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5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奖励惩罚表扬批评,见鬼去吧。

    本书作者用很长很长的篇幅,全面细致深刻好不遗漏的把奖励惩罚表扬批评说了个遍,告诉大家,奖励惩罚表扬批评不是个好东西,那么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又如何去教育和引导管理和制约学生和下级呢?作者强调了几点?一个是示范作用,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照着做,另一个是解释和说明,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做,第三个是敢于研究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第四个是共同一起努力去做,团结就是力量。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奖励的恶果

      这本书对很多一遇到说服场景就用奖惩手段的人,是当头棒喝。


      这个说服场景,也许是教育孩子,也许是课堂教学,也许是团队管理、营销等等。
      因为你我都会发现,确实奖惩手段在激励的时候正在不断失效,比如给钱,孩子也不听话,给礼品,用户也不转发你的广告等等。
      但是这本书,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把奖惩手段全面否定。
      是否使用奖惩手段,要看三个维度:
      WHO,这个人处于需求层次的什么阶段,比如转发樊登的读书会给 50 元,穷人愿意,而中产以上的人就不愿意。
      WHAT,什么劳动,体力劳动,就要多给奖惩,创意劳动,奖惩反而损害了他做这个事儿都内在动机,因为创意本身是他的目的,但你愣是用外在奖励,把创意变成了手段,奖励成了目的(一切损害自主感的激励行为,都会损害内在动机,这点本书论述的非常严谨)
      WHEN,在一个人的不同需求层次阶段,对奖惩的敏感度不同。
      PS1:看这本书的时候,要把奖惩放到激励的大框架里看,放到目标的更大框架里看,才能不会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PS2: 推荐延伸阅读书籍,《瞬变》《驱动力》。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关于这本书,我其实很矛盾。因为控制者跟受控者两边,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 控制者的本能,就是抑制变量,不然为啥 SOP 前段时间这么风行?这么多的法令法规,不就是要起到风行草偃的效果吗?制造业生产的越精密,不就该更严格地控制变数?可是站在受控者的角度,外在奖励实际上是一种人为造成的 “稀缺”,只有极少数人能通过竞争获得奖励。在争夺和竞争的过程中,人会把他人视为实现目的的工具,从而伤害人际关系;阻止了创新和冒险;让人忽视问题本身的对错;损害人们对事情的兴趣。所以我从中获得的启发就是:凡是有限的,就会有竞争,物竞生存的法则就会存在。谁能更好的调适自己的状态,谁就有更大的机率能成功能存活下来。生存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可以不在乎,但是我要先获得。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新的视角

          核心看前言部分就足够了实际上在基本激励得基础上,让人感到工作和学习得内部动力是最重要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之初,性本善

            这本书真的推荐,基本内容是奖励对长期喜好和短期任务完成度的影响,反对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奖励会浇灭热情和降低专注力。大量例证和科学分析我觉得很到位了,很开脑洞。唯一可能的缺点是,对于非专业读者,论点有点冗余。作者在整本书在各领域非常详细地阐述自己的论点,但一般读者看完第一章就已经获得了 80% 的要点了。再次推荐花点时间看一看,对职场、教育、待人之道都有很细致的举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奖励可能只能激励人们获得奖励

              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奖励和惩罚的环境,管理书籍在指导管理者们建立 “客观公正” 的绩效薪酬体系,用来提升员工表现并获得更好的组织效能。这样的做法听起来是那么合理,也能够自圆其说,但是在本书的作者看来,无异于缘木求鱼。原因不是绩效评估系统本身的合理性,而是这些奖惩系统无非是想通过 “外在激励” 来控制他人。控制他人已经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而采用外在激励更是会渐行渐远。作为一名管理者,我自己经历过的公司也不乏采用绩效奖励系统的,构建模型、打分、计算奖金,这些都不难,但是对于改善员工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乃至达成组织目标,都缺乏因果关联,目前我的看法是不仅不能改善业绩,相反却制造了阻力。比较讽刺的是,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事实和研究结果,而这些研究大多都在 2000 年以前甚至更早;道理早就在那里,而人们却视而不见。当然,作者除了指出 “奖励的恶果” 这一事实,还给出了正确的理念和方法来获得期待的结果,“遗憾” 的是,正确的方法比绩效评估看起来要不那么容易描述。我自己还需要继续理解、思考和实践。引用作者的一句话来描述这本书:奖励能激励人们吗?绝对能,奖励能激励人们获得奖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独到的观点

                原来外在奖励体现了别人的一种控制,对自我驱动力有特别大的损伤。这个观点振聋发聩!这种方法用在孩子身上,一定要慎重。但这种方法,若是自己由内而外延伸出去的奖励,却是个好办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奖励的恶果

                  一本颠覆认知的书,值得仔细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奖励的恶果

                    只要有人在培养孩子,但却不知道怎么培养才好,就会有另外一些人为此提供建议来谋生。这些专家们对父母应该如何做各执一词,让人不知所措,但更让人疑惑的是,他们提供的一些方法互相重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首先承认一件事,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在感情上就觉得简单的奖励和惩罚是对行为模式的过分简化,会招致严重的负面成果。我自己成长过程中也很幸运地没被这种趋势过多侵蚀,而且始终对其他人类似的行为保持警惕、甚至会做出防御和反抗。所以从观点相似性的角度上看,我很容易接受书中的例证。换言之,持有类似观点的书会比讲相反观点的书更容易说服我。但是在这个基础上,个人还是觉得这本书讲得很好:书中的例子很翔实,包括相关领域实验数据;并且从家庭、学校、经济等多个角度出发,同时把逻辑很好地串到了一起。最后还提出了一些现实中操作的思路(不是具体做法,因为作者认为行为背后动机十分复杂,也就不存在万金油式的解决方案)。另外,作者的语言表达很严谨,一方面确实很好地传递了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不冒犯观点不同的人吧,虽然好像还是得罪了不少读者、尤其是利益相关方。不过看完这本书,也越来越意识到为啥奖励(和惩罚)还是最受欢迎的解决模式 - 跟从一个常见的简单解,总比自己努力去找到一个要花大量心思随时调整路径、存在失去所谓 “权威” 或者 “控制的特权” 的可能性、见效更慢、对自己要求更高的 “最优解” 要难得多。不过,怎么说呢,虽然巴普洛夫和斯金纳贡献卓越,可一生那么长,要学的不能总是听铃声流口水和找吃的这个程度的内容吧。也许,为了真正在意的人,多花点功夫还是值得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书中的很多观点我都认同,也很喜欢,并且很多案例也确实能解答生活中实际遇到的一些事情的困惑。但不知道是不是专业词汇过多,总感觉有些语句不太好理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奖励并不能让你得到你想要的

                          《奖励的恶果》挑战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个观念 — 通过激励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答应周末带孩子出去玩,就能让孩子收拾房间;给员工许诺丰厚的奖金就能让人更加努力地工作;把考试成绩出色的学生的照片挂在教室的墙上,就能让学生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这些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激励行为,而这些行为背后的理念来自以心理学家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张。行为主义学说认为,人只是一系列反应的集合,只要给予合适的刺激,就能让人做出任何行为。斯金纳的学说来源于他做的一系列著名的迷宫里的老鼠实验。在迷宫里一头放置老鼠喜欢的食物,一头放置电击开关,然后让老鼠扳动开关,如果老鼠摁下了正确的开关,就能得到奖励,如果摁下错误的开关,将会被电击。只要训练几次,老鼠就能学会正确的扳动开关,找到食物。斯金纳于是认为,人的行为和老鼠一样,只要给予合适的激励,就能让人学会任何事情。行为主义的这种观点一出来就迅速被社会接受并流行开来,并被应用于让小孩听话,让企业员工提高效率,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作者通过引用大量的实验来证明,所有的这些做法都是有问题的。奖励不但不会带给我们想要的东西,还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恶果。作者认为奖励不起作用给出的理由是:一、奖励行为本身不道德奖励这种行为本身将被奖励者和奖励者放在不平等的地位。奖励者希望通过奖励让人去做别人可能不想做的事情。这是一种对人的操控,这在伦理上站不住脚。二、奖励无效作者举了大量的研究证据,表面奖励并不能达到人们想要的效果。奖励往往只有很短暂的效果,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无论是学生还是员工,被奖励者的表现甚至不如什么都不做的对照组。三、奖励会导致失败奖励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奖励的人不但表现不如对照组,还会彻底失去对所做事情的兴趣,甚至直接放弃,可谓是彻底的失败。那么,为什么奖励会导致失败?作者给出了 5 个原因。第一,奖励和惩罚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这首先是因为奖励和惩罚都是通过控制别人来达到目的;其次,对于那些想要得到奖励却没有得到的人,相对于得到了惩罚。第二,奖励破坏人际关系。一旦确定了奖励的机制,处于奖励的两方就会形成一种不对等的权力关系。这无疑会破坏关于学习、创造力以及培养责任心这些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第三,奖励忽视了问题的原因。奖励不需要人们弄懂问题背后的原因,我们只需要准备 “胡萝卜”,然后告诉奖励对象说你做到我说的,就能得到这个。而想要解决问题,就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弄清楚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第四,奖励阻止了冒险。奖励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奖励本身,忽视了真正的热情所在。这样的结果是,人们更不愿意冒险。这降低更多的可能性。第五,奖励降低了兴趣。这是最重要也是影响最深刻的一个。奖励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短期的目标,却损害了对一个事物的兴趣,也就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作者在书中举了好几个实验,最后的结论都是奖励破坏了孩子的兴趣。那么如果奖励不起作用,甚至还有反作用,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该怎么办呢?对此,作者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来讲,如果实在需要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给孩子自主权,二是要注意不能伤害孩子的自驱力。作者也承认,如何对待孩子,鼓励他们但又不过分表扬,实在是很难以把握。但是,只要我们意识到奖励对孩子不但没有好处,还有很多副作用,这就是一大进步,只少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此书获得以下几点收获 1、奖励的负面影响,当满足两个条件时,奖励会对表现产生负面影响:a. 当受试对象对任务本身感兴趣时,提供奖励作为动力便是多余;b. 当问题的解决之道足够开放,导致寻找解决之道的步骤并非一目了然时。2、超越奖励,任何勇于自我质疑的人都会因此而展现出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勇气和灵活性。能够怀疑自己长期以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重新审视一种根深蒂固的做法,就是一位好老师或好父母的最高标准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奖励

                              做好事给奖励,我感觉没错,但是从这本书读下来,这个逻辑是有点问题。不过呢,我认为出问题的不是奖励本身,而是人心,是目标,是被奖励的训化。奖励,或者说美好的生活,不都一直是我们的追求吗?那个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不能一直让我们在底层徘徊吧,不求上进?嘿嘿,我觉得,奖励该有还得有,不过要劝导大家不要以奖励为目的,要把目标作为终极奖励。活的久远,活的强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激励与奖励

                                激励与奖励二者看似相同实则一内一外,但是又没有明显的边界,如果说要明确边界,那二者都是术层面的做法。而什么是道?这个问题才是重大的选择问题,方向不明确做法必定容易模糊。胡萝卜大棒已然逐渐消失的看不见的系统中,存在拥有简单粗暴的存在道理。消失也自然拥有系统规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越深入人心,越值得怀疑。

                                  2022 年读完的第 48 本书,2016 年出版的《奖励的恶果》。这本书对行为主义宣扬的、深入人心的激励(工作、生活和教育子女等情境中)产生业绩或是激励提高效率观点进行了驳斥。胡萝卜加大棒不仅没用,而且有害。胡萝卜和大棒也就是奖励和惩罚没有什么区别,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这枚硬币没有购买力。奖励影响表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奖励中隐藏着惩罚的一面;第二,奖励破坏人际关系;第三,奖励掩盖了原因;第四,奖励组织了人们冒险的倾向;第五,奖励对内在动力(兴趣)有着长期负面的影响。好吧,不摘录了,想要找寻醍醐灌顶感觉到饿人可以自己去翻翻这本书。最后再感慨一句:我们习以为常、深入人心的观念未必是正确的,如果有充分证据表明它的错误,那也正说明改变这种观念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共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奖励是不道德

                                      奖励为什么是不道德的,并且从最终结果来看,也是没有效果的?现在的大多数企业、学校,都把 “胡萝卜加大棒” 当作激励别人行为的机制。在现代管理学中,胡萝卜加大棒指的是把奖励和惩罚并行,用来激励别人的管理方式。现在,有不少管理者、老师和家长,都知道惩罚是不好的。这本书告诉我们,奖励和惩罚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是通过外在力量去控制别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颠覆了奖惩分明的社会治理体系,智慧教育,完全自主自发自由自律的投入热情于兴趣之中的工作、学习,是最高效最利于社会协作的!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