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8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21年度硬科幻小说

    《火星援救》作者新著,茫茫宇宙中跨物种智慧生命之间的脉脉温情,悬念迭起的拯救地球行动,和死亡赛跑的智力极限压榨。比《三体》更硬核,更动人,可能是 2021 年年度硬核科幻小说。

      9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穿越星际的灵犀

      当我们仰望星空,有人看到了远处的威胁,他们选择 “不要回答”;还有人看到了穿越星际的爱,他们选择彼此拥抱。这是畅销书和热门电影《火星救援》的作者安迪・威尔的又一本科幻小说,刚一出版就成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图书排行榜的上榜图书,至今仍盘踞高位。和火星救援的孤独主人公不同,这次的故事里男主角有了一个 “小伙伴”;于是,更多的交流、冲突、悬念、转折,主人公也可以经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这些都注定了这是一本精彩程度可以全面超越《火星救援》的小说。同为硬科幻小说,与《三体》类似,作者也回答了可能盘旋在所有星际爱好者心中的几个终极问题。️ 地外生命存在吗?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宇宙茫茫,地球与人类并不孤独,文明,而且很可能是数不清的文明,就存在于浩瀚的星空。2019 年的某一天,加拿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连续观测到了来自同一个位置的快速射电暴,疑似存在外星文明,当时很多人呼吁 “不要回答”。殊不知,这个信号的发生地距离地球,15 亿光年。一次往返通讯的时间就是 30 亿年。而有科学依据判断,由于银河系将与人马座矮椭球星系相撞,那时的人类只有灭亡一个结局,时间就一亿年之后。外星人不一定有威胁,而我们一定等不到对方的回应。🌈 我们能与其他文明相遇吗?作者的答案还是肯定的,相遇并不是偶然,而是源于一次波及两个文明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个危机,人类和外星文明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路上相遇。这是一个太巧妙的布局,丝丝入扣,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回到真实世界,以往的作品里,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的邂逅,往往是相互的访问或者不速之客的降临;由于某种原因的不期而遇,更加真实而有诗意。🔥 如果相遇怎么办?外星文明遇到地球文明,会是怎样的桥段?做客只能寒暄,难免乏味;侵略必有反抗,陷入暴力。在这部小说里,由于两个文明面对相同的威胁,自然成为战友,后来的故事就自然带有挑战,而且充满温情。🌸 地球人能够长期生活在其他星球吗?作者的答案依然是可以的,在高度发达的文明里,为另一个世界的生物创造一个有限大小的环境,并不会特别困难。人类与外星文明也许无法直接相拥,但是总是能够找到办法共处。🌶️ 黑暗森林,或者友爱?《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已经深入人心,而本书作者持有不同观点,宇宙中的智能生物间更可能的是惺惺相惜而不是相互掠夺。地球上的传统资源,基本都是阳光的转化,而太阳光普照整个太阳系,看起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何必独占、何来掠夺。这是地球人与外星文明一次愉快的接触。我本将心向明月,恰逢明月照我心。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边界的大爱,可以穿越整个星系。一本治愈系的硬科幻小说。五星推荐。

        4
        1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觉得很好,但似乎文科生不感冒

        硬核科幻,我看了叹为观止。但我司某文科青年看了几页,说他看不懂。这倒是,里面随意把许多科学定律当背景知识,会让人担心,确实许多人看不懂吧。

          4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集硬科技,情节和幽默文笔于一体的科幻小说

          #乐读英文原版书 2022 年 - 第 1 本 挽救计划 《挽救计划》是我读完 2022 年第 1 本英文原版书也是我的第一本硬科幻小说,花了两周多时间读了两遍。第一遍跟着情节,第二遍回顾细节。在打开之前就知道它已经获得各种荣誉,比尔・盖茨 2021 年度五本推荐书单,奥巴马 2021 夏日书单,”Good Reader"年度科幻小说,亚马逊 2021 年年度书单。我虽不象各大佬所推荐的一口气一个晚上读完,的确也是脑洞大开,常常有意外。小说尤其注重科学细节,想象一下如果遇上以下情况,你会怎么写?你一个房间里突然醒来,失去了记忆,想知道自己在哪里该怎办?如果要跟一个与你完全不同的物种沟通,该怎么交流?太阳系被感染是什么样子?如何应对?书里的各类问题和异想天开的解决方法让你顺便温习了一下物理学,生物学,相对论等学科知识,虽然烧脑,但大部分知识还是常识性的,似懂非懂的搞明白后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作者安迪・威尔(Andy Weir) 程序员出身,网络作家,因《火星救援》引起大量关注,2015 年并拍成了电影,马特达蒙出演。可以想象《挽救计划》的画面感也极强,十分期待电影版上市。另外作者十分幽默,书中淡淡吐槽各种现象,在紧张的情节中,让你时不时会心一笑。摘录作者的几段幽默吐槽 1)想象中的外星人 People always assumed our first contact with alien life, if any existed, would be little green men in UFOs. We never consider the idea of a simple, unintelligent species.2)危急时刻科学界发文章时也顾不上同行评论,在新冠研究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have moved into over drive in a very unscientific way. Gone were the days of careful peer review and published articles. Astrophage research was a free-for-all where researchers posted their findings immediately and without proof. It led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 mistakes, but we just didn't have time to do things the right way.3)人类常常不靠谱 I'd be back in two hours and I wouldn't want him to think humans are untrust worthy. I meanwe are pretty untrust worthy.4)开会机构臃肿哪都是 Another day, anther staff meeting. Who would have thought saving the world could be so boringFor all her talk about cutting out bureaucracy, she end up with a bunch of de facto department heads and daily staff meeting.5)专家的观点常常不一致 It is hard to find two climatologists who agree on the color of an orange. Climate science is in its infancy.6)如有不同意见,文化常常是好借口 Ah, the c-word."Culture"We have an unspoken agreement that culture things just have to be accepted. It ends any minor dispute." Do it my way because it's how I was raised."7)赶时间总会出错,这是银河系现象 He wiggles his carapace. “Not know. Many things break. My people make ship very hurry. No time to make sure all things work good.”Deadline-induced quality issues: a problem all over the galaxy.8)向外星人解释睡觉 Oh thank God. I cant imagine explaining sleepto someone who had never heard of it. Hey, Im going to fall unconscious and hallucinate for a while. By the way, I spend a third of my time doing this. And if I cant do it for a while, I go insane and eventually die. No need for concern.9)没睡够不要企图解决复杂问题 When you're stupid tired, accept that you're stupid tired. Don't try to solve things right then.10)记录现象是科研的第一要务 Science rule number 1: If something is changing unexpectedly, document it.# 乐读英文原版书 2022 年 - 第 1 本《挽救计划 》Project Hail MaryBy Andy Weir496 Pages4.0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双线拼图,硬核科幻

            2021 年第 23 本书《挽救计划》读完。 本书的作者安迪・威尔,从 15 岁起就被美国国家实验室聘为软件工程师。执着的太空宅男,沉迷于相对论物理学、轨道力学和载人飞船。凭借处女作《火星救援》一炮而红,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获七项奥斯卡提名。现专职写作。已出版作品:《火星救援》《月球城市》。《挽救计划》是他的第三部长篇科幻。 本书采用双线叙事的结构,以一个巧妙的设定让叙事在现实环境与记忆中穿插,一点一滴在记忆世界中揭开整个故事的背景,而在现实环境中也如拼图一般展现更多的信息,环环相扣,最后展现出完整的拼图,颇有悬疑小说的味道。 本书的故事并不复杂,细节则颇为硬核。从开头宇宙飞船的构造图,到空间环境对生物体影响的设定,再到遭遇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再到新问题与最终解决,颇具科学写实主义色彩。 另一方面,由于细节的大幅硬核描述,在故事性上显得不够明快简洁,整个剧情的冲突性相对偏弱,开头与结局不错,中间部分略显冗长。 本书整体打 8 分,推荐给对文学,科幻感兴趣的朋友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太阳以指数级速度熄灭……

              本书是《火星救援》的作者出版的第 3 部硬科幻,故事的背景是:金星探测器在环金星轨道意外发现了无智慧生命,以恒星为食的生物体 —— 噬星体。其依靠消耗太阳能量(光)进行自我推进,而没有太阳的地球生态根本无法持续,这就意味着他间接威胁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于是噬星体自然而然成了能量储存转换的最佳介质,我们的主角 —— 一名火鸡科学家格雷斯,就乘坐噬星体推进的飞船来到了另一颗恒星 —— 鲸鱼座 t 星,查明为什么只有这颗恒星没有被噬星体感染,开启了一场挽救地球之旅。没有想到成为首个遇见外星人(波江座人)的人类,然后主人公就开始和被称为 “蜘蛛洛基” 的外星生物开启了一场啼笑皆非的你比划我猜的相互文明探索…… 本书有两条线插叙串起,一条是过去时:主角逐渐从失忆中回想起整个挽救计划的来龙去脉;一条是现在时:主角与如何与洛基完成首次地外文明的接触,并齐心协力发掘出拯救各自星球的办法,过程中双方彼此间建立的深厚友谊 + 为各自星球的牺牲,真正谱写出了一幅宇宙中心呼唤爱的篇章。本书脑洞大开,充斥着大量科技宅钟爱的 “理工浪漫”,比如和外星人接触的细节,新的时间体系、语言体系、身体结构、文化风俗等等,但也正因为如此阅读门槛较高,需要一定的科学基础和想象力。期待同步拍摄的电影拍摄完成早日上映。ps:最近看书时间和热情骤减,果然能把康德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暂缓的就是脚下的泥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也许只有心中充满幼稚的乐观主义者才会写出的作品

                (摘自 公众号 "时光打磨")英文名称《Project Hail Mary》,作者,安迪。威尔 Andy Weir,45.1 万字,译林出版社。电影《火星援救》的原著作者在 2021 年的新作。又是一部基于当前人类技术能力推演出的硬核科幻小说。包括但不限于对于中国航天技术能力的认可。文字中时不时有一种在给你上物理课的感觉,阅读体验如同一部轻喜剧科幻片。但不得不说,面对同样的太阳毁灭危机,挽救计划引出的是一场科学家的冒险,流浪地球则是一部史诗。开始读的时候发现电子书的扉页上没有写字数,在得到电子书的扉页上看到是 27 万字,想来应该可以很快读完,可是发现推进速度很慢,后来在京东读书的电子书信息上发现竟然是本 45.1 万字的长篇。1. 醒来但失去记忆的主角。画面感:导尿管直接从我的下体被扯出去,这可疼坏了,感觉就像尿出了一颗高尔夫球。伊琳娜。佩特洛娃博士发现太阳与金星间细细的红线。被唤醒的是谁?密室逃脱?克隆人?从复苏之殿到实验室,确认不在地球。2. 从重力加速度测试到单摆,物理课开始。没有纸,我有一面墙,仿佛发疯的囚徒在墙上瞎写。佩特洛娃线,危机:太阳在变暗。弧光计划。主角原来是老师,难怪喜欢在墙上写公式。3. 瑞恩。格雷斯 Grace 伊娃。斯特拉特,佩特洛娃工作组负责人。拯救计划的负责人,五常全权代表。进入驾驶舱,飞船名字:万福玛利亚 Hali Mary 噬星体 4. 一艘以噬星体为能源的飞船找到一套中国航天员的制服。美国人最熟悉的中国姓氏之一姚,姚立杰。奥莱雅思。伊柳希娜一场只有单程票的宇宙飞行。5. 噬星体为什么离开能量之源去金星?各国联席会议在中国核动力航母甘肃舰上举行。噬星体像病毒一样,用光速感染着恒星。具备将能量与质量互相转换的能力。德国部长,日本科学家,俄罗斯科学家(迪米特里),中国科学家。6. 来到鲸鱼座,遇见波江座的 "同类"。失重后的画面:我拉开连体服的领口,向里边低头,时机刚好,我把 "第九天,第三餐" 全都吐在了衣服里,然后把领口紧紧按在胸口。7. 遇见来自波江座的外星飞船,黑暗森林法则是否会生效?还好已知存在共同的敌人,所以敌人的敌人 = 联盟。一次拾取外星生物礼物的出舱行走。8. 试验仪器无法在失重状态工作,限制带来创新,如何让飞船原地制造重力?离心机模式。灵感来源:这让人想起阿波罗号太空飞船,起飞时登月舱在指挥舱下方,不过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它们会分离,指挥舱掉头后跟登月舱重新连接在一起,确实是看起来荒谬但最能有效解决问题的设计。噬星体的生命物质与地球上的生命高度相似,所以它们其实也来自地球?波江座 40,三恒星星系,又一个来自三体的文明。9. 与波江座人的奇怪互动:然后我对天发誓,它朝我挥了挥手!它的一条小手臂朝我挥了挥!我也朝它挥手。它又挥了一次。好吧,这可以进行一整天。官方吐槽:作为一名美国科学家有时候可真难受。你得根据所处的情况用不可预测的随机单位进行思考。10. 与波江座人的奇怪互动:我竖起一个大拇指,外星人松开我和飞船的微缩模型,任凭它们飘走,然后也别别扭扭地摆出类似挑大拇指的动作,只用两根手指握成拳,用第三根手指向上指。至少竖起来这根不是中指。向佛里蒂克。布朗致敬:"不,这一点儿都不吓人。身处离家 12 光年的太空飞船时,有人敲门还真是正常。" 我们与外星文明最可能可以交流的共同语言就是数字,时间,尺寸等客观存在的度量和科学 11. 再次官方吐槽:我最不想跟他们交流的就是英制单位。对软件巨头的讽刺:一边是集结全人类智慧建造的拯救计划飞船,一边是一群律师在起诉这个飞船上使用的技术侵犯了专利。让人联想到网飞的电影《Don't loou up》一个完全使用听力感官的地外文明:人类花了数千年凝望星空,好奇遥远的地方有什么。你们从没见过星星,居然也实现了太空旅行 12. 如何在零重力环境测质量?离心机原理,与水对比,水的体积转换为质量。或者知道物体的材质,就了解密度,计算体积,推算质量。13. 小王国里的土皇帝,这个比喻用来形容保安很合适。有道理:他的设计目标不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为了实现规模化生产。不曾发现辐射的文明是如何开发出太空旅行技术的?太空辐射的知识科普,太阳粒子就是高速氢原子,银河宇宙射线就是高速氢离子。14. 气候危机,用温室气体对抗太阳变冷。西班牙征服者在北美洲看见龙卷风之后,欧洲才有了这个词汇。牺牲:我们都得做出牺牲,假如我必须得做全世界的替罪羊才能拯救人类,那牺牲我没问题。15. 从交流到接触,开始合作。16. 波江座人为什么会多那么多噬星体燃料?对飞行时间预估错误?17. 太空生物也有生态链?18. 飞船出发前的回忆与几百光年后的行动不断无缝切换着。这是个简单的办法,但也很蠢。不过,蠢办法如果可行,就会变成金点子。19. 一个愿意为地球牺牲自己的波江座人。20. 你在离心机上受到的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教训:当你累得犯傻时,你要承认这一点,不要尝试解决问题。一号科学法则:假如要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那就把它记录下来。这次是挽救洛基的计划。21. 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如何选择:有人不想痛苦,有人想体验快感快感,有人想留有尊严。发现捕食者,一物降一物。22. 危机一个接一个。这次可能要:用 τ 星虫的屁推进我们飞越太空。23. 一直以为是具有牺牲精神的英雄,实际上只是一个怕死的懦夫,被暴力和药物胁迫上的飞船。24. 一场基因进化实验,看来确实需要生物学家。25. 又要开始计算食物量了,致敬火星救援。互相学习技术和知识后,人类与波江座人间是否会发生黑暗森林法则。26. 启程回家,危机再现。这次没有外星人帮忙了,我无比想念我的波江座朋友。27. 我希望氮气到处弥漫。28. 进化不在乎我的需求。29. 终于出现了封面上的画面,一次太空蹦极。30. 也许只有心中充满幼稚的乐观主义者才会写出这么一本不断拯救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科幻小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几年前马特达蒙那部电影《火星救援》原著作者的新作,15 岁就成了美国国家实验室码农的天才,如果你喜欢《火星救援》那种建立在严谨科学基础上面的科幻故事的话,那么一定也会喜欢这本《挽救计划》。精彩的故事,严谨的科学,爆炸的想象力,完美的在这本书里面融合了,而且是 1+1+1>3 那种融合。这本书又是只有主角一个人,不过好歹这次加了一个外星人;也是在太空,物资有限的情况下,要和外星人携手用知识,技术和勇气拯救各自星球。书里面大量的科学知识和细节让人非常过瘾,特别对于我这样的理科生来说,对文科生可能不是那么友好;而且也借噬星体点出了作者对终极能源的设想,一种可以做质能转换的微生物,为什么不呢?这里摘一段书里面关于噬星体原理的描述,非常精彩:“噬星体通过撞击质子生成中微子对。为了产生这种反应,质子撞击的动能需要高于两个中微子的质量能量。如果你根据一个中微子的质量反推,就会得到那些质子撞击时的速度。如果你获得一个物体内部粒子的速度,就得到了它的温度。为了有足够的动能产生中微子,质子必须保持 96.415 摄氏度。” 另外,书里面关于怎么和外星人沟通也写的非常精彩,而且也写了很多关于生命的思考,比如水是否必须,生物的进化,对环境的感知方式等等。和刘慈欣的黑暗宇宙不一样,《挽救计划》里面的外星人是友好的,我更喜欢有希望一点的宇宙,《三体》第三部后半本我不知道多少人看了不适,我是很不喜欢的。本书绝对物有所值,大推特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1年不可错过的科幻小说

                    这是我目前看过的最精彩的科幻小说。硬核,有趣。作者的知识储备很丰厚,语言很流畅,脑洞也很大。硬核体现在庞杂的知识,物理学的相对论、生物学的进化论、语言学、化学等等,让人着迷。语言流畅,就像是穿衣服,然后想起今天有个聚会,赶紧回神找衣服,却发现衣服洗了,书中有特别多 “回神” 的瞬间,让人迫不及待想读下去。有趣体现在故事的结构和独特的视角,一个本来不愿意赴太空的高中老师阴差阳错之下,承担起拯救地球的任务,遇到了和地球有同样危险的星球上的外星人。在外星人看来,人类的很多行为都不好理解,让我时不时地哈哈大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希望,你也能遇到你的“洛基”(有轻微剧透)

                      看过三体之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黑暗森林法则”,但是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扶持,互相协作。当人类面临危机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背负着骂名,走着不同寻常的道路。就像文中的斯特拉特,她不愿意看到人类面临灭绝时,为了 “食物” 而引起战争,用尽全力促成 “万福玛利亚计划”,让人类去寻找危机的解决办法。本文是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特别具有代入感!主人公刚开始是孤独的,他的伙伴去世了,他要自己去完成挽救地球的任务。在他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主人公遇到了 “洛基”,一个外星人,他是一个工程师。他们开始互相认识、学习对方的语言、看着对方睡觉、互相给对方赠送东西、共同生活…… 他们有着共同的目的 —— 挽救自己的家园。他们并肩作战,为了采集样本,冒险一试;为了拯救同伴,不顾生命危险;为了挽救同伴,甚至放弃了回家的路。在他们两个人身上,我看到了孤独的灵魂相互扶持的力量,感受到了温暖是可以跨越不同星系文化。这部小说真的很棒!我哭了很多次,特别是 “我” 和洛基有了深厚的友谊之后,每想到分别,我就不舍。最让我动容的是洛基的那句:“你脸上在漏水。” 他不知道人类的情感,他不知道这是因为 “我” 的不舍,而 “我” 也不想告诉他这种感受。希望,你也能寻找到你的 “洛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彩硬核科幻

                        有硬核的科幻: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的运用返璞归真,科幻和推导亦合理。有故事的科幻:整体架构简单,双线叙事的剧情推进也不复杂,但充满了悬念,彷佛身临其境,伴随主人公一步步解锁悬疑。有限定的科幻:对外星文明、生命物种、信息交互和高效能量形态均保持理性克制和尊重。有温度的探索:英雄之旅的探索看似俗套,实则经典,对人性和社会组织的刻画没有太大突破但足够深刻。有保留的感受:或许是对宇宙 “黑暗森林” 法则过于根深蒂固,总有一种对外星文明和普世规则过于美好的感觉,对文明之间的信息交互稍显苍白。有价值的 IP:相对于三体,这本小说更容易拍成电影,诺兰可以再显身手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评写到一半,回了几条消息,居然没有自动保存,我刚写啥来着…… 最后简而言之一句话:不烧脑但脑洞极大的科幻小说,值得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拍了拍书架上物理教科书上的积尘,第一次觉得里面的公式这么亲切实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命的形态可能不止一种

                              引自高爽老师:2021 年美国作家安迪・威尔的科幻小说《挽救计划》出版,小说一问世就广受好评,不仅入选了奥巴马 2021 年夏季书单,被比尔・盖茨推荐为年度最值得读的书前 5 名,还被国际著名阅读评价网站 goodread 将评为年度最佳科幻小说,位列国内豆瓣网 2021 年高分图书榜的第六名。最重要的是,它还在天文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过去天文学家认为,水是生命繁衍必不可少的条件,外星生命应该也需要呼吸氧气。但是安迪・威尔在《挽救计划》中,却通过全新的猜想反驳了天文学家的成见。而且,这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的异想天开,他的这种看法还得到了一部分天文学家的支持,这是怎么回事呢?生命真的有可能在没有水和氧气的环境下生存吗?这一讲我就和你探讨一下安迪・威尔这位科幻小说家在《挽救计划》中的脑洞,以及小说中的思想对于天文学的启发。1. 挽救计划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安迪・威尔,他不是一个只有想象力的作家,他的作品都是硬核科幻。他在写科幻小说之前是一名程序员,为了写好科幻小说,他甚至自学了轨道力学和火星地质学等天文学知识。他的成名作《火星救援》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后来《火星救援》被好莱坞搬上了荧幕,并获得当年奥斯卡奖 7 项提名。《挽救计划》是安迪・威尔在 2021 年出版的又一部科幻巨著,读者直呼这部科幻作品甚至超越了《火星救援》。那么,为什么这部小说能给天文学家带来强烈的触动呢?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氧气和水,所以过去天文学家在宇宙中寻找外星生命的时候,都是按照地球的环境标准来寻找行星的。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光谱分析,看一看这颗行星上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哪些。但是《挽救计划》的主人公却不认同这种传统的看法。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分子微生物学家,他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题目叫《水基假设分析和预期进化模型的重校》,他在论文中表示,氢和氧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们本质上只是帮助细胞增殖的催化剂,虽然地球上的生命需要它们,但理论上它们并非不可替代。也就是说,其他星球的环境即便没有氧、氢组成的液态水,也可能孕育出生命。但是主人公的这个想法不被主流学术界接受,于是他放弃了学术生涯,赌气做了一名中学老师。直到有一天,天文学家发现太阳感染了一种外星细菌,这种细菌在偷取太阳的能量,地球的温度会在几十年里急剧下降,人类也将灭绝。这种偷取太阳能量的细菌不仅能够忍受高温,并且能在身体里储存巨大的热量,它们还能像火箭一样喷射,利用储存的能量在太空中以接近光的速度来移动。这种细菌与地球上的生命完全不同,似乎印证了主人公过去在论文中的猜想。于是为了消灭这种可怕的细菌,人类的自救组织找上了小说的主人公,让他参与到挽救太阳的计划中。主人公发现有机会证明自己过去的学术观点是正确的,就加入了计划。其他的剧情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说一下跟本讲主题相关的部分。主人公研究了这种细菌后,非常失望,因为他在细菌的体内也发现了氧化反应。要知道,生命需要新陈代谢,尤其是高等级的生命,新陈代谢的过程本质上是,通过身体内的氧化反应,产生能量为自己所用。也就是说,高等级的生命需要氧气参与新陈代谢。我们人类就是这样,吸入的氧气被红细胞运送到身体各处,参与身体的各种化学过程。我前面说过,主人公反对这种看法,所以他想找到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是,如果连生存能力这么顽强的外星细菌都需要通过氧化反应才能生存,那么就不太可能再有其他的证据来验证他的观点了。但万万没想到,就在主人公陷入自我怀疑时,他却在之后的行动中遇到了一名来自波江座的外星工程师。这位外星工程师不需要呼吸氧气,而是呼吸氨气。因为他所在的世界虽然有浓密的大气层,但充满了氮气和氨气,生命进化出了适应这个环境的新陈代谢逻辑,反而觉得氧气有毒。小说中用一个虚拟的外星人证明了主人公对于生命的猜想,但即便我们的现实世界中找不到这样一个外星人,这部小说依然给了我巨大的启发,那就是,我们对外星生命的探索可以更有想象力。2. 生命的形态可能多种多样过去,我们探索的逻辑是,观察到地球上生命的基本形态、生存逻辑和新陈代谢的方式,从中提取出一套标准,再去宇宙中寻找符合这些标准的环境。比如说,我们发现高级的动物大多都会用眼睛观察世界,这是因为太阳提供了光源,所以很多生物就自然地进化出了视力。但是,其实宇宙中每个星球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在《挽救计划》里,外星工程师的世界和我们的地球有着很不同的环境。那里的空气特别稠密,气压极大,到处都是雾蒙蒙的,所以光靠视觉无法高效率地 “看” 到世界。那里的生命进化出了强大的 “听” 觉,像蝙蝠一样用类似回声定位的方式 “听” 出对方的样子。因此,和这样的外星人交流,就不能用符号化的文字进行视觉呈现,而是要播放特定的声音才能被对方感知和理解。你看,和外星人的交流,不光是语言文字需要翻译,就连交流的媒介和信息的载体也需要转换。因此,如果我们要去寻找高等级的外星文明,仅仅只从光谱上观测氧气的成分,可能远远不够。这样的思路还真的启发了天文学家的实际工作。就在 2021 年 8 月,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迈德哈苏德汗在《天体物理学报》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新发现的特殊行星。这颗行星距离自己的恒星比较远,而且不含氧气,还缺少陆地,所以过去被认为不太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迈德哈苏德汗发现,这颗行星的大气含有丰富的氢气,行星上也存在海洋。有了浓密的氢气就会产生温室效应,让远离恒星的行星保温,这就可能达到适合生命存活的温度了。海洋可以孕育出生命,氢气也可以用来呼吸。所以,这颗行星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属于宜居星球。也就是说,当我们用更开放的视角看待生命和宇宙的时候,我们就不敢轻易把某颗行星从潜在的生命摇篮候选者中排除掉,我们也不敢直接把人类对生命的经验套用在探索外星生命的工作上。不是生命诞生在稀缺的宜居环境,而是不同的环境中进化出了不同适应性的生命。这就是一个科幻作家的脑洞,给我带来的天文学方面的启发。当然,这部小说在科学上也存在一些小 bug。比如,书里设定太阳系感染的外星细菌,会向外稳定地辐射一种红外线电磁波,它的波长是 25.984 微米。书中解释,这种红外线电磁波是外星细菌新陈代谢时产生的。 但事实上,我们只有在和外星细菌保持相对静止的时候,观察到的电磁波波长才会是稳定不变的。如果我们和外星细菌之间有很快速的相对运动,观测到的波长就会改变,比如说,天文学上就会因为远处的星系往远处跑而观察到光谱的波长变长了,而书中的外星细菌却总是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着。但是,毕竟科幻小说不能当科学教科书来读,这部小说的情节中虽然存在一些科学上的槽点,但是瑕不掩瑜。我期待这部小说能激发天文学家在探索外星生命的过程中,发挥更多的想象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能在其他星球上找到跟地球生命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绝望的黑暗森林和内卷的元宇宙之外,安迪。威尔构建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让我们在氙岩的两侧一起碰拳。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人感动的科幻作品

                                  好书!硬核科幻。全书充满了人类的善意和童真,看到最后都要被外星人洛基感动哭了。翻译也是非常接地气,五星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可爱的外星人和美好的情感,科学理论太硬了,不是理科生估计会看的很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好的宇宙童话

                                      全篇充满技术细节,几乎靠设定讲完整个故事,有些古早的美好,留在遥远的波江座 d 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评 挽救计划总体感觉,写作节奏像是剧本,而且是分镜脚本,不完全是脑洞推动,而是靠情节推动。作者语言风格有镜头感,与常见的画面感不同,在读文字的时候,你能清晰感觉到当前镜头下的涵盖,以及镜头与下一镜头的衔接。你要看过《火星救援》—— 也是该作者的上一部书,大概可以想象本书的场景设计风格。同样也是镜头对准单一主体,在摄影棚背景(或者 CG)下的低速游动。不确定这是翻译老师的功劳,还是原作者的风格。用文字功能性地实现画面,而不是去完成传统文字工作者的多层次脑图构建,作者是成功的,阅读感挺轻快,清晰且连续。故事的前半段,作者把握紧凑,走位轻盈,游刃有余。后半段则稍有凑字数之感,一环接一环的矛盾冲突,是我们熟悉的美剧套路,网文套路。一个接一个的挑战,主角调用现有资源,强行合理化,巧妙(光环 buff)解决,然后来下一个…… 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观众笃爱这一卦。主角和配角破冰之后,脑洞程度剧烈下降,温情戏份抬升,直接跳最后 10% 也是个可行的选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简单的知识可以拼出如此恢弘的空间

                                          没有想到科幻小说还可以以这种写作方式展开,用过去和现在并行书写,就像一个绳子同时从中间个开头一起编织…… 所有情节,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发现太阳患绝症,致病菌居然是噬星体,一种位未知的生命体,然后从分裂,到能量发现,到燃料利用,丝丝入扣…… 不愿意去,但又被强行的执行拯救地球的伟大任务。陪同自己去的两个干活的,居然意外的挂了,然后自己碰到了一个外星工程师,充当自己的伙伴,两人一起解决了两个文明的危机。质量错误,进化的好处,进化带来的意外…… 凡此种种。两个伙伴的相互扶持,过命交情,生死权衡,数度热泪盈眶……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