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0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二战后西方经济政策回顾

    书很好读,不枯燥,有点报告文学的感觉。作者《集装箱改变世界》都写的很生动。本书以 1973 年石油危机为引子,回顾二战后欧美经济起伏和政府主要经济政策的得失,不必在意作者的结论,只要关注作者阐述的事实。本书非常好的展现西方各国的经济起伏和政府应对经济的政策。作者以 73 年(50 年前)为准线,西方从工业制造业向金融资本转型,从战后经过 30 年的和平发展(局部战争都不在西方国家领土),战后恢复性生产带来了繁荣,就业。但也出现了生产过剩,工业生产的利润不足以支持国民全面福利,对外战争等因素,货币贬值,石油危机这个导火索,带来通胀,失业率上升,面对经济危机各国的办法:1. 英国以撒切尔主义代表出售国有资产,私有化 2. 北欧等国家提高个人税收,提高社会福利。3. 日本,大幅度增加政府开支,提高退休和医疗福利,从制造业的产品输入,变为资本输出。4. 美国以里根为代表的提高利率,提振股市(股市 17 年,债市 30 年牛市)。吸引全球的资本(包括欧洲和日本的资本)开启全球化。结果是一些国家如北欧和日本,社会主义道路,但经济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社会活力不足。美英资本狂潮,社会有活力,但贫富差距加大,金融帝国的形成,自然制造业全球化,社会向金融服务性转变,原有的制造业工人成为牺牲品,社会福利不足。第三世界新兴国家如智利,墨西哥包括亚洲新兴国家,成为欧美的产品制作车间,而积累的财富被金融资本用汇率和股市洗劫。整体上,回顾过去 50 年世界和平地区的发展,不同位置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我读此书最深刻体会是 “花无百日红”,经济不可能永远增长,个人要未雨绸缪,提高个人的生存能力,经济危机是客观规律总会周期出现,扩张时期负债上车就是抓住了机会,而危机来临之际现金为王,也能捡到跳楼货,最重要的是活着。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近些年来,社会发展迅猛,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巨大变革。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领域的大转折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政治领域的大转折让我们迈向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时代;文化方面的大转折让我们经历了一场思想的解放。这些大转折让我们深思,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神奇的拐点

        《大转折》的部分内容可以作为《下沉年代》的铺垫与补充,让读者了解西方国家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之后采取各种手段拯救经济发展的过程以及现如今无法破解的经济问题的根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欧美经济空前发展的时期,以美国为例,1961 至 1969 年甚至被称为美国经济 “最繁荣的十年”。彼时,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人都有较大提升。工业、农业,经营管理高度机械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资本输出量也居世界首位。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初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它超越了任何合理的预期。我们短时间内不会再看到相似的情况了。” 可就是这样一种飞速发展的势头,为什么在 1973 年戛然而止?最直接的原因是海湾地区石油大国哄抬油价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但是石油危机却并不是生产率困境的祸首,它只是在已经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生产率水平上压下来的一根稻草。高油价威胁到了以低油价为前提而建设的整套工业基础设施,所以全世界经济都将面临困顿,且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付出了代价高昂的调整。美国在 1960 年至 1973 年的 13 年间,多重要素生产率增长了 34%,而在 1973 年至 1986 年的 13 年间,该指标仅仅增长了 7%。没有效率的提高,企业收益几乎不增,导致工资降低和经济不景气;英国工党政府在低增长、高失业、高通胀、国际收支恶化等经济危机下依然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政策,试图通过逆周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需求来推动经济复苏,反而造成长期经济滞涨。政客们虽然在用各种措施来帮助世界经济恢复繁荣,但很显然政策性工具,譬如调整短期利率、增减政府支出、提供补贴或减少税收等等手段往往只能起到短期效果,甚至会对今后的经济走向埋下隐患。无论是撒切尔和里根所支持主张的市场导向的经济政策,还是密特朗所采取国家主义改革,都被历史证明无法改造现实。抑或是在日本和韩国,大规模的国家指导投资带来了爆炸式的经济增长,但这也只在短期内有效。经济体最终偏离了高速增长的轨道。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危机,其后果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持续产生影响。房地产泡沫在 90 年代给日本家庭的经济状况造成了毁灭性打击;1980 一 1994 年有成百上千家美国银行倒闭;2008 年次贷危机在欧洲和美国引发了残酷的高失业率,甚至影响到了欧盟的生死存亡一所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相应的政治举措,这些措施的目的恰恰在于让经济增长快于生产率进步所允许的水平。《下沉年代》里统计显示,“1975 年至 1985 年的十年间,单马洪宁河谷就失去了五万个工作岗位...... 希尔斯伯勒县的失业率超过百分之十ニ。住宅市场已彻底溺毙,商业地产也开始沉入水底。电视上出现了四口之家睡在汽车上的故事。广播中的贵金属广告警告称,在新的华盛顿华尔街经济中,股票市场将会崩溃,恶性通货膨胀将引发新一轮经济衰退。”1991 年,卡特政府的国会预算办公室主任爱丽丝・里夫林在接受采访时说:“几乎不可能确知,如果过去采取哪一种经济措施会得到更好的结果。批评过去很容易,但即便是后见之明,也很难说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导致黄金时代终结的那股力量,谁也无法与之抗衡。至于今后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何去何从,沒有人能给出明确答案。在全球大环境较为恶劣的后疫情时代读这本书颇有些意味深长。应该说未来的福祉更多依赖于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锈带” 的被抛弃、“硅谷” 的欣欣向荣显然说明了这点。在鼓励创新方面,政府不仅仅是普通的旁观者,教育和移民的良好政策让更多的科技人才投入到拓展知识边界的工作中。“但是,创新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生产率产生影响,是政府无法控制的”。看到这句话,不禁又令人迷茫起来。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貌似繁荣的年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大繁荣真可称得上是一场虚假的盛大狂欢。这一表象是建立在石油美元之上,各种银行翻着花样地包装和组合各种债券,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掩盖着债券危机。却在九十年代迎来了经济危机。这一切复杂经济行为的背后,是资本贪婪的嘴脸露出,对利润强硬甚至是疯狂的追逐。债券和金融解决不了的,就发动战争。当这一切都不再动弹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资本以及诞生资本的那个制度,已经释放完了所有优势和动力,衰落也就不可避免。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黄金时代的开始毫无征兆,终结也突如其来

            50 年代到 73 年的经济发展高歌猛进,似乎是突然的,生活在幸福未来的美梦醒了。面对生产力下降、高通胀、高失业率、难以控制的汇率等一系列问题,无论自由市场或者国家主义改革,其改善功能似乎都难以长期有效。制定能够应对人口变化和技术创新的社会契约,具有巨大难度。本文没有提供解药、答案,只是详细的描述了各种试图提供解决方案的经济理论,如何与现实操作互相印证或一脚踏空。多了解些历史细节(特别是拉美国家失去的十年),还是比不了解能更好的为预期未来增加些有益的贝叶斯素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这本穿插着精彩人物故事和历史细节的小书里,莱文森告诉了我们三项重要的发现。首先,长达 25 年的战后繁荣期,是人类经济史上的特例。它既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的齐心协作,也与历史的机缘巧合有关。从这样的特例出发,认为经济周期律已经被克服,繁荣可以永续,显然是一种自大。其次,在繁荣年代起过作用的政策,并不能无限复用下去。民众的心理状态,政治家的个人偏好,乃至社会发展程度的改变,都会影响调控的效果。一个时期里促进过增长的政策,在另一个时期完全可能造成反作用。最后,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靠的是生产率的提升,而不是一两位经济学家的灵光一现。明白了这几条道理,你再观察经济现象时,就会更理性,也更透彻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主要关注危机中超越国界的方面,试图纠正这种误解。书写历史是一项挑战:在某地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别处往往鲜为人知;不同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表现,在细节上不免天差地别;哪怕是最投入的读者,面对大量的统计数字也会兴味索然;针对汇率和银行监管的国际谈判,各种细枝末节令人心烦意乱。然而,如若缺乏国际视野,我们对重要的历史事件的理解就是肤浅的或不完整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以广阔的视角丰富了我们早已熟知的历史中被人忽视的细节。在粗糙的历史叙述中,从美苏冷战结束到新冠疫情前这段历史的主旋律似乎是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干预主义之间相互角力,而每个国家都在大政府弱市场和小政府强市场之间有各自的站队。但这本书通过对细节的丰富告诉我们,美国、法国、日本等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在国有化、强政策主导与去监管化、放任自流之间反复变换的尝试,意识形态对政策风格的塑造远不如经济波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毕竟我们都活在大大小小的周期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已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973-2022,五十年。

                      好应景的一本书,周期性的东西谁也躲不掉,1973-2022, 五十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代的潮流 转折

                        ' 那个时代 产生大的政策 如布雷登森林体系 世界各地的社会政策的选择 产生了很多奇迹 有些新的转向 而这时的中国 是在安心的做自己的事 阶级斗争本质上 任何社会变革 政策的修订 文化的塑造 能不能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 带来创新 效率的提升 物资的丰富 他就是好的改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它的原书名叫《不寻常的年代:战后繁荣的终结与常态经济的回归》,写的是一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发生在 1973 年,距离今天已有半个世纪。但它提出的问题,却是每一个国家乃至每一个普通人,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的。这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让经济维持高速增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历史,思当下

                            半个世纪以前的那个经济转折点,高速增长变慢后每个国家不同的应对以及结果,都仿佛是在提前演练我们将要经历的未来,甚至是正在经历的当下。未来走向何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没有任何一条规律可以是恒久不变且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可循

                              1973 年,荷兰迎来了第一个 “无车星期天”,学生悠闲地走在汽车道上散步,孩子们蹬着滑板在马路上开启了他们的竞赛,老人家或步行,或骑着自行车去教堂或去看望孙子孙女…… 在今天看来,这是一幅非常环保的画面。然而,在这幅画面的背后,却是实实在在的无奈。同年 10 月,中东战争爆发,在沙特阿拉伯的带领之下,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开始了反击和报复,宣布石油对英美、日本、加拿大、荷兰等国禁运,暂停出口,导致原油原来每桶 3.2 美元的价格,涨到了将近 12 美元。于是历史上便记录下了开头这 “环保” 的一幕,在欧洲,开车的特权成了令人羡慕的身从象征;在天气渐冷的美国,卡车司机开始堵塞高速公路以抗议油价的高升;日本政府则指示各家各户熄灭热水器上的加热指示灯…… 这样 “环保” 的画面,并没有持续太久,在来年的 3 月便结束,历史学家大笔一挥,将它记录为 “第一次石油危机”。但对于经济学家来说,20 世纪的后 50 年可以分为两个经济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二战结束,它将使半个地球迎来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奇迹。第二阶段,则是从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到 200 世纪末,虽然第一次石油危机已成为历史,但一场延续时间更长、引发无数动乱的麻烦的新危机,正在萌芽,也让大半个地球陷入了经济危机。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在这一场危机中,当今世界格局基本定型…… 为什么会这样?纽约市立大学历史学博士马克・莱文森,在《大转折》这本书里,全景式复盘战后世界经济起落的 50 年。深度解析战后世界经济空前繁荣,及其未能持续和再现的原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国际版的《置身事内》。

                                此书全景展示 80 年代石油危机冲击下的全球大通胀。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全球大通胀趋势明显。这和石油危机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阅读此书,如果对照分析,非常有助于大家对比理解当前国内外处境。换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很像《置身事内》的国际版,每一个章节,都值得仔细对比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经济还能增长吗?

                                  阅读《美国增长的起落》,并未减少我的疑惑,相反,还增加了。比如,增长起落的背后是否有普遍规律?这些规律对其它国家是否适用,是否有例外?或左或右的政府政策,谁更有益于经济,更有益于人民?当然,最最重要的是:马克・莱文森(Marc Levinson)以 1973 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史为背景,写作的《大转折》,在某种程度上解答了我的疑问。“导致黄金时代(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初)终结的那股力量,我们没有明确的办法与之对抗。发达国家不再像曾经那样蓬勃发展了,这一点无可争辩”。莱文森的 “那股力量” 其实就是让戈登的 “劳动生产率(Y 总产出 / H 总工时)”、索洛的 “全要素生产率” 逐渐停滞的力量。可以讲:劳动生产率的停滞源自于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停滞。1960 - 1973 年的 13 年间,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 34 %;而 1973 - 1986 间的 13 年,该指标仅增长了 7%,前后对比惊人。作为全球当之无愧的科技创新强国、尚且如此,其它经济体有可能做的更好吗?无数经济学家为此开出了药方。有趣的是:甭管什么方子,各国政客们因情势所迫,统统尝试了一遍。讲清楚这段历史,正是莱文森《大转折》一书的价值所在。…… 阅读更对内容请关注【语道的读书笔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在更长的周期下,回顾经济发展历程,我们未能找到颠扑不破的规律,但生产率的提升仍是有效的选择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济大视野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认识到各国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健康状态不可否认是一个复杂的模糊系统,不仅受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也严重的依赖于与全球其它国家的关系。全球共同体作用愈发强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当前的美国有类似之处,历史会重演

                                        本书回顾了 1973 石油危机以来,欧洲各国和美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作者指出,50-70 年代的高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战后各种要素共同作用导致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促进了经济的黄金增长。然后之后,随着石油能源的上涨,美国为了应对高通胀,采取的石油进口限制,贸易保护,无效,到最终各行各业的去管制运动的被迫进行。英国经历 70 年代高通胀高失业率,但最终撒切尔上台,为提高企业活力采取的私有化改革,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而不是调整短期利率来提振经济。作者认为,只有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才能保持经济长期的增长。各种货币财政政策长期都是无效的,只能改变短期,甚至带来危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转折

                                          发生大转折时中国还没有上牌桌,现在主要工业国家都是供大于求,在中国除了粮食,其它工农业商品都供大于求,最最重要的是全世界的社会底层收入无法提高,甚至下降!购买力不足!全世界都是贫富差距太大!社会底层希望从新分配蛋糕,而富裕阶层寸步不让!考验全世界的执政者!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