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延续了马斯洛广为人知的“需要金字塔”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内容简介

马斯洛晚年在他的《自我实现的批判》文章中写道:“必须说明的是,只追求自我实现还不够。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个人实现及对个人有益的方面……”。

他在另一次“人性的更深层次”演讲中指出:“在最好的条件下工作的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将为那些超越了自我的价值所驱动。依照自私的旧有意义衡量,他们已经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已经超越了自我的空间局限”。

可惜的是,他个人由于身体的原因,未能完成他的“自我超越”层级理论的相关工作。所以,本书的作者考夫曼对马斯洛的所有论文和演讲等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最终延续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提出了超越自我实现的新层次,即“自我超越”。

书中,作者拾遗马斯洛的著名理论,揭开了神秘的“自我超越”理论的精髓,融合关于依恋、联结、探索、爱、目标以及其他构筑人类社会需求的心理学研究,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并超越自我。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寻求目标和自我成就感的路线图,我们在追求自我实现时并不是被金钱、成功或者所谓的幸福感所驱动,而是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本书揭示了比这更高一层的人类潜能,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超越”,这比追求自我成就感更高一层,直达人的灵魂深处,升级为全人类的境界,甚至达到“无我”的层次。这不仅让我们找到最好的自己,甚至变成另一个更好的存在。

本书是对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的大胆升级,将人类的需要层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新理论的框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写在前面的话
  • 序二 超越自我 升华人性 奉献人类
  • 序三 独一无二的人格艺术品
  • 代词使用说明
  • 前言 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
  • 导言 新需要层次理论
  • 第一部分 安全保障
  • 序幕
  • 第一章 安全
  • 心理熵
  • 感到饥饿
  • 对依恋安全的需要
  • 选择自己的依恋类型
  • 大脑创伤
  • 成功智力理论
  • 第二章 情感联结
  • 归属需要
  • 亲密需要
  • 高质量联结的生物学证据
  • 孤独致死
  • 钱,钱,钱
  • 社交媒体
  • 联结的蓝色地带
  • 第三章 自尊
  • 健康的自尊
  • 自我价值感
  • 掌控力
  • 自尊与自恋
  • 自恋的两副面孔
  • 脆弱型自恋
  • 健康的骄傲
  • 第二部分 成长
  • 序幕
  • 自我实现者的特质
  • 第四章 探索
  • 探索的推动力
  • 社交探索
  • 冒险寻求
  • 创伤后成长
  • 经验开放性
  • 经验开放性量表
  • 智力:找到靠岸的路
  • 创造性悖论
  • 第五章 爱
  • 光明三联征和黑暗三联征
  • B爱之人的画像
  • 认知-情感共情量表
  • 完整的爱
  • 第六章 目标
  • 目的需要
  • 明智地奋斗
  • 道德目的
  • 明智的追求
  • 总体目标(示例):我想加强锻炼
  • 希望量表
  • 通往人性的更高上限
  • 第三部分 健康的超越
  • 序幕
  • 第七章 高峰体验
  • 超越体验之学
  • 健康的自我缺失
  • 敬畏:人类共同的精神体验
  • 改变心智的干预
  • 第八章 Z理论:走向人性的更深层次
  • 超越者
  • 人类的可能性
  • 终极未知
  • 高原体验
  • 练习 更多地生活在存在域
  • 后记 再论“美好的可能性与难测的深度”
  • 致谢
  • 附录一 成为完人的七个原则
  • 附录二 成长挑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的终极目标就是完全接纳自我!?一直都知道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这次突然看到自我超越,还以为是自我实现之后的又一层级,没想到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对自我的完全接纳就是自我超越。通读下来,确实深有感触。自我实现以后,主要修炼的就是精神层面,而精神层面的最佳状态其实就是自我接纳。🌻我们一生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改变,但是仍然有很多办法能让颗颗种子一直留在那儿,等待着萌发与成长。🌻尽管我们不应追求完美,但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短暂、痛苦,但有时又能产生奇迹的一生中实现自我超越。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成为后代的向导的潜能,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续写剩下的一页又一页。🌻原则 1:接纳完整的自己,而不仅仅是最好的自己🌻原则 2:学会相信你的自我实现倾向🌹罗杰斯认为,充分发挥功能的人应有下列特征:・对自身体验的全部因素保持开放。・信任自身的经验,将其作为一种敏感生活的工具。・渐渐认识到评价发生于人的内心,并加以接受。・正在学会以流动并持续的过程的参与者身份来生活,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在体验之中不断地发现自身新的方面。🌹机体评价量表・我清楚自己适合做哪些事情。・我得到了人生中想要的东西。・我做出的决定对我来说是正确的。・我感觉同自身有着联结。・我感到同自我是整合的。・我会去做对我来说正确的事情。・我做决定的前提是我认为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我能够听从自己的意见。🌹保障与成长目标保障目标・观点得到很好的尊重。・拥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被很多人羡慕。・经济条件良好。・受人喜爱、广受欢迎。・找到一份高薪的好工作。🌹成长目标・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心爱的人表达情感。・感到被亲近的人深爱。・使他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别人能够接受自己。・努力使这个世界更美好。・做出一些持久的贡献。🌻原则 3:觉知内心的冲突🌻原则 4:警惕不平衡的发展🌹神经质倾向的强迫性本质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不加区别地追求。(例如,我一定要让每个人都喜欢我,哪怕我并不喜欢他们。)・任何挫折都会引发恐惧和焦虑。(例如,对无限的自由有强迫性需要的人会因感到一点点束缚的苗头而恐慌,无论是订婚,还是需要签订健身房会员合同。)🌹霍妮认为,我们的神经质倾向在制造 “人工和谐” 方面存在两种方式:・压抑自身人格的某些方面,并将它们的对立面提到显著位置。(例如,过于强调某些能力:和善、体贴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侵犯他人的能力;控制环境,支配他人的能力,以表明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弃、道歉或是通过示好来示 “弱”。)・保持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距离,不给冲突一点儿机会。(例如,高度重视孤独,以至于如果某件事有丝毫危及宝贵的个人空间、引起我们神经质反应的迹象,我们就永远都不会去做。)🌻原则 5:做最好的自己🌻原则 6:为成长而非快乐奋斗🌻原则 7:利用自身黑暗面的力量🌻幸福的来源・更多的积极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满足、欢笑和喜悦等积极情绪与情感的频率和强度。・更少的消极情绪:在日常生活中,降低悲伤、焦虑、害怕、愤怒等消极情绪和情感的频率和强度。・生活满意度:对人生总体上持积极的主观评价。・活力:对身体的健康状况以及体能主观感觉良好。・环境掌控力:通过塑造环境来满足个人需要与愿望的能力;感到人生可控;不会被日常生活中的要求和责任压倒。・积极的关系网:感到被爱、支持和重视,拥有温暖、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对他人有爱心、慷慨。・自我接纳:对自己持积极的态度;有自我价值感,喜爱和尊重自己。・掌控能力: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胜任感;能够完成自己设定的重要目标的效能感。・自主性:独立感,可以随心做出自己的选择;能够抵抗社会的压力。・个人成长:持续地寻求发展和提高,而不是寻求达到某种固定的状态。・对生活的投入程度:专注于日常活动、日常生活并对之抱有兴趣,积极参与其中。・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感到生命重要、宝贵、有意义;能够清楚地感知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意义;同广阔的世界保持联结。・超越体验:日常生活中的敬畏、心流、灵感、感恩体验。🌻自我价值感・我喜欢自己。・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对自己感到很满意。・我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我对自己足够尊重。🌹掌控力・我做事非常高效。・我几乎总能完成要努力实现的事。・我在很多事情上都做得很好。・我经常实现我的目标。・对于人生的挑战,我能很好地应对。🌻自我关怀量表・当痛苦的事情发生时,我会试图保持一种平衡的观点。・我试图将自身的失败看作人类境况的一部分。・我经历艰难的时刻,我会给自己所需的关照和温暖。・当我难过时,我会力图保持情绪的平衡。・当我感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我会尽量提醒自己大部分人都不完美。・我会对人格中自己不大喜欢的那些方面尽量保持理解和耐心。🌹当我们不可能改变某种外在状况时,我们就要勇于改变自己。🌻正直・我会尽力以一种符合我的价值观的方式行事,即使他人因此批评或拒绝我,也在所不惜。・在大部分情况下我都能够做到忠于自我。・我愿意为真实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见解而承受负面结果。・我认为我的行为一般能表达我的价值观。・我依照自身的价值和信仰生活。🌹真实的关系・我希望亲近的人可以了解真正的我,而不只是我的人格面具或对外形象。・通常,我会重视和我亲近的、了解真正的我的人。・我想向亲近的人表达我对他们的关心。・我希望亲近的人能了解我的弱点。・在亲密关系中,我自身的开放与坦诚对我来讲极为重要。🌻希望量表以目标为导向的能量・我会充满活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我的经历已使我对未来做了充分准备。・我的人生相当成功。・我达到了我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路径・我能想到很多摆脱困境的办法。・任何问题都有很多解决办法。・我有很多办法来获得我认为重要的东西。・即使其他人都丧失了勇气,我也知道自己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高峰体验 —— 也就是这些 “短暂的绝对存在状态” 之中,人们会有怎样的认知?马斯洛总结了 17 种认知特点,包括:・彻底的投入・更为丰富的感知・物理时空上的方向迷失・超越自我・超越二分法・短暂地失去恐惧、焦虑和抑制倾向・更易接纳自我和他人,更加宽容・高度唯美主义,充满惊奇、敬畏,不再狂妄自大・人与世界合二为一🌻马斯洛的超越者特征・对于超越者来说,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成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最精彩的部分,是生命的验证,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方面。・超越者会轻易、自然并无意识地说起存在语言(B-language)—— 诗人、神秘主义者、预言者、笃信宗教者、从永恒的方式生活的人的语言。・他们在世俗里感知神圣性,即万物的神圣性,与此同时,他们也能在日常实践中看到这些神圣性。他们可以随意将一切事物神圣化,即以永恒的方式感知一切。这种能力是附加在良好的现实检验能力之上的 —— 两者并非是彼此排斥的关系。・他们更加有意识地以存在价值为动力,比如完美、真、美、善、一致性、超越二分法和存在性质的娱乐活动(B-amusement)等。・他们好像可以以某种方式认出彼此,并且几乎可以当即建立一种亲密关系,并能相互理解,哪怕是初次相遇。・他们对于美更敏感,或者更确切地讲,他们倾向于美化一切事物 —— 包括在大多数人看来丑陋的事物。・同 “健康的” 或务实的自我实现者(这些人也同样持有整体观)相比,他们更能以整体的方式看待世界。人类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体的,而诸如 “国家利益”“父亲的宗教信仰”,以及 “人类的等级” 或 “智商水平” 之类的概念要么已经不再存在,要么被轻易地超越了。・与上述整体观有部分重合的是,自我实现者天然有着更强的协同倾向 —— 内心的、人际的、文化内的和文化外的协同倾向。协同超越了自私和无私的二元对立,将两者都涵盖在一个上位概念之下。协同是对竞争性、零和、输赢博弈的超越。・他们会更频繁也更为容易地超越自我。・超越者不仅像所有高度自我实现的人一样可爱,还能激发人们更多的敬畏感,更 “超凡出世,为人崇敬”。他们常常让人产生 “这是个伟人” 的想法。・超越者更容易成为创新者,也更容易发现可能存在的新事物,因此他们更容易发现什么是可能实现的。・超越者不及健康者 “幸福”。超越者更可能体会极度的喜悦,体验更为深刻的 “幸福”,但他们同样可能 —— 也可以说更可能 —— 对人们的愚蠢、自我挫败、盲目、彼此间的冷漠,以及短视感到一种形而上的或是存在性的悲哀(B-sadness)。或许这来自实际情况与超越者的理想世界之间的反差,超越者能够轻易而清晰地看到那个理想世界,而且从理论上来说,那是很容易实现的。或许这是这些超越者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因为他们能够直接地看到世界之美,看到人性中的神圣性,同时也能看到这么多的罪恶,看到对于美好世界而言定当需要的事物;这也是为人类之善付出的代价,而不是为了更高的智商,或是为某个具体工作提升专业性而付出的代价。・超越者可以轻松地同时生活在匮乏域(D-realm)和存在域,原因在于他们能够更轻易地将每个人神圣化。超越者能够看到一切最真实的神圣性,它存在于每个人、每个生命体,甚至美好的非生命体之中,他们几乎一刻都不能忘记。・超越者会发现,知识的增加与神秘感、敬畏感、谦卑感、无知感、尊敬感以及供奉感相关。大多数人追求知识意在减少神秘感并弱化焦虑,但是对于高峰体验者,尤其是超越者,以及自我实现者而言,神秘感引人着迷、富于挑战,并不令人生畏。・超越者更可能成为创造者(他们有时看起来十分古怪或疯疯癫癫)的伯乐。另一方面,超越者也更能筛选出没有创造力的怪人和疯子。・恶,从整体意义上来说,是不可避免且确有必要的,然而超越者却更可能 “与恶和解”。这意味着更好地理解恶,因而这种理解既会对恶产生更大的同情心,同时又会引发一场针对恶的更加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进一步而言,理解恶意味着更多决绝,更少冲突、矛盾、遗憾,更为迅捷、稳妥和有效地采取行动。如有必要,人们可以更富同情心地打倒邪恶之人。・超越者更可能将自己看作有天赋的人,超越个人意义的 “工具”。这意味着他们对于自身有着某种客观或超脱的认识,对非超越者而言,这听起来则像是傲慢、自大,甚至妄想症。・无论是在有神论的意义上,还是在无神论的意义上,超越者都往往有一种深刻的 “宗教虔诚” 或是 “灵性”,他们能够摒弃自身的历史、传统、迷信或约定俗成的意义。・超越者很容易就能超越小我、自我以及身份,并超越自我实现。未能实现超越的自我实现者的首要特征却是拥有强烈的身份认同,他们知道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想要什么、擅长什么,简言之,他们拥有强大的自我,善于真正地、遵从自己的本性来利用自身。当然,这并不足以描绘超越者 —— 他们当然如此,但他们还不止如此。・因为超越者更容易感知到存在域,所以他们会有更多的终极体验,会更加着迷。我们在孩子身上能看到这种着迷状态 —— 他们会为泥坑中的色彩、玻璃上滑落的雨滴、光滑的皮肤或是毛毛虫的蠕动而着迷。・超越者有时多少有些道家色彩,而仅是健康的人则更偏重实用。存在认知(B-cognitive)让一切看起来都更加神奇、更加完美,有着一切应有的样貌。因而,存在认知不会让人们轻易干预原本就很好的物体,更不会对物体做出改善或是加以干扰。他们只想盯着它、观察它,而不是对它做些什么或是用它做些什么。・“后矛盾心态” 可能是所有自我实现者更为典型的特点,也更可能是某些超越者的特点。这一术语源自弗洛伊德,它指的是全力以赴、无冲突的爱、接纳和表现,而不是更为常见的爱与恨的混合体 —— 通常表现为所谓的爱或友谊、性欲、权威或权力等。・随着性格的逐渐成熟,更高级的报酬(超越性报酬)和回报(超越性回报)的重要性会提升,而钱和奖励的吸引力会减弱。当然,不管怎样,大部分自我实现者已经将工作和玩耍融为一体,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可以这样讲,他们为得到报酬所做的给他们带来内在满足感的工作,正是他们哪怕作为爱好也要做的事情。但超越者还会进一步寻求使高峰体验和存在认知更可能发生的工作。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原来如此

      之前在很多书中读到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金字塔,在这本书里才知道马老师从来没有提过金字塔这个概念。这本书作者通过对马斯洛的演讲、论文、书籍和日记的研究,结合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他著名心理学家的理论著作深入解读了人的需求,分成了两个层次,一个是亏缺,一个是生存。我理解是求生存和求发展,之前理解是人必须先满足生存需求才会有发展需求,读完这本书发现当人有自我发展和超越需求时是可以超越或放弃基本需求的,但基本需求可能会在发展和超越后随之而来。这本书一次没读透,但是书中整理了很多量表和练习特别实用,尤其是关于自我接纳和高峰体验的练习,适用于每个人。喜欢心理学或者想帮助孩子找到生活意义的家长推荐学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成长挑战

        附录二的成长挑战还蛮有意义的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