意独立思考,培养 “挑战权威” 的意识。第二, 情感偏误。由情绪、情感引发的非理性的思维错误,主要包括互惠偏误、禀赋效应等等,所以当我们需要理性思考的时候,请注意把情感因素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第三, 与统计学,尤其是概率有关的错误。比如忽略概率、忽略基本概率、零风险偏误,由于概率不是我们可以凭直觉认知的,所以更要有意识地多从数学的角度考虑问题。第四, 结果导向型偏误。弄混事情的因果,或者把本来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两件事视为因果,导致判断错误,我们举的例子有 “事后诸葛亮偏误”“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幸存偏误”。第五, 自我认知型偏误。人总会习惯性高估自己,或者出问题的时候为自己找借口,要纠正这种错误的自我认知,你需要一个能对你直言相告的朋友或者敌人。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中的例子我们或多或少会在生活中遇到。到时候要想起来用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喜欢这本书,带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魔法对角巷。因为生存环境的突变,大脑有点跟不上趟了,思维偏误不可避免。可以采取作者的建议,遇到大事情就把思维偏误列出来一个一个排查,遇到小事就算了,这个办法比较可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1 年前,就是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罗辑思维。当时工作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头脑不清醒,于是我在百度上搜索了 “清醒思考” 四个字。于是就出现了罗辑思维这一期节目的优酷视频。从此打开了我中年觉醒的学习之路。当时硬着头皮把这本书囫囵吞枣的看完,看完以后我问自己,这本书说了啥?完全没印象,只是记得自己读得很吃力。就是因为太吃力,于是不想再读第二遍。这十一年的时间,我也逼着自己看了很多自己看不懂的书。最开始我关注了和菜头老师的 “槽边往事” 公众号,但是一开始里面的文章我都觉得我看不懂。于是我取关了。过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什么契机,我又一次关注了他的公众号,结果发现我又可以看懂了。就跟现在我重温这本书一样,我突然觉得这本书里面讲的大多数逻辑的道理我都知道。原来这就是持续学习的结果。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牛弹琴,错误并不在牛,而是琴师选错了演奏的对象。

                    互联网时代,通讯的方便,让人更容易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之人,所以观念认知的撕裂反而随着沟通的便捷却愈发严重。这里所说的 “志同道合” 这个词也可以替换成 “臭味相投”,只不过形容我支持的观念就用褒义,我质疑甚至反对的就用贬义词。今早群里又有朋友抛出了,登月是不是假的的话题,心里这无名火就蹭蹭往起蹿。好在这个朋友说自己认为登月是真的,只是不知道如何反驳,所以在别的论坛和人争辩了两句后,就不得不退出来,来我的读书群里想寻求支持,到底如何证明登月这件事是真的。虽然我这里有之前卓克老师系统科普过的如何证明之前美国 NASA 登月是真的的科普课程,可我觉得去和别人讨论登月真假这件事本身就很滑稽。如果换个内容,比如之前也有人在群里说美国十分之一的人相信地球是一个圆盘的平面,你会思考这件事的真伪吗?你会去试图改变和讲解这件事为啥是假的吗?你是不是会觉得他智力有点问题?大街上你看到一个神经病对你笑,一边流着哈喇子一边让你过去,你是不是第一时间能跑多远就跑多远。你会试图和他交流吗?如果你有和这样的人沟通的意愿,那你把自己当啥?那么同样的,像地球平面化,登月伪造论、西方伪史论、罗斯柴尔德家族靠货比控制世界、麦田怪圈是外星人的信号、尼斯湖里一定有水怪、美国藏起了外星人这些一眼假的老谣你怎么就开始有了讨论的兴致了呢?拿西方伪史论这件事来举个例子,咱且不说所谓的西方究竟包含多少个国家,英法德、意西葡、外加美加澳这些西方阵营的大国彼此就得拆台,就算他们能拧成一股绳,那别的国家就不质疑吗?北欧五国,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阿拉伯伊斯兰石油国、非洲那些被殖民多年的殖民地国家,也都会和他们一起守护这个谎言吗?就为了骗你这个天朝上国的老百姓,这值得一辩吗?人都是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的,即使嘴上说,是我不对,内心也不是真的觉得自己错了,只是不想惹更多的麻烦罢了。而另外有一些人,让他们承认自己错了,杀了他都做不到。而这样的人一旦相信了某个低级错误类的言论,那就进入到认知偏差的状态,那个内心戏是:“我怎么可能错呢,如果我承认自己错了,不就是承认我自己傻吗。我肯定不会错,错的一定是你们。” 最终哪怕是全世界都说他是错的,也不会改变他的认知的。而互联网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有着相同错误认知的主进行报团取暖。从而加深 “自己不但没错,而且真理还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的错觉。面对这样的团体,你还想和他们讲道理。那就相当于让对方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们同一水平线后,再用他们 “丰富的经验” 来打败你。刚才提到的那些老谣,那么低水准,还能忽悠那么多人信,那如果不是有着明确是非对错的非科普行业的认知,就更是容易让人深陷误区了。今天读的这本书,不厚,是一本小书,却是帮你简历独立思考能力、正确思考判断的秘籍,里面对于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畅销书里的的 “定理”“定论” 都进行了剖析,然后你会发现那些都是或有意或无意诱导他人的选择性结论,只要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就能看到他们的破绽。时间宝贵,与其把你那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对牛弹琴上面,还不如拿来读读这本小书,增加和提高一下自己的判断能力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有关于思考,但是好像没有什么艺术成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理解有点问题。但是这本书读一下最后一段很赞同。我就会放弃理性地寻找最佳方案,而是听从我的直觉。清醒思考是奢侈的。因此,如果可能的损害较小 —— 你无须绞尽脑汁,要允许发生错误,这样你会生活得更轻松。只要我们能够有一定把握应付生活,只要我们在关键时刻小心留神,我们的决定是否完美,其实并不需要太在意。我们的每个决定都不需要完美,生活应该允许错误的存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三省吾身的镜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的醒着

                          清醒思考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分析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清醒思考的技巧和艺术: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清醒思考的先决条件。我们需要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的事物,这样才能够拓展我们的思维视野和深度。学会质疑:质疑是思考的基础,我们需要对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判断其真实性和价值。消除偏见:偏见是影响清醒思考的主要障碍之一。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偏见,并尽可能地消除它们,从而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事物。深入分析: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是清醒思考的核心。我们需要收集足够的信息,分析每个细节,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得出更准确、更客观的结论。坚持思考:思考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的过程,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思考,不断地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避免情绪干扰:情绪是影响清醒思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理性,以便更好地思考和决策。持续学习:清醒思考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我们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水平。综上所述,清醒思考是一种艺术,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提高。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才能够拥有更加清晰、客观、深入的思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好读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生活

                              这本书适合选择性读取,根据自己遇到的事件或问题,从阅读中找到看待问题的另一个维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五星好评,值得收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假如一开始就顺利,请务必多加小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预言未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他们自己一无所知的人。思维错误无法避免,但认识它们还是可以少犯点低级错误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