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书名让人不明觉厉的书

    目录了解到主要讲解清朝的朝会、文书系统,决策制度的运转方式朝会与文书是政治决策的要素及具体呈现皇帝大臣们天不亮便要开始理政与朝会程序,被概括为 “辨色视朝” 清朝的朝会制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文书在朝会中如何流转中国古代的中央政府里,开会和处理政务文书,也是皇帝和大臣们最主要的日常工作。怎么开会,决定了文书怎么在官僚系统中流转。古代王侯将相大部分的人生和我们一样,也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枯燥的工作中度过的。会议和文书制度背后是对权力和责任的分配。它帮助我们透过表象,看到权责分配的本质,深刻理解制度的逻辑。从权力和责任的角度分析,清朝朝会和文书制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你遇到问题,自己还没想清楚,就找别人商量,那你的思维就很容易迷失在别人的意见里,丧失自己的判断力。每一种制度下的决策,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具体到文书行政上,商讨大事、签署文书的责任人多了,似乎形式上是民主了。一旦权力分散,责任也就分散了。权力分散能避免权力被滥用,但伴随而来的责任分散,很可能会造成决策的平庸化。尤其注意对重要史料的细致解读和细节的深入挖掘,从制度史的视角,探讨晚清高层政治决策的特征

      6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辫色视朝》

      本书讨论的是晚清时期的朝会与文书。自秦以来的政治制度,被称为中央集权制,书同文,车同轨。因为这个条件,全国建立起高效的文书传递系统,确保朝廷施政如臂使指,政令能顺畅送达设治的每个角落,进而维持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在清代,即便是在千山万壑阻隔的雪域高原,京师下达的上谕也能在 40 天左右的时间,通过层层台站送抵驻藏大臣衙门;反之,驻藏大臣给皇帝的奏报也是如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辨色视朝》

        本书是一部清代制度史的研究专著,作者运用大量一手史料,深入研究了清代朝会和文书制度的细节,体现了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虽然是历史学研究专著,研究的又是较为艰深的制度史领域,但本书的写作笔法生动平实,在专业性与可读性之间做了很好的平衡。本书的核心内容:原书介绍了清代朝会和文书制度演变的整体脉络,帮助你建立对清代政治制度的总体印象,原书中最生动的案例辛酉政变,结合作者的访谈,让我们从权力和责任分配的视角,更深入地审视历史事件背后的制度因素。回顾清朝朝会和文书制度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朝会规模的缩小,文书形式由公开转向机密,皇帝在掌握更大决策权的同时,也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从分配权力和责任的角度来看,雍正改革之后建立起来的这套制度,本质上是确立了皇帝对奏折的先阅权。这项权力对皇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辛酉政变前,八大臣甚至还没有僭越皇家对奏折的先阅权,仅仅是在先阅权的前面加上了一个数奏折的权力,就已经能够监控两宫太后的信息渠道,对皇权形成了严重的挑战。研究清朝的政治制度,能给今天的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在一次采访中,本书的作者李文杰提道:“每一种制度下的决策,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具体到文书行政上,商讨大事、签署文书的责任人多了,似乎形式上是民主了。但权力分散,责任也就分散了。权力分散能避免权力被滥用,但伴随而来的责任分散,很可能会造成决策的平庸化。”“所以,笼统地说集中或者集体决策好或者不好,都不太合适。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上者有相对理性的共识,并且有一批具有专业和担当精神的人来做决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 2 本书是一部清代制度史的研究专著,作者运用大量一手史料,深入研究了清代朝会和文书制度的细节,体现了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虽然是历史学研究专著,研究的又是较为艰深的制度史领域,但这本书的写作笔法生动平实,在专业性与可读性之间做了很好的平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是一部国社科基金的结项成果。其篇章结构,在原有已发表诸篇论文、报刊文章的基础上,融汇贯通,形成一个整体。分为上、中、下三篇,从光绪帝御批摺子的形制起始、进入军机处和议政大臣的文书互动系统,最终以清末民初的政体改革和新机制、新名号的研究收尾。从研究的角度来说,作者选取了中国历史传统的脉络,从中古史、宋代制度史的经验中汲取了思路,将清王朝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所特别具有的政体和治理方式揭示出来。从而提出,清朝的文书传递、帝师与君主互动的细节,都说明与其说其具备 “内亚性”,其传统中华帝国的特性更为明显。而尽管相权与皇权的制衡关系,在明朝以降已经发生了改变,宰相的职位虽然不再存在,但相权仍然在发生作用,也有其相应的替代物。对日本明治时期的议政程序和专有名词,如御前会议、天皇机构,其如何与清朝政治发生影响,作为外来词汇而为人所熟知,有细致的考察。但从中看出的,却是清政府仍然用其内在的治理逻辑,来适应这些新观念。作者敏锐地关注到,虽然人在制度框架内发挥作用,但制度框架反过来也会重新塑造、限制人的表达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制度过于僵化、或者不适应新的变化之际。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