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书剑恩仇录》读后小记
今天终于读完了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顿感释怀了。厚厚的一本长篇小说,读完实属不易,每天读上几页,也觉得很充实。所以,就以『读后小记』为题,聊作纪念。 先前决计读完金庸先生的所有小说,这本应该是读完的第四本书了,想来还是很得意的,只是花费时间确实良多,不过还是很有意义的。 《书剑恩仇录》这本小说是金庸先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内容中的思想和内容是值得推敲的,尤其是针对乾隆皇帝的非议和抵牾还是存在一些偏见的,这也是历史发展的使然。小说中,对于红花会各位英雄豪杰的描写是不遗余力的,读来让人顿生万丈豪情,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所在。 金庸先生的小说值得认真阅读,才能获得更多的感悟。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本书第三版修改时,曾觅得伊斯兰教《可兰经》全文,努力虔诚拜读,希望本书所述,不违伊斯兰教教义,盖作者对普世宗教,均怀尊崇虔诚之意。唯各宗教教义深奥,浅学者不易入门也。《金庸作品集》每一册中都附印彩色插图(编者按:内地版本未收),希望让读者们(尤其是身在外国的读者)多接触一些中国的文物和艺术作品。如果觉得小说本身太无聊,那就看看图片吧。书后那枚 “金庸作品集” 的印章是香港金石家易越石先生所作。本书之出版,好友沈宝新兄、王荣文兄、同事陈华生先生、许孝栋先生、吴玉芬女士、徐岱先生、李佳颖小姐、郑祥琳小姐、蒋放年先生等各位赐助甚多,谨志感谢之意。严家炎、冯其庸、陈墨三位先生多赐教言,大都已嘉纳而收入改正版中,极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清代社团治理实务——谁是合格的二代目?看完了哈~简单的说,这本书的主线就是:新手资源人脉型年轻 CEO 的失败案例集,看起来相当于浑水做空报告。1. 虽然是金老爷子的早期作品,但是把陈家洛这个没经验的管理者刻画得淋漓尽致,优柔寡断也是 knowhow 不够的表现,能踩的坑也特别有代表性:a. 因为误会李沅芷,在处理与霍青桐的情感纠葛时,陈家洛幼稚得像个孩子,一点儿也不阿尔法精英。b. 因为迷恋香香公主,意乱情迷之下多次以身犯险,是一点点儿风控意识、大局意识都没有哈~但是真实,以陈家洛的年纪来说,也可以理解。日常工作中,不知道见过多少的离谱行为了,比他年纪大比他愚蠢的有的是。当然,安排陈家洛只身到回疆给霍青桐父女送信,也是有问题,这种管理足可以害死社团。c. 因为血缘关系,轻信乾隆兴复汉室的承诺时,身边的前辈都觉得总舵主 too young too naive。直到最后,陈家洛还亲自劝心上人为社团献身,后来证明是臭棋中的臭棋。那些认为经历了这些后,霍青桐还能原谅他,并最终两个在一起的,是既不懂金庸,也不懂人性。2. 虽然红花会是当时最大的社团,在组织架构、人事安排、社团治理、战略制定等方面,都像创业公司一样没有章法。a. 如果单纯为了利用陈家洛、乾隆的这层血缘关系,红花会让陈家洛做个没经验的菜鸟担任 CEO 兼董事长,既出主意又决策,就是个重大失误。顶多让他担任个董事总裁就好了,专门负责跟乾隆的 GR 外联工作。b. 当然,从书中的描述来看,也没有其他可以胜任 CEO 的角色。说明红花会的高层人才梯队建设很有问题,而且高层人员背景过于单一,不能形成能力上的互补。c. 策划 n 年,横跨两代管理层的唯一重大项目,居然没有 plan b?当发现乾隆不肯就范后,项目原地结束,红花会上下意兴阑珊,总部迁移回疆。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组织维持不到一年,就得分崩离析。3. 书中最喜欢的角色是李沅芷,古灵精怪可可爱爱,女扮男装闯荡江湖,个性洒脱敢爱敢恨,而且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老爸是古北口直隶提督,省级军区一把手,乾隆身边的红人;老公是最大社团董事成员兼核心高管,红花会上下人气超高的人物。夫复何求啊,夫复何求~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魂归黄土在回疆的大漠之中,天上一弯新月,冷冷的月光洒在一望无际的黄沙上,在帐篷中,一张骆驼鞍子当作了小几,上铺羊毛薄毡,毡上横放一柄极锋利的长剑,剑刃闪着青光,映出半刃干了的血迹。阿凡提一抹胡子,森然说道:“陈兄弟,这柄长剑,是秃鹫陈正德老爷子用来自杀的。还有一柄,雪雕陈夫人用来抹了自己脖子。翠羽黄衫托我将这柄剑带来给你。她说你再要自杀,不要悬梁,就用陈老爷子这把剑。翠羽黄衫一得知你的死讯,她就用她师父陈夫人的短剑自杀。我们穆斯林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从来没有说了不算数的。” 陈家洛惊道:“请问老爷子,翠羽黄衫在哪里?请你带我去见一见她!” 阿凡提冷笑一声,说道:“有什么好见?你只要不死,将来有几十年时光好见。你再要自杀,大家在地狱的火窟里相会好了。” 陈家洛黯然道:“喀丝丽自杀了来给我们报信,救了红花会的几十条性命。她要堕入火窟,这孩子孤苦伶仃的,我也要入火窟去陪她。” 阿凡提哈哈大笑,直笑得弯下了腰,直不起身子。陈家洛躬身行礼,说道:“请问老爷子,我说错了什么?请你指教。” 阿凡提道:“你曾跟喀丝丽说,要皈依穆斯林,不过你说了不做。我们可兰经上说,安拉要罚自杀的人,要判他们堕入火窟,永远受苦。可兰经第三十九章五十五节说:‘安拉的仆人啊,你犯了罪,亵渎了你的灵魂,但对安拉的大慈大悲不要失望,安拉会宽恕罪行。他对他所喜欢的人会大发恩慈,安拉会原谅真正的信徒。’可兰经第四章第六十七节说:‘凡是遵奉安拉与使徒的人,将和先知及圣人们住在一起,为了安拉而战死、殉难的人,安拉会大大奖赏他们。’又说:‘为了安拉而死的义人,放弃了今世的生命,不论是死亡了还是胜利了,安拉一定赐给他们最丰厚的奖赏。’奖赏什么?‘他们死后一定进入天堂,在清流不绝的花园里侍奉安拉……’你没有受过我们阿訇的教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喀丝丽为了穆斯林的朋友而死,就是为了安拉而战死,安拉早派了天使接她上了天堂……” 陈家洛将信将疑,喃喃的道:“难怪她的坟墓中没有尸体,她是上了天吗?” 阿凡提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你做了穆斯林,为了安拉而死,得到安拉的慈悲,说不定在天堂中就能见到她了。” 陈家洛精神大振,求道:“老爷子,请你带我去见一位你们的阿訇,求他教导我。我一辈子读孔夫子的圣贤书,原来都是不对的。唉,百无一用是书生,我读错了书,说什么忠孝仁义,害死了不少好兄弟。” 一直坐在帐篷角落里的一位白发老者站起身来,走上几步,说道:“陈总舵主,话不是这样说,孔孟圣贤之道,也并没有错。” 陈家洛躬身道:“陆前辈,晚辈脸皮再厚,也不能当这红花会的首领了。晚辈愚蠢无比,信了皇帝的话,以为他真有兄弟之情、夷夏之见,会得信守盟约,驱满复汉,还我河山。岂知书呆子无知之极,害死了天山双鹰两位前辈,害死章十哥和不少兄弟,以及少林寺的许多位高僧。晚辈所以不得不自尽,一来是无颜生于天地之间,要向死难者谢罪,二来是想到地狱去陪伴那位为我而死的红颜知己;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出位来,卸此重任,另请贤能统领天下红花会的数万兄弟。” 那老者乃武当派名宿陆菲青,他文武全才,退隐时武功固然没有荒废,更多读诗书,以致去做了李可秀总兵府中的教书先生,说道:“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夫子并不许可一勇之夫。” 陈家洛点头道:“晚辈最近在北京的举动,真是卤莽灭裂之至,既不临事而惧,事先也未跟各位前辈商量请教,谋定而后动。” 陆菲青道:“陈总舵主,你悬梁自尽,却又犯了急躁的毛病。你遗书要无尘道长、赵半山兄弟共任红花会之主。众兄弟呼天抢地,人人悲伤。无尘道长说道:如果你自尽不治,大家都要相从于地下,到阴世再干红花会去。这次北京失利,是大伙儿一起干的,又不单是你一个儿的主意。推想起来,最初的主意还是你义父起的。你不过是遵奉义父之命而已。” 陈家洛默然不语。陆菲青缓缓摇头,叹道:“‘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红花会的众位兄弟,今日都是你的‘亲’了,你自暴自弃的自尽,只不过出于一朝之忿,把他们全都忘了。” 陈家洛道:“晚辈也不是出于一朝之忿,而是前后思量,实在无德无能、无智无勇,愚而信人,可说是罪不容诛,非自尽不足以谢天下……” 说着不禁流下泪来,言语中已带呜咽。陆菲青轻拍他肩头,说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是《论语》中的话。” 陈家洛道:“前辈教训得是。不过我们一败涂地,已经无可更改的了。” 陆菲青凛然道:“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何况红花会众兄弟跟我们这些人,个个都是舍生忘死,为国为民,行的是天下之大道,并非单只你‘独行其道’。虽然前途艰难,未必有成,但大丈夫知其不可而为之,自反而缩,虽万千人,吾往矣!” 伸掌大力在胸口拍了几下,说道:“总舵主,咱们英雄好汉,又怕了什么?” 陈家洛饱读诗书,知他所引述的话都出自《论语》、《孟子》、《公羊春秋》,是中华古圣贤的教诲,含义至大至刚,不由得胸中浩气登生,纵声长啸,一揖到地,说道:“老前辈当头棒喝,令我登悟前非。” 说着展开轻功,向前直奔。他这一发力狂奔,月光下在沙漠中掀起长长一条沙龙,滚滚而前,直奔出数十里之遥,不知不觉间奔到了一座湖边,只觉得腿脚酸软,口干舌燥,扑在湖边,狂饮湖水,饮了半晌,双臂浸在湖水之中,就此伏着喘气休息。迷迷糊糊中半醒半睡,忽觉有人拿了一块浸了水的布帕在他额头轻轻抹了几下,陈家洛一惊坐起,下身坐入湖水之中,只见一个女郎俏生生的站在身边,头上翠羽,身上黄衫,正是霍青桐,右手中拿着一块湿淋淋的手帕,微笑说道:“阿凡提老爷子不放心,叫我来瞧瞧你,心中明白了些没有?” 陈家洛道:“喀丝丽哪里去了?喀丝丽,喀丝丽!” 突然放声大哭,扑在地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不完美的开端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开始就行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写的第一本小说,武侠长征的开始写的并不完美,可以说是沿着金庸之前的武侠小说套路写的,现在看的这一版其实是金庸修改过的,很多之前的问题修改了,也就有了金庸自己的特色在里面。当然一开始铺垫太长而且主角也没具体介绍,使得陈家洛这个人物有些模糊,就知道很厉害了,当然这是之后看金庸其他小说和电影电视剧留下的印象,直到红花会很厉害。不过其中还是有很多有趣的点,包括假扮混入、对战狼群、少林闯关等等,当然最后还是说到了我们比较熟悉的武侠跟官场的关联,而这再之后的作品中同样也体现有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1. 这拳法包蕴百家,其妙处尤在于一个 “错” 字,每一招均和各派正宗手法相似而实非,一出手对方以为定是某招,举手迎敌,才知打来的方位手法完全不同,其精微要旨在于 “似是而非,出其不意” 八字。旁人只道拳脚全打错了,岂知正因为全部打错,对方才防不胜防。2. 霍青桐心想:“刚才打落这奸贼暗器,救了我性命的原来是他。” 不免仔细看了他两眼,见这人丰姿如玉,目朗似星,轻袍缓带,手中摇着一柄折扇,神采飞扬,气度闲雅。两人目光相接,那人向她微微一笑,霍青桐脸一红,低下头跑到父亲跟前,在他耳边低低说了几句话,木卓伦点点头,走到那青年马前,躬身行礼。3. 陈家洛听她歌中含意嘲弄多于责怪,于是慢慢走回湖边,缓缓抬头,只见湖边红花树下,坐着一个全身白衣如雪的少女,长发垂肩,正拿着一把梳子慢慢梳理。她赤了双脚,脸上发上都是水珠。陈家洛一见她如明珠、似美玉的容颜,一颗心又是怦怦而跳,暗想:“天下哪有这样的美女?” 只见她舒雅自在的坐在湖边,明艳圣洁,几乎不信是凡人,白衣倒映水中,落花一瓣一瓣的掉在她头上、衣上、影子上。他平时潇洒自如,这时竟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2.0不值得读两颗星里面,一颗星是因为得到最低只能打一颗,另外一颗是我对自己能力的不确定:一方面,目前为止这是我读过最差劲的金庸的小说。包括但不止于剧情和人物刻画太差劲、关键节点都是靠巧合和人的神力推动、没有一个固定视角、情感动机占比太大、很多无意义心理描写…… 不是说没有优点,但缺点实在是太突出了,阅读体验真是很差很差很差很差。另一个方面,我在思考是不是我不会读小说?因为毕竟我读的文学类并不多,有没有可能某一类小说就是不按照逻辑来推演?其实真实的历史或者真实发生的事情,就没有一个和小说一样清晰的让人恍然大悟的逻辑线 —— 有可能这本小说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呢。而且如果仔细回想,游戏剧情或者看电视剧看电影也会碰到非常多不合逻辑的地方,然而我在看的时候是没有感知的。但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反思,才回味过来原来有那么多不对的地方。之所以反思,是因为不同于观看 —— 观看是来不及思考的 —— 阅读是一边读一边思考的过程,不讲逻辑、生硬尴尬的地方就会格外惹人注意。所以有可能是这本书的写法不同,多留一颗星,免得我以后真发现这本书的好,然后觉得现在的自己太傲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翠羽黄衫空运筹 金銮孤帝负盟言故事里两条交织的主线,最终都走向了令人扼腕的悲剧。 一、回民部落的悲歌 第一条主线是清廷对回民部落的围剿。尽管霍青桐凭借智勇带领族人打赢过几次反击战,但终究难敌清廷大军的绝对实力。回民部落首领木卓伦一家尤为惨烈:儿子霍阿伊战死沙场,最小的女儿香香公主被俘后不愿受辱,最终以匕首自尽。整个部落几乎全军覆没,只留下无尽的悲凉。 二、红花会的反清幻梦 另一条主线是红花会的 “反清复明” 大业。先是二当家文泰来遭清廷追捕重伤被俘,群雄历经艰险才将他救出,还意外获得了乾隆身世的秘密 —— 原来他是海宁陈家之子。然而,总舵主陈家洛却对乾隆抱有幻想,轻信其 “愿与红花会合作反清” 的承诺,最终在北京陷入乾隆设下的圈套。识破诡计后,红花会本有机会除掉乾隆,却被用周绮刚出生的孩子作为要挟,不得不眼睁睁放走他。此役中,红花会章进战死,天山双鹰自刎,少林寺也有不少僧人伤亡。“反清复明” 的目标彻底落空,红花会只能转入地下躲避追捕。 三、意难平:妥协的结局与情感的纠缠最让我意难平的,是最后放走乾隆的情节。霍青桐那句 “死去的人已去了天堂,让孩子活下去吧” 虽有道理,但眼睁睁看着元凶逃脱,实在令人郁结。我甚至想,若当时能像武诸葛徐天宏、周绮夫妇那样刚烈,哪怕同归于尽也要除掉乾隆,结局是否会不同? 但金庸或许也有无奈,小说虽可虚构,但彻底改写乾隆的历史结局(让他死于非命),会彻底与真实历史脱节。这种 “历史的枷锁”,让悲剧更添一层宿命感。 此外,陈家洛在霍青桐与香香公主之间的情感摇摆,也让我不太舒服。尽管古代回族有一夫多妻的习俗,但金庸其他作品中主角多是专一的感情线(如杨过与小龙女、郭靖与黄蓉),相比之下,陈家洛的 “左右为难” 显得优柔寡断,最终书里用香香公主的死来 “回避” 回答这个问题。正如书中所言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他既没能成就家国大业,也没能妥善处理情感,虽然书中有大段内心戏的自责洗白,但 “观其行” 还是有 “渣男” 之嫌。 四、几对夫妻的饱满形象书中配角的塑造倒是相当丰满:骆冰与文泰来夫妇生死相依,武诸葛徐天宏与周绮从 “欢喜冤家” 到共赴患难,余鱼同与李沅芷的感情则更像一场 “报恩式” 的妥协 —— 余鱼同因暗恋骆冰不得,最终被李沅芷的执着打动。这种 “一方付出换回报” 的情节,虽让故事更具戏剧性,却也暗含 “单方面牺牲” 的价值观,说难听点,有种舔狗的最终幻想,现实中实在不可取。 五、小人得志的现实隐喻 全书最后以唯一成功的人竟然是乾隆,他不讲原则、不顾亲情、毫无信义,却最终坐稳了江山。红花会群雄虽有 “道义” 加持,过程中也曾势如破竹,结局却落得 “小人得志,正道式微”。这种 “魔高一尺,道未高一丈” 的悲壮,让人意难平,或许也是现实隐喻 —— 历史往往不按 “善恶有报” 的剧本上演。但金庸也极尽所能对乾隆挖苦了,比如对乾隆诗词 “附庸风雅、毫无才情” 进行了无情嘲讽,也算是出了点恶气。与金庸其他成名作相比,有及格水平,算不上精品,但作为开山之作也能理解,偏心多打了一星。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红花遇清风,聚散更别离《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的开山之作,虽略显青涩,却已见江湖磅礴、情义交织的格局。读罢掩卷,不由为陈家洛的命运慨叹 —— 他身负光复汉室的重任,周旋于江湖与庙堂之间,却终究被身份所困,被情义所伤。红花会群雄个性鲜明,从豪气干文的文泰来,到机灵俏皮的骆冰,每个人物都跃然纸上。而反派张召重也并非纯粹邪恶,只是忠于自己的信念,最终沦为悲剧棋子。这种对复杂人性的刻画,正是金庸笔力的初显。书中 “情” 与 “义” 的冲突尤为深刻:陈家洛在霍青桐与香香公主之间的徘徊,实则是家国大义与个人情感的挣扎。而他最终的失败,似乎早已注定 —— 江湖侠气终究难敌政治权谋,英雄梦终被现实碾碎。或许,《书剑》的魅力正在于此:它不是一个完美的故事,却真实地展现了人在命运洪流中的无奈与抉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