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6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几遍纸质书后,感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真的很强大!

    对于知行合一的心学精髓,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有殊途同归之处。一个教师就怕学生觉得老师说与做不一致。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质疑,而老师将会违背初衷,给予学生误导。从做老师的角度来看,他身体力行地为学生做表率。从教育者的角度看王阳明,他教法多样,言行一致,又独立创造出一种新式思想体系,其影响不亚于朱熹,其深度不输于陆九渊。对于众人而言,说很简单,但是做到却是很困难。但是王阳明确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而且做到了大善。在处理政务上,力争达到让更多的百姓受益,充满着别样而又奇特的智慧。如果说万历年间有些人总是绞尽脑汁地为自己谋取利益,那么王阳明绝对是挖空心思地为广大人民谋幸福。为了使更多无辜的人免于战火的侵扰,他在军事部署上抓住敌首的性格弱点,以达到更有效地打击对方的目的。在处理私人关系上,极其重视亲情,张弛有度。

      4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王明明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第二次看王阳明,郦波先生讲的很深刻,从心即是理、心外无物、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递进,形成了心学哲学体系。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我们从王阳明身上学到什么?

        王阳明的一生真正阐释了张载的名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一代心学,弟子学生广布,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理论,凡事躬亲,即亲自实践,亲自验证,并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事物,仅凭这一点,他就超越了同时代的知识分子。“龙场悟道” 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在此之前,王阳明已经积累了深厚的知识,所谓悟道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厚积薄发同样适用于王阳明。值得反思的是,王阳明的学术理念被韩国日本实践运用,并取得成功,而我们似乎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如此文化怎能舍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王阳明挺好,这本书一般

          梁启超说,上下五千年就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还有半个曾国藩。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想必多少有他的道理。看完张宏杰的《曾国藩传》,对这半个圣人的修圣之路,佩服得五体投地。再来看王阳明,颇有些感慨。这本书开头有个问题挺好的,究竟是笨人修圣容易,还是聪明人更容易。曾国藩是笨人,王阳明是聪明人。虽然我觉得曾国藩未必笨,但至少看不出是什么天纵英才,王阳明就完全不一样了,11 岁现场写出,“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这境界简直是又一个诗仙。按理聪明人练什么都比笨人快多了。吸收快,消化快,打通的快,境界还高。但问题也显然,学的容易学的快,就容易变容易杂。知己湛若水给王阳明的墓志铭写了他,“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词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不是喜欢而是溺。笨人容易有信仰,容易有不需要理由的信仰,而聪明人往往道理太多,而无法说服自己只选择一条。曾国藩展示了,不需要天赋的修圣之路,王阳明标记了,聪明人的修圣之路。王阳明成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标明确。从小立志,做一个圣人。所以虽然他看起来溺于任侠骑射词章神仙和佛学,其实,这些都只是他成圣的方法和路径。溺于这些术,都是为了背后的道。这是他与常人沉溺的不同。王阳明学习和感悟,从实际出发,讲求干中学,而且灵活多变,不断从现实中理解人生。从 “心即理,心外无物” 到 “致良知” 到天泉证道的四句宗旨,不断求索不断修正。可能都听说过,王阳明最爱讲学,不断开学堂,不断收学生,走到哪里讲到哪里,甚至打仗也边打边讲。讲学,其实既是王阳明传道的方式,也是他自我修行的方式。有天他宴请学生们,和他们说,我要感谢你们。我每次对你们赏罚,以前都有顾虑。现在,我终于没有顾虑了,我的境界又提高了。本着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安坦荡。多亏了你们啊。想想,有个词描述王阳明,可能最合适,中庸。不保守也不鲁莽,认理又不认死理,自信却不傲,求圣但不古板。最喜欢王阳明常说的一句话,常快活是真功夫。最后吐槽一下这本书,整个写成个说书的。本来想看本认真严肃的历史人物传记,看到的却是不少的江湖气。光 “心学就有那么大威力” 就反复出现了不下五遍。作者不尴尬,尴尬的就是我,反正我是真的蛮尴尬的。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透过此书进一步了解到王阳明一生不平凡的心学历程,感慨一代圣人与众不同的志向心智,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宏愿!— 终圆其所学,立功德言圣! 纵观王阳明一生证学分其四阶段:一、心无外物此阶段经过佛道理学,深溺其中,批佛家无情求解脱,诉道家推演掐算为小我;驳理学天理人欲弄玄虚 —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不接地气!也曾溺于文章箭术,博学广艺,样样精通;至官场受宦官刘瑾迫害,遭贬褫流放到贵州龙场驿,悟得 “心即理,心无外物” 其后杂学皆弃之,——“龙场悟道” 由此得来!二、知行合一 “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谓之行,行之明觉精察谓之知”。此阶段悟到知行一体,而非二理!天人合一、阴阳合一,知行合一皆是本体,不是自相抵牾,而是互相迭代,彼此相成!三、致良知从心无外物不外求,到向内精察明知行;悟得阴阳合一,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相同;然却未得 “一” 之证言;直至事上炼,心上磨;因上找,果上见;悟得 “致良知” 豁然贯通,至此心学体系完整的呈现出来!四、价值判断至此阶段,王阳明对其心学体系以 “四句教” 定心学主体,做为价值定论,并告诉弟子不做任何更改。“四句教” 其中各有深意:“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是世界观,是人与宇宙的关系,陆九渊说过一句名言:“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宇宙不出我心之外”!一个人如果以执念来看待世界,必将处处矛盾,事事阻碍;在东方哲学思想里是天人合一,阴阳合一;没有对抗性和独立性,王阳明就说知行合一,人与天地自然是和谐的,—— 这就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 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遵照心之本体,尽心致胜,自得光明!若是心遭遮蔽;终将万劫不复!若要如何,全凭自己 —— 这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是我与社会的关系,进入社会自然会遇见各色各样的人,如何与之相处;如何明事理辩是非;致良知 - 全由自己做出价值判断,并做出智慧的选择 —— 这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明白事情的本质,心中已有答案;该采取行动,也是事必躬行做出决定的时候,同时意味着责任;不仅需要好的方法去完成,同时也要有做好承担事与愿违的结果!—— 这是方法论!💎从王阳明的一生,看到了 “有志者事竟成,无立志,无能成之事” 的普世规律;也看到了 “圣人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志不坚” 的本质!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让我走近了王阳明,听到了心学的声音,感受到了心学的力量。

              一,通过心外无物,心即理,塑造人生的气象。王阳明有句名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成就事业,必先奠定人生的格局、人生的气象。格局始于立志,首先要立志,有大志向。有大光明的追求,人生的格局就不一样,气象就不一样,这靠的是对心外无物、心即理的深刻认识。二,通过知行合一,塑造人生的智慧。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合归一处,这个一,其实就是致良知的良知了。“知行合一” 没有终点,它是一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一个永远成长的过程。不是心中有良知,心中就没困惑;不是你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到达了一定的地位,就可以高枕无忧。人生的终极追求、人类的光明的终极追求,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个理想,在最远的远方指引着所有人光明的追求。它需要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精神,永远不停止求索之路,这才是伟大的人生智慧,才是伟大的知行合一。三,通过致良知,构建人生的境界。有了人生气象,有了人生格局,有了人生智慧,第三步就要构建人生的大境界了。人生的大境界其实就是心学的最终归宿 —— 致良知。因此王阳明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 这种境界,当然最恰当的,以他最后的人生遗言来形容最为贴切,那就是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为什么要学阳明心学?因为我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立在这天地之间,不能辜负自己的人生,不能辜负这段人生的岁月。虽然岁月匆匆忙忙,转瞬即逝,但是人生当有人生的意义,生命当有生命的价值。用心学的智慧去指导、去引领、去塑造我们的人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自然就会呈现出来。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学能指导每个人的人生,那也就能指导每个族群的发展。因为每一个人都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每一个人都能奋起,都能阳光地成长,一个民族就终将奋起,阳光地成长。相信,“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的王阳明,他的伟大的灵魂和人生智慧,将永远诗意地栖居在我们这片神州大地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识王阳明从此书开始

                  真真正正读的第一本关于王阳明得书,本书通过通俗易懂得语言,讲王阳明先生的生平及阳明心学,讲得很透彻,值得一读。接下来就该阅读《传习录》了,那必须是得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得读了,不能这样囫囵吞枣的读,想要了解阳明先生心学的精髓,才迈出了万里长征得第一步,继续加油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与我周旋

                    信息太多可能会挤压一个人精神的空间。当自己精神的空间越来越萎缩,自己的内心、自己的灵魂就沉沦了、迷失了,就找不到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心光明

                      致良知,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沉淀下来的那种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找到自己光明的那颗心。有了光明的那颗心,就可以开始一段塑造人生的旅程。阳明心学对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每个人都有影响,也就对整个国家都有影响。以前只知道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看完这本书,对王阳明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自己的心也有了更多的希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王阳明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 “心学” 体系。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曾经断言,21 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读王阳明,从这本书开始。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638 本《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个并非十分聪明的人,只要他认定人生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反倒更容易实现人生的价值。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容易摇摆,很少会受到致命的阻碍和诱惑。但是,一个太聪明的人,要走到圣人、走到完人那一步,反倒无比艰难。长啸之后,男子自言自语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接着又说:“至此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正是从这一刻起,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 —— 心学正式诞生了。而在这万山丛棘中开创了心学智慧的大思想家,就是五百多年来的大圣人 —— 王阳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思想史。这样的表述指明了我们回顾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尤其是回顾本民族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今天在各种场合讲历史,并不是为了茶余饭后以作谈资,而是为我们如今的努力和明天的发展提供可资参悟、有所裨益的思考和借鉴。教育真谛:第一,陪伴教育很重要。第二,上行下效,潜移默化才是教育的最好方式。只有你喜欢读书,你的孩子才会喜欢。你都不喜欢读书,你怎么要求他喜欢读书?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真谛。王阳明早年不语,一语惊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此后读书不仅过目成诵,而且精力超人,涉猎甚广,甚至有点多动症倾向。等孩子们翻越了父亲那座高山,看到山那边壮美的风景之后,一回头就会发现,那座曾经被他踩在脚下的高山也是那么壮美、那么亲切,甚至是那么温暖。有时候人生的困顿,反倒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促使人们去寻找那些终极的意义、问题的源头。当王阳明在诏狱这个狭窄、困顿、窘迫、肮脏的环境里,当什么人都无法依靠的时候,他只有去依靠自己的内心,反而从自己的内心中找到一种终极的力量。这种思索,其实已经为王阳明的人生开启了一段蜕变的旅程。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就算你再饱满,放在阳光下没多久就被蒸发掉了。这滴水怎么才能不被蒸发掉呢?很简单,放入旁边的长江大河,汇入汪洋大海之中,就永远不会被蒸发掉。这是什么?这就是价值存在。你把你这滴水放进长江、大河,就获得了一种价值存在。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乔达摩・悉达多王子,为什么能成佛?在真实的历史中,他是怎么开悟的呢?其实最关键的一个转折就是他出东南西北四门,观人世间生老病死之苦,而明悟慈悲之心,要救苦救难,要度众生归于光明之彼岸。这种慈悲就是王阳明此刻 “为尔者重,自为者轻” 的 “悲伤若此” 的关键。这样对生死的明悟,和他自身的生死经历结合在一起,才算得完整,也算得升华。王阳明微微一笑,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刚好借此解答他所说的 “心外无物” 到底是什么。王阳明接下来说了一段话,这段话就成为五百年来哲学史上最让人费解、屡屡争议的一段话。王阳明说: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王阳明的 “心外无物”,不是贝克莱的 “存在即被感知”,而是多少类似于维特根斯坦的 “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所以我们讲,那个花存在不存在是一种纯客观存在,学生问的是一种物理存在,但王阳明回答的却是一种价值存在。“心外无物” 的最大本质就是人的一种价值存在。获得这种价值存在之后,人生就有了一个价值支撑,就有了一个价值出发点。其实,这种价值存在也正是儒家一直所提倡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阳明心学值得每一个寻找内心光明的人去参悟

                            本书读完断断续续花了 17 个半小时,文字通俗易懂,引经据典并理性解释,给我们娓娓道来,讲清楚了以下几个问题: 1. 王阳明的毕生经历; 2. 心学诞生过程; 3. 什么是心学; 4. 为什么要学心学 最后表达希望心学照亮每个人内心,照亮华夏大地这美好愿景,本书如同开篇介绍所说,如果想通过读一本书开始了解王阳明和阳明心学,本书是不错的选择。此书读完我也获益匪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王阳明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一代心学,弟子学生广布,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理论,凡事躬亲,即亲自实践,亲自验证,并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事物,仅凭这一点,他就超越了同时代的知识分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到最后,看到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句话。猛然能感觉到阳明心学,它是上升至生命意义层次上的,从 “知行合一” 到 “致良知”,王阳明这一生不能成为 “圣人”,但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来说,王阳明配得上 “完人” 这个赞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 向上生长 2. 向善生长 3. 向贤生长 4. 向光生长 5. 向下扎根 6. 向事磨炼 7. 向心所正 8. 向恶如仇 9. 向明而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积极心理学之父-王阳明

                                    1、一门学问可以称之为学问,并能开宗立派,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想它至少能够回答人生最根本的问题。有自己的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 方法论 - 行动指南 - 案例库。能够帮助普通人安身立命。而陆王心学就是能让普通人勇猛精进,敢于担当的修行法门。看看暮气沉沉的日本在近代经过明治维新之后,那种青春焕发的样子,就知道心学之于个人,家国的价值。王艮,徐文长,曾国藩,毛泽东等无不受心学影响甚深,虽然被官方的程朱理学所压抑,但它旺盛的生命力还是在传统文化扎根,成为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的开山鼻祖。2、本书通过新建伯的人生轨迹,追寻其心学体系的生长轨迹,王阳明一生有三次比较大的劫难,其心学也是经过劫难得以成长完善。第一次是在与宦官刘瑾的斗争中被下诏狱,并且流放贵州龙场驿(今贵阳市修文县),九死一生,在阳明小洞天悟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第二次是知县江西政务,平江西匪患,倡在事上炼,知行合一之说,第三次是平宁王叛乱,得倡致良知之说。乐教好说,有教无类,甚至边讲课边打仗,一生得力于教学相长。3、心学与当时的时代与体制格格不入,王阳明也因此多受排挤,最后在回乡路上死去,留下:此心光明,夫复何言。的临终之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思想发展为主线,生动讲述王阳明传奇故事的一本书

                                      本书以王阳明思想发展为主要线索,生动讲述了阳明先生 "超凡入圣",立德立言立功的传奇故事。一、观点鲜明、行文流畅的一本好书就介绍王阳明生平事迹和重大功绩而言,给 5 分。作者功底深厚,行文流畅,措辞通俗易懂,结构也较为清晰(不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主线是王阳明思想的发展和 "心学" 的演化),情节跌宕起伏,读起来引人入胜,同时也给人启发,引人深思。就 "心学" 理念和王阳明思想来讲,给 4 分。作者相对主观,本书不像是一本客观中立的人物传记,读起来更像是一本主人公一路打怪升级最后修成大果的叙事类小说,书中观点也基本都是站在王阳明的角度来写的,是否完全真实暂不得知,见仁见智吧。二、以阳明先生为灯塔,走 "知行合一" 修行路久闻阳明先生大名,但对其人、其事、其思想都不甚了解,一知半解都谈不上。学完华杉老师的《讲透儒家思想》后对王阳明更感兴趣了,得到也正好给我推荐了这本书,此书可以说是我了解王阳明最主要的渠道。简要概括王阳明的一生,大概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立志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一代天才少年在宦官当道的封建专制王朝,人生几经起伏,思想几经蜕变,逐渐形成了 "致良知" 的价值观念,亲身示范 "知行合一",多次用大智慧和大勇气实现 "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的传奇壮举,不仅为当朝平灾去祸,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对个人及族群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和建设意义。我从本书中得到的收获,一是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极大的激励,读过本书后,王阳明在我心中更具体也更清晰了,吾辈要向阳明先生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了,王阳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灯塔,指引我不断前行。二是王阳明思想(阳明心学)帮忙我更好地去理解自我和环境的关系,给了我遵从本心、提高效率、破解形式主义的勇气和能量,借用作者的一句话:"阳明心学致良知最伟大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摆脱外在的桎梏,听从自己内心光明的声音"。"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但是破体制之贼却是难上加难",王阳明的故事和他的阳明心学对当今体制内想干事,但受缚于形式主义和不正风气的有志之士来说,可谓一剂良药,一束光明。此书值得推荐,与君共勉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这本书就像看了一部电视剧

                                        郦波老师讲故事的功力深厚。如题,读这本书的时候,始终有种郦波老师在你耳边娓娓道来的感觉,犹如看了一部关于王阳明心学的电视剧。对王阳明心学感兴趣,但了解还不太多的人来说,推荐读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 "心即是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的理解只能说是望文生义,根本不了解其确切含义。说实话,读完这本书,也只是一知半解,但对王阳明其人的了解更近了一步。另外,还有一个疑惑:郦波老师是否将王阳明写得过于完美了?!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本书立体刻画了王阳明,以故事载体重现王阳明事上练的不断进击的人生,心即理、知行合一,最后达到致良知的臻境。有幸在 40 岁快要来临之际读到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值得不断领悟,不断指导自己事上练,知行合一,向着心中那个光明不断摸索前进,希望有生之年也能致良知,至少一直朝着致良知努力吧。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