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权衡》。“探究” 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探究” 这个词特指批判性的探究,即这样一个过程:仔细地考察一个问题,从而得出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我们常常听到 “尽可能客观无偏见地考虑问题” 这样的要求,可是这种口号在实际操作中是无效的,人们仍然会坚持既有的信念。这被称为 “信念固着”。根据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里介绍的研究,“要求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解释” 是唯一一个可以纠正我们的 “信念固着” 的有效手段。探究的精神可以表现为某些特定的态度。第一个维度是开放。由于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可错的,从而我们必须真正对那些跟自己相反的观点、对我们观点的质疑、跟我们的观点不符的证据保持开放的态度。事实上,探究的精神要求我们找出任何可能的反驳或者相反的证据。而且,如果有更好的论证被提出来,那么我们应该愿意修正自己的观点,并且承认那个最能得到充分论证的立场。探究的精神的第二个维度是围绕着公正而展开的。公正意味着我们不仅愿意考虑相反的观点,而且对这些观点做出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判断。这要求我们在描述那些我们所不同意的观点时是公平的,不要刻意曲解或矮化它们以使它们更容易被驳倒。一个论证的目的是为相信一个断言提供理由。所以,一个论证至少是由两个断言组成的:一个前提,一个结论。为支持这个断言所提供的理由称为前提,被支持的断言称为结论。这种论证被称为逸闻证据的谬误 (the fallacy of anecdotal evidence)。所谓逸闻就是一则故事。这个谬误是用一个故事(一个例子)来为一个概括进行辩护。人们通常容易被自己的经验或者听说的别人的经验所说服。我们都有这样的倾向,即假设我们自己的经验是典型的,因此基于它们可以进行适当的概括。好的理由通常并非完全依赖于某个观点。为了得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需要认识到各个立场中有效的观点。因此,尽管苏芳菲仍然并不完全同意报应论证的理论基础,她还是开始认识到在报应论证中所包含的希求正义的合理性。科学史上有很多故事表明科学探究是怎样发生的,并且举例说明了它的主要特征。故事之一是关于詹姆士・胡顿(James Hutton,1726—1797 年)的,他通常被认为是地质科学的奠基人。他在 18 世纪后期的工作是关于科学实践和想象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胡顿的写作是在以圣经学派为主导的文化中进行的。圣经学派认为,地球仅仅只有 6000 年的历史。胡顿则提出了一个极为不同的观点。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它基本上证实了你所说的 —— 如果对你要完成的事情有一个强烈的信念,认为你能做到,就会使它的实现变得更有可能,而如果你强烈地感觉自己无法做到,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视野更广阔的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激发学生思考,提升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学会评价论证的效力,但不限于此。学会探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等待第二遍阅读

        不错,但读得有点懵懂。先阅读点其它相关书籍铺垫一下,再次来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类进行概括的能力和倾向是一个优势,这个能力使得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但是,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复杂而多样的世界中,我们的很多概括是不能提供可靠的信息的。遗憾的是,我们太倾向于概括,而注意不到我们只有很少的证据,甚至没有证据来支持我们的概括。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