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训练下属管猴子的能力
这是一本教我们做责任划分的书,那责任划分跟猴子有什么关系呢?关于书中提到的猴子,就是我们在面对具体工作的时候,要进行的下一个步骤,或者叫工作任务,作者威廉・安肯三世在此把它形象地描述为猴子。那为什么非得把它描述为猴子?因为作者觉得猴子有一个特性,就是会乱跳。就是该养猴的人闲着没事干,不该养猴的人背上趴了一堆猴,什么事都是他干。所以,这本书其实是告诉我们在工作划分上,领导和下属的边界应该在哪儿,这就叫各司其职。什么样的领导才是好的领导?什么样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好的领导和好的管理,一定不是自己去完成所有任务,而是发动更多人去达到一个组织目标。如果猴子乱跳,结果自然就是团队的组织绩效会下降,效率也会变得很低,所有人都在抱怨。抱怨的对象是谁呢?就是那个养猴最多的上级。而谁要为工作负责?如何安排工作?则是领导的管理能力分出高下的地方。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重点提取与复盘#今天学到了什么【第 79 天】《别让猴子跳回背上》原文重点与自己的学习复盘▶“猴子” 是双方谈话结束后的下一个步骤。猴子不是问题、项目、计划或机会,猴子只是解决问题、开展项目与计划或是投入机会的下一个行动方案、下一个措施。▷要求:弄明白猴子是什么?比如,下属拦住你问某某事情该怎么办?你听下属解释了半天,最后说晚点回复,那么猴子就跑到自己背上了。▶每一只猴子有两个参与者:解决问题者、监督者。▷要求:管理者是监督者,下属是解决问题者。现实中通常是相反的,管理者背上猴子太多了。当你说等你想想后回复时,你就成了解决问题者,而下属变成监督者。▶安肯自由量表自由层级 + 授权范围:第 5 级:独立行动,例行性报告 (最高层级)。第 4 级:行动,但需立即请示 (意味着报告频率超过例行程度)。第 3 级:提出建议,按照裁断的结果行动。第 2 级:请示要做什么。第 1 级:等待指示 (最低层级)。▷要求:确保下属使用的是第 3 级到第 5 级的授权范围,否则自己背上的猴子就会越来越多。▶6 大规则:(1) 确保你的猴子不会被活活饿死。要么喂养,要么 “杀掉”。(2) 不要让猴子过量。(3) 喂养猴子的责任必须落在下属身上。(4) 毫无进展不能作为重新安排喂养时间的借口。(5) 避免遭到误解。(6) 展开即时对话。▷要求:理解六个规则。比如,1)时间和精力有限,能做的事情有限,当事情太多,最后所有事情都做不好,也就是猴子被活活饿死。2)找到猴子让下属喂养,但需要控制数量,过犹不及。5)与下属沟通时,一不小心就出现误解,从而让猴子跳回自己的背上。6)看长篇报告,还不如直接对话,让下属自己说一说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所有者是下属,要用再提取。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明确工作中的责任,培养下属自动自发地工作有启发 5 句话 1. 每 — 只猴子都意味着时间的消耗 2. 任何时候,在我帮你解决你的问题时,你的问题绝不能变成我的问题 3. 提前安排讨论时间是为了减少延误的可能性 4. 基本的管理原则,即职责总是以时间为优先,而非准备就绪 5. 千万不要自不量力,抓了很多你无法处理的猴子在手上。如果你抓了太多猴子,你就无法把每一只猴子喂养好重点整理 1, 员工照顾好自己的猴子,而照顾好的前提就是锁定责任:猴子原来在谁的身上,无论有什么变化,它都应该被锁定在原来责任人的身上,不能让它乱跳 2. 对管理者而言,时间管理是让他们的判断命中率达到百分之百,让所运用的影响力发挥最大功效的一种策略 3. 管理者的时间管理包括下列 4 大要素老板占用的时间组织占用的时间自己占用的时间外界占用的时间:来满足顾客、投资者、供应商、政府机构与社会团体需求之用的 4 管理者的策略在于增加自己的时间,这往往要通过减少下属占用自己的时间实现,即消除下属 "往上指派的工作", 这样他们就可以运用额外的时间,妥善处理老板与组织交付的任务。其方法为:让老板对他们的能力有信心建立与协作团体的合作关系 5. 在进行下一个步骤时,谁该扮演解决问题者的角色,谁该扮演监督者的角色,并且严守个人的职责 6. 抓起所有下属交给你的猴子,接着,把它们交给你的下属。此时,如果他们不处理,他们就是 "不服从"。如果你没有把猴子交回去且什么事情都没做,那么你将获得 "延迟” 的罪名 7, 为什么下属总是有足够的动力向管理者提出问题?因为一旦他们认为,自己的上司容易上当 (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 其态度便会超于" 让他自己选择 ", 于是撒手不管。这并不表示这些下属很恶劣,但他们确实喜欢让上司去背他们的猴子 8. 无论问题是什么,下属永远是承接下一个步骤的那一方。这一点相当重要:让下属自觉地说出 “我有问题”, 你自然就具备了分派任务的能力如果他们说 “我们有问题", 那么除非你先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把问题丢还给他们,否则你将无法分派任务。如果他们直截了当地说 "我有问题", 那么分派任务就变得更简单,只要顺其自然,保持现状即可 9. 每一只猴子都意味着时间的消耗 10. 不要弄丢东西的不二法则,便是不要自己进行归档,把猴子交给下属去归档 11. 通常,当下属有问题找上司求救时,他们大部分的目的不是寻求一个解决方案,而是找到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12. 任何时候,在我帮你解决你的问题时,你的问题绝不能变成我的问题 13 提前安排讨论时间是为了减少延误的可能性 14. 任何降低组织里挫折感与罪恶感的事情,都有助于员工心理健康 15. 你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让猴子留在它应该停留的地方:下属的背上 16. 身为管理者,肩负着两大目标:借由直接报告,禁止采用第 1 级:等待指示(最低层级) 与第 2 级:请示要做什么,让下属室无选择机会,这样才能培养出他们拟定与推销想法和建议的技巧保证每只猴子都在下属的背上,当下属离开办公室时,管理者与下属双方对于自由程度与下次会面的时间、地点要达成共识。后者尤其要牢记约定时间,以确定猴子不至于饿死 17 管理者的目的在于培养下属自力更生的能力,而自力更生是每个人经过自制、耐性与坚持,才能获得的后天特质 18. 喂养猴子的 6 大规则确保你的猴子不会被活活饿死不要让猴子过量喂养猴子的责任必须落在下属身上毫无进展不能作为重新安排喂养时间的借口避免遭到误解:应尽可能面对面地喂养猴子,或者使用电话,绝对不要用信件展开即时对话
19 组织实务上的基本原则便是,专业管理者不该在未告知直属下属之前,便绕过直属下属直接对其下属宣布指示,除了生死攸关的情况 20. 但千万不要片面地更改时间 (这是无礼的、可能导致沟通不畅的做法) 。更改时间一定要经双方同意才行 21. 基本的管理原则,即职责总是以时间为优先,而非准备就绪 22 不要用纸、电子邮件,它们无法传递或创造彼此之间的了解。对话是唯一能够增进彼此间了解的工具 23. 千万不要自不量力,抓了很多你无法处理的猴子在手上。如果你抓了太多猴子,你就无法把每一只猴子喂养好 24. 尽可能在下属的处理范围内,给予对等的责任与行动自由,让他们独立工作,但在他们需要你协助喂养时,务必要在他们身边 25. 让下属有更多成长和担负责任的机会,而且你应该先以安全、有效的方式帮他们铺路,也要给予自己必要的时间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2.0方法论的正确使用?经常听人家说:道理我都懂,就是无法执行。听着…… 似乎很有道理?可是,遇到执行层面的事情时,你真的懂其中道理吗?还是就一个字:懒?猴子的比喻从我参加工作就知道,无外乎就是要画好责权利的边界,知道什么人什么职责应该承担或者完成什么事情。但是,现实操作起来,往往又要考虑到人情世故,你来我往,使事情变得不那么简单,尤其在我们国家。所以,书中讲得依然理论成分偏多,具体实施的办法寥寥无几,对于不清楚猴子理论的,看看了解一下还是可以的,但到需要具体执行层面,距离实际可操作,还需要结合我们国情与自身实际情况,才能决定。结论:不是特别推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猴子每只猴子都有自己的归宿,这也是它们不会全部集结在公司组织底层的缘故。有些猴子属于你,其他的猴子属于你的上司,剩下的猴子属于你的下属。但当猴子走失或被丢掉时,它们没有回到主人背上的本能。猴子一旦迷途,它会冲动地往上蹿升。它只想跑到上面,而不是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猴子通常是往上蹿升,因为组织大多数呈垂直金字塔状,你会看到几百只猴子挤向所谓的企业总部中的小小空间里。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企业总部是整个组织最大的瓶颈。为什么呢?因为猴子都挤在那里。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千万不要呈报任何东西到总部去,除非你想对这些东西说‘再见’。你会发现这些意见从此石沉大海。” 而我想对经验丰富的人说:“不要将急需决策的事呈报给总部,因为一旦毫无回复,会对你造成伤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