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4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幸福力》中三个可以带走的模型~

    🌸猫本书评:7/10 分杨澜写的这本新书,好的地方在于:她在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幸福五要素的基础上,加了一条悦纳自我,迭代了一个新的幸福六边形。可提高的地方也很明显,比如整本书很像一本素材集,有很多故事和金句的拼接。扣两分。还是想听到更多实打实的心路历程,比如作者杨澜本人,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件、行动,增强了她自己的幸福力。我总觉得杨澜自我探索的部分少了一些,所以比起李一诺的《力量从哪里来》,打动内心的部分要少很多。马丁。塞利格曼的《幸福公式 2.0》蓬勃人生 = 积极情绪 + 投入 + 人际关爱 + 意义 + 成就杨澜的幸福力 = 积极情绪 + 全情投入 + 培育关系 + 找到意义 + 自我成就 + 悦纳自我悦纳自我就是自尊,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是基础。下面三个模型,让我印象深刻~如何内化积极体验? HEAL 模型 H - 尝试拥有积极体验,做你喜欢的事 / 想要做的事,比如画画。E - 感受细节、正念觉察,比如画画时看颜料铺在画纸上的感觉 A- 吸收沉淀。可以记录自己的情绪、当下的身体感受、和行动。比如画画让你感到放松和快乐。L - 联系,以积极体验替代脑海里残留的消极体验。如何提高身心抗压的能力?1⃣️深呼吸一给自己 3 分钟的喘息 2⃣️触摸身体 - 手掌反复按膻中穴 3⃣️闻香 4⃣️倾诉 5⃣️幽默 6⃣️运动 7⃣️正念冥想 8⃣️写作 9⃣️食高质碳水、五谷杂粮🔟听音乐 如何取得多领域成功?SCIENCE 模型 1⃣️阶梯模型 (Stepladders) 整合步骤、目标和梦想首先设立一个梦想。其次梦想拆分为长期目标(1-3 个月)和短期目标(1 周 - 1 个月)目标要拆分为步骤 123。比如梦想 1 年读 100 本书,我已精读完 75 本,刷书 17 本,还差 25 本,剩下 2 个半月的时间。那么步骤一就是:把注意力转到年初设置的必读书中步骤二:1 个月 10 本书的节奏差不多,每天阅读 1 小时能完成。步骤三:阅读时间放在早起 / 中午,尽量将写作时间放在晚饭后。2⃣️社交磁力 (Community) 让他人成为改变自己的力量 - 社群参加共读社群,和有同样目标的优秀群体在一起。3⃣️要事为先 (Important)- 找到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件事不要过分散漫,集中注意力,先读年度必读书单。4⃣️极度容易 (Easy)- 越简单越坚持不要有一口气吃个胖子的心态,不一定非得追求一次读 1 小时,有时间就读就挺好。5⃣️行为在前 (Neurohacks) 行为改变了,意识也会改变不想读的时候,先读五分钟。想着也许能有惊喜发现新知,解决自己和伙伴们朋友们的困惑,给自己和他人赋能,就更有动力。6⃣️致命吸引 (Captivating) 无法克制地坚持下去成为自己的 Plus 版,让【成就】【行动】才干上线。7⃣️反复铭刻 (Engrained) 把行为变成习惯,把习惯设为默认的。阅读是每天的日课。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新建立联系,重新收获幸福

      “好像突然被这件事情给点醒了。” 这周一的时候,小 J 和一位挺久没见的朋友约了一起吃晚饭。但这次见面却不太顺利。先是时间不赶巧,临近下班时,她突然被领导叫进办公室开会,迟到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和朋友会合。再是,两个人聊天时,朋友聊到自己上个月的旅行,这让小 J 感到很错愕,问朋友是什么时候去的,怎么都没告诉自己。而朋友也表现得同样惊讶,和她说:“我不是当时就微信给你发过游客照了吗?” 这时小 J 才后知后觉地翻了翻聊天记录,发现朋友的确和她发过照片,只是那会儿她刚好在加班赶 deadline,想着等会儿再回,结果等着等着,就给忘了。看着聊天记录里那几张现在已经过期了、打不开了的图片,小 J 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当时和这位朋友相识,就是通过旅行,我俩都有相同的对旅行的热爱,还约好每几年就要一起旅行一次。但后来,朋友还步履不停地走过了好多个地方,而我,却早就忘了这份热爱,整天忙于工作,完全失去了生活……”“朋友并没有因为我的忽视而责怪我。但那天那顿饭,吃得我真的五味杂陈……” 在我们比现在还要更年轻些的时候,大概都有过一个期待着的幸福又美好的未来吧。就比如小 J 期待着的,每年都能出门旅行;也可能是,买一个有落地窗的房子,养很多只猫,拥有一个大书房,开一家蛋糕店…… 但,走着走着,我们的收入增长了,物质丰富了,却把这个期待给忘记了。我们陷入无边无尽的忙碌,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亚历山大,身心都处在不和谐的状态。若不是,就像小 J,突然被聊天记录 “出卖” 才回过了神,不然可能会继续在这种心理危机当中深陷下去…… 面对这种境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要放下现在导致我们忙碌的一切,去追寻年轻时候的热爱吗?或许也不必如此。我们只需要给自己留出时间,从忙碌的生活里定期回回神,好好享受享受自己的生活,用一些没有意义但很快乐的小事滋养心灵 —— 只要这样,哪怕不拥有 “诗和远方”,我们也能收获自己期待中的 “幸福”。而这种观点,是读完下面这本《幸福力》后得到的启发。书的作者,大概不必为大家做太多介绍,她就是资深媒体人、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100 位女性之一,杨澜。杨澜认为,我们出现上面所说的那种心理危机的原因,就在于 —— 失联。“人与自然失联,人与人失联,人与内心失联。” 这并不是我们的错,只是我们受到了时代的影响,但无论如何,我们有能力、也应当出于爱自己,而重新建立这些联系,重新收获幸福。而这本书,就是杨澜写给所有明知自己不快乐却找不到原因的伙伴们的幸福方法论。愿我们都能从日常又忙碌的生活中收获到幸福。1、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杨澜说,2022 年 12 月,她 80 多岁的父母感染新冠了。为了照顾父母,她调整了所有工作安排赶回家里,而在回到家的第二天,她也发起了烧来。面对高烧、头晕、刀片嗓,杨澜不禁想到:“此时此刻,不知有多少个家庭都在度这个劫,也不知有多少人在苦苦支撑。” 这也让她意识到,身心一体。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唯有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生活。怎样才能调整身体状态呢?杨澜向我们推荐了心理学家彭凯平教授的 “八正道” 的概念。所谓 “八正”—— 第一 “正” 是深呼吸,第二 “正” 是轻柔按摩身体,第三 “正” 是闻香,第四 “正” 是倾诉,第五 “正” 是幽默,第六 “正” 是运动,第七 “正” 是正念冥想,第八 “正” 是写作。而且,在这 “八正” 以外,杨澜认为,每个人都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再增加上一两条。对她自己而言,增加的两条就是:碳水和甜食,以及听音乐。就这样好好接纳自己的身体,保护、呵护它,才能为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也会变得更加强大~2、幸福是生活中小确幸的累积。“海棠树发芽了,你注意到了吗?” 杨澜说,有年春天的清晨,她留意到海棠树开花了。那些嫩嫩的树芽,底部是枣红色的,向着芽尖慢慢过渡到嫩绿色;一想到它们很快就将伸展臂膀,在春风的抚慰和春雨的滋润里尽情地舒张,杨澜就不禁想起,苏轼在被发配黄州时,也曾咏叹过一株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在杨澜看来,之所以欣赏,就是不想错过。不想错过 —— 春天新发的嫩芽,夏天的凉风,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不想错过 —— 爷爷烧的羊肉汤,孩子肉乎乎的小手,老家的柴火香味,当下的每个日子。所以才会欣赏,才会细细观察,才会想要铭记心中。“感受小确幸,积累小愉悦”,仅仅是这样就能增进幸福感。这样看来,幸福真是一件 “小事情” 啊。3、在大自然里寻找精神危机的出路。杨澜曾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听当地的朋友说起一个故事:有一位来自南方的年轻人,因为感情受挫,产生了厌世的念头,怀着最后的心愿,来草原看一看;但,在草原漫无目的地走了几天之后,他趴在草地上痛苦地哭了一场,心头郁结的委屈被释放了出来,放弃了结束生命的想法。这让杨澜明白,大自然里,藏着人类精神危机的出路。正如那位年轻人在离开草原时所说:“草原这么大,我的痛苦比不过它。” 是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生存的环境,也在启迪人们的灵性。杨澜说,在大自然里,许多人 “只需安静地坐着,就可以体会天地的包容和生命的力量,从而多了一份生活下去的勇气。” 让时光也放慢脚步,这大概就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温柔与幸福吧。4、为自己找些事情做。在我们的记忆里,或许都有和杨澜老师的某段记忆相似的画面 —— 小小年纪的自己,在漫长的时间里,面对着有限的几件玩具,实在不知道该做什么,继而感叹一声:“妈妈,我好无聊啊,做什么好呢?” 杨澜老师说,或许这意味着,我们的天性就是闲不下来。无聊,是源于内心对目标感的需求;而想要满足这种需求,我们唯有为自己找些事情做。该找些什么事情来做呢?杨澜认为,一个很好的答案就是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仅可以为我们打发无聊,还能为我们带来收入、成就感、认同感和地位,这些都能最终带来幸福。除了工作,或许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自己专属的答案。可能是踢球,可能是绘画,可能是养宠物,可能是看电影…… 就像这样的一些能让自己快乐的小事,就是最好的小事~5、对手机和其它电子产品,要拿得起放得下。在书中,杨澜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自从有了社交媒体,你的幸福指数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 仔细想想,网络发达的时代里 —— 各种资讯唾手可得,朋友圈里热闹刷屏,掌上娱乐如影随形,网上购物成为常态。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同时也是 —— 信息超载,假新闻泛滥,个人信息泄露,偏见和对立被放大,道德评判比比皆是,网络营销无孔不入,网络暴力变本加厉…… 杨澜认为:“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的焦虑被放大了,内心的冲突感加剧。” 不过,杨澜同时也觉得,这些并不是社交媒体的错。“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和使用的方法。” 她建议我们,对于手机和其它电子产品,要拿得起,放得下。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但是在网络上的众多资讯和观点面前,也要能保持理性,有必要时及时断网,让自己回归生活。最重要的东西,从来都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而非网络世界。幸福也是同样的道理。6、幸福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杨澜认为,孤独,已经成为了 21 世纪的流行病。我们不能忽视孤独可能会带来的正向的东西,比如激发强大的创造力,能够探索精神世界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情感。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孤独带来了一种情感上的匮乏。“它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慢性的,让人深受折磨,气力衰竭。” 所以,在杨澜看来,想要催生出真正的幸福感,我们就还是需要与外界、与他人之间的联结。或许联结会带来麻烦,但我们恰恰就是在这些麻烦里,慢慢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走出孤独,需要勇气。而爱,值得我们冒这个险。7、感受美。说了很多内心层面上的能带来幸福的事,但也有很多时候,幸福不必那么复杂。它可以仅仅来源于 —— 一朵盛开的花。一幅色彩很妙的画。一张看了莫名舒服的摄影作品。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是啊,杨澜也认为,美是一种救赎,美是对幸福的承诺。正是这些美,抚慰了我们的心灵,庇护着我们的灵魂,在我们与世界之间架设温暖的连接。而更好的消息在于,这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美。所以,我们的幸福也同样妙不可言。“治愈生活的良方,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生活或许常常很忙,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心感受这个世界,在物质生活之外,为自己打造丰盈的精神世界。愿我们都能 —— 积累很多小确幸看更多更广阔的风景尝更多的美食读更多本有趣的好书。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61.第9本“怎样幸福”书评

        2023 年看完的最后一本书杨澜给予的启发 1. 幸福不在天边,幸福就在身边比如阳光照在身上的暖意,比如传递给路人的善意,比如慢慢咀嚼食物的滋味 2. 幸福不是结果,幸福在于过程得到只是瞬间,在过程中身心🈴一、享受当下 3. 幸福不是名词,幸福在于行动自己思考的 “幸福系统” 1. 积极情绪,来源于主动行动,比如主动思考、主动选择 2.“成就” 关系,大方向是一致的,意见未必一致,相互支持、彼此成就 3. 创造 “意义”,很多事也许本无意义,关键在于怎么看、怎么办,去创造出意义 4. 全心投入,过程中的专注非常重要,近于神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多少有些收获的

          断断续续看完,被杨澜的大女主吸引了!书的内容还是挺有营养的,好多处感同身受,醍醐灌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散文读物

            心灵鸡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幸福是一种感受

              一个有幸福感的人,能接纳自我,无论自己好还是不好的,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能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也能积极适应环境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毕仙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