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0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句秀、骨秀、神秀

    作为一个经常写技术方案的我来说,在写的过程中,经常面临三种困境,用词不够准确、语句不够简洁、结构不够清晰。前两者属于写作风格问题,要借助基本语言训练来解决。而写作结构不清晰则属于语句组织问题,使用金字塔结构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本书偶尔会觉得有些枯燥无趣,但作者用大量的案例来解读,还是能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思。作业完成,做个小结:表达的逻辑中:作者介绍了论点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的表达逻辑。还分析了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表达的背后的原因和大脑的理解机制。思考的逻辑中:介绍了如何深入细致地把握思维的细节,以保证你使用的语句真实、明确地呈现你希望表达的思想。解决问题的逻辑中:介绍了如何分析复杂问题、提出结论以及做出决策。还介绍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用的框架组织分析过程,让你的思路实际上进行了预先组织,从而可以更方便地应用金字塔原理。

      9
      2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金字塔原理》…一本超实用也超啰嗦的工具书…

      明托金字塔原理 (Minto Pyramid Principle),是芭芭拉・明托 (Barbara Minto) 在麦肯锡公司教写作时提出的一种思维与写作模式,可有效提升逻辑思考和结构思维。从定义问题开始,有条理地收集信息,进行逻辑思考,再精准表达,最后达成目标…… 举个使用逻辑树寻找解决方案的例子(1. 是否有问题?2. 问题在哪里?3. 为什么存在?4. 我们能做什么?5. 我们应该做什么?)1. 是否有问题?…… 这本《金字塔原理》为什么越读越没劲,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2. 问题在哪里?…… 我的问题,还是书的?3. 为什么存在?…… 我的?我是不是打心底就有点排斥这类书,八股的作派?…… 书的?这真的是一本逻辑科学为旗号的八股指导书吗?可是金字塔原理的确很实用啊,应该只是写的实在太啰嗦了吧问题可能是我看这本书的角度吧,期望值高了,亦或是其实我一直在运用这个逻辑结构在思维,突然被人冠之以某某原理,的确有点嫌大词不够多。可是这本书应该是写给写作 AI 可替代级看的,当然要讲点细点了,还有一本练习册,一样厚一样不免费 4. 我们能做什么?……A 看她能啰嗦到什么程度,下次我写书可别这样……B 扔掉 5. 我们应该做什么?…… 选 A 方案并下次注意,不免费的书,大概率会是啰哩啰嗦的最后再总结一下怎么用金字塔原理写作 1. 想清楚你要说什么了吗?(定义问题)2. 想清楚为啥你要说这些?(问题的意义)3. 想清楚为啥你认为你是对的?(演绎与归纳)4. 想清楚你想说给谁听?(针对性偏好)5. 想好以上四条,接下来就是洋洋洒洒眩技表演啦真挚的心得,这是一本超实用也超啰嗦的工具书,超啰嗦就是超祥细嘛,一般来说,只需要细读前两章了解并练习一下金字塔思维模式,后边的翻翻即可,遇到具体写作,再查不迟……(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3
        10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就业不易,找到好工作更难

        就业不易,尤其是想进入规范的大企业,世界 500 强,大国企。但一旦能进入,在现在这个动辄 “被毕业” 的时候,无疑是相当好的选择。怎么进?这类企业和大家常常听到的互联网大厂不太一样,有其自己的规则和套路。熟悉他们的套路,无疑让你比其它候选人增加了拿到铁饭碗的概率。可以读一读这套麦肯锡最经典的大企业做事方法论《金字塔原理》。这里面就是世界 500 强,大国企等食物链上游企业的通用的方法论。比如:在铁饭碗企业如何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推进项目;如何表达个人想法;如何说服老板和客户;大白话就是:怎样思考(老板们定策略),表达(传达汇报写 ppt),执行(干活,出成果,拿收益),基本都是遵循这套东西。作者是芭芭拉。明托,哈佛大学,麦肯锡金字塔原理的最权威人员,美帝,欧洲企业,哈佛,斯坦福大学的金字塔原理培训负责人。如果你想混入世界 500 强,大国企,找到个比较铁的饭碗,就得学会他们的思考,和做事方法,那么这套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能帮你取得优势。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需要共读才能完成的“好书”!

          我们不仅不能对人性抱有期待,对于经典也不要抱有太大期待。这本书怎么说呢?它 “好” 到我读过以后,我觉得这世界上貌似没啥书是不可读的了。感恩六一读书社的伙伴们伴读,感恩各位领读人每天的检阅🌹🌹🌹唉,再积累几年看能读懂它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沟通表达的艺术

            对沟通表达的思考:浅显易懂,有画面感的描述,更容易让我们理解和记忆,用生动有趣的表达来调动好奇和兴趣有节奏的跟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理论赋能实际,实践方出真知 ——读《金字塔原理》

              “没有什么比一套好理论更有用了。” 翻开这本书的扉页,库尔特・勒温这句话似乎想带给我们继续看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我也斗胆在此后跟上一句:“没有什么比用一套理论更有用了。” 是的,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收到了很多书友的吐槽:作者芭芭拉的理论绕来绕去总是万变不离其宗,是否说得太过复杂,反而 “化简为繁” 了呢?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两个不同阶段的角色来看这本书:1. 未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在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上,主要是用于学习方面的,所以关于书中提到很多企业的案例读起来会相对晦涩难懂。这一阶段的朋友推荐重点关注每一章概念性的标题,再去琢磨标题背后的概念,如果概念很难理解,确实可以引发我们再耐心地把本章的书读下去;如果概念也理解了,不妨将书中的案例替换成自己熟悉的学习中的案例,加以分析,方便我们巩固理解。2. 已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时间用在学术性的思考要比学习阶段少得多,更多的是实际工作中在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上的运用。这一阶段的朋友虽然不缺乏结合实践中的案例进行深入学习,但也容易被芭芭拉的理论绕得很没耐心。比如书中的 “归纳推理法” 和 “演绎推理法” 这两个提炼总结的办法就不止出现过一次,但其实要区分它们只需要再回过头来看看本章的 “大标题”,第四章是重点讲解两种方法的运用,后面的章节是重点讲解在其范畴内的两种方法的运用,后者运用的范围再缩小,旨在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可以用到这两种方法。至于这两种方法要具体怎么用,可以参见第四章,而芭芭拉在这儿确实也再详细地介绍了一遍(建议此处确实可简化),但不是完全重复。合上这本书,我还是感慨收获颇丰:金字塔原理的运用是无处不在的,就像我们思考面对的对象、表达面对的听众或是观众,他们都应该被当成是我们的 “顾客”,而我们可以是电影导演、或是绘画家。作者芭芭拉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要把图像的每一帧的逻辑联系起来,并把每一帧的思想记录下来,再通过画面饱和度的调整来控制每一帧的缩和放(也就是文字的渲染和力量),把我们 “顾客” 跌宕起伏的情绪给激发出来。这也相当于书中所说的:我们好像一位司令官,指挥着千军万马,排队通过。展像观景,闻声阅影。波澜壮阔,何其壮哉?小桥流水,何其秀哉?

                1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8-2-9 升职加薪之路

                作为经典的培训材料,本书名声在外、享誉全球。读过一遍之后,发现它并不简单。坦白说,这本书读起来有难度。我几乎没写过正式的公文或者报告,作者还原的大量的写作细节就显得有些超纲了。无论从理论框架,还是实施细节,到范文案例,包括错误动作示范等等,简直就是手把手教。如果能学得一手精妙的公文报告写作和高超的表达技巧,一定会在职场上更加顺利。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何高效的表达思想

                  有启发 4 句话 1. 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2.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 3. 序言要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其他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 4. 所有引出 “背景” 的句子都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能够将你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讲故事做好准备重点整理 1.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2.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3.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 3 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 4.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且按逻辑顺序组织 5. 组织思想基有 4 种逻辑顺序: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6. 采用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的步骤:提出主题思想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写序言:背景 — 冲突 — 疑问 — 回答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7. 自下而上思考: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得出结论 8. 金字塔原理初学者常见问题:要先尝试自上而下法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多花点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这一步将背景放在序言中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法而非演绎法 9. 序言要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其他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 10. 所有引出 “背景” 的句子都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能够将你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讲故事做好准备 11. 序言应当采用 “背景 — 冲突 — 疑问 — 解决方案” 的结构,变化标准式:背景 — 冲突 —‌答案开门见山式:答案 — 背景 — 冲突突出忧虑式:冲突 — 背景 — 答案突出信心式:疑问 — 背景 — 冲突 — 答案 12. 想写出好的序言,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序言的目的是 “提示” 读者而不是 “告诉” 读者某些信息序言必须包含故事所需要的 3 个要素,即 “背景”“冲突” 和 “答案” 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13. 演绎推理也可以呈现为以下 3 步: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案 14. 连环式演绎推理:当推理过程由两个以上的演绎过程连接起来时,对所有步骤,进行说明会显得冗长而呆板适当略去其中几个步骤,就可以形成连环式演绎推理 15. 应用归纳法时,必须具有以下两项主要技能:正确定义一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性的名词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同类、无共同点)的思想 16.MECE 原则保证划分出的各部分符合要求: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相互排斥,没有重叠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没有遗漏 17. 了解某一组思想真正想表达的观点,必须遵照以下流程:确定该组思想的类型(类别)将同一类型的思想归类、分组找出各类别思想之间的顺序 18.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项行动、步骤、流程等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将每一组行动、步骤控制在 5 个以内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来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19. 关于一张文字幻灯片原则每次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论点应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类似标题的语言文字应尽量简短使用简单的词语和数字字号应足够大注意幻灯片的趣味性逐级展开,提高趣味性 20. 设计 PPT 演示文稿应掌握基本规则:文字幻灯片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恰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应尽量简洁 PPT 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配合使用各种图、表、示意图会更形象、更直观、更有冲击力 PPT 演示文稿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的故事梗概和脚本在 PPT 演示文稿中,图表幻灯片占 90%,文字幻灯片占 10%,它们作用是说明 PPT 演示文稿的框架结构(文字幻灯片)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等(文字幻灯片)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图表幻灯片)21. 序言的写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过程,回答第 4 个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是否应该按计划做?
                  我们应该如何做?
                  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金字塔原理

                    职业必读书籍。对于报告的框架搭建和排版布局均有帮助。在与同事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更清楚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完第一遍,读的有些粗糙,开头部分非常吸引我,后面讲的具体操作方法,非常细致,如果是正在需要的人会感觉帮助很大,我工作生活中用到的部分相对偏少,所以后面只是粗略的浏览一下。以后如果用到相关工具应该还会再看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思考、表达、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论

                        这本书尽管已经出版了二十多年,但其中的理论和实践方式仍不过时,《金字塔原理》仍然是让我们能够清晰展现思路,分析问题和沟通表达的最有效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建议直接读英文版

                          垃圾翻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外文书生怕你不懂

                            读这个外国人写的书,很琐碎,很细节,层层剖解,生怕你读不懂。可能是最近受老庄哲学的影响,读这样的书,感觉很啰嗦。恨不得大声说:哎呀,我知道啦,不要再说啦。一个观点翻来覆去的说,罗列到穷尽。只得加快阅读速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边看边学,常看常新

                              2023 年第 5 本书:《金字塔原理》【2023 认知升级读书小组 第 2 本书】《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大约七八年前看过。依稀记得彼时因为这本书常常头痛也常常欣喜 —— 因为看不懂,也因为这本书对我的工作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里面的工具方法在工作中常用,以至于早几年我专门学了《结构性思维》的授权课程,每年讲好几次这课。如今再看这本书,虽然用了快速阅读法,读得有点囫囵吞枣。还依然头痛(中西方表述习惯不同),依然欣喜(对我的思维及表述习惯提升仍有很大帮助)。【核心概念】1. 只有用某种方思想表达出来,说出来或者写下来,我们才能够准确的把握自己的思想。思考和写作其实是一件事情,写作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2. 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 7 个以上的记忆,有的人可能一次记住 9 个项目,而有的人只能记住 5 个。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 3 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 1 个项目。3. 文章思想的表达应符合的规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分类清楚、排序逻辑。4. 你选择的逻辑顺序展现了你在组织思想时的分析过程。组织思有四种逻辑顺序:一是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二是时间顺序:第一、第二、第三;三是结构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四是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个人体验】思考是有逻辑的。大脑接收到有逻辑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在写文章或者做课件时,常用思维导图绘制出主干,再根据需要添内容。然后用金字塔结构去检验,这样就得出一个闭环的逻辑结构,也容易被吸收和认可。【行动导向】虽然内容经常使用,也系统学过,再看还是有新发现,还是有新启发。还是要在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多用、有意识练习,提升自己的薄弱环节。所以,这本书值得放在案头,再次细看,争取常看常新。最后,有书友说:“输出是最好的学习。” 太认同这句话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金字塔原理》:结构思考力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

                                结构思考力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我们对自己说话杂乱无章的表达懊恼不已,害怕当众发言、演讲,甚至怀疑自己得了社交恐惧症。其实,我们只是没有掌握金字塔原理这个知识点。它会让我们在表达核心的观点,有理有据、条理分明,让我们摆脱说话没重点的标签。那么什么是金字塔原理呢?要了解这个原理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芭芭拉・明托所著的《金字塔原理》一书。芭芭拉・明托 1961 年进入哈佛商学院,是第一批女学员之一,在 1963 年被麦肯锡顾问公司聘为该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顾问,不久公司发现她在写作方面很有才能并于 1966 年被派往伦敦,负责提高麦肯锡公司欧洲员工的写作能力。后来,她离开了麦肯锡公司,开始向各行各业推广金字塔原理,针对商业或专业人士,以及在工作中需要撰写复杂的报告、研究论文、备忘录或简报文件的芸芸大众。《金字塔原理》一书可用于界定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指导组织和管理整个写作过程。今天我将通过三个部分来介绍这本书,分别是:金字塔原理的内部结构、学会构建金字塔思维的方法、运用 “SCQA” 模型写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金字塔原理的内部结构之前浙江卫视有一档《最强大脑》的节目我特别喜欢看,这个节目非常火,里面的大部分选手的记忆力特别好,让我这种鱼类记性的人羡慕不已。我常常困惑什么因素影响我们的记忆力。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我们一次理解的思想或概念的数量是有限的,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 7 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比较容易记住 3 个项目,如果超过 4 个或 5 个,就会开始将它们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这也验证了为什么我们列了一长串的购物清单去超市采买的时候总是买不全的原因。这个时候归类搭建金字塔结构就很有必要了,金字塔原理是指:只有一个中心思想,纵向结构上,每一组的观点都必须是下一层此观点的概括;横向结构上,每组各个观点互不重叠并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出门采购以下东西,报纸、杂志、牛奶、鸡蛋、土豆、苹果、葡萄。我们提炼出一个中心思想就是购物,继续分解,杂志、报纸需要在报刊亭购买,其他那些食物可以在超市购买,因此第二层就是报刊亭和超市,它们是并列关系。接下来还可以分为水果、蔬菜和蛋奶产品。这样一堆互不相连的物品就分为三个模块,便于我们大脑记忆了。构建金字塔思维的方法金字塔思维的方法分别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达 —— 结论先行自上而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表达的时候,按照观点从主到次,结论先行的顺序进行,就像刚刚购物的例子一样,毫无顺序的表达让我们根本记不住要买什么东西,如果自上而下的表达,先说水果、蔬菜、蛋奶产品,我们就很容易的记住了。如果我们不预先告诉对方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误解,甚至没有查觉到这种逻辑关系,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一方因为对方生气,而另一方完全不知道对方气什么。其实,不论是日常沟通、还是演讲、工作中,我们通常都用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可以让对方迅速理解我们的意思,不仅节省了双方的时间,还不会出现鸡同鸭讲的状况。自下而上思考 —— 概况总结当我们毫无思路,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就需要用到这种思维方法,比如说我们的年终总结。忙忙碌碌一年,却不知道这一年总结的目标是什么,该从哪里下手?我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过这种问题。面对零散的信息,我们通常无法清晰的理解和传递含义。就拿我们的工作总结为例。首先我们收集关于工作总结的信息,进行整理,工作总结通常分为成绩、价值、措施、不足、经验这几大模块然后确保同一组的思想都属于这一个范畴,最后通过各个要点的观点,将每个分类概况出一个结论,最后得出最终的结果。因此,自下而上概况总结分为三个步骤:收集信息、分类、概况总结。运用 “SCQA” 模型写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芭芭拉・明托创作《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是从研究写作资料开始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运用 “SCQA” 模型写作吸引读者的目光。说起写作,很多人(包括之前的我)都把它理解为表达我们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写的文章把自己感动哭了,然而并没有读者看,这是多么郁卒的一件事。这种理解只有在我们写给自己看的文文字才成立,但现在我们是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所以,想要让别人愿意看我们文字,就要让大家对我们的文章感兴趣。如何做到呢?答案是文章开始用上 “SCQA 模型”。先来看看什么是 “SCQA 模型”:SSituation,情境):用熟悉场景、故事或道理,让读者感觉轻松、自然和理所当然。CComplication,冲突):当头棒喝,颠覆认知,颠覆常识。QQuestion,疑问):让用户产生疑问、困惑、恐惧、不安、焦虑。AAnswer,回答):罗列论据进行回答。通过这个模型,搭建了一个作者和读者的共同沟通平台,然后开始后面的表达,它是一种可以快速抓住对方并吸引对方的开场方式。好了,今天我通过三个部分来介绍《金字塔原理》一书:分别金字塔原理的内部结构、学会构建金字塔思维的方法、运用 “SCQA” 模型写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希望我们都能掌握这种结构思考力,在工作、生活中得以运用,让我们的思考更清晰,表达更准确,共勉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十个人看了一个人会用的一本书

                                  我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没几个人认为自己没 “看懂” 的。这本书是几年前看的,看的时候倒是没用多少力气。我看完后也没有立刻去看 “||” 的动力,因为我觉得自己理解了。大概是半年后,看到 “||” 的实体书翻了翻,才觉得自己自己 “看懂” 了字面意思。啃 “||” 花的时间比《原理》多很多。特别是后半部分。看完 “||” 后,自己也确实用了一些书中的 “知识”。不过现在想想,自己依然没有理解到位。因为《写作的逻辑》的基本认识就是《原理》中的。尽管日本人写的更通俗易懂,让人觉得好像又有了新知识。但确实让人有了新的理解,或者说是更深的理解。《写作的逻辑》指出了日本人写作的逻辑混乱及在国际语言交往中的尴尬。国内人却以这就是 “我们的文化,我怕谁” 的心态去认知。这也可以解释懂毓在国内教育系统推动批判性思维的举步维艰。一本书的知识并没有在一本书中,它需要周围无数的知识做支撑,通俗的说就是有它的背景。背景深厚就理解的透彻和容易。如果一个人把一本书看作一本书,认为它就是一个泰勒的 “铁块”,他就错了。每一段文字,每一段文字之间,以及文字之外都有着无限的联系。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清楚、说明白、听得懂

                                    No.57《金字塔原理》️前言上周参加完读书会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在数学和逻辑这两门学科上下功夫,建立起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我查阅资料,发现在逻辑领域里,《金字塔原理》是必读书籍,于是就进行了重读,从此打开了结构化思维更广阔的世界。内容主体金字塔原理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系统管理信息的方式。为什么需要系统管理信息呢?因为我们的思考,往往是网状思维。有大量相关的信息,它们好像都和一个主题相关,但是没有逻辑。而表达与行动,需要的是线性思维。网状思维和线性思维不匹配,这中间还差了关键的一步:让网状的思维变得有逻辑有组织。这个是金字塔原理的核心价值,所有技术,就是找到一套系统的方法,构建一个层级清楚、逻辑清晰的树状思维。这一步做好了,从思考到表达,从思考到行动,这条路才算彻底打通。 接下来,聊聊具体的应用。思考:怎样把一件事想明白,也就是如何把零散的信息或想法组织成完整的表达。你只可以利用时间、空间、重要性或逻辑演绎顺序梳理逻辑,然后归纳出结论。不过要注意,在归纳出逻辑之后,还需要用 MECE 法则,检验你的逻辑,确保信息不重不漏。表达:怎样把一件事说清楚,也就是让对方迅速理解你要传递的信息。你需要记住金字塔结构的三个要点,一个目标、两个方向、三个原则。可以使用 SCQA 模型,先用背景和冲突构建一个挑战,再按照问题 + 答案的方式,引起对方的兴趣。解决问题:怎么用金字塔原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结构化思维。借助 “空雨伞” 这个模型,你就能记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先界定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请向科学家学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常用的方法是借助有形的结构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如果你能画出一家企业或一个行业具体领域的清晰结构,就能帮助你确定是否有问题,并找到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金字塔原理》精华总结《金字塔原理》—— 一种系统管理信息的方式,构建一个层级清楚、逻辑清晰的树状思维让网状的思维变得有逻辑有组织(从思考到表达,从思考到行动)思考是网状思维,与主题相关,但没有逻辑。而表达与行动,需要线性思维。 应用 1⃣️思考 —— 把一件事想明白,把零散的信息或想法组织成完整的表达利用时间、空间、重要性或逻辑演绎顺序梳理逻辑,然后归纳出结论,用 MECE 法则,检验你的逻辑,确保信息不重不漏;2⃣️表达 —— 让对方迅速理解你要传递的信息金字塔结构的三个要点 —— 一个目标、两个方向、三个原则 SCQA 模型 —— 先用背景和冲突构建一个挑战,再按照问题 + 答案的方式,引起对方的兴趣。3⃣️解决问题 —— 建立结构化思维 “空雨伞” —— 解决问题的三步骤:先界定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借助有形的结构找出问题的关键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得到读完的第101本书《金字塔原理》

                                      今天晚上读完了《金字塔原理》,这是原本计划在 6 月读完的书,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读完也很合适。这是一本强化思考和表达能力的书。读完有几点收获,分享给大家:1. 我们用网状思维思考,树状思维分析,线性思维表达与行动。这中间有衰减和障碍。2. 构建思维中台来系统管理信息,把信息归纳分类和排序。人们短时间只能记忆少于 7 种信息。3. 用问题把信息连接起来,用背景和冲突构建一个挑战,用问题和答案引起关注。4.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用 “空雨伞” 的故事来训练有形思维结构,找出问题的关键点。5. 故事是让读者专注的最好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本需要刻意练习的书

                                        拿他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来做类比,如果七个习惯是指导人生走向富足的行动指南的话。《金字塔原理》就是对我们思想的 “洗髓经”,其实阅读起来需要很大的挑战,需要把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的原则,作为我们思考和表达的行动准则,融入到每一天中,才能真正地变成一个有逻辑、有高质量思考能力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结构化思维与逻辑性表达

                                          学习了用金字塔原理进行结构化思维方式和表达 对自己的逻辑性进行了重新整合 在工作中很实用 不论是写报告还是公开表达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