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8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一本我不敢看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日本经济发展起来之后的社会状况。书中提到的各种问题,都是状况非常坏的严重的问题。像加班、没有私人生活、买买买的各种强烈的欲望、厌食症、女销售陪客户上床。这些都严重的冲击着我的视野,让我心跳加速,让我有着严重的不适感,我身体感到不安,心脏的跳动有点不规律了。好吧,这本书我是按空格键快速的浏览完毕的,因为我无法忍受书中文字带给我的冲击,我有强烈的抗拒,我拒绝继续看下去。好像,在我的记忆中,某一个时间阶段,我们国家的新闻和网络上也充斥着这些新闻,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加班是常态,猝死时常发生,还有暴发户们如流水的花钱,穷奢极欲的生活等等。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我感到自己记忆不好了。我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加班狂、奢侈品、暴发户、金钱、美女这些元素从新闻中和生活中消失了,仿佛变得少了一样。祝福中国走上了平和、安稳、绿色、发展的道路,没有把社会氛围搞的那么紧张、极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焦虑是现代社会的副作用

      这本书的作者对上世纪末的日本普通人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经济腾飞的梦想下是对经济危机的深层恐惧,每个人都为了经济这个大热气球飞得更高而丢掉自己的家庭、健康、甚至灵魂;现代价值观带着强势的力量不断震慑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女人在这种力量下被粉碎成若干个部分,女儿、女学生、女人、母亲、职业女性等,无法融合的身份认同掏空了女性的身体和心灵…… 看到书里所讲的这些问题,就很难不联想到现如今的我们,现代的焦虑感似乎也浸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被安排好的生活节奏成为人有 “价值” 的 “底线”,我们不断去追逐着各种时间节点,生怕被社会视为 “生产线上的残次品”,但可能真正让我们感到的绝望的是我们被塑造成我们最不希望成为的样子!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近爆出的一些 “提升班” 的事情,就如本书记录的那样。“太阳底下无新事,什么精神重建学习班,不就那些 “灵修班” 吗?最早诞生于美国,后来流行于日韩,这几年在国内暗戳戳兴起了。” 对这些精神控制的套路还是要小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今天的中国,二十年前的日本,三十年前的美国,在高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经济文化人性一直未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译后记中这句话,写得极是:这本写于三十多年前的纪实文学不应是 “隔岸观火”” 事不关己”,而应是一面照出我们自己得与失的 “明镜”,值得我们更好借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宇宙信号发来的书

              很神奇,某天晚上做梦,梦里反复出现这本书的名字。我强迫自己醒来,半梦半醒之间将这本书加入了书架。有三点印象挺深的:首先是文字很好,甚至有些文学性,这是我看译本中有惊喜的。比如 “逻辑的快乐像毒品一样注入我们的身体。时间和信息像猛兽一样追赶着人们,哪怕是走在马路上都得不到片刻的安宁。” 这里讲的是计算机时代下人的理性和人性。又比如 “她的这出好戏只不过是瞒着丈夫举债维持的沙雕城堡,舞台崩塌,陷入一片漆黑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这里讲的是泡沫时代下的消费欲望和信贷陷阱… 第二是话题,跟现实有巨大的相似和共通。“我们追求物质上的富裕,但当这个世界真正被物质的财富所充斥时,我们却得不到真正的东西,这才是真的贫困。”,饱食,穷民,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最后口袋空空,脑子空空。第三,居然还有一些科学性。书中提到一项研究,“婴幼儿只有当自己有需要的时候,母亲在身边让自己的需求得到适当满足,人才能建立起自己与他人之间正常的信任关系。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信任感越多,长大之后,越是能够关爱自己和其他人。” 所以那些过食、拒绝亲密关系、孤僻的人,很可能是没有完成信任感的建立,所以说小时候的伤需要用一辈子来治愈。读到某些地方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局中人,以前引以为傲的 “技能”,可能正是计算机社会驯化的结果… 谢谢宇宙发来的信号,在自我认同上继续努力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温饱问题解决了,然后呢?

                这本书通过日本社会里一些人难以说出口的 “怪癖” 或 “瘾” 作为切入口,却在讨论极为严肃的问题。经济腾飞伴随而来的是落到每个个体身上的巨大压力,对于男人来说,是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越来越趋近于 “机器人” 的工作环境;对于女人来说,是放弃自己职业追寻成为全职太太,在社会和男性对女性规训下失去自我认同的迷茫。人越来越难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符不符合社会对成功和幸福的定义,人被 “凝视”,所以人越来越难去发自真心热爱身边的人和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觉得这是 “应该” 去做的,而不是自己想要去做的。其实这让我感觉到恐惧,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同时,人是否在不断地不知不觉地被异化了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收录《饱食穷民》《快节奏的城市》《呕吐的女人》三篇纪实文学,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通过探索人们的内心世界,描绘日本社会状况。那个时代的日本每个人都被成功强迫症驱使下疲惫不堪、随波逐流。不再为温饱问题发愁,却陷入穷忙和债务危机;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潮流不断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改变;通过拒食、过食呕吐症这一女性特有的疾病作为素材切入点,试图探索女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揭示出日本现代社会背后所隐藏的问题。这本书三篇文章跨度几十年,然后如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书中所述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这样一个汹涌前行的饱食时代,该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或许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保持本真,丰富内心,简单快乐地生活才是大智慧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赶紧读一读

                    很多论调都在说中国就是下一个日本,之前一直不太喜欢这个论调,这本书在 80 年代就已经阐述了这样的一个社会发展的趋势,30 年后的中国,我们又有多少人是这样的饱食穷民呢?精神问题将是愈发严重的影响我们和下一代,看完还真是有点后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人为镜

                      译后记就是最好的总结,摘录如下:日本社会曾经历过的事情,如今有一些或原原本本,或改头换面,或多或少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日语中有句谚语,叫 “人の振り見て我が振り直せ”,意为要多看别人的行为举止,学习他人的优点,多多自省,提高修养。而中国的《旧唐书・魏征传》中的名句:“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翻译处理中,这句日语谚语通常参照《旧唐书》的名句译作 “以人为镜”。对于我们来说,这本写于三十多年前的纪实文学不应是 “隔岸观火”” 事不关己”,而应是一面照出我们自己得与失的 “明镜”,值得我们更好借鉴。作者在本书的 “追踪采访” 章节的末尾处向每个读者抛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究竟想要做什么?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 书中的一个个事例看似纷杂,但其实都贯穿着同样的设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当下的惊恐

                        这本书写于 40 年前,但是细细看看这些故事、这些情节,哪里离我们很遥远,其实这就是真实的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真实写照呀… 虽然国度不同、地域不同,但这就是我们也逃不开的经济发展的宿命呀…… 信用卡透支消费,但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这就是一个无底洞;信仰新型宗教,希望以此来寻求生命的意义,但是最后得到的是虚无;生命中只剩下工作,拒绝和家人沟通,社恐,回避人际关系,满足于表面的虚假亲密;屈服于社会共同的价值判断,被世俗的偏见所左右自己的决定,顾及讨好所有的人,但从不问问自己的内心… 看看这些问题,我们谁能逃离呢?这是这个社会所给予我们共同的问题,我们每个人无法逃避的问题…… 我们周边也许有很多人深陷在这些问题中无法自拔,但还好,看过这本书的你我知道,这是我们这些享受经济发展红利的人们所面临的 “双刃剑”。因此有问题没有关系,深陷困境没有关系,最重要的你我不焦虑,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许我们不能比很多人更强,但我们慢慢的迭代,慢慢的尝试,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不负昭华,不负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虚其心实其腹?

                            《饱食穷民》        2022-1 虽然这是一本迟到了二十几年的书,然而书中所描述的日本的时代却跟当下我们所处的阶段有许多相似之处: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后期;婴儿潮一代人逐步进入老龄化;民众的生育意愿低下等等。中日同为东方文化的传承国家,在社会融合西方现代化生活的时候是否也会陷入同样的怪圈中?日本的前车之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物质发达而精神空虚的社会是否就是老子所描绘的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的圣人之治的盛世?如果是这样的的话那人类社会与养猪场的唯一区别也就只有最后会不会被屠宰而已了。祛魅后的世界,人的精神没有了上帝和神那种可以长期不变的依赖。女人依附的男人和男人依附的企业都是善变的物事,这样的依附关系是何等可怕之事?生存在一个需要健全自我人格的社会中却没有成型的自我人格的人,除了成为巨婴还能成为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过前一本从客观和宏观上描述日本社会的日本科技史之后,再读这本从个人采访入手的纪实文学,就更能够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社会发展对人造成的影响。本书分了三个主要部分,从三个角度切入日本现实社会,第一个是为了追求业绩而不断投入个人资产维持表面业绩繁荣的上班族,第二个是在计算机领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削弱了人际关系和情感体验,第三个是自幼时起就被社会标准绑架、没能得到父母足够关怀的人在成年后由于无法填补的空虚和对人生价值的迷茫继而出现拒食或过食呕吐等精神疾病,最后的追踪采访中表示这一情况具有低龄化的趋势。这些问题不光是日本在某一阶段的社会问题,正如译者所说,书中的情况在国内也已有端倪,尤其是 “996 制度” 的普及,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导致的过度整容、过度减肥,以及小孩子从学前班就开始 “内卷” 的情况,在国内也已经引起了重视。最近国家出台教育相关的政策,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改革,体现了国家对这种情况的重视。📍另外说个题外话,之前只想到国家在出生率下降的情况下鼓励生育,是有希望保持人口大国优势,推动人口创新力发展的目的。在看本书第一部分的时候想到,如果人口持续下降,那么在某些产业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以及消费指数可能会出现下降,不利于经济增长。其实人口问题是一个两难的问题,经济增长在很多方便都有赖于人口驱动,但从环保角度来说,生育率的降低对环境理论上是利好的。究竟是将维持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还是从更长远的角度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想必在现在的社会情况下还是选择了前者。还是希望能够平衡下人口问题带来的环境压力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怪诞是这个世界的基因

                                很多人说几十年前的日本,就是现在的中国,小微贷、996、奋斗逼、暴饮暴食、无性生活、赌博、投机投资、肥胖症、等等。但我个人觉得,中国的今天比当初的日本要 “清醒很多”,当年的日本可没有像现今年轻人一样在呼吁 “躺平、反 PUA、养生、整顿职场、比存款” 等等。再怎么经济下行,也不妨碍大家蹲在直播间疯狂抢购、非理性购物。也说不来这算不算是另一种病态,只是觉得怪诞,这个世界越来越怪诞,也许在某个角度看我也从一个看客变成其中一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充满欲望与无望的社会要如何自救

                                  很偶然在儿子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因上学去了,没有来得及拆封),一口气看完。书中所途述的是日本高速发展时期一部份的生活状态。结合我看到的,自己体验过的生活。书中好多社会压力与几十年前的日本如出一辙。人生的价值,世俗的执念,程序员,保险经纪,家庭主妇,中层精英,还有现在的我们都过得没有了目标。饱食却不安,没有解决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促思考,过生活,成人生

                                    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明显地了解当下的社会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时是如出一辙,我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可是问题是在我的角度产生,还是在他人,在社会的角度产生,可以说我们都是社会的受难者,也是社会的医疗人员,关键是我们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困难,怎么用行动去成为自己,去帮助到更多的他人。思考是人成长的第一动力,有一个乐观上进的心态,去努力坚持成就自己的人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由于与国内当下的叙事过于相似,阅读过程中一度停下来确认了下原作出版年。那边的大戏已经落下帷幕,这边的剧情仍不知要走向何方。乐观与悲观都是有代价的,恰到好处的预料又是不存在的,但是可以想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悲观付出的代价,要比乐观少上许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别活在别的欲望和规则当中

                                        三十年前日本发生的一幕幕(996、35 岁现象)同样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成功,幸福,美满都变成了结果,没有了意义。甚至改变成一个个伤害自己的成瘾现象,书中没有答案,我认同,每个人的问题不同,你的答案恐怕只能在你的手里。毕竟每个人的命运发牌都不一样,活出来,动起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日本纪实文学

                                          看 20 世纪末的日本,满满的是当今社会的影子。年轻人争先恐后,被疯狂 996,或自愿掏光自身,只为了抢占些许资源,占据些许有利地位,赚取些许臭钱。当代年轻人没有办法,唯有如此,才能为突破阶层限制多加一点一滴筹码。尽管如此,但这是不是从发展中走向的发展的必经之路?见识少,未得而知,唯有活在当下,走一步看一步,有了他国的前车之鉴,希望悲剧少一点,年轻人的未来能亮一点。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