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殷先生对于中国文化观点的调整,能由糟粕部分的批判转而对精华部分的欣赏,一方面是由于他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使他对本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有了许多不同的了解;另一方面是他晚年处于极度的困境,这处境有助于他真切体认在困患中形成的中国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发现 “西方文明走向死胡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剖析精辟

      1、理清了文化的概念和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2、对于五四运动以后,中西方文化冲突带给我们关于中西文化优劣的思考 3、未来中西方文化如何融合做了一些探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非常有见地!顺便理了理自己的思想,受益匪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另一番感慨

          读殷老先生之书,有一种历史厚重感。时常,它无从谈起,好像,亦无需谈起。然而就是那种感觉,能把你带入未来更远处。我们今天去看人类历史,每到枝杈之处,都是自然生长的结果,是偶然选择,于今看,却是必然结果。我们每个人,如同整体中的一个细胞,在整体的裹挟下生存,也或者有所影响整体轨迹。多数情况下,影响,改变之下,极少是我。如果是,一定是这样的一个我,通晓了经验教训,坚定了不走什么样的路,还得是在恰好的时间出现在恰好的某处。但是,历史多有重复,一如殷先生,一生所学不说对人,对己亦无用处。仿佛除了历史本身,我们都是指点评说者,能有助益,唯己。你读,我推荐,我不会再读。已与殷老先生对话一回,完成了背负。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