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8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社交关系,从陌生人开始

    人的一生中,除了血缘和宗族关系,绝大部分 “社交关系” 都是与陌生人建立起来的。从进化角度而言,在与陌生人初次接触时,人们都会产生一种 “天然感觉”—— 是放松还是谨慎,敌对还是友好。人性本善,我们在与陌生人的相处中都会本能的用真诚来对待他人,因为每一个陌生人为未来都将成为我们的朋友,对陌生人,或者把对方当做一张白纸,或者把对方当你的朋友,总之别当做敌人,即使你听到再多的关于他(她)的不好的传闻。但研究表明,这种印象并不准确,甚至是危险的!因此,如何聪明地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成为每个人一生中必须掌握的技能。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耦合效应

      💦书中列举了多个事例:校园性侵的诱因,分析陌生人的具身反映,醉酒 —— 让海马体关闭 —— 出现断片自己而不自知的可怕现象,许多女性发生关系或被性侵与醉酒断片有关!一氧化碳、金门大桥自杀 —— 耦合效应的代价,警察过度执法,还有放纵情绪为自己带来的巨大伤害;阐述了耦合效应在生活中的影响,作者深入生活,关注平常中,人的行为习惯带来的社会影响,产生的耦合现象,以及如何引领耦合效应朝正能方面的努力,唤醒内心的警觉;此书值得一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要跟陌生人说话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观感平平,跟我看美剧 Lie To Me/《对我说谎试试》的感觉差不多,就是成功引起了我的兴趣,但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一些总结性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读着还可以,但对其中大量的民事刑事案件实例不是很感兴趣。可能是觉得不够接地气吧,毕竟简介里给的定位好像是从日常案例出发而给出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可行建议,但刷完书发现就前言里面作者爸爸的例子最贴近生活了… … 不过,这仅是我个人的观感,也可能因为我还算比较会跟陌生人打交道,所以这本书对我的贡献值有限吧。我出门在外的时候还挺喜欢跟陌生人聊天的,但聊之前肯定要先观察一番,从对方的状态、衣着、举止等方面入手,判断一下人家这个时间适不适合或者愿不愿意跟你聊天。我跟陌生人打交道大多是有明确目的性的,比如:需要帮助、想获取信息、排解等待的时间、对对方感兴趣等等,所以我和陌生人接触比较多的是在旅途中,在等红绿灯时间长的时候也跟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的大爷聊过。我印象里跟陌生人的交流都非常愉快,只要把握好尺度,不打探对方隐私同时也不给对方过多我的个人信息,那聊天氛围大多是轻松愉快的。记得之前看过一项调查,是说人们好像更愿意对陌生人说出自己的秘密,因为互不认识而没有心理负担。但我建议,秘密的话,要么就不说,要么还是跟亲近的人说比较靠谱。因为现在这种环境下,“陌生人” 很容易在自己或朋友的圈子里再次遇见,那就尴尬了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陌生人,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们非常容易被别人、被自己欺骗怎样才能知道一个人是不是在撒谎呢?听其言?还是观其行?是不是只有傻白甜才会被骗,我们比他们聪明得多,机警得多?大部分人是不是都认为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来判断这个人的品性会更加靠谱?我们是不是认为面对面的交谈更能确保对方的可靠性?几百块的费用在网上支付一下就行,但是几百上千万的业务必须当面坐下来谈谈,喝喝茶,吃吃饭,聊聊天,才能做出决定。面对面真的能让人做出更稳妥、更可靠的判断吗?我们真的能很准确地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对方是否可靠、是否诚实吗?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些非语言行为的效果,真的如我们预期的那么有效靠谱吗?你真的能分别出 “紧张造成的语无伦次” 和 “撒谎造成的语无伦次” 两者间的差别吗?你真的能分辨出惊讶、愤怒、悲伤等表情的区别吗?你认为所有人相同的情绪会展示出相似的表情吗?《陌生人效应》这本书会给你答案。本书的作者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非常著名的畅销书作家,爆炸头是他的标志。他的畅销书《引爆流行》、《异类》、《眨眼之间》都创造了销售神话,他特别擅长将社科类的研究成果汇总整合,然后变成畅销书,极受读者喜爱。著名的 “一万小时定律” 也是由格拉德威尔汇总精炼并普及的,现在已经广为人知。《陌生人效应》的核心主题就是,如何聪明正确地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但是请注意,这本书不是教你怎么和陌生人交流的,不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集合,而是列举了许多令人惊诧痛心的案例,分享了许多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教我们不要如何如何做,教我们不要犯哪些错。如果你知道怎样 “不能” 了解陌生人,你就能减少与他人之间的误解,你就能少犯错误。而能对陌生人少犯错误,这就已经足够有用了 ,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能救命。人的一生中,除了父母亲人等血缘和家族关系,绝大部分社会关系都是与陌生人构建的,尤其是在我们今天这一个高速发展、快节奏的陌生人社会,与陌生人正确建立关系的能力变得原来越重要。但可惜的是,我们严重缺乏这种能力。研究表明,我们与陌生人初次接触时,我们是依靠自己的直觉系统去收集信息并做出判断,这套系统的可靠程度很低,甚至在有些时候是南辕北辙的,非常危险的。总而言之就是,我们非常容易高估自己对陌生人的了解,低估问题的真实性,非常非常容易受骗。格拉德威尔在书中举了十几个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对研究结果的解读,对普遍问题的探究,总结了三大原则,12 种错误陷阱,告诉我们 “怎样做不行”,对陌生人少犯错误,来帮助我们聪明、正确的和陌生人打交道。全书非常精彩,有许多颠覆常识的研究,推荐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国首相张伯伦曾经三次会晤希特勒,最终双方于 1938 年 9 月底,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张伯伦对这一纸互不侵犯的宣言十分满意,回到伦敦后即得意忘形地迫不及待地对欢迎的人们挥着那张有希特勒签字的宣言,宣称:“从今以后,整整 — 代的和平有了保障。”“现在我请你们回去,在你们的床上安心睡觉吧!”“整整一代人的和平”,多么激动人心的话语。这是张伯伦认为他从希特勒那里得到的保障,是真实可靠的保障。1939 年 3 月,希特勒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他在与张伯伦签署协议后不到 6 个月,就撕毁了该协议。1939 年 9 月 1 日,希特勒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而张伯伦的这次外交行动被认为是 “历史上最愚蠢的外交”。他被希特勒欺骗了,被玩弄于股掌之间。那是张伯伦太愚蠢好骗了吗?一个堂堂大国的领导人,一位拥有丰富经历的政客,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真的这么愚蠢吗?欧美的法律允许保释,只要当事人能交出法官裁决的保释金就行。那法官是如何决定嫌疑人应该交多少保释金呢?决定得高了,交不出来,就要进监狱。定得低了,嫌疑人交保释金后,很可能潜逃,或者继续犯案,危害社会。法官的办法是让嫌疑人上庭,当面交谈观察,看着对方的眼睛,看他的表现,看他的犯罪记录,然后进行判断。那么这种方法准确吗?实验研究证明,准确度不高,大概只有 50%,和扔硬币决定的概率差不多。在一个案子中,一名年轻人,沃克,持枪企图谋杀自己的女友,只是因为子弹卡壳了才未遂。法官原定的保释金是 100 万美元,在面对面观察、交谈之后,把保释金降到了 25000 美元。法官这样做的理由是,让沃克 “降温” 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法官解释说,沃克没有前科,“甚至连交通罚单都没收到过”。沃克很有礼貌,“他真的很低调,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据我所知,这孩子真的很聪明,他已大学毕业,毕业时还是班上致告别辞的最优秀的毕业生代表。据说这是他的第一个女朋友”。最重要的是,据法官说,沃克表现出了懊悔之意。可是我们为什么就能确定表现出的行为就是对方真实的想法呢?凭什么确信他 “表现出的懊悔” 是真正的懊悔呢?又凭什么能确定他未来不会继续施暴伤人呢?毕竟他已经有过持枪企图谋杀的前科了。当面看着沃克对法官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使他受到不利的影响,让他为自己找到理由去忽略一个简单的事实:沃克曾用枪顶着前女友的头,他没有杀死她只是因为枪没能打出子弹。4 个月后,在保释期间,沃克还是枪杀了他的女友。为什么一名专业的法官会反这种错误呢?他不懂法律吗?他不知道客观证据的重要性吗?他不知道对方曾经的犯罪行为吗?类似的案例书中举了很多,那为什么我们认为的那些经验丰富、专业扎实的人,例如警察、法官、政客、间谍等靠看人吃饭的人,都会在 “他说谎了” 这件事情上判断失误呢?心理学家蒂姆・莱文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解释,叫做 “默认真实理论”。我们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会默认他们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并不是你完全不怀疑他,你可能会觉得他表现得有点怪 ,但是你会先帮他找理由解释。我们的本能太愿意相信对方了,除非找到了非常明显的、坚实可靠的证据证明对方在撒谎,我们才会上升到 “不信任” 状态,否则大部分怀疑都会被我们自己要理由解释、解决掉。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一开始就信任对方的本能呢?格拉德威尔提出一种假设,因为这是演化保留下来的本能。多疑的人固然不容易上当受骗,但是生存的成本太高了。想一想,如果你怀疑孩子的老师会虐待儿童,那你还会送孩子去上学吗?如果你怀疑超市里卖的都是有毒有害的食品,你还会去购物吗?更进一步,如果市场上的食品你都不相信,那怎么办?自己种吗?那你怎么知道用的肥料是安全的?你怎么知道用的水是安全的?多疑带来不安,不安强化多疑。长此以往,很容易患上 “被害妄想症”。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多疑的人就很难有机会将基因遗传下去了。多疑,真的不是一种良好的体验,但同样的,太傻白甜也不是好事。面对陌生人时,我们常犯的第一种错误是 “默认真实”,让我们对他人的言行有种偏认诚实的倾向。默认真实,会犯很多错,容易被人欺骗。就像英国首相张伯伦,许多法官那样。但是错误的、广泛地 “不默认真实”,同样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书中举了几个警察抓捕、甚至枪杀 “嫌疑犯” 的例子。美国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因为培训的要求、职责的要求,他们总是倾向于 “不默认真实”,抱着怀疑和警惕的态度去对待那些他们认为 “可疑的人”。那这种培训标准又有什么依据呢?很遗憾,没有依据。培训手册中描述到:“如果对方不敢直视你的眼睛,那么就证明他在撒谎,或者心虚”“如果对方语无伦次,很可能是他们认为自己暴露了,这就是嫌疑犯的典型标志”。是不是听上去和我们的 “看人常识” 相符?实验证明,这些经验一个也不可靠。而这种错误的、固执的观念大行其道,很多人将其奉为金科玉律,坚信不疑,还大加推广,结果造成了很多误解,甚至悲剧。第二种错误是 “透明人” 假设,认为我们能准确了解他人,高估了自己的水平,低估了陌生人的复杂程度。“透明” 是指我们的行为和举止 —— 他人可见的我们表现自己的方式 —— 为他人观察我们的内心感受提供了一个真实可靠的窗口。我们都有一种倾向 —— 根据人们的行为去判读他们是否诚实。在我们眼中,说话得体、自信,握手有力,友好、有魅力的人被认为是可信的;说话时紧张、不自在、躲躲闪闪、结结巴巴、含含糊糊、言语费解且空洞无物的人则难以被他人信任。委婉一点儿说,这简直是无稽之谈。这两个错误使我们无法理解作为个体的陌生人。但是生活不是电视剧,你可以根据演员的表演来体会他们扮演的角色的感情态度,但是那是电视剧!是影视作品!是表演要求!那不是真实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情况!更不是真实的人!真实的世界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而我们同时还远远高估了自己判断别人状态的能力。几种因素想加,就会造成许多错误、严重的后果第三种错误是忽视 “耦合理论”,不重视陌生人所处的情境,以己度人,这使得理解他们变得更加困难。这三种错误告诉我们,要时刻警惕,别让自己掉入固定思维的陷阱中。我们常说学习要会举一反三,但是固定思维模式下的举一反三就变成了 “一概而论”,它不假思索地将同一条规则运用到所有不同的场景中,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类似的问题。但事实上,与人有关的问题都存在个体差异和情境效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状态下,就算是面对同一件事,反应和处理方式也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人与具体情境高度耦合的假说。如果我们不知变通地将规则、概念扩大化、普遍化,那么造成的后果可能难以想象。人是复杂的人,规则也是复杂的规则,我们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像机器那样,无论什么,都只会按照编程行事。人不是机器,陌生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非常难以理解。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特别警惕自己固定化的思维,不去犯书中列举出来的那三大错误,12 种陷阱。不做错事,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社交拓展认知边界

            人类进化到生物链顶端,靠的正是协作,以此为物种优势,自然也会反向塑造大脑,因此社交属性是刻进基因的,所以只要世界还是依托于人性构建的规则,那么这个 “社交属性” 就是我们在智能时代的优势。相较于冰冷的数据,我们人类更偏向于相信面对面的、“人性化” 的判断。比如我们身体有些不舒服,现有的仪器或者设备其实可以给出颇为精准的结果,但我们就是更愿意相信在一线接触病人的临床医生的判断,我们得当面听完医生的建议结论才更放心。就是说,人类潜意识里有这么一种偏见,也是写进基因的社交属性决定的,喜欢过高依赖及评价 “人与人面对面交往” 这个行为,而对抽象、理智、冰冷数据不怎么感冒。人类有史以来都是面对面交往的,而抽象数据、逻辑理智这种东西可能根本就没有进入文化基因,一方面训练逻辑、理智思维可以在人群中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训练同理心能得到更多认同和拥戴,二者并不冲突。人本质上还是社交动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教我如何看懂你,陌生人?

              要了解陌生人,信息更多更好,还是更少更好?法官对嫌疑人是否还会犯罪的判断,远远不如计算机。为什么?因为法官获得了比计算机更多的信息。比如他能看到嫌疑人的表情、眼神和动作,而这不是计算机的强项。这些信息恰恰对做出判断没有帮助,甚至只有反作用。 面对陌生人,我们总是试图从对方的言语和表情上找出一些破绽,但这并不容易奏效。表情、语言具有强大的迷惑作用,我们很难读出真实的信息。如果一个人擅长表演,那就更加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比如一个政客。正所谓 “知人知面不知心”。刻意保持距离,也许更能看清真相。 “默认真实”。人们首先更愿意相信所看到的一切,去假设对方说的是真的,而不是去怀疑。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沟通和协作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相互怀疑带来的伤害。所以人们都容易被骗。如果你也容易被骗,只能说明你是个正常人。 我们的判断方式和科学家恰恰相反。我们从相信开始,而不是从证据开始。只有当怀疑和疑虑上升到无法被解释的程度时,我们才停止相信。 看别人写出什么性质的词语(积极 / 消极),就能帮你判断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并不是。我们都假设自己是积极阳光正能量的人。但如果给你一个比较阴暗的词语,你能接出什么样的词呢?能说因此你就是个消极的人吗?如果是,那谁还敢说话?这不是文字狱吗? 为什么会有 “断片儿”?为什么 “断片儿” 之后还像正常一样,却没有印象?因为海马体罢工了。海马体罢工了,但大脑的其他部分还在忙活。所以你可以在喝断片儿之后,翻过三米高的墙头,回家睡觉。第二天却对这个杰作一无所知。如果在断片儿之后,和陌生人相处,那么很多事情,就真说不清了。 陌生人容易被了解吗?没那么容易。陌生的路人、酒吧里的陌生男女、证据不足的嫌疑人,我们怎样判断他们的真实想法?虽然我有高科技,但这仍然是个难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可以和一个陌生人聊天南地北,甚至熬夜通宵,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甚至会觉得找到了知己,然而在对身边最熟悉的人的时候,却发现没有话题,通常聊天也就一两句的问候,这个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可以概括这个现象,就是陌生人效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

                  这是第三本格拉德威尔的书了,前两本是《异类》和《眨眼之间》。这些书里的结论,其实并不能说多么新颖,尤其是对于那些了解一些 “社会心理学” 的人来说。但是,这些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们能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反复地和深入地探讨。如果说有什么启发的话,那就是乔布斯的那就,Stay HungaryStay Foolish。对于这个高度复杂的世界,我们真的非常有必要保持低调和敬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耳听为虚,眼见不一定为实。

                    这本书通过好几个案例为我们阐述了一件事情,信任的建立很难,信任的摧毁却很容易。而更多的时候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眼前所见的,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的。我们的主观意识太强烈了,导致了我们经常判断错误很多事实。这让我想到了《洞见》里的 “空”, 很多时候事件就在没有任何感情色彩,都是我们给主观加上去的。《洞见》一书我要认真写一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我们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擅长识别谎言。我们在跟人打交道时,往往默认对方说的是真话。第二,我们总觉得,别人都是透明的。但是,自己一定是复杂的,难以看透的。第三,一个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不是单纯的个人动机,它是一大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这三句话,简单说就是,陌生人,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简单。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人们总是愿意相信别人虽然当遇到骗子的时候会损失惨重但是这仍然是和人相处最有效率的方式。如果对每个人都保持怀疑虽然不会遭受损失但却会孤独和心累。遇到陌生人时总会放大自己看到的优点或缺点。但事实是你看到的只是这个人当时当地表现出来的他自己的很小一部分。不能用这些表现来判断一个陌生人。认识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时刻都要保持警惕。人们总以为自己是 "透明" 的,内在情绪会毫无保留的在面部表情或者肢体动作中体现。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我以为的全部展现在别人眼中可能是无动于衷。人们总以为面对一件事情人们的表现会很相似,事实却也不是这样。面对亲人的离世有人表现的悲伤也有人会表现出愤怒或者毫无表情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酒喝多了会有两个效果:一个是短视效应,喝醉后就很难理性和长远的考虑,只会想得到当时想得到的而不去考虑后果。还有一个就是断片,酒醒后没有了醉酒时的记忆。但是在断片的情况下仍能做很复杂的事情比如订机票住酒店剃胡子只是无法记忆。严刑逼供下得到的供词是不可信的,人在严酷环境下海马体会关闭从而失去当时的记忆。接受酷刑的人会想方设法说出对方想要的答案从而避免再次受刑。自杀率和犯罪率都体现出了耦合效应。环境是一大因素,改变环境就可以改变自杀率和犯罪率。比如将煤气改成天然气,在大桥下装防坠网在大桥上装围栏。最后想到两句俗话:日久见人心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解陌生人很艰难

                          ​ 当我们面对陌生人时,该如何与之相处?这本《陌生人效应》通过真实的案例讲述和科学的社会学、心理学研究结论介绍给我们提供了三个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避免默认真实。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会默认彼此说的都是真话,这样,大家才有可能继续交往或合作下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个假设的前提不成立或者说容易被别人利用。书中写到的张伯伦和希特勒的故事以及古巴特工等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作者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依旧展现出了高超的节奏掌控技巧,让故事那么的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所以作者最后提醒我们为了避免误判,在与陌生人交流时要忽略默认真实。        二、警惕透明假设。同样的,绝大多数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人们在交流的时候,表情动作语气语调都能表达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特别是微表情研究领域的专家更会运用这个理论来协助警察办案。然而事实也并非如此,微表情专家的判断更是被证明跟随机猜测没有两样,并不存在交际中我们是 “透明” 的这个假设。书中提到一些影视作品对我们情感表达产生了误导。        三、重视耦合效应。因为把煤气改为天然气,英国的自杀人数断崖式下跌;因为在金门大桥安装了防护栏,跳桥自杀的人数也迅速减少…… 许多的事例和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作出某种选择(无论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而我们在和陌生人相处过程中往往容易不重视陌生人所处的环境。所以作者提醒我们,不要一看到陌生人就匆忙下结论,不妨多了解一下陌生人的世界。​ 总之,作者总体的观点是理解陌生人是非常艰难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陌生人效应》

                            我们跟陌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作者认为,误判对方的意图导致冲突升级、被陌生人欺骗、简单粗暴的给别人贴标签。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我们把陌生人,想象的太简单了。这个结论好像不是什么新观点。这正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它的目的不是让你知道,而是让你相信。我们从知道到相信,往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那就是犯错。而这本书要做的,就是替你把前人犯过的错误,全都复盘一遍。从而达到让你真正相信的目的。换句话说,这本书,讲述过程中的体验,其实比结论更重要。本书的核心内容:人的一生中,除了血缘和宗族关系,绝大部分 “社交关系” 都是与陌生人建立起来的。从进化角度而言,在与陌生人初次接触时,人们都会产生一种 “天然感觉”—— 是放松还是谨慎,敌对还是友好。但研究表明,这种印象并不准确,甚至是危险的。因此,如何聪明地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成为每个人一生中必须掌握的技能。格拉德威尔在这本书中提出了 3 个陌生人效应。用十余个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吸取人际关系的普遍教训。无论是在亲密关系、工作关系、商务关系、谈判关系,甚至是政治关系中,做个清醒决策的聪明人。落实到结论,这本书给出的东西,其实并不算特别新锐。你会觉得,这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我们本来不就是这样的吗?但是,这么明显的事情,我以前怎么就没意识到呢?其实,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写书的最高境界。它不是传递一个纯粹的新观点,而是捅破一层,别人都没有看到的窗户纸。然后通过它,快速进入人们的共识,成为共识的一部分。借用万维钢老师对这本书的评价,他说,这本书教的不是算法,但是,是比算法更重要的东西。假如你有时间,也强烈推荐你去听万维钢老师在专栏里对这本书的解读。特别说明,万老师是在这本书中文版上市之前,解读的英文原版。当时书名翻译成《对陌生人说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陌生人

                              与陌生人交流,不要受到固有思维影响,不要有故事思维,以事实逻辑作出判断,如果暂时没办法判断可以慢慢等,要有自己的系统保持自己的原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樊登读书推荐,我第一次阅读的时候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樊登已经把精华的部分讲过了。很佩服作者编故事的能力,内容与 “陌生人效应” 相关的不多,书越看越看不下去,作者甚至把序里的关于桑德拉故事在第 12 章开头又说了一遍,是让读者复习吗? 樊登读书的会员不建议阅读,不建议购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又刷了一本

                                  现在这个状态和学习的阶段应该只能看些自己专业的书籍了....... 正在读《西方史纲》《猫叔说葡萄酒》推荐大家,还是读下去了期望自己打卡的状态快点过去很多的书都读不下去的,自己给自己的理由还挺多,书友们有没有推荐好书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了解陌生人比想象的要难,本书的 4 个观点都新颖且有理有据,案例令人印象深刻。4 个观点相对独立,用 “陌生人” 关连起来略显勉强,特别是 “审讯难题” 与 “环境耦合”,和了解陌生人关系不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发现,不管参与者是否接受过里德审讯法训练,无论执行任务前后或过程中是否采取了置信度措施,判断准确性和置信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进一步证明了这个领域的元认知问题是,置信水平与理由(包括基于里德审讯法的理由)数量呈正相关。这是另一种无法预测准确性的因变量,但它却被广泛用作判断依据。“里德审讯法训练在这方面产生了特别不利的影响。具体来说,与没有接受过训练的人相比,接受过训练的人反而更不能准确判断被调查人是否说了实话。不过尽管他们经常判断失误,但他们往往更自信,也更能列出大量做出某个判断的理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遭遇

                                        开卷有益!似懂非懂的看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陌生人是复杂的,我们没那么了解他

                                          二月看完第二本书:格拉德威尔的《陌生人效应》,我觉得这是唯一一本比万维钢解读还精彩的书,写法很高级,故事引入,研究和数据论证,说理充分,得出结论唯一,说清了我们大家好像都懂(默认真实、耦合效应)但是又不明就里的现象。其中关于饮酒的部分印象最为深刻,旧的理论是酒后是 “行为抑制”,但是新的研究表明是酒精导致的 “短视”,造成了千千万万个悲剧,也记在小本子上,在青春期及时给孩子们补上这一课,也提醒亲爱的各位不要过量饮酒。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