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38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本可以送给初高中孩子的好书,读大学就更值得读一读,作者的很多感悟,我们可能都有,只是我们没能把它们集中起来,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可以作为 “人生建议集” 送给孩子。书中很多场景会让我忆起上学的时候,想起那时的青涩和与人相处的忐忑。现在的成熟,不过是因为有了阅历和经验,明白些许人性和一些事情发展的大体走向。年轻的时候是不懂啊!书尾的一篇文章《人性能有多复杂(一)》,非常值得一读,男人在被确诊癌症晚期的当天,被老婆发现出轨…… 庸碌又离奇的现实,局限又波折的人生,女人怎样面对和解决自己的内心,是一种挑战。男人的选择,也尽显人性的复杂,什么叫慈悲?应该是给身边人以正向的情感,而不是损伤。

      1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开心活好自己

      这本书挺好看的,写的故事挺感人的。      女人挺不容易的,从一个小女孩结婚生子照顾家人,承受很多。       还是要锻炼身体多读书培养爱好跳舞💃🏻画画唱歌游泳等等爱好。还要去社交,和朋友说说话,玩玩。让心情愉快开心点。       凡事想开点,想开点就好了,一阵风飘过,啥事就过去了,不要纠结。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找到、寻找自我

        每日一书:《自在》。“自在”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那是 “找到自我” 之后特有的样子,“寻找自我” 的过程会经历很多事、见很多人,从迷茫到清晰不断调整自己,最终确信自我的存在感与价值感,在自己感兴趣的、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上有所成就。“什么样的编导算优秀?” 陈虻回答:“我衡量一个编导,不是看做得最好的片子,而是看做得最差的片子,最差的片子什么样,才代表这个人的水平。最好的片子没准是蒙上的,你说你打一枪,嘣,打 10 环上了,蒙呗。假如最差的一枪都打 8 环,那才代表水平真的很高。” 他说的是基本功扎实。自主、自省、自律、自修、自洽、自如、自然、自愈、自信和自在。林青霞 67 岁时,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博士,一同获此殊荣的还有杨振宁院士。人们这才发现,她写作已经 18 年。可是,她高中毕业都没考上大学,年轻时忙着拍戏很少看书,亦舒曾打趣她不读书没文化,她自己也说平常菜单都要看很久。息影后,林青霞用 18 年磨出三本文集:《窗里窗外》《云去云来》《镜前镜后》,文章还被收录进《大学语文》教材。黄心村教授曾在文章中说起:她(林青霞)写作读书都习惯在夜深人静时。凌晨合上书页,会叹一口气说,真是舍不得去睡觉啊。一大早就打电话给朋友说:“你起床啦,急死人了,我有重大的发现,一夜读下来,赶快跟你说了,我才能去睡。” 有时我们花费那么多时间结交 “人脉”,除了彼此资源对等,对方是否真诚同样是重要考量,仅有资源没有诚意,关系无法长久,甚至合作未必成功;而一个真诚的人,不见得拥有很多资源,却能在需要时鼎力支持。所以,别人的富有和贫穷与我有关系吗?并没有。别人的真诚和虚伪,才和我真正有关系。一个小时过去,我顺利写完 1500 字,才早晨 6:00。继续工作 45 分钟,6:45 给自己和家人准备早餐,一天才刚刚开始。因为一起床就完成任务,刺激大脑产生完成计划的多巴胺,全天精力充沛,正向循环激励我更高效地完成接下来的任务。相反,如果起床第一个小时就玩游戏或者刷短视频,那一整天都会迷茫,没有动力学习和工作。礼貌和客气在无礼的人面前就是懦弱,敏感与细腻不应该成为被情绪折磨的理由,相信 “你强我也强” 是一种自信,唯唯诺诺、任人打发的小女孩从来赢得不了尊重。生活就像一列火车,他人是过客,自己才是故乡,极少有人能陪我们走一生,能走一程已是缘分。所以,人与人之间再好也要有所保留,这是智慧;再差也得有所顾惜,这是善良。原本,人不必比较谁的难处更大,因为任何人都会遇到糟糕的事。可我们总是忍不住打量谁的苦难更深重,谁的委屈更难言,谁的疼痛更锥心,我们在无意中放大自己的感受,认为自己才是天地间最憋屈的那个,这种情绪其实就是在和糟糕的事情对抗。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提升自己认知的好书

          本书说讲是一个女性在成长中的价值观 边界和方向。全书共有 10 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各自的主题:自主、自省、自律、自修、自洽、自如、自然、自愈、自信、自在。关于工作:如何在工作中为自己争取资源。关于社交:如何应对必须面对却难以应对的人和事。关于婚姻:幸福婚姻为什么难度越来越大。关于成长:读书和运动究竟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变化。不管你是 20 岁、30 岁,还是 40 岁,相信这本书都会给你带来一些共鸣和收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在人生

            人一辈子真能为自己活的时间其实很短暂,幼年要仰仗父母的照料,成年要应对社会的要求。当我们达到了一个小阶段,真的生长到通透,能够实现为自己而活的时候,却发现这个阶段短到转瞬即逝。所以,才要抓紧时间让自己开心啊,自己觉得满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划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允许一切发生,才有通透自在。

              过好生活的基本功允许一切发生,全然的接纳,才有通透自在。允许被误解,允许看不到结果,允许自己读书也写不出来什么东西,因为读书本身就有趣,允许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当我全然的接纳和认同真正的自己,让自己变得自在,生活上所有的事情就会慢慢走向正轨,我们的健康会改善,会吸引更多的金钱,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充实,以富有创造力的方式表达自己,这些似乎不需要我们的刻意努力,就会水到渠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新开启探索自在之旅

                三年的疫情,改变了太多,包括生活、心态,甚至是所有的一切。而这主导的可能就是开始变得唯唯诺诺变得胆小,不再勇敢了,没有再去寻找 “自在”。现在疫情过去了,要重新开始寻找了,达到那个状态就像是作者说的,那是 “找到自我” 之后特有的样子,“寻找自我” 的过程会经历很多事、见很多人,从迷茫到清晰不断调整自己,最终确信自我的存在感与价值感,在自己感兴趣的、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上有所成就。而要想找的好的,就要带着好的状态出发。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心宽似海,风平浪静。笑看花开,宁静喜悦;静赏花落,随缘自在。要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就要学会知足,学会随遇而安。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乐,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强烈推荐让你变厉害的1种心态

                  “几年不见,她成熟了好多好多,相比之下,我好像个孩子啊。” A 口中的 “她”,是她读书时候关系最好的室友。那时候,两个人几乎形影不离,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旅行,还会一起花大把时间,做不切实际的白日梦。毕业后,A 选择了回到家乡,而室友则一个人去了大城市打拼。时隔三年,再见面,她发现室友好像 “偷偷” 变厉害了。“她好像从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一下子成长为了独立强大的大女主 —— 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独自租房生活,薪水虽不算太高,但她却说,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每天都过得很开心。”“而我呢,工作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懵懵懂懂的一天一天干,积累了一肚子的抱怨。这次见面,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吐槽、她开导,搞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感觉她现在比我厉害多了,方方面面吧。我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也变厉害,变通透,变从容呢……” 感慨了这么多, 真正让 A 觉得室友比自己 “厉害” 的,是什么呢?我猜,大概是室友身上「自在」的心态吧。 所谓「自在」,是喜欢自己、找到自己之后特有的样子,是从迷茫到清晰,最终确信自我存在感与价值感,在自己感兴趣、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上有所成就的样子;所谓「自在」,是一种不经意间 “轻舟已过万重山” 的开朗与豁达。所以说,「自在」的心态,不仅能让我们变得更厉害,还可以使我们更加从容淡定地面对人生。  李筱懿在 《自在:关于生活智慧的 100 个基本》 一书了,就详细阐述了何为 “自在”,如何过得 “自在”。说起 李筱懿,或许大家或许并不陌生。她是一名作家、媒体人,曾先后登上第 10-13 届中国作家榜,连续 8 年(2015-2022)获得 “当当影响力作家” 称号;由于一直在向大众分享女性故事、传递一种 “她力量”,她还被称为 “自媒体平台温暖力量的输出者”。 在李筱懿看来,「自在」这种心态,实在是太重要了;它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意味着内心安然,积极而又平静。但,「自在」并不是一种容易达到的状态,她需要努力,也需要方法、技巧和智慧。所以,在这本书中,李筱懿就分享了她多年来的一些观察与思考,希望能够帮助读者们走向自己的自在与幸福。1、幸福是小狗的尾巴尖
                  书中,李筱懿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狗问妈妈幸福是什么。妈妈告诉它,幸福就是它的尾巴尖。于是,小狗拼命地去试图咬到自己的尾巴尖,却一次又一次失败。小狗很沮丧,问:“妈妈,我为什么追不到幸福?” 妈妈说:“你呀,只要抬起头往前走,幸福就一直会跟着你。”  李筱懿说,很多时候,我们都和故事里的小狗一样,习惯于竭力追逐幸福,并且为此而忙忙碌碌。但她希望我们明白,其实幸福更多是体验的过程,不是冷静的探索,也不是刻意的追逐。正如,读一本书,不必非要学到什么,有时候茶酒相伴,躺在沙发上,读到共鸣处会心一笑,就很愉悦;又比如,工作中,不必非要做到完美,不必非要比上一次有所进步,单单是沉浸在工作之中,静静体会一会儿心流,就很自在。幸福和自在的状态,就像狗尾巴尖,像手中沙,像萤火虫,我们越是想要追逐,用力抓住,就是会弄巧成拙,一身疲惫。不执着于结果,去享受那本就很快乐的过程,我们就能由内而外地,自在自如许多~2、先完成,再完美。
                  李筱懿曾经在电影院遇到过一对夫妻,丈夫只陪伴妻子看了三分之二的电影,就匆匆离开了。电影结束后,李筱懿和那位妻子交谈,问她:“只看半场电影会遗憾吗?” 那位妻子的回答,给了李筱懿很大的启发。妻子说,丈夫很忙,两个人异地多年,就算只看了一半电影,也是彼此陪伴,总比连一半都没看强;“生活就是这样,老想着完美答案,就没有答案,老想着完美,就不会去动手完成了。” 是啊,“完美” 这两个字,曾多少次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呢?想勇敢试试自己想做的工作,但怕做不到完美,还没开始就放弃;想要去的旅行,因为总是做不出既省钱又省力的攻略,导致意兴阑珊直接作罢…… 这样的生活状态,可真够「不自在」的。但,假如别人看 “半场电影” 都觉得幸福,我们又为什么不能 “先完成,再完美” 呢?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个体,倘若我们能接受这一点,就也试着去接受自己没办法完美地做到一件事这个事实吧。正如李筱懿所说:“在阴晴圆缺的生活中,在几乎不存在完美的世界里,活出自己的圆满。” 就已经是一种很厉害的心态与本领啦!3、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别人是自己做不到的优秀;于是,总是活得有点自卑,唯唯诺诺,很想把握的机会也不敢上前争取,只是低着头什么都不做,拱手让人。这样的我们,活得一定很累,很不自在吧。对此,李筱懿认为,其实,我们都应该做到 “平视”。 唯有平视,我们才能发现 —— 其实自己并不糟糕,或许某个方面不如别人强,但也有自己擅长的本领;其实他人都来都没有看轻自己,只是长期以来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封锁了自己变得更好的路;其实自己,真的还挺靠谱,挺优秀的。就像杨绛先生说的一段话:“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4、总是吃苦,会忘记甜的滋味。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 “先苦后甜”,被教育说 “年轻的时候把苦吃完,剩下的就都是好日子”。我们大部分也都这么做了,趁着年轻,埋头加班、用时间和健康苦拼业绩;不舍得请假出门旅行,连回家探望家人,都为工作让步。但李筱懿一点都不认同这样的逻辑。在她看来,总是吃苦,会忘记甜是什么滋味。年轻时多努力、多自律是没错,但只有努力和自律的生活,早就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就像莫言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朋友的妻子去世,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条崭新的名牌丝巾;那位朋友看着丝巾喃喃地说:“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特别的日子才用,因为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是啊,李筱懿也说,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好看的围巾要现在就戴,好吃的餐厅要早点去尝尝,想去的地方要马上去看看,喜欢的人要抓紧时间表白…… 一边吃着苦,一边享受着甜,才是真正的自在~5、不与糟糕的事情对抗。很多时候,我们不自在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执念。上次那场失败,我们耿耿于怀。上次那句批评,我们记到现在。上次被他人伤害,我们迟迟没办法走出来。被这各种各样的执念所困,我们真的很难做到从容,通透和自在。对此,李筱懿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禅院里的一棵小树枯萎了,小和尚很难过,问禅师:“我该怎么救活它?” 禅师说:“别救,让它自由离开。” 小和尚起初非常不解,但也无法改变小树枯死的事实,于是只能在禅师的指点下,在枯树处重新种上花草。一周后,花草长出绿芽,小和尚告诉禅师:“师父,发芽了!” 禅师笑而不语,小和尚才恍然大悟。  李筱懿希望我们明白:“生活中那些糟糕的事,就像一颗枯树,无论使多大劲,都无法改变结局。” 那既然如此,就不要再与之对抗了。让过去的过去,让未来的到来,顺其自然,枯树上,也能重新开出花儿开。“很多时候,伤害我们的,并不是命运的无常和别人的无情,而是自己内心的不甘和执念。” 放下执念,才有自在。 说了这么多,不知大家现在是怎么理解「自在」二字的呢?自在,就是怀着十足的耐心,慢慢对待生活。生活当然不容易,我们呢,不必勉强与它硬碰硬,也不必太早就缴械投降。在生活的洪流里,坚持自己想坚持的东西,怀着 “一切总会变好,不需着急” 的愿景,安然向前,与幸福慢慢相见。这便是从容,便是自在。“反正日子还长,就一边生活,一边期待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活在当下,勇敢体验将要发生一切。

                    这本书文字简洁清新,却又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就像作者诉说:“自在” 是一种 “找到自我” 之后特有的样子,“寻找自我” 的过程会经历很多事、见很多人,从迷茫到清晰不断调整自己,最终确信自我的存在感与价值感,在自己感兴趣的、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上有所成就。“自在” 是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变得通情达理,还能把想做的事情办成。“自在” 是在明确原则之后,张弛有度,不紧不慢地解决问题。让过去的过去,让未来的到来,顺其自然,江河溪流都是顺势而生,蜿蜒曲折就是它们的轨迹。很多时候,伤害我们的,并不是命运的无常和别人的无情,而是自己内心的不甘和执念。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在:100个生活的基本,过好往后的生活

                      1. 主动有句话说:“主动与不主动之间,生命资源相差 30 倍。” 可能还会更高,因为前面的每一步都是后面的基础,前面差 30 倍,后面有可能放大成 90 倍。“慢慢来” 这句话没有错,但它说的是耐心,而不是主动性。2. 与其 “被喜欢”,不如 “被需要”
                      与其 “被喜欢”,不如 “被需要”“被尊重”“被信任”。成年人之间,你平时是对我不错,我对你的印象也很好,但在重要问题面前,仅有 “感觉” 不够,成年人更看重自己的利益诉求能不能得到保障。所以,社交关系中,与其耗费心力讨别人喜欢,不如做一个在某些方面很有用的人,被别人需要。利益对等的关系,比 “感觉好” 更长久。3. 常做举手之劳,不必踮起脚尖帮忙帮助别人量力而行,做不到就果断拒绝。这不是冷漠,而是冷静。逞强帮忙,事情办成了还好;如果办砸,不仅自己受罪,对方也不满,这就违背了帮人的初衷。举手之劳,能帮就帮,是礼貌善良;能力之外,当拒就拒,是自知之明。懂得拒绝别人,就避开了生活里 80% 的烦恼。真正的朋友,会理解你的难处;强求你的人,不值得做朋友。很智慧的一句话是:常做举手之劳,不必踮起脚尖帮忙。4. 留白效应 1911 年 8 月 21 日,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在卢浮宫被盗走,人们都到博物馆观看原来挂过这幅画的空墙。两年过去,意外的是:到博物馆看空墙面的人,比过去 12 年欣赏这幅画的观众还要多出一倍。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作 “留白效应”。心理学当中的留白效应是指:感知事物时,因为联想而印象更加深刻的心理现象。假如我们对一件事情的了解处于 “满满当当” 的状态,留给想象的空间就很少。犹如我们对某个人了如指掌,又何必花费想象力呢?必然因为太过熟悉而觉得索然无味。留白效应让我反思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如果能给对方留下一些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反而增加了人际吸引力。心理学上还有个相反的现象,叫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者时间过久,就引起了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就好像父母对孩子,每天唠叨,即便说的话再有道理,孩子肯定反感,甚至逆反到对着干。20 岁,春风得意马蹄疾,不信人间有别离。30 岁以后,才发现思念、爱意、关怀、宽慰、勤勉,说得太满了,会给别人造成负担。05. 烦恼箱 “烦恼箱” 是一个神器,可以把对未来的焦虑都写下来,放到这个箱子里,所以里面装满形形色色的小纸条。可是,她通常只把纸条塞进去,一个月,甚至更久才打开 “烦恼箱” 查看一次。结果发现,这些烦恼或者没有发生,或者早已被解决而不存在了。这个简单的工具让她明白:为没发生的事情忧心忡忡,才是人最大的烦恼,这就是焦虑的来源。我们每天都会冒出千万个意念,假如每个意念都仔细想一遍,就不要正常生活了。与其担忧并不会发生的事,远不如将自己能够实现的事做好。06. 争取利益的三个关键以前很不好意思谈利益,经常吃亏 —— 甚至连 “吃亏” 两个字都不好意思说,觉得是俗气,自我安慰这叫大气。这个想法糟糕极了,因为几乎没有利益会主动摆在面前,所有的方便和权益都需要争取。于是,她逐渐学会了一些方法。第一个关键,延迟答复。很多利益谈判是别人怼到你面前,你既突然又被动,一定要学会改变这个局面。完全没必要 —— 别人给你出难题,你得学会把难题抛回去,延迟答复的本质,就是变被动为主动,想清楚自己的利益。第二个关键,条件交换。从前以为人大多自觉,其实自私者同样多,话不挑明,对方可以始终装傻。永远不要把自己变成免费劳动力,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感谢,都值得交换到同等的善意、帮助或者酬劳。第三个关键,留下凭证。费心费力争取到的条件,请保留文字、语音、收据等各种形式的凭据,不要只做口头交代。一方面,每个人理解不同,没有凭证后面说不清楚;另一方面,不排除有些人就是爱钻空子耍赖。所以,一定学会保护自己,留下凭据,或者有见证人,才是谈判的结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允许一切发生,才有通透自在

                        允许一切发生,才有通透自在最近在看电子书《自在 —— 关于生活智慧的 100 个基本》,这本书是畅销书女作家李筱懿的新书,去年年底发行的。这本书里面有 10 个章节,每个章节有 10 篇小故事。10 个章节分别是自主、自省、自律、自修、自洽、自如、自然、自愈、自信和自在。书中的小故事,涉及了成长中的很多具体问题,比如职业、社交、沟通、成长和亲密关系等领域的具体问题。李筱懿在回答 “什么是自在” 时候说:“自在” 不是不争不抢不在乎,那是放弃。“自在” 是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变得通情达理,还能把想做的事情办成。“自在” 不是想怎样就怎样,不管不顾别人的感受,那是任性。“自在” 是在明确原则之后,张弛有度,不紧不慢地解决问题。想要活的 “自在”,需要懂得一些基本方法,并且去实践。这本书里,李筱懿给出了很多对她有感悟和启发的好方法。比如 “戒掉玻璃心的两个方法”“让我快速成长的 5 种能力”“读书的三个误区” 等等。在后记中,李筱懿分享了一个小故事。禅院里,小和尚看到一棵枯萎的小树,难过地问禅师:“我该怎么救活它?” 禅师说:“别救,让它自由离开。” 小和尚说:“师傅,我原以为你是善良的人,没想到你这么无情。” 他心疼小树,每天坚持浇水,一周后,树叶依然落光,树干也断了。小和尚难过不已,禅师说:“拔掉枯树,种上花草吧。” 小和尚种了花草,一周后,花草长出绿芽,他高兴地告诉禅师:“师父,发芽了!” 禅师笑而不语,小和尚恍然大悟。生活中那些糟糕的事,就像一棵枯树,无论使多大劲,都无法改变结局。海灵格有首诗叫作《允许一切发生》,他说:情绪只是身体上的觉受,本无好坏。越是抗拒,越是强烈。若我觉得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绪,伤害的,只是自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许。让过去的过去,让未来的到来,顺其自然,江河溪流都是顺势而生,蜿蜒曲折就是它们的轨迹。很多时候,伤害我们的,并不是命运的无常和别人的无情,而是自己内心的不甘和执念。“允许一切发生,才有通透自在。” 希望你也同样喜欢这本书,推荐给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在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好几次被书中的话触动,李筱懿老师的文字坦诚又犀利,书中的经验、教训、感悟、建议、提醒是她用人生经历换来的生活智慧。经历许多,她拥有了自在的状态,她说,与 “成熟” 相比,更喜欢 “自在”,这是一种不经意间 “轻舟已过万重山” 的开朗与豁达。那是喜欢自己、找到自己之后特有的样子,是从迷茫到清晰,最终确信自我存在感与价值感,在自己感兴趣、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上有所成就的样子。曾经因为自己的不主动错过了极好的职业机会,她感悟到,主动而充实的人,才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幸运儿。年轻时喜欢讨好同事,后来才慢慢明白,与其 “被喜欢”,不如 “被需要”,利益对等的关系,比 “感觉好” 更长久。年轻时一次不合适的恋爱让她意识到,如果想收获爱,就去找一个内心有爱的人,不要试图在一颗冷漠的心里,培育出爱。怎么应对不自觉的人?怎么结交贵人?如何正确接受善意?如何巧妙化解尴尬?李筱懿老师都有一套实用又有效的方法论,看她的书像听一个知心姐姐讲她的生活智慧,她不说教,更多是从自己的经历讲起,这生活智慧里有戳心的劝诫,也有温暖的提醒,读来清爽又舒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在

                            我喜欢筱懿姐,是从十点读书公众号里偶然看到她的一篇文章,读后那种欣喜感简直无法言语。大概就像她的第一本书名《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一样,是呀,我就是想要成为这样的女子。我的网名里的 “筱” 就来源于此。多希望可以活成她的样子,自在洒脱。恰逢看见这本书上架了,就赶紧读起来。让过去的过去,让未来的到来,顺其自然,江河溪流都是顺势而生,蜿蜒曲折就是它们的轨迹。很多时候,伤害我们的,并不是命运的无常和别人的无情,而是自己内心的不甘和执念。允许一切发生,才有通透自在。海灵格有首诗叫作《允许一切发生》,他说:情绪只是身体上的觉受,本无好坏。越是抗拒,越是强烈。若我觉得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绪,伤害的,只是自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许。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允许一切的发生,才有通透自在。

                              对生活中的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生活带给我们的挑战和机遇,以更深层次的方式体验生命中的美好和痛苦。最终,我们将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在来自于自律

                                这是我所读的作者写的第三本书。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在,怎么做到自在。虽然作者是女性,本书的视角也多从女性视角来讨论自在。但我个人觉得,男性读者更应该阅读本书。原因有三。首先,你会获得一个概念,那就是一个独立的女性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其次,作为男性,我们要如何去理解女性的诉求,无论是生理上的、情感上的、情绪上的、工作上的各类诉求。第三,学会尊重女性。女性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创造的价值也慢慢赶上男性。但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仍然存在。女性通过独立自主的工作生活,奋起反抗这种偏见。但作为一个现代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学会理解利益相关方,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能力。回到本书主题,自在。在作者看来,自在来源于经济独立,人情练达,生活自律。我将其总结为,自在来自于自律。自律的意义在于,遵从自我内心遵从自我人生目标,不为难自己。也就是谨守边界,才有自由,做到自由,才能自在。这个道理不仅适用女性,男性一样受用。推荐男性读者阅读本书。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允许一切发生才有通透自在。

                                  一个人决定结婚时,不仅需要道德、责任、义务方面的考虑,也请用一个发自本能的考量来问问自己:结这个婚,我到底划不划算?每个人心中 “划算” 的利益点不一样,为此忍耐的 “内容” 也不一样,生活的细节和承受面,只有自己才知道。可能因为我看待婚姻不极端,周围幸福的朋友,乐意跟我分享她们的恩爱生活;失望的朋友,也愿意跟我吐槽她们的状况。周国平老师说:“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 抛开价值交换、契约精神、婚姻合伙人、利益共同体这些高深的字眼,婚姻的本质不就是划算吗?人一辈子真能为自己活的时间其实很短暂,幼年要仰仗父母的照料,成年要应对社会的要求。当我们达到了一个小阶段,真的生长到通透,能够实现为自己而活的时候,却发现这个阶段短到转瞬即逝。所以,才要抓紧时间让自己开心啊,自己觉得满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划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过去的过去,让未来的到来,顺其自然,江河溪流都是顺势而生,蜿蜒曲折就是它们的轨迹。很多时候,伤害我们的,并不是命运的无常和别人的无情,而是自己内心的不甘和执念。允许一切发生,才有通透自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在如风

                                      做了很多划线笔记,很多观点很受用,很多表述很喜欢。我们一生,总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有些时日,不是想要的样子。面对困境,怎么让自己从情绪的沼泽里脱身,是考验智慧的,同时也考验情绪的管理。自律,自在,自由,是期待的生活的模样,也许很难,修炼的路还要走很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力量的小故事集

                                        每个故事都不长,但却很有力量,每个道理都不深奥,但却很有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少一鼓作气读完一本书,仿佛有种隐形的力量驱动我,读的过程享受不已,读完以后回味无穷,书中不同女主人公的故事仿佛有我的影子,我觉得,以后的我,一定和现在完全不同,成长,是一件最喜悦的事,你可以读懂生活中的很多故事,原来,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