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9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 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本书名为圆圈正义,其实全书并没有直接解释什么是正义,只是批判了很多不正义或者披着正义外衣的虚假正义,罗老师之所以如此取名,也许想阐述的是一种 “正义观”,正确的正义观如同小时候看到大侠纵横江湖快意恩仇、野比大雄干掉了胖虎、放假可以不用写作业一样;错误的正义观如同小时候我爸打我屁股我妈呐喊助威、学完古诗还要背诵全文、考不及格还要被叫家长一样…… 正经的说,没有人能给正义下一个完美的定义,但它永远存在,有时候体现在个案的故事中、有时候包装于善良、道德等品质中,在街头巷尾、在百姓人家,有江湖,就有正义。我们每个人都在一个圈里,至于这个圈或圆或方,甚至四面漏风全然不曾封闭都则因人而异,圈里是自我的意识,圈外是旁人的审视。圆润不一定消极,尖锐不一定积极。改变不了世界,唯有改变自己的内心。《圆圈正义》书名的圆圈是关于正义的隐喻,每一个画 “圈” 的决定都是一种与正义有关的追求,虽然正义如完美的圆,我们无法真正得到,但正因为我们深知它客观存在、一定存在,我们才会对正义心存敬畏和向往,也如我们一生追求的幸福,虽然回头看总是充满波折,但依然目光坚定、满腔热忱,相信一定会有一个远方,那里有梦幻般的色彩斑斓,温柔如水的诗情画意,终将与我们爱着的人相伴走完这仅有的一生。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

      真实的生活意味着我们承认自己的有限、浅薄和虚荣。而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能从众的就是良心。我们一直相信这个世界是存在正义的,它可能会迟到,但我坚信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它永远不会缺席。正如罗翔所言:我们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一个真正完美的圆,但是圆这个概念一直存在。我们虽然看不到正义,但不代表正义这个概念不存在,它依然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它不断挑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本书收录了几十篇热点案件随笔,清晰阐述罗翔的看法和思考过程,教会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每一件事情,怎样分析每件事情的后果。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可以时时刻刻问自己∶如果你是这起事件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你会为了正义而勇敢踏出那一步吗?是的,我不敢想!“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可真当你走过他的路时,你连路过都觉得难过。有时候你所看到的,并非事情真相,你了解的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三毛说:“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 。” 我们太容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评判一个人,轻易地下定结论,还以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正义是客观的,现实中所有的正义都是有缺陷的,但理想中的正义依然存在!这本书告诉我: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环境不同,经验不同,谁也看不清完整的个体,正如案件的整体一样。我们更不能凭着自己对正义的狭隘的有限的理解和我们的道德判断去评估个人,去匡扶我们所谓的主观正义。即使身为专业人士,带着秉持公正理念的初衷,也有可能事与愿违。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警惕自己心中的幽暗和伪善,不要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整件事。罗翔不仅是个法学家,还是一个哲学家。客观上的圆圈正义必然存在,那就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然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承认自己的浅薄、无知、局限性,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直视内心的幽暗,才不会被负斜率拉着下坠,才能看到真理的光芒。社会中所有的荒诞不羁,都是人性中阴暗和邪恶面的投射,所以最恐怖的不是地狱和魔鬼,而是面具之下的灵魂。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圆圈正义》

        阅读罗翔老师的书,可以提升思辨能力,当我们在批判别人的时候,不要忘了反思一下自我,都是普通人,既有人性高光时刻,也有内心黑暗时刻,不断反思,不断提升。“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一生,在这个生命旅途中,我们不时会经历苦难,我们也要时常对抗自己内心的邪恶,终有一天,我们会走向此生的终点。”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要让正义停留在书本上

          本书收录 49 篇随笔文章,问题深刻,探讨正义 / 道德 / 权力的理念与现实。大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读。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书名的一个寓意。自然界和社会都没有真正完美的圈,但我们一直在追求理论上的完美圈。在司法中就是无限追求正义的圆。本书整体推荐 4 颗星。主要原因我觉得它比较真实地还原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并输出了自己所思所想所行。制定法律的目的是约束国家权力,保障自由。所以才会有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当权力有其固定的边界时,民众才能享有法律所赋予的免于恐惧的自由。而现实中执法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现实中并不如此。一个打工者,仅仅因为穿着寒碜就会被怀疑为嫌疑分子,而那些开着 “大奔”、西装革履却暗地里做着违法勾当的 “款爷” 就能理所当然地避免这样的 “天灾人祸”,甚至还会备受尊敬。难道我们的法律中有 “以衣着和相貌” 这样的定罪原则吗?“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作者从事律师工作中,也会碰到一些从法律定义上看是属于无罪的嫌疑人。但是在被起诉后,作者也会劝嫌疑人认罪。因为认罪才能很快出去(中国对于嫌疑人是先关押到看守所,经过 9 个月左右的调查检察院会对嫌疑人提出起诉或免予起诉。起诉后到判下来又是半年以上时间。)而不认罪的大概率结果也是被强行判刑。2017 年各级法院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548.9 万件,判处罪犯 607 万人,仅对 2943 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 1931 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如果用 2943 加上 1931 除以 607 万,无罪判决率仅为万分之八 —— 这么低的无罪判决是罕见的。作者曾问过检察官是否可以撤诉,得到的答案是 “没法撤诉,因为按照该地的规定,已经起诉的案件即便撤诉也要按照无罪案件对待,要扣绩效分。” 讽刺的绩效。警察抓人是否也是如此?正因为有如此多不公的现象,律师的作用就是非常重要了。律师虽然代表犯罪嫌疑人为其辩护,但并不代表律师会为其做假证开脱。律师的职责是捍卫法律的尊严。律师必须在法律范围内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与其说是在捍卫当事人的利益,不如说是在通过捍卫当事人的利益维护法律的尊严。虽然这世界有很多不公平不正义,但是我们要努力去消除。虽然我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我可以做好我自己的事,然后照亮能照亮的人。这就是《圆圈正义》的基调。如果你对实事的法律热点新闻感兴趣也可以找对应章节阅读。如张扣扣案、莫某纵火案等。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圆圈正义

            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纷繁复杂的世事,千万要保持谦卑和敬畏,若干年后,当青春年少成为 “中年油腻”,愿你依然能够从容面对那时青春少年的清澈目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位法学教授的随笔集

              这本书是罗翔老师的随笔集,其中既有他对一些热门案件的思考,也有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我本是一个理工科的学生,知道罗老师是从网上一些讲课的段子开始的。我一直觉得幽默是最大的人格魅力,而一个能够将知识用充满幽默的语言进行传授的老师无疑是最吸引我的。再后来了解到罗老师的一些思想,比如他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到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更让我了解到了他幽默的外表下睿智的内心。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觉得这里的传道更多是指为人之道吧,所以对老师来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比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而现在肯用心教学生做人的老师实在是太少了。读了罗老师的书,应该也可以算得上是罗老师的学生了吧,希望自己能好好体会罗老师的教诲,并且能够跨过知道与做到的鸿沟。虽然成不了法治之光,但至少做一个知法守法并且勇敢实践的人。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为什么自己不能够再强大一点?

                为什么自己不能够再强大一点,不由得自己便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此自己读完这本书后,便有了足够清晰的补充:在这样一个冷漠的时代,我们用面具将彼此隔离,我们每天都在表演,每人都是 “影帝”。我们希望被理解、被关心、被接纳,但是我们又不愿意脱去自己的伪装,因为我们害怕被伤害。让我们都来勇敢一点,让我们都努力一点,让我们都拥有一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网罗

                  每日一书:《圆圈正义》。理查德・巴克斯特说:我们时常妒忌比我们地位高的人,藐视地位不及我们的人;垂涎别人的名望、财富,或者傲慢、冷酷地看待别人的贫寒窘迫。看到外形姣好的人,则诱发我们的情欲;看见有残疾的人,就引发我们的鄙夷之心…… 穆勒却认为,幸福是有高下之分的。 “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满足的傻瓜。如果那个傻瓜或猪有不同的看法,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那个方面的问题,而相比较的另一方即苏格拉底之类的人,则对双方的问题都很了解。” 当生命中缺乏一个终极的敬仰对象,人就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置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形成无法抑制的自恋。自恋让人总是自觉优越。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愿那永恒的正义如磁石吸引、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微小的爱心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一切。比犯罪更可怕的是不受限制的国家权力。在所有的国家权力中,刑罚最为可怕,它直接针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和自由,甚至生命,如果这种权力腐化滥用,后果不堪设想。如培根所言,一次犯罪不过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却是污染的水源。对别国经验的介绍并不是崇洋媚外,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来都应以开放的心态去汲取一切人类的智慧成就。儒家的大同梦想从来都有兼济天下的胸怀,而非在个别地域、个别族群制造地方性知识。法治是人类政治智慧的一大标志,也是走向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昆德拉讲过一个故事:有个人在海边,看到世界是那么美好,落日辉煌,他感动得流下了第一滴泪。接着他被自己流出的第一泪感动,流出了第二滴眼泪。他感动于自己的感动 —— 我居然如此与众不凡,远超庸俗的众人,可以因落日余晖而感动。我们很容易陷入第二滴眼泪的试探。虚荣会再一次将我们带进荒诞的深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后感

                    正义是民众的普遍诉求,我们作为普通人,应当怀着正义的观念行走世间。但正义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价值观,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个观点与熊逸的想法一致。虽然正义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不管在任何时代,我们都应该拥有良知,只要良知不灭,就不会违反当代的正义原则。维护正义需要勇气,而勇气也是来自对良知的坚守。良知泯灭的人是愚蠢的,但这种愚蠢并不是智力的,而是道德的。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法制与法治。

                      罗翔老师告诉你,这根本都不是一回事,完全是两码事。很多很多有关法律的知识,你看着看着你就明白了。现实生活中那么多难以理解的现象,你看着看着你就通透了。写书的人也就是这个目的,罗翔老师做到了。读书的人读着读着就明白了,读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谢谢罗翔老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完美,只有更好

                        这本书是罗翔老师随笔的集合,启蒙我们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更在于帮助我们理解法律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基础。就像这个世界上面没有一个完美的圆,所谓更圆不过是精确到小数点后面更多的数位而已,而因为 π 是永无止境的,因此精确也只是相对的。而我们所谓的 “正义” 亦是如此,法律就像是在不停的画 “正义” 这个圆,但却永远也没有可能画出完美,所谓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更好,我们也要在人生道路上让自己变得更好。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书,必须是一把凿开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

                          心怀永恒活在当下 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避免受到成功主义的荼毒,通过读书承认自己的有限,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保持足够的谦卑之心并不断去探索宇宙的奥秘。非功利性阅读,可以让我们感受真正的幸福。那么,应该读什么书呢?罗老师建议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可以先读文史哲,美术、音乐等,正好我对哲学感兴趣,无疑是雪中送炭,罗翔老师提到哲学是对人生观的探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西塞罗、马丁・路德、加尔文、孟德斯鸠、洛克、波普尔、哈耶克等,这一连串名单,群星璀璨,都够我一生去阅读,通过对各类哲学著作的阅读,追寻先贤的脚踪,去思索人从何而来,归向何方,一生应为何而活。推荐入门看起,如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读完后也许我会慢慢爱上哲学。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正义一定存在,而追求正义道阻且长。

                            正义就像圆圈,世界上一定有真正的圆客观存在着,只是人类肉眼和精密仪器无法看到和画出真正的圆。正义也一样,真正的正义是存在的,可是任何意义上的正义都不是客观世界真正的正义,因为人类的有限性,只能无限接近正义而无法到达正义的彼岸。罗翔老师的谦卑和追求正义的热情是值得尊重的。有幸参加过罗翔老师授课的某机构的年会,从其他老师口中听到对罗老师的评价都是 “表里如一、为人谦卑低调、时刻保持自省的态度。。。” 由衷钦佩!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法律人一定要学哲学

                              刚开始我以为罗翔就是一位法学界的段子手,但看完这本书我才发觉,他就是我心中那种优秀的法学学者 —— 有哲学高度,富有正义感的学者。 其实本书介绍法律的内容并不多,千万别把它当成法学教材,但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培养刑法思维的社论集、杂文集。我个人最佩服罗老师的就是他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哲学经典,研究社会科学而不学哲学,境界肯定不高,法学更是如此,所以法学下有一门 “法哲学”。你也可以用法学打开一扇全新的洞悉社会的窗户,刑法为什么那样规定,看似合理或不合理,都是整个社会运行的结果。 当然了,除了思想,本书还有些情节、金句很感人。最感动我的是《下跪》,我们追求的正义啊,是否曾被不幸者撕碎过呢?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正三观🙏

                                第一次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1. 孩子(即一个父亲母亲的责任与认知)如果我有个孩子,我一定好好教育他,大一些让他去最好的学府,找个适合他的老师。很多时侯教育不是钱的事情!是成人的事情!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 不求学成与否,但求做个看透复杂世界,复杂人性的,简单的快乐的人! 育人的三个境界: 被人影响;被环境影响;独善其身! 孟母三迁也不过是改变环境而已…… 独善其身的那种境界,入德凡尘也享的清孤!2. 致我自己…… 从学校毕业以后,我最纠结的问题: 做人还是做事重要…? 想必这是很多上进年轻人的困扰…… 刚刚毕业面对复杂浮华的世界,对未来的憧憬,对现实的不忙…… 在人性和金钱面前徘徊!经历了 10 年走错了很多路,遇到了很多错的人和对的人,他们帮助我成长!那还有对错吗?多年以后我选择做人🙏! 修身齐家 — 读书奋进,从认识自己寻找自己,做真实的自己!真希望迷茫的年轻人可以好好读读这本书,相信这本书是未来的催化剂! 功力读书没有错但永远不要召唤出藏在内心的恶魔,太过于功利会让人迷失,面对纷华的世界,总有让你沦陷的那个界限,诱惑深不见底,而我们又是那么简单……… 3. 感恩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你渴望的朋友就在你身边,只要你想见到,你努力一下就可以看见!你的成就是,你的朋友的成就与你无关,你该感恩你的朋友和所有帮助你建立成就的人! 🙏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位有着很高哲学素养的法学教授

                                  在罗老师身上,能看到很多伟大灵魂的影子。书中的文字,字字铿锵,坚实有力 。我为中国有这样的法学前辈感到骄傲,正是他们身负正义,迎浪而行,依法治国才有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内心温暖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学习就是让我们内心温暖!

                                    不要绝望,不要灰心,也不要自欺。荒诞不可能是世界的本相,我们需要用温暖的情感来看待世界!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由并非无拘无束,而是需要限制与约束的

                                      曾经我深信只要遵守法律,不干涉他人,不侵犯他人权益,就可以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然而,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认识到这种看法是片面且自私的。人类并非孤立存在,我们身处群体之中,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往往会对他人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即便看似独立的决策和承担责任,实则也是在与他人相互关联中展开。我过去也曾对此有所反思,但往往被自己的无知和虚荣所蒙蔽,不愿正视这一事实。这或许源于信仰的缺失,但更多的是因为无知和虚荣心的驱使。我过于强调人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用宏大的命题来消解个体的严肃与具体,以此来为自己的自由找到借口和掩饰。这种毫无约束的自由,毫无实质的博爱,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让人不寒而栗。我曾以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如同完美的圆圈一般。然而,这个圆圈究竟代表什么,我始终未能明确。起初,我以为它应该是自由、平等、公正等抽象概念,但这些词汇似乎过于宽泛,难以捉摸。在深入阅读《圆圈正义》后,我逐渐意识到,这个共有的价值观念或许并非仅仅局限于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既宏大又具体的东西。它可能包括理性与良知,这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用良知来温暖理性的冷漠,用理性来约束良知的冲动。然而,我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透彻地思考其具体内涵。未来,我将继续探索这一领域,以期更加全面地理解自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群体中实现个体的价值。

                                        2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跨越“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鸿沟

                                        这本《圆圈正义》是罗翔老师的随笔,和我之前读的《法治的细节》风格类似。没有艰深晦涩的语言,是行外人能读懂的书。一个时时审视自己的人,才能直白地坦诚地写下自己的怯懦。人性的幽暗常常让我思考,有时觉得自己胆小虚伪,甚至感到惭愧。我记得我看《唐人街神探》那部电影时,在最后刘昊然扮演的那个角色需要做抉择,把自己面前的恶人推下去就可以解救下面快要被水淹没的同伴,可是代价就是面临牢狱之灾,如果是我,我要怎么做选择?看完电影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给不出符合道德标准的答案,我害怕我畏惧我自私,我是一个如此不高尚的人,当我发现这一点,我无比惭愧。我也想过这是我在理性思考下的可能性答案,但真实发生这种情况,也许我会本能地做出另一种选择,都是未知,我真的不知道。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每当罗翔老师在审视自己的弱点时,我有一种共鸣之感。我知道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我告诫自己,对待周围人保持善意,“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认清自己,直面自己。这是一生的课题。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不要轻易谴责他人,但要时时审视自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突然发现这本书一天刷不完了。其实篇幅不算长,不过这是法学界的 “散文集”,得要细品。作者罗翔大名鼎鼎,在 B 站做刑法课堂,因为语言风趣幽默,把枯燥的刑法讲的生动活泼,圈粉无数。有订阅张明楷老师刑法学课程的可以去看一看罗翔视频版的。一定会非常受益。这本书的序言作者就说了,他希望有更多的有文采的法律人来写文章进行普法宣传。无论是这本书的 49 篇随笔,还是在 b 站上开设课堂。罗翔都是在践行着他的主张。法学终究还是有些枯燥的,作者能把刑法讲的生动,足以体现其深厚功底。本书中的文章随处可见作者的深刻思考和专业能力。值得精读!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