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眼中的《红与黑》

    一、红与黑的意义红与黑一说代表军人与教士、一说代表于连内心的美与丑,都可以接受。我觉得红与黑还可以是,在于连的年代,普通人跨越阶层的 2 个手段。随着拿破仑的下台,红的军人时代对普通百姓失去意义,但那是法国人骄傲的时代,就像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 “五千年中国文明”;也是司汤达本人骄傲的时代。30 年代的法国文豪们只有司汤达一人真正上过战场,而且成绩不俗,军人建功立业的自豪通过于连展现出来。小说中还有一个点也说明了人总是怀念祖上取得丰功伟绩的时刻,就是拉穆尔小姐一直用穿孝服的模式纪念 16 世纪的玛葛丽特的情人博尼法斯・特・拉穆尔。 二、敏感的时代敏感的人格法国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期可以说是混轮不堪,各个政权轮番上台。国王、贵族怕上断头台,教士怕没有了地位、资产阶级这颗新星在慢慢升起。司汤达在 1820 年的一封信中,他谈到他讨厌大旅馆,因为这些大旅馆对旅客很不礼貌,然后接着写道:“我情绪冲动的一天,也就是我白过了的一天;可是受了人家的侮慢,我就想,要是我不发脾气,必定会受人轻视。” 从这封信中明显能感受到于连性格中的敏感性与作者一样,不能受一点点侮辱。整篇都是于连的神经质描写。都在监狱里了,还在考虑自己的尊严。【如果我犯罪,只引得他这样得意忘形,那我就要诅咒我的罪行。】【“各位陪审官先生:我之所以讲话,是怕受人轻蔑,我原以为死到临头,可以不去计较的。】三、关于于连有女人相的心理学分析。在中国俗语里,男人女相,女人男相,一般都是能成大事者。荣格心理学有一个重要概念:阿尼玛,就是男人内心的女性形象。从小就生长在只有男人的粗暴而没有女人的温柔的环境里的于连,他身上羞怯、腼腆、柔弱等特点,并随着条件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一旦遇到合适的理想中的女性,就会把内心中的女性心理形象投射出来,而他身上的男性心里会迅速升居主要地位,那种勇敢、冷酷、残暴等充满征服欲和占有欲的男性心理特征就会突现出来。因此,极端的温柔和极端的残酷的两极性格,就会统一在于连一人身上。 四、《红与黑》中的暗示及不解。博尼法斯・特・拉穆尔、丹东、达尔杜夫这些人的故事都符合于连某阶段的人行轨迹,因此也预示了于连的结局,不得不死。谢朗神父、彼拉神甫的话语也暗示了于连的不安分,但是又是那么有朝气,让人喜欢。瑞那夫人最后揭发于连的信、彼拉神甫没有出现、侯爵也没有出现,逻辑上稍有瑕疵。

      4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信仰的殉道者

      故事的上半部分发生在维璃叶,法国一个美丽的乡村小镇。索雷尔・于连就是小镇里的青年。在这里度过了爹不疼娘不爱,还经常遭遇老爹和两个哥哥暴力殴打的青少年时光。在这个等级分明,阶层固化的环境里,于连有一颗 “不安分” 的心,与做木匠的家庭格格不入,他苦读诗书,奋力汲取知识的养分,前期希望能像拿破仑一样,树立卓伟军功,一举扬名天下。在这条路宣告失败时,于连的梦想就是当上教会的大主教,成为一个说话有分量,不用看他人脸色的人上人。于连心思细腻敏感,性格冷峻高傲,记忆力惊人,把一本拉丁文《新约》背得滚瓜烂熟。在作为木匠工的父亲眼里,这就是一个没出息,只会吃闲饭的儿子,恨不得他立刻去死。维璃叶的市长,瑞那先生为了撑门面,想给几个孩子请一个家庭教师,精通拉丁文的于连自然是得意人选。这份工作,让于连离开了这个糟糕的家庭,他不再需要面对日复一日的苦力活,以及无休无止的谩骂,甚至是殴打。这份工作,也让于连遇到了让他情窦初开的女人,市长的妻子,瑞那夫人。这个温柔贤淑,有着与她那个贵族阶层格格不入的孤立性格的女人。在于连一而再再而三的引诱下,不断沉沦,甘心成为木匠儿子的情妇。于连被瑞那夫人看见,还是因为他那细腻敏感,冷峻高傲的性格,这个脸色苍白,却不愿在权贵面前低头的小男生,激发了瑞那夫人心底女性的温柔和关怀。结婚多年,育有三子,她还是那么的天真单纯。面对于连一步步的引诱,心中闪烁的火花,足以把这颗纯真的心淹没,但她还是要在这稍纵即逝的火花里边尽情跳舞。她明明知道,事情一旦败露,就会让自己身败名裂,被身边人谩骂耻笑,甚至会危及性命。在儿子重病时刻,守护在床前的她也曾无限悔恨,但当于连把她拥入怀中的时候,她依旧抵挡不住心中的那束火花。尽管最后于连在教堂里对她开了枪,她依旧深深眷恋着眼前这个少年,只求他能够选择活下去。在于连被斩首后的几天,瑞那夫人也相继而去。故事的下半部分发生在巴黎,一个声色犬马,载歌载舞的权贵社交大舞台。于连成为了拉穆尔侯爵的秘书,并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二个女人,侯爵的爱女,拉穆尔小姐,玛娣儿特。玛娣儿特与瑞那夫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过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一个是巴黎的名媛,侯爵府的千金大小姐,从小就是在众星捧月里成长起来的,有着冷漠高傲的性格。高贵的出身,孤傲的性格,倾城的美貌,玛娣儿特确实有自傲的资本。一个是在乡村小镇里成长起来的贵族女生,所见却闻皆来自身边的人事物,拥有一颗虔诚温厚的心灵。相同的是,她们都不满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想要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这是她们的不同之处,也是悲剧之处。玛娣儿特看不起那些社交场里的公子哥,在她眼里,他们除了有钱有权外,软弱唯诺,毫无乐趣可言。她要过的,是轰轰烈烈,撼天动地的人生。刚进侯爵府的于连,都进不了高傲的玛娣儿特眼中。随着相处越来越多,他注意到了这个小秘书,不苟言笑,却也不会巧言令色,攀附权贵。那种同样高傲冷峻的性格,激发了她想要去接近的心理。但千金大小姐又放不下自己尊贵的身份,这个来自小镇工匠儿子的身份,与她实在是不搭调。因着这种矛盾的心理,产生了各种奇特的爱恨情仇,爱在滋生的同时,恨也在蔓延,痛苦和狂喜交织其中。当玛娣儿特怀孕的时候,也就是他们快结婚的时候,这时候的于连已经有了尊贵的身份。而瑞那夫人致拉穆尔侯爵的一封控诉信,让这一切烟消云散。于连上了断头台,玛娣儿特带着心爱之人的头颅,隆重为他下了葬。重新回到维璃叶,朝瑞那夫人开枪后的于连。也把自己给震醒了,这些年来心心绕绕的身份地位,不过是一场空,到头来阶层依旧分明。从维璃叶到巴黎,从巴黎到维璃叶,从瑞那夫人到玛娣儿特,从玛娣儿特到瑞那夫人。他以为自己是在爬梯子,一步步往上攀爬,却不想是在绕一个圆圈,兜兜转转,终归是回到了最初的地方。他累了,想闭上眼睛好好休息会,想用自己的方式给自己一个结果,一个交代。唯一不舍的,就是那个被她连开数枪击倒的女人,一个有着瑞那夫人身份的女人。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红与黑》——一口气读完,终身获得力量

        司汤达是 19 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立志做一个 “人类灵魂的观察者”,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而闻名。他的这部《红与黑》在海明威开列的一生不可不读的书目之中;是毛姆认为的真正杰作。《红与黑》书写了每一个社会青年在追求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时矛盾的内心。任何一个初入社会、或正纠结于选择中的年轻人,或许都可以读读这本世界文学史上的 “头号青年读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别把自己跑丢了(《红与黑》读书笔记)

          红与黑分别代表了什么。百度上说:作者以 “红与黑” 象征其作品的创作背景:“红” 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 “黑” 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这样的解读,或许说的是于连身上那种向往自由的进取和那种偏于保守的教士道德之间的矛盾,让于连有时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时候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又痛苦不已。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本就矛盾纠结的时代,在一个小人物身上的烙印和显现。只是,或许我没有读出太多那种时代性的剧烈矛盾,或者说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吧。个人感觉应该是对那个时代不够了解,所以没办法把自己带入到那样的人物身上。所以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倒以为,红与黑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红是人内心本心的情感渴望,爱、善良和热情;黑则是世俗的欲求,渴望、欲求和可怜的自尊。每一个人身上其实都有这样的矛盾,说成是内外矛盾也好,说成是自我和他人的矛盾也好,总之就是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之间的差距。我们渴望成为什么样子的,其实很多时候自己是说不清楚的,只有通过外界的评价和反馈,才能够对自己有大致的认知。但是这种外界的反馈又会受到太多方面的限制,出身、地位、财富,甚至是长相。所以当内外有距离的时候,心灵这个东西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联结和缓冲。小说讲了一个年轻人为了成就心中强烈的野心,在一群贵族中间周旋的故事。其实故事并不算复杂,这种经典的传统小说,从一开始就已经奠定了故事的基调,结局也并让人意外。一个出色的年轻人,虽然有着过人的能力和天赋,但是受到了身份和地位的限制,所以只能走些另外的冒险的路数。只是,他所追求的成功,却依然是那种别人眼里的成功。当一个人心里所有的成功都因为别人的眼里都在怎么看他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这就像一个刀刃的两面,它既可以让人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能获得别人的赞许,但同时也会伤害到别人,甚至伤害到自己。只是在只有目标的人眼中,其他的这些都不重要,眼里只有那个遥远的在山顶上的目标,剩下的一切不过是他的扶手和脚下的台阶罢了。或许我没有资格来评价这杨的做法到底对还是不对,毕竟虽然成王败寇让人总感觉有些唏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你想玩总还是要跟着这个规则来玩。但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或许并不只有一种游戏。而这另外一种游戏的规则不是心机、目标、知识、努力亦或阴险和不择手段,这种游戏的规则是真诚。只不过主人公这种喜欢前一种游戏的人,总不会觉得这是个好游戏吧。毕竟,真诚在小人物身上,并不容易被更多人看见吧。这种为追求别人眼中的自己的价值观,或许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吧。年轻的时候看世界,多多少少都会带着一些偏见,因为我们没见过的世界实在是太多了。伟人的伟大,实在是因为自身的努力和机缘的巧合共同作用之下,才成就了一个个留在历史中的名字。而这些离我们很远的人物身上,总有一些被抽象出来的伟大, 这些伟大总是形式上的或者说是表现在外面的。这些表面上的气质虽然容易学到,但年轻的时候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些外在的变现其实是一个人内心的溢出罢了。外表和内心的不统一,很多时候会给人带来一种错位的纠结。所谓知行合一也不过是内心的认知反应到了外在的行动和表现。当然,我一直以为人的成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把自己表现的很厉害,再让自己配得上,另一种是低调地慢慢变厉害,然后再逐渐让人认识。这两种方式,无所谓好坏,主要看自己的选择。所以问题就在于,一个人能不能承受的住这种内外的错位。书里说,富有想象的人,往往很自负,而自负易致迷误,把意愿当作事实,比如主人公,就经常认为自己已是很练达的伪君子了。或许这种自负总是年轻人需要经历的过程,我们总有一段时间认为自己已经参透了世间的规则,明白了表面下的秩序,搞清楚了游戏的玩法。只是,当我们回头再看自己的时候,原来所谓的玩法不过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甚至连游戏都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而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你自己的想象,而是大家所有人的共同想象才造就了这个世界。所以,所谓的游戏规则,并不是你以为的,至少这么多人在一起做的 “游戏”,规则总不可能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能参透的。虽然有不甘心,但是又摆脱不了现实的限制。虽然想什么都要,但是又知道很多东西本来就不该是自己的。虽然确实一直在努力,但是也不清楚到底现在努力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最重要的还是不要把真诚的自己搞丢了吧。毕竟,把自己搞丢了,哪怕成为了之前想要成为的人,最后也不会认识自己了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青年人的灵魂哲学诗——《红与黑》

            启封之时略有忐忑,因封面上赫然写着 “头号青年读物”,果真如此?读完这部《红与黑》,心里似乎有了答案,却又带来很多困惑,也许是因为时代不同文化差异,很多想法觉得不可理解;也许又因为都是青年,很多事情却也觉得合情合理。法国司汤达(1783-1842)所著的《红与黑》,书写了每一个青年在追求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时矛盾的内心,被誉为 “青年人的灵魂哲学诗”,成为人类文学史上首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且不论是否真有这么高的地位,我读完这部杰作,总有些意难平的感觉,索性记录一下。一、倔强青年在黑暗时代的奋斗史极简而言之,讲述了小业主的儿子 —— 主人公于连,凭着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勾搭成奸,事情败露后逃离市长家,进了神学院。经神学院院长举荐,到巴黎给极端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很快得到侯爵的赏识和重用。与此同时,于连又与侯爵的女儿有了私情。最后在教会的策划下,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他,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他在气愤之下,开枪击伤市长夫人,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二、选择红或黑?这是一个问题在拿破仑帝国时代,“红” 代表了穿红色军服的士兵,“黑” 代表了穿黑色衣服的教士,这是当时社会中的青年人出人头地的两条捷径,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社会特征。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失败,他想用自己的笔去完成拿破仑未竟的事业。他要通过《红与黑》再现拿破仑的伟大,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为此作者以 “红与黑” 象征其作品的创作背景:“红” 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 “黑” 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三、讲爱情更讲政治于连形象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他的矛盾性,是典型的圆形人物,具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既反映了法国当时同阶级的人物的共性,又带有自己鲜明生动的个性。他的性格复杂、矛盾,有一切人共有的两而性,体现人性的光辉,但有一个性格轴心即确立自我,可谓是具有典型的艺术魅力和审关效果。他的性格呈现出四组矛盾的方面,体现人的内心深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特征,具有丰富多彩的生命内涵。而这个形象也有其真实性,代表了法国及全人类的特征,含有深刻的历史意蕴。小说中,这矛盾既体现在爱情线上,也体现在政治线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两位女主的爱情线瑞那夫人 —— 十六岁就嫁给了庸俗猥琐的德・瑞那先生,每当她向丈夫诉说冷暖病痛时,她丈夫总以粗鲁的笑声作为回答,因为在他看来 “女人这个机器,老是有东西需要修补。” 这种态度常使夫人感到憎恨。于连的出现唤醒了德。瑞那夫人心底的情爱的本能。于连俊秀的外貌吸引着她,于连的知识、温柔打动着她,心中充满了少女般的狂热的情感。在她眼里没有世俗的出身、门第、血统,她眼中的于连 “又高贵又傲慢的心灵里有着迷人心魂的光辉”,终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感,投入热恋中。她忽而担心于连不爱自己;忽而为宗教观念所束缚,怀疑自己的行为;忽而又想收买身边的女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秘密,永远保持这份属于自己的天地。玛特尔小姐 —— 有着高贵的社会地位,性格上单纯、热烈、反叛。玛特尔对生活的追求更多地表现出执着和义无返顾。她的压力不是来自已婚妇女的偷情,而是社会地位的悬殊。尽管于连出身低微,但她喜欢于连的傲慢,平民青年的才干、机敏、野心,以及他身上流露出的不可抑制的丹东精神,捣毁了玛特尔小姐的傲慢心理。玛特尔小姐久困于上流社会,名和利对她已没有吸引力,于连的出现使她感到欣喜,她希望得到的是畅饮生活畅饮爱情。因此在她身上没有有意的阿诀奉承,违心的溜须拍马,在爱情追求过程中没有恐惧和担心,有的是兴奋、热情、快乐。玛特尔对生活爱情的追求和渴望是一个人人性的正常要求,无论是父母的反对还是教会的检举揭发信,都不能改变她的执着。甚至愿意抛弃自己的贵族地位、金钱,与于连私奔。玛特尔以其特有的固执、傲慢坚持自己的追求。另一方面,是主人公悲剧的奋斗历程应该说,小说描写的于连个人奋斗的悲剧,这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是极为惯见的社会现象。波旁王朝复辟后,许多小资产阶级青年失去了拿破仑时代靠个人天赋晋官加爵的机会。他们去等级森严的巴黎进行个人奋斗,但只有少数人成功了。大多数人却失败了。这就是王朝复辟后整整一代小资产阶级平民的现实遭遇,于连的悲剧也正是这样一出富于时代特征的悲剧。读到后来,会感到奇怪,为何于连拒绝辩护上诉,主动赴死。细细想来,实际上,当时于连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向他所仇视的那个阶级和他所抱定决心加以反抗的社会屈膝投降,乞求和接受它的恩赦。这样他在肉体上虽然能够得生,但在精神上却将宣告死亡。另外,就是忠实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把对人生的挑战坚持到底。这样,于连就必须挺身赴死,这是他对于死的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了司汤达所塑造的这个叛逆性格的完整性。看看他在审判他的法庭上的陈词吧,多么慷慨激昂,多么振奋人心:“各位陪审官先生:我之所以讲话,是怕受人轻蔑,我原以为死到临头,可以不去计较的。诸位先生,我此生无此荣幸,能隶属你们那个阶级;在你们看来,我不过是一个为自己出身卑微而敢于抗争的乡民。“我不会向你们乞求任何恩典,也不抱任何幻想,” 于连加重口气说,“等待我的将是死刑:这可以说是公道的。我曾想谋杀一位最值得尊重最值得敬佩的女子。瑞那夫人从前待我如同慈母一般。我犯的罪,是不齿于人的,是经过预谋的。所以,判我死刑,可算罪有应得。但是,我的罪即使没这么重,我看到在座各位,不会因我年轻而动恻隐之心,仍会杀一儆百,借我来惩戒、来打击,这个阶层的年轻人:他们出身低微,厄于穷困,但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胆敢混迹于阔佬们所号称的上流社会。“这就是我的罪过,诸位,而惩罚也将更加严厉,因为事实上,审判我的,全是些非我族类的人。陪审官席上,连一位发家致富的乡民都没有,统统都是气我不过的有产阶级……” 于连用这种口气,讲了二十分钟,把压在心底的话统统说了出来。检察官想借此案向贵族阶级邀宠,坐不安席,几次跳起来。…… 四、100 多年的巨大影响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 “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 的谚语,而该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 “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 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 “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 “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 "现代小说之父"。《红与黑》发表 100 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读红与黑

              每一个被尊敬的民族都有他史诗般的作品,《红与黑》反应了法国大革命后阶级固化的悲哀。于连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努力攀登社会阶层、试图打破自己出身家庭的桎梏,终于进入上层社会后却被市长夫人揭发,丢掉性命。阶层固化的粘稠束缚了每一位积极进步的青年人,这实在是 —— 历史的一粒沙,落到每一个平民头上就成了一座山。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