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只想脱离苦海
这本书看得我好累,这是一路读下来脑海中不停出现的一句话,因为书中还是有太多概念,让我产生压力。比如勉强努力和温和努力,就光是分辨这些概念,我都觉得压力倍增,虽然我知道法师这么说明显是想减轻读者的压力,奈何我觉得有点适得其反。前不久和菜头反复推荐这本书,以至于我有种如果不看一下,就对不起我宣称的对他的喜欢和信任。如他所说,他觉得这本书没有那么多概念,比较直接简单,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知道我以后肯定离这些修行的书远远的,我不知道那些宗教为啥要造那么多看起来那么别扭难懂的词,让人实在无法感知到,只是为了凸显自己所谓的智慧吗?也或许是我看书太少,毫无修行经验,才觉得这书看起来累,但正如法师书中所说,修行就是观察感受的流动,找到实相。那我大概确实在现在这个阶段不喜欢这本书。但书中有一部分还是深深打动我,我实在找不出比法师更好的文字来形容,只能借用他的原话:就只是因为 “你是人” 这个简单的事实,你发现生命中始终有着摆脱不掉的苦(不圆满的现象)。你可以压抑自己的知觉一阵子,或者接连几个小时不去想,但是它总会再回来,而且通常是在你最不希望它出现的时候。突然间,似乎很意外,你睡不着,内心备受煎熬,这时你才了解自己生命的实际状况。就这样,你突然醒悟,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都只是在应付。这段话是全书我和法师最有共鸣的时刻,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如果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我开始做书中讲的修行,那大概就是被这段话指引,我想脱离苦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原来"放松"才是人生最难的看完《观呼吸》这本书,我恍然大悟,禅修的本质就是培养觉知力。书中介绍了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打坐时全神贯注地觉知当下,另一种是通过解决问题来提升觉察能力。最让我震惊的是,原来 "放松" 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居然成了需要从头学习的课题。直到开始练习冥想,听到无数遍 "呼吸,放松" 的引导。特别是在重要场合,演讲比赛、考试现场、等待重要结果时,身体简直就像被冻住的,呼吸浅。做身体扫描练习时,我像个机器人一样僵硬地躺着,各种杂念此起彼伏。深呼吸几次后总算找回点感觉。直到某次冥想结束,我才突然开窍,我的身体早就亮红灯。搬家时对着成堆的旧门票、摆件和书发呆:这些东西真的需要吗?我到底在执着什么?最扎心的是书中教我们用 "局外人视角" 观察自己的情绪。当我试着用这个方法回看那些焦虑时刻,才发现很多压力都是自找的。比如明明累成狗还要硬撑,比如把每件事都变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些模式像电脑病毒一样早就植入我的操作系统了。《观呼吸》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不跟你讲大道理,而是手把手教你重新认识自己。现在我终于明白,真正的放松不是摆烂,而是清醒地知道 "此刻我需要什么"。就像书里说的,我们每天都在 "事上磨",别忘了时常问问自己:这种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至少看完后,我终于学会在按下 "暂停键" 时,不会觉得愧疚了,这大概就是最大的进步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内观,感受呼吸的流动《观呼吸》这本书有点意思,介绍如何清楚掌握整个呼吸的过程,通过单纯的觉察与呼吸的掌握达到正念,以呼吸为专注的焦点,观看一切身体经验、感受与思想的变化,进而观察认知的世界,最终以觉醒、智慧的心,安详面对起伏的人生。下面我就分享《观呼吸》这本书的一些独特见解: ・呼吸不仅是生命的象征,更是我们与内心世界沟通的桥梁,是我们探寻生活真谛的钥匙。 ・通过观察和调整呼吸,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和乐观。・真正的力量并不在于外界的物质和成就,而在于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持续观照一件事,就是学习和参与那件事的最佳方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想改变先认清事实忘记因为什么原因看这本书了。但今天看到上架,还是在香港回广州的途中一口气看完了。有几个点很有启发:1. 这并不是一本专门教你如何呼吸的书,而是告诉你要正视你当下所经历的一切。包括呼吸。2. 正念、修慈都是要贯穿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绝不是限于一本正经端坐于安静之处的状态。3. 对人慈爱前先对自己慈爱。这跟 “爱别人前先会爱自己” 异曲同工。4. 想要改变的话,要先把焦点放在 “认清事实” 上而不是做什么具体动作上。5. 正视自己所面对的一切,而不是逃避。所谓知苦离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慈心,正念,呼吸以前读过正念的书,理解就是要专注在当下的人事物,而我总是做不到,但有一件事能做到就是清洗茶具时。泡茶有时会分心,洗茶具却不会,很奇妙的体验。这本书看完好像有了一个回应。就是茶是买的,喝它就好了。茶具虽然也是买的,但反反复复的使用中,它承载了超出所谓的价值,它更像是伙伴,是我的助手,我才能很好的享用更高价值购买来的茶叶,体验好茶带来的愉悦感。因此,我想我对茶具的感情是高过茶叶本身的。这里头有感激,感激它对我事茶一事长久的陪伴。今天我觉得,可能也有对它的慈悲心。而我为何对其他人事物没有这么浓烈的慈悲心?难道是日久生慈?留待观察好了。回到呼吸,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调不好呼吸了。心太乱了啊。哈哈哈哈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