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广东朗声新修版,金庸先生最终修订本全集。权威版本,值得收藏。

内容简介

全36册,含《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附:《袁崇焕评传》)《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附:《鸳鸯刀》《白马啸西风》)《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附:《越女剑》《卅三剑客图》)《笑傲江湖》《鹿鼎记》。

《书剑恩仇录(新修版 全二册)》:
《书剑恩仇录》是一部讲述清乾隆年间红花会群雄在年轻总舵主陈家洛的率领下,反清复明的故事。清朝大臣陈世倌之子、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获悉一个惊天秘密:当朝皇帝乾隆竟是他胞兄。乾隆下江南,兄弟相见,陈家洛以兄弟之情、民族大义力劝乾隆恢复汉室江山,乾隆虚与委蛇,假意答应,一张暗藏杀机的大网却在慢慢撒开……书中描写了仁人志士对生命的坚忍、对使命的执着,虽屡遭失败,却不掩人性的光辉。

《碧血剑(新修版 全二册)》:
《碧血剑》讲述了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因皇太极的反间计而遭崇祯皇帝冤杀。一心为父报仇的袁承志年纪轻轻被推举为武林盟主。欲报杀父之仇,又遭亡国之危,少侠毅然选择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树义旗、助闯王、力抗满清铁骑。一身绝世武功的他历尽千难万苦,却未能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满腔悲愤的他不得不远赴海外。《碧血剑》一书作者以悲天悯人的笔触描写明末乱世的人间惨状,处处充满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

《射雕英雄传(新修版 全四册》:
《射雕英雄传》一书阐释了侠义精神的真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射雕英雄传》讲述了,南宋年间,随丈夫杨铁心流落江南牛家村的包惜弱救了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却害得丈夫和义兄郭啸天两家家破人亡。郭啸天的妻子逃到蒙古大漠,生下遗腹子郭靖。傻小子郭靖得到丐帮帮主洪七公传授绝技“降龙十八掌”,更赢得心上人蓉儿芳心。坚毅淳朴的傻小子终成一代大侠。包惜弱和杨铁心之子杨康认贼作父,成了金国的小王子,最终害人害己,惨死在牛家村。《射雕英雄传》一书阐释了侠义精神的真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神雕侠侣 (新修版 全四册》:
《神雕侠侣》讲述了,南宋年间,蒙古大军围攻襄阳城。大侠郭靖带领城内军民殊死抵抗。郭靖义弟杨康的遗腹子杨过投身古墓派,并与师父小龙女展开一场为世俗所不容的师徒之恋。欲杀郭靖为父报仇的杨过,最终却感于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毅然助其守城。屡建奇功的神雕大侠杨过,身受断臂之痛、情花之毒,却不畏艰难险阻,一心追求自己的真爱,经历世人难以想象的种种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

《雪山飞狐(新修版)》:
《雪山飞狐》一书讲述的是闯王李自成四大侍卫胡、苗、范、田后人和闯王军刀的故事。当年闯王兵败九宫山,将藏有复国宝藏的闯王军刀交给四大侍卫之首胡侍卫保管,苗、范、田三位误以为他卖主求荣,将其杀死。百余年来,四家后人不断寻仇和寻宝,却无一能得善终。豪气干云的胡一刀之子“雪山飞狐”胡斐,淡然面对惊世宝藏,只想与意中人苗若兰长相厮守,却又被逼与她的父亲金面佛苗人凤展开生死搏斗。

《飞狐外传 (新修版 全二册)》:
《飞狐外传》一书讲述了,少年英豪胡斐,为替惨死的穷苦百姓钟阿四一家伸张正义,一路追杀恶霸凤天南。涉世未深的英雄少年不惧巨奸大恶的权势,不为荣华富贵所动,一心只为伸张天理公义。最终恶人虽然得诛,深爱他的义妹程灵素却为救爱人而死,而他念兹在兹的意中人袁紫衣也早已皈依佛门。《飞狐外传》情节离奇曲折,爱情故事凄婉动人,读来令人怅惘。

《倚天屠龙记 (新修版 全四册)》:
《倚天屠龙记》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功和慈悲心怀。他是统驭万千教众和武林豪杰的盟主,为救世人于水火可以慷慨赴死;他是优柔寡断的多情少年,面对深爱他的赵敏、周芷若和蛛儿,始终无法做出感情抉择。

《连城诀(新修版)》:
《连城诀》讲述了淳朴懵懂的乡下少年狄云随师父师妹进城为师伯贺寿,遭师伯一门陷害,被打入死牢,遭遇种种不白之冤,却也练成绝世武功。情深义重的义兄惨遭毒死,心爱的师妹嫁作仇人之妇,敬重的师父原来为了宝藏弑师杀徒,狄云终于明白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是连城剑谱中隐藏的巨大宝藏,而是人们心中的贪欲。作者以质朴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不已、让人悲愤莫名的故事,隐藏在诸般恶行中的人性光辉始终给人以巨大希望。

《天龙八部(新修版 全五册)》:
《天龙八部》一书以北宋、辽、西夏、大理并立的历史为宏大背景,将儒释道、琴棋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其中,书中人物繁多,个性鲜明,情节离奇,尽显芸芸众生百态。丐帮帮主乔峰与大理国王子段誉、少林弟子虚竹结为兄弟。他身为大宋武林最大帮帮主,发现自己竟是契丹人,虽受尽中原武林人士唾弃而不肯以怨报怨;他身为辽国南院大王,却甘愿背上叛族罪名,最终以悲壮的自杀来阻止辽国发兵攻宋,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侠客行(新修版 全二册)》:
传说中的侠客岛每十年派出赏善罚恶二使来中原,强邀武林各派掌门人赴岛喝腊八粥,而去了侠客岛的掌门人又个个杳无音信……自小无名无姓、被唤作“狗杂种”的少年石破天因外出寻母而意外得到玄铁令,糊里糊涂地学武功,糊里糊涂地被人当成长乐帮帮主,又糊里糊涂地代接赏善惩恶令前往侠客岛……大巧反成大拙,大愚才是大智。石破天用他离奇的经历讲述了一个“吃亏是福”的道理。

《笑傲江湖(新修版 全四册)》:
名门正派的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只因心性自由、不受羁勒,喜欢结交左道人士,被逐出师门,遭到正宗门派武林人士的唾弃而流落江湖。令狐冲依然率性而为,只因正义良知自在心中。后来他认识了魔教圣姑任盈盈,两个不喜权势、向往自由的年轻人几经生死患难,笑傲江湖,终成知心情侣。书中处处渗透着追求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的精神,对人性的刻画殊为深刻。

《鹿鼎记(新修版 全五册)》:
《鹿鼎记》讲述了出身于妓院的少年韦小宝,凭一时之勇搭救了落难的江湖好汉茅十八,又阴差阳错地假冒小太监,成为少年康熙驾前第一红人;他既是天地会总舵主的关门弟子,被寄予反清复明重任;他又艳福齐天,娶得七个如花似玉的夫人;他不肯反清,只因当今皇上是好朋友小玄子;他不肯剿灭天地会,只因不愿坏了江湖义气;他不学无术,却是天下最好运的小无赖;他建功无数,却懂得功成身退。《鹿鼎记)》更似一部历史小说的神来之笔。

目录

  • 书剑恩仇录(新修版)全二册
  • 版权信息
  • 书剑恩仇录(上)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第一回 古道腾驹惊白发 危峦击剑识青翎
  • 第二回 金风野店书生笛 铁胆荒庄侠士心
  • 第三回 避祸英雄悲失路 寻仇好汉误交兵
  • 第四回 置酒弄丸招薄怒 还书贻剑种深情
  • 第五回 乌鞘岭口逢鬼侠 赤套渡头扼官军
  • 第六回 有情有义怜难侣 无法无天赈饥民
  • 第七回 琴音朗朗闻雁落 剑气沉沉作龙吟
  • 第八回 千军岳峙围千顷 万马潮汹动万乘
  • 第九回 虎穴轻身开铁铐 狮峰重气掷金针
  • 第十回 烟腾火炽走豪侠 粉腻脂香羁至尊
  • 书剑恩仇录(下)
  • 第十一回 高塔入云盟九鼎 快招如电显双鹰
  • 第十二回 盈盈彩烛三生约 霍霍青霜万里行
  • 第十三回 吐气扬眉雷掌疾 惊才绝艳雪莲馨
  • 第十四回 密意柔情锦带舞 长枪大戟铁弓鸣
  • 第十五回 奇谋破敌将军苦 儿戏降魔玉女瞋
  • 第十六回 我见犹怜二老意 谁能遣此双姝情
  • 第十七回 为民除害方称侠 抗暴蒙污不愧贞
  • 第十八回 驱驴有术居奇货 除恶无方从佳人
  • 第十九回 心伤殿隅星初落 魂断城头日已昏
  • 第二十回 忍见红颜堕火窟 空余碧血葬香魂
  • 魂归何处
  • 后记
  • 碧血剑(新修版)全二册
  • 版权信息
  • 碧血剑(上)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第一回 危邦行蜀道 乱世坏长城
  • 第二回 恩仇同患难 死生见交情
  • 第三回 经年亲剑铗 长日对楸枰
  • 第四回 矫矫金蛇剑 翩翩美少年
  • 第五回 山幽花寂寂 水秀草青青
  • 第六回 逾墙搂处子 结阵困郎君
  • 第七回 破阵缘秘笈 藏珍有遗图
  • 第八回 易寒强敌胆 难解女儿心
  • 第九回 双姝拼巨赌 一使解深怨
  • 第十回 不传传百变 无敌敌千招
  • 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间关百战时
  • 第十二回 王母桃中药 头陀席上珍
  • 碧血剑(下)
  • 第十三回 挥椎师博浪 毁炮挫哥舒
  • 第十四回 剑光崇政殿 烛影昭阳宫
  • 第十五回 娇娆施铁手 曼衍舞金蛇
  • 第十六回 荒冈凝冷月 纤手拂晓风
  • 第十七回 青衿心上意 彩笔画中人
  • 第十八回 朱颜罹宝剑 黑甲入名都
  • 第十九回 嗟乎兴圣主 亦复苦生民
  • 第二十回 空负安邦志 遂吟去国行
  • 袁崇焕评传
  • 后记
  • 射雕英雄传(新修版)全四册
  • 版权信息
  • 射雕英雄传 一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第一回 风雪惊变
  • 第二回 江南七怪
  • 第三回 黄沙莽莽
  • 第四回 黑风双煞
  • 第五回 弯弓射雕
  • 第六回 崖顶疑阵
  • 第七回 比武招亲
  • 第八回 各显神通
  • 第九回 铁枪破犁
  • 第十回 往事如烟
  • 射雕英雄传 二
  • 第十一回 长春服输
  • 第十二回 亢龙有悔
  • 第十三回 五湖废人
  • 第十四回 桃花岛主
  • 第十五回 神龙摆尾
  • 第十六回 九阴真经
  • 第十七回 双手互博
  • 第十八回 三道试题
  • 第十九回 洪涛鲨群
  • 第二十回 九阴假经
  • 射雕英雄传 三
  • 第二十一回 千钧巨岩
  • 第二十二回 骑鲨遨游
  • 第二十三回 大闹禁宫
  • 第二十四回 密室疗伤
  • 第二十五回 荒村野店
  • 第二十六回 新盟旧约
  • 第二十七回 轩辕台前
  • 第二十八回 铁掌峰顶
  • 第二十九回 黑沼隐女
  • 第三十回 一灯大师
  • 射雕英雄传 四
  • 第三十一回 鸳鸯锦帕
  • 第三十二回 湍江险滩
  • 第三十三回 来日大难
  • 第三十四回 岛上巨变
  • 第三十五回 铁枪庙中
  • 第三十六回 大军西征
  • 第三十七回 从天而降
  • 第三十八回 锦囊密令
  • 第三十九回 是非善恶
  • 第四十回 华山论剑
  • 附录一 成吉思汗家族
  • 附录二 关于“全真教”
  • 后记
  • 神雕侠侣(新修版)全四册
  • 版权信息
  • 神雕侠侣 一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第一回 风月无情
  • 第二回 故人之子
  • 第三回 投师终南
  • 第四回 全真门下
  • 第五回 活死人墓
  • 第六回 玉女心经
  • 第七回 重阳遗刻
  • 第八回 白衣少女
  • 第九回 百计避敌
  • 第十回 少年英侠
  • 神雕侠侣 二
  • 第十一回 风尘困顿
  • 第十二回 英雄大宴
  • 第十三回 武林盟主
  • 第十四回 礼教大防
  • 第十五回 东邪门人
  • 第十六回 杀父深仇
  • 第十七回 绝情幽谷
  • 第十八回 公孙谷主
  • 第十九回 地底老妇
  • 第二十回 侠之大者
  • 神雕侠侣 三
  • 第二十一回 襄阳鏖兵
  • 第二十二回 危城女婴
  • 第二十三回 手足情仇
  • 第二十四回 惊心动魄
  • 第二十五回 内忧外患
  • 第二十六回 神雕重剑
  • 第二十七回 斗智斗力
  • 第二十八回 洞房花烛
  • 第二十九回 劫难重重
  • 第三十回 离合无常
  • 神雕侠侣 四
  • 第三十一回 半枚灵丹
  • 第三十二回 情是何物
  • 第三十三回 风陵夜话
  • 第三十四回 排难解纷
  • 第三十五回 三枚金针
  • 第三十六回 生辰大礼
  • 第三十七回 三世恩怨
  • 第三十八回 生死茫茫
  • 第三十九回 大战襄阳
  • 第四十回 华山之巅
  • 附录 易经·阴阳与术数
  • 后记
  • 雪山飞狐(新修版)全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后记
  • 鸳鸯刀
  • 白马啸西风
  • 飞狐外传(新修版)全二册
  • 版权信息
  • 飞狐外传(上)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第一回 大雨商家堡
  • 第二回 宝刀和柔情
  • 第三回 英雄年少
  • 第四回 铁厅烈火
  • 第五回 血印石
  • 第六回 紫衣女郎
  • 第七回 风雨深宵古庙
  • 第八回 江湖风波恶
  • 第九回 毒手药王
  • 第十回 七心海棠
  • 飞狐外传(下)
  • 第十一回 恩仇之际
  • 第十二回 古怪的盗党
  • 第十三回 北京众武官
  • 第十四回 紫罗衫动红烛移
  • 第十五回 华拳四十八
  • 第十六回 龙潭虎穴
  • 第十七回 天下掌门人大会
  • 第十八回 宝刀银针
  • 第十九回 相见欢
  • 第二十回 恨无常
  • 后记
  • 倚天屠龙记(新修版)全四册
  • 版权信息
  • 倚天屠龙记 一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一 天涯思君不可忘
  • 二 武当山顶松柏长
  • 三 宝刀百炼生玄光
  • 四 字作丧乱意彷徨
  • 五 皓臂似玉梅花妆
  • 六 浮槎北溟海茫茫
  • 七 谁送冰舸来仙乡
  • 八 穷发十载泛归航
  • 九 七侠聚会乐未央
  • 十 百岁寿宴摧肝肠
  • 倚天屠龙记 二
  • 十一 有女长舌利如枪
  • 十二 针其膏兮药其肓
  • 十三 不悔仲子逾我墙
  • 十四 当道时见中山狼
  • 十五 奇谋秘计梦一场
  • 十六 剥极而复参九阳
  • 十七 青翼出没一笑飏
  • 十八 倚天长剑飞寒铓
  • 十九 祸起萧墙破金汤
  • 二十 与子共穴相扶将
  • 倚天屠龙记 三
  • 二十一 排难解纷当六强
  • 二十二 群雄归心约三章
  • 二十三 灵芙醉客绿柳庄
  • 二十四 太极初传柔克刚
  • 二十五 举火燎天何煌煌
  • 二十六 俊貌玉面甘毁伤
  • 二十七 百尺高塔任回翔
  • 二十八 恩断义绝紫衫王
  • 二十九 四女同舟何所望
  • 三十 东西永隔如参商
  • 倚天屠龙记 四
  • 三十一 刀剑齐失人云亡
  • 三十二 冤蒙不白愁欲狂
  • 三十三 箫长琴短衣流黄
  • 三十四 新妇素手裂红裳
  • 三十五 屠狮有会孰为殃
  • 三十六 夭矫三松郁青苍
  • 三十七 天下英雄莫能当
  • 三十八 君子可欺之以方
  • 三十九 秘笈兵书此中藏
  • 四十 不识张郎是张郎
  • 后记
  • 连城诀(新修版)全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一 乡下人进城
  • 二 牢狱
  • 三 人淡如菊
  • 四 空心菜
  • 五 老鼠汤
  • 六 血刀老祖
  • 七 落花流水
  • 八 羽衣
  • 九 “梁山伯·祝英台”
  • 十 《唐诗选辑》
  • 十一 砌墙
  • 十二 连城宝藏
  • 后记
  • 天龙八部(新修版)全五册
  • 版权信息
  • 天龙八部 一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释名
  • 一 青衫磊落险峰行
  • 二 玉壁月华明
  • 三 马疾香幽
  • 四 崖高人远
  • 五 微步縠纹生
  • 六 谁家子弟谁家院
  • 七 无计悔多情
  • 八 虎啸龙吟
  • 九 换巢鸾凤
  • 一〇 剑气碧烟横
  • 天龙八部 二
  • 一一 向来痴
  • 一二 从此醉
  • 一三 水榭听香 指点群豪戏
  • 一四 剧饮千杯男儿事
  • 一五 杏子林中 商略平生义
  • 一六 昔时因
  • 一七 今日意
  • 一八 胡汉恩仇 须倾英雄泪
  • 一九 虽万千人吾往矣
  • 二〇 悄立雁门 绝壁无余字
  • 天龙八部 三
  • 二一 千里茫茫若梦
  • 二二 双眸粲粲如星
  • 二三 塞上牛羊空许约
  • 二四 烛畔鬓云有旧盟
  • 二五 莽苍踏雪行
  • 二六 赤手屠熊搏虎
  • 二七 金戈荡寇鏖兵
  • 二八 草木残生颅铸铁
  • 二九 虫豸凝寒掌作冰
  • 三〇 挥洒缚豪英
  • 天龙八部 四
  • 三一 输赢成败 又争由人算
  • 三二 且自逍遥没谁管
  • 三三 奈天昏地暗 斗转星移
  • 三四 风骤紧 缥缈峰头云乱
  • 三五 红颜弹指老 刹那芳华
  • 三六 梦里真真语真幻
  • 三七 同一笑 到头万事俱空
  • 三八 胡涂醉 情长计短
  • 三九 解不了 名缰系嗔贪
  • 四〇 却试问 几时把痴心断
  • 天龙八部 五
  • 四一 燕云十八飞骑 奔腾如虎风烟举
  • 四二 老魔小丑 岂堪一击 胜之不武
  • 四三 王霸雄图 血海深恨 尽归尘土
  • 四四 念枉求美眷 良缘安在
  • 四五 枯井底 污泥处
  • 四六 酒罢问君三语
  • 四七 为谁开 茶花满路
  • 四八 王孙落魄 怎生消得 杨枝玉露
  • 四九 敝屣荣华 浮云生死 此身何惧
  • 五〇 教单于折箭 六军辟易 奋英雄怒
  • 后记
  • 附录 陈世骧先生书函
  • 侠客行(新修版)全二册
  • 版权信息
  • 侠客行(上)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一 烧饼馅子
  • 二 荒唐无耻
  • 三 不求人
  • 四 抢了他老婆
  • 五 叮叮当当
  • 六 腿上的剑疤
  • 七 雪山剑法
  • 八 白痴
  • 九 大粽子
  • 十 太阳出来了
  • 十一 毒酒和义兄
  • 十二 两块铜牌
  • 十三 变得忠厚老实了
  • 十四 关东四大门派
  • 侠客行(下)
  • 十五 真假帮主
  • 十六 凌霄城
  • 十七 自大成狂
  • 十八 有所求
  • 十九 腊八粥
  • 二十 “侠客行”
  • 二十一 “我是谁?”
  • 后记
  • 越女剑
  • 三十三剑客图
  • 笑傲江湖(新修版)全四册
  • 版权信息
  • 笑傲江湖 一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一 灭门
  • 二 聆秘
  • 三 救难
  • 四 坐斗
  • 五 治伤
  • 六 洗手
  • 七 授谱
  • 八 面壁
  • 九 邀客
  • 一〇 传剑
  • 笑傲江湖 二
  • 一一 聚气
  • 一二 围攻
  • 一三 学琴
  • 一四 论杯
  • 一五 灌药
  • 一六 注血
  • 一七 倾心
  • 一八 联手
  • 一九 打赌
  • 二〇 探狱
  • 笑傲江湖 三
  • 二一 囚居
  • 二二 脱困
  • 二三 伏击
  • 二四 蒙冤
  • 二五 闻讯
  • 二六 围寺
  • 二七 三战
  • 二八 积雪
  • 二九 掌门
  • 三〇 密议
  • 笑傲江湖 四
  • 三一 绣花
  • 三二 并派
  • 三三 比剑
  • 三四 夺帅
  • 三五 复仇
  • 三六 伤逝
  • 三七 迫娶
  • 三八 聚歼
  • 三九 拒盟
  • 四〇 曲谐
  • 后记
  • 鹿鼎记(新修版)全五册
  • 版权信息
  • 鹿鼎记 一
  • 作者简介
  • “金庸作品集”新序
  • 第一回 纵横钩党清流祸 峭蒨风期月旦评
  • 第二回 绝世奇事传闻里 最好交情见面初
  • 第三回 符来袖里围方解 锥脱囊中事竟成
  • 第四回 无迹可寻羚挂角 忘机相对鹤梳翎
  • 第五回 金戈运启驱除会 玉匣书留想像间
  • 第六回 可知今日怜才意 即是当时种树心
  • 第七回 古来成败原关数 天下英雄大可知
  • 第八回 佳客偶逢如有约 盛名长恐见无因
  • 第九回 琢磨颇望成全璧 激烈何须到碎琴
  • 第十回 尽有狂言容数子 每从高会厕诸公
  • 鹿鼎记 二
  • 第十一回 春辞小院离离影 夜受轻衫漠漠香
  • 第十二回 语带滑稽吾是戏 弊清摘发尔如神
  • 第十三回 翻覆两家天假手 兴衰一劫局更新
  • 第十四回 放逐肯消亡国恨 岁时犹动楚人哀
  • 第十五回 关心风雨经联榻 轻命江山博壮游
  • 第十六回 粉麝余香衔语燕 珮环新鬼泣啼乌
  • 第十七回 法门猛叩无方便 疑网重开有譬如
  • 第十八回 金刚宝杵卫帝释 雕篆石碣敲头陀
  • 第十九回 九州聚铁铸一字 百金立木招群魔
  • 第二十回 残碑日月看仍在 前辈风流许再攀
  • 鹿鼎记 三
  • 第二十一回 金剪无声云委地 宝钗有梦燕依人
  • 第二十二回 老衲山中移漏处 佳人世外改妆时
  • 第二十三回 天生才士定多癖 君与此图皆可传
  • 第二十四回 爱河纵涸须千劫 苦海难量为一慈
  • 第二十五回 乌飞白头窜帝子 马挟红粉啼宫娥
  • 第二十六回 草木连天人骨白 关山满眼夕阳红
  • 第二十七回 滇海有人闻鬼哭 棘门此外尽儿嬉
  • 第二十八回 未免情多丝宛转 为谁心苦窍玲珑
  • 第二十九回 卷幔微风香忽到 瞰床新月雨初收
  • 第三十回 镇将南朝偏跋扈 部兵西楚最轻剽
  • 鹿鼎记 四
  • 第三十一回 罗甸一军深壁垒 滇池千顷沸波涛
  • 第三十二回 歌喉欲断从弦续 舞袖能长听客夸
  • 第三十三回 谁无痼疾难相笑 各有风流两不如
  • 第三十四回 一纸兴亡看覆鹿 千年灰劫付冥鸿
  • 第三十五回 曾随东西南北路 独结冰霜雨雪缘
  • 第三十六回 犵鸟蛮花天万里 朔云边雪路千盘
  • 第三十七回 辕门谁上平蛮策 朝议先颁谕蜀文
  • 第三十八回 纵横野马群飞路 跋扈风筝一线天
  • 第三十九回 先生乐事行如栉 小子浮踪寄若萍
  • 第四十回 待兔只疑株可守 求鱼方悔木难缘
  • 鹿鼎记 五
  • 第四十一回 渔阳鼓动天方醉 督亢图穷悔已迟
  • 第四十二回 九重城阙微茫外 一气风云吐纳间
  • 第四十三回 身作红云长傍日 心随碧草又迎风
  • 第四十四回 人来绝域原拼命 事到伤心每怕真
  • 第四十五回 尚余截竹为竿手 可有临渊结网心
  • 第四十六回 千里帆樯来域外 九霄风雨过城头
  • 第四十七回 云点旌旗秋出塞 风传鼓角夜临关
  • 第四十八回 都护玉门关不设 将军铜柱界重标
  • 第四十九回 好官气色车裘壮 独客心情故旧疑
  • 第五十回 鹗立云端原矫矫 鸿飞天外又冥冥
  • 附录 康熙朝的机密奏折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严锋:金庸为什么这么好?

    以下全文转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公众号 “严锋老师”。金庸的好,怎么说也不为过。我们荐书人都哪去了……


    惊悉金庸先生仙逝,难过无言,翻检旧时向先生致敬的文字,纪念远去的大师,和一个时代。
    曾经有人问我,金庸与余华、陈忠实、莫言这些 “纯文学” 作家相比,究竟处在哪一个层次上呢?
    一句话,我认为金庸比那些作家毫不逊色,各有所长。
    通常把金庸的武侠小说归入俗文学,把余华他们的作品归入纯文学。纯文学总是被认为高一等,在中国尤其如此。在古代,诗被认为是文学的正宗,小说根本就不入流。到了五四以后,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新文学被认为是正宗,像鸳鸯蝴蝶派和武侠小说就被认为不入流。这样的观点在今天还很有市场,但却是有问题的。这种人为划界的文学观念已经过时了。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不光是文学,很多事情都要重新定位,而且界限越来越不分明。这是一个俗中有雅,雅中有俗,雅俗共赏的时代。
    对金庸的一个批评是他的作品没有思想性,即使有也是陈腐的思想。比如王朔就认为金庸笔下的那些大侠都是罪犯,不讲法律,为了个人的恩怨打打杀杀,境界很低嘛。这么说就没意思了,如果要谈法律,那古今名著中的一大半人都要被抓起来。文学不是法律,文学要创造的是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你可以充分实现在这个世界里无法实现的梦想,金戈铁马,快意恩仇。文学的这个意义同游戏有点像,其实文学就是起源于游戏,当然这个话题就扯远了。
    如果你承认文学的这个另类幻想空间的定义,那金庸就干得太棒了,甚至可以说,他填补了中国文学的一个空白。你会说,我们不也有很多神话幻想吗?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等。是的,那些都很棒,但是有一个缺陷,就是中国传统的幻想文学具有零散化的特点,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世界性(这个世界性不是国际性的意思,是指缺少一个完整的世界)。比如西游,基本上就是一个旅行打怪的模式,一个个妖怪大同小异。
    但金庸就不同了。不说《天龙八部》这样的史诗巨著,哪怕是《雪山飞狐》这样的小品,里面的情节和人物关系都非常复杂,非常有机,各种恩怨情仇,爱恨纠结,前因后果,选择宿命。我看金庸,其实远远超越江湖情仇,悲天悯人,常常有一种希腊悲剧的感觉。
    再说思想。其实金庸的作品很有思想。比如他的许多作品里的人物都有 “我是谁” 的天问,他们旅途,就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成长,包括幻灭的过程。这在中国传统小说里几乎没有,在中国现代小说中也不多见。再比如对文革,对个人崇拜的批判,那个年代,谁比金庸更深刻,更生动,更入骨?
    文学是人学,金庸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是为中国文学留下了众多令人难忘的形象。萧峰的豪情,段誉的憨萌,令狐冲的苦逼,程灵素的深情,黄蓉的精灵,韦小宝的无赖。我再反问以下,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你们记得多少其他作家笔下人物?有多少会在你们心间留下长久的印象?
    还有描写的技巧,有多少人能写得出凌波微步的潇洒,六脉神剑的气势,天山折梅手的精妙?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金庸的语言是高度融会古典精华、自然流畅、韵味醇厚的白话文,功力非常深厚。写人状物,模拟各种人的语气的能力非常强。仅以语言而论,跻身一流大师毫无问题。这方面就是那些 “纯文学” 作家也没有几个人能超越他。至少比高行健强太多了。
    再说讲故事和描写场面的能力,这完全是金庸的强项,就更不用说了。
    下面是我以前在天涯闲闲书话发的一个帖子,分析《天龙八部》中天龙寺群僧斗鸠摩智的一段,不是正式的文章,所以文字比较散乱,纯为表达对金庸的敬意。天龙寺并非《天龙八部》中武学泰山北斗,但金庸把这些和尚个个写得气派非凡,令人悠然神往。线索分明,对节奏气氛的把握堪称出神入化。
    缘起:段誉全身真气失调,危在旦夕,他的伯父保定帝带他去向天龙寺高僧求助。
    介绍天龙寺与大理国皇族渊源的一段文字,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又味道十足:
    天龙寺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极占形胜。寺有三塔,建于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级,塔顶有铁铸记云:“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 相传天龙寺有五宝,三塔为五宝之首。
    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寺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规模宏大,构筑精丽,即是中原如五台、普陀、九华、峨嵋诸处佛门胜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只是僻处南疆,其名不显而已。
    到了天龙寺,见过各高僧,个个宝相庄严,但是藏起来一个最高级的,留作悬念:
    东首的一个和尚脸朝里壁,一动不动。
    在伟大的天龙寺,连皇帝也恭敬谨慎,这也是金庸造气氛的手法:
    保定帝知道‘牟尼’两字乃是寂静、沉默之意,此处既是牟尼堂,须当说话越少越好,于是要言不烦,将段誉身中邪毒之事说了,最后道:“祈恳四位大德指点明路。”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 “牟尼” 的细节,其他武侠作家基本上写不出这种有文化含量的小细节。 
    就在各位高僧不惜耗费真力为段誉治疗的时候,更高级的智慧出现了:面壁的枯容老和尚发出了 “狮子吼”(又是一个有文化含量的小名词),点明了强敌将至,为段誉徒耗功力乃是愚蠢之举。 
    大魔头鸠摩智还没有出场,他的信就先声夺人:用黄金打成极薄的封皮,上用白金嵌出文字。其内容虽包藏极大祸心,却是写得合情,合理,合法。  
    形势危急,惟有以绝学六脉神剑迎敌,可是当此武学衰危之际,却需集六位绝顶高手之力方可练成,高僧只有 5 个,是 6 缺 1 的格局,但是……
    枯荣忽道:“咱们倘若分别练那六脉神剑,不论是谁,终究内力不足,都是练不成的。我也曾想到一个取七的法子,各人修习一脉,六人一齐出手。虽然以六敌一,胜之不武,但我们并非和他单独比武争雄,而是保经护寺,就算一百人斗他一人,却也说不得了。只是算来算去,天龙寺中再也寻不出第六个指力相当的好手来,自以为此踌躇难决。正明,你就来凑凑数罢。只不过你须得剃个光头,改穿僧装才成。” 他越说越快,似乎颇为兴奋,但语气仍是冷冰冰地。
    妙就妙在 “越说越快” 和 “语气仍是冷冰冰地” 上。老和尚修为虽然已趋极高境界,但确实如后来鸠摩智所批评的那样,仍然是 “半枯半荣”,未能心如死水,还是兴奋了。
    这个非常精妙的 “越说越快”,也是其他武侠小说家绝对写不出来。
    但是马上又出现了一个困难,六脉神剑不传俗家子弟,皇帝也不行。
    但是皇帝马上愿意剃度。啊,这个皇帝不得了,派头啊。
    枯荣为皇帝剃度,讲了一通佛法,顺便还露了一手绝顶神功,此时视角是从段誉眼里看去:
    只见枯荣大师伸出右手,反过来按在保定帝头上,手掌上似无半点肌肉,皮肤之下包着的便是骨头。枯荣大师仍不转身,说偈道:“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清真寺亦不增,于一普现难思刹。” 手掌提起,保定帝满头乌发尽数落下,头顶光秃秃地更无一根头发,便是用剃刀来剃亦无这等干净。段誉固然大为惊讶,保定帝、本观、本因等也无不钦佩:“枯荣大师参修枯禅,功力竟已到如此高深境界。”
    然后众僧演练六脉神剑,正好被段誉全部看在眼里,这是他学习六脉神剑的开始,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很自然,一点也不勉强。
    大魔头终于来了,也是从段誉的角度看来:鼻端忽然闻到一阵柔和的檀香,跟着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远远飘来。 味道和声音先过来。红楼梦里常用这种手法,金庸受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红楼梦的影响是很深的。
    段誉不肯躲避,这是金庸常用的褒扬手法。枯荣大师道:“誉儿,你坐在我身前,那大轮明王再厉害,也不能伤了你一要毫毛。” 他声音仍是冷清冰冰的,但语意中颇有傲意。哈哈,我很喜欢这个老和尚。
    然后出现了一个金庸那里很罕见的分行短句: 
    霎时间牟尼堂中寂静无声。
    是不是有点向古龙学习的意思? 
    大魔头还是只闻其声,成熟作家总是很从容的,好东西慢慢端出来。他不急,他让你急:
    过了好一会,只听得本因方丈道:“明王法驾,请移这边牟尼堂。” 另一个声音道: “有劳方丈领路。” 段誉听这声音甚是亲切谦和,彬彬有礼,绝非强凶霸横之人。
    大魔头一开口就把我方最高级人物镇住了,真是先声夺人:
    大轮明王道:“得罪!” 举步进了堂中,向枯荣大师合什为礼,说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段誉寻思:“这四句偈言是什么意思?” 枯荣大师却心中一惊:“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他一见在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
    大魔头究竟是什么模样?还是从段誉眼中看出,金庸对叙事视角是很讲究的:
    段誉心想:“这位大轮明王不知是何模样?” 悄悄侧过头来,从枯荣大师身畔瞧了出去,只见西首蒲团上坐着一个僧人,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段誉向他只瞧得几眼,便心生钦仰亲近之意。
    下面的文字,高潮叠起,越来越精彩,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大魔头要借六脉神剑剑谱,晓之以情,动之以礼,说得简直太漂亮了,这还不算,他拿出了杀手锏,要用少林七十二绝艺来换六脉神剑:
    却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原墨所书。鸠摩智凝视着这三本书,忽然间泪水滴滴而下,溅湿衣襟,神情哀切,悲不自胜。本因等无不大为诧异。
    枯荣大师道:“明王心念故友,尘缘不净,岂不愧称‘高僧’两字?”
    大轮明王垂首道:“大师具大智慧,大神通,非小僧所及。这三卷武功诀要,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呵呵,“泪水滴滴而下”,这个句子好吧。情理交加,如果当时在天龙寺主持大局的是我,肯定马上就拿出六脉神剑来换了,没啥好说的。
    幸亏不是我。
    大魔头再加一层砝码,当场露了一手,演练‘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不说别的了,就这名字,岂是其他武侠小说家想得出来的?  
    不要说我了,其他高僧都砰然心动。然而……
    枯荣大师道:“本因,咱们练功习艺,所为何来?”
    本因没料到师叔竟会如此询问,微微一愕,答道:“为的是弘法护国。” 枯荣大师道: “外魔来时,若是吾等道浅,难用佛法点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该用何种功夫?” 本因道:“若不得已而出手,当用一阳指。” 枯荣大师部道:“你在一阳指上的修为,已到了第几品境界?” 本因额头出汗,答道:“弟子根钝,又兼未能精进,只修得到第四品。” 枯荣大师再问:“以你所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少林牛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相较,孰优孰劣?” 本因道:“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 枯荣大师道:“不错。咱们的一阳指若能练到第一品,那便如何?” 本因道:“渊深难测,弟子不敢妄说。” 枯荣道:“倘若你再活一百风,能练到第几品?” 本因额上汗水涔涔而下,颤声道:“弟子不知。” 枯荣道:“能修到第一品么?” 本因道:“决计不能。” 枯荣大师就此不再说话。 ”
    精彩啊,这是真正的苏格拉底式的 “精神助产术”,就是老苏再世,也不过如此。请问,古龙写得出这种对话吗?黄易写得出这种对话吗?温瑞安写得出这话吗?
    斗智斗嘴到此结束,自然要进入斗勇阶段。开打了。
    这是最高级别的武功较量,动刀动枪未免太俗气了,所以: 
    只见他左手拈了一枝藏香,右手取过地下的一些木屑,轻轻捏紧,将藏香插在木屑之中。如此一连插了六枝藏香,并成一列,每枝藏香间相距约一尺。鸠摩智盘膝坐在香后,隔着五尺左右,突击双掌搓板了几搓,向外挥出,六根香头一亮,同时点燃了。众人都是大吃一惊,只觉这催力之强,实已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但各人随即闻到微微的硝磺之气,猜到这六枝藏香头上都有火药,鸠摩智并非以内力点香,乃是以内力磨擦火药,使之烧着香头。这事虽然亦甚难能,但保定帝等自忖勉力也可办到。
    藏香所生烟气作碧绿之色,六条笔直的绿线袅袅升起。鸠摩智双掌如抱圆球,内力运出,六道碧烟慢慢向外弯曲,分别指着枯荣、本观、本相、本因、本参、保定帝六人。他这手掌力叫做‘火焰刀’,虽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却能杀人于无瑚,实是厉害不过。此番他只志在得经,不欲伤人,是以点了六枝线香,以展示掌柜力的去向形迹,一来显得有恃无恐,二来意示慈悲为怀,只是较量武学修为,不求杀伤人命。  
    那边以一敌六,旁边还有一个傻小子看得兴高采烈,这是又一条并行展开的线索,段氏第一高手正在卓然成形:
    段誉瞧瞧少冲剑,瞧瞧关冲剑,又瞧瞧商阳剑,东看一招,西看一招,对照图谱之后虽能明白,终究是凌乱无章。正自凝神瞧着‘少衡剑’的图谱时,忽见一根枯唐的手指伸到图上,写道:“只学一图,学完再换。” 段誉心念一动,知是枯荣大师指点,回过头来,向他微微一笑,示意致谢。
    这一看之下,他笑容登时僵住,原来眼前所出现的那张面容奇特之极,左边的一半脸色红润,皮光肉滑,有如婴儿,右边的一半却如枯骨,除了一张焦黄的面皮之外全无肌肉,骨头突了出来,宛然便是半个骷髅骨头。他一惊之下,立时转过了头,一颗心怦怦乱跳,明知这是枯荣大师修习枯荣禅功所致,但这张半枯半荣的脸孔,实在太过吓人,一时无论如何不能定下心来。
    忙里偷闲,到现在才写出枯荣的真面孔,这就像音乐中,解决总要在后面才出现。高明的写法就是要藏,要拖,要前戏,要 differance。再看看二三流的武侠写手,什么东西都是一开始就都交代得一清二楚,一览无遗,差劲之极。
    那边的打斗也进入白热化:
    突然之间,只听得鸠摩智身前嗤嗤声响,‘火焰刀’威势大盛,将五人剑招上的内力都逼将回来。
    原来鸠摩智初时只取守势,要看尽了闪脉神剑的招数,再行反击,这一自守转攻,五条碧烟回旋飞舞,灵动无比。那第六条碧烟却仍然停在枯荣大师身后三尺之处,稳稳不动。枯荣大师有心要看透他的底细,瞧他五攻一停,能支持到多少时候,因此始终不出手攻击。果然鸠摩智要长久稳住这第六道碧烟,耗损内力颇多,终于这道碧烟也一寸一寸的向枯荣大师后脑移近。
    段誉惊道:“太师伯,碧烟攻过来了。” 枯荣点了点头,展开‘少商剑’图谱,放在段誉面前。段誉见这路少商剑的剑法便如是一幅泼墨山水相似,纵横倚斜,寥寥数笔,却是剑路雄劲,颇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段誉眼看剑谱,心中记挂着枯荣后脑的那股碧烟,一加头间,只见碧烟离他后脑已不过三四寸远。惊叫:“小心!”
    枯荣大师反过手来,双手拇指同时捺出,嗤嗤两声急响,分鸠摩智右胸左肩。他竟不挡敌人来侵,另遣两路厅失急袭反攻。他料得鸠摩智的火焰刀内力上蓄势缓进,真要伤到自己,尚有片刻,倘若后发先至,当可打个措手不及。
    鸠摩智思虑周详,早有一路掌力伏在胸前,但他料到的只是一着攻势凌厉的少商剑,却没料到枯荣大师双剑齐出,分袭两处。鸠摩智手掌扬处,挡住了刺向自己右胸而来的一剑,跟着右足一点,向后急射而出,但他退得再快,总不及剑气来如电闪,一声轻响过去,肩头僧衣已破,迸出鲜血。枯荣双指回转,剑气缩了回来,六根藏香齐腰折断。本因、保定帝等也各收指停剑。各人久战无功,早在暗暗担忧,这时方才放心。
    其实以六敌一,胜之不武,但第一阵鸠摩智竟然认输,确系高手风范,更显成竹在胸:
    鸠摩智不答,闭目默念,过得一盏茶时分,睁开眼来,说道:“第一仗贵寺稍占上风,第二仗小僧似乎已有胜算。” 本因一惊,问道:“明王还要比拚第二仗?” 鸠摩智道:“大丈夫言而有信。小僧既已答允了慕容易先生,岂能畏难而退? 
    然后进入这一回的高潮,此后的精彩之处,已超出我语言所能形容的范围,大家自己去找来欣赏吧。
    我以前也很想写武侠小说,也写了一些不成样的片段,但是每次看大理天龙寺高僧斗法的这一段,就沮丧气馁,心灰意懒,终于放弃了。

      8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金庸 “以他一个人的功力,就让武侠小说进入了千家万户的生活”,再现了 “有井水处皆歌柳词” 的盛况。他的十四部武侠小说 “提供了典型的中国诗性文化的现实氛围”,被胡河清先生誉为最好的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入门书”。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那些从不曾淡去的武侠梦

        一直很犹豫到底要不要推荐这套书,毕竟,爱上武侠的时候,我还是个理应忙于升个好高中、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可偏偏就爱上了武侠。
        甚至为了有机会比较隐蔽地看书,作为班长、个头很小的我,申请往后坐。当时用的啥理由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成功搬到了最后一排。
        (感谢家人不看得到,不晓得当初为了读这些于升学无益的书,我没少 “挑灯夜战”?)
        书是租来的,几个同学各自借一本,看完了换着看。钱,是从生活费里面挤出来的,自然要用最小的成本看尽可能的多。
        过程虽不免囫囵吞枣,可不妨碍欣赏
        《神雕侠侣》里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
        《鹿鼎记》中韦小宝看似市井却异常管用的处世哲学(相信很多男同学还会羡慕韦小宝童鞋的几位各有千秋,还对他爱得不要不要的娇妻美妾)
        《笑傲江湖》里任盈盈和令狐冲的终成正果
        《天龙八部》乔峰、段誉、虚竹的兄弟情,还有后来经常被人提及的王语嫣,精通各派功夫实战却一窍不通
        ……
        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陪伴了初中同学和我很多的时光。然而,除了租,自己上学时未曾拥有一套。
        也是憾事。
        直到有一天晚上接上空手道的娃下课,在路边的地摊上偶尔得见几套口袋版的金庸小说,如获至宝,立马把所有的都买回了家。
        让娃自己背包,本来用来装道服的车筐塞满了一册册的小书,心下满足的我,边往家走边忍不住跟娃说书里的故事。
        突然羡慕起他,对这些书,不需要像曾经的我一般,想看,却只能躲躲藏藏,还可以大大方方的做他的武侠梦。

          转发
          1
        • 查看全部13条书评

        出版方

        广州出版社·朗声

        广州市朗声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版权运营为核心业务的出版文化企业,2013年公司荣膺“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朗声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武侠文学版权运营商,成功引进了被誉为“世界华人的共同语言”的《金庸作品集》中文版、汉语有声版独家版权,并获得一批相关衍生品开发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