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1. 焦虑源自杏仁核的防御反应,有两个通路:更加贴近本能的杏仁核通路和需要理性思维的皮层通路。2. 评估焦虑水平不仅可以看心理测量表分数,还要关注焦虑对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具体影响。制定明确的改善目标是管理焦虑的重要一步。3. 应对焦虑的方法分为三类:调节杏仁核(如深呼吸、放松练习、改善生活习惯)、引导杏仁核(如暴露疗法)和调节皮层通路(如认知疗法)。这些方法需要持续练习才能见效。4. 焦虑不应被视为需要消除的东西,而应成为制定计划的动力。正确利用焦虑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潜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从而在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别低估睡眠的重要性这本《重塑杏仁核》深入探讨了杏仁核在情绪处理中的核心作用。杏仁核能够直接感受当前的刺激并产生恐惧反应,同时它还会监视大脑皮层中的想法,从而引发焦虑情绪。最终,杏仁核的这些活动会作用于丘脑,引发相应的肢体反应。然而,大脑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器官,仅仅将其概括为杏仁核、丘脑和大脑皮层这三个部分可能并不完全准确。这种概括虽然有助于我们理解大脑的基本结构,但也可能忽略了其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对于已经了解一些情绪相关知识的读者来说,本书可能并没有提供太多新的观点。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我最感兴趣的暴露疗法方面,作者在书中有详细的论述。暴露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改变杏仁核反应的有效方法,通过逐步暴露患者于恐惧源,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并减少恐惧反应。尽管如此,本书在原理性知识的介绍上较为丰富,但在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例如,在具体的暴露疗法、悲观主义、完美主义等课题上,本书只是简要提及,并未深入展开。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如运动、饮食和睡眠等,但并未提供太多新的见解或建议。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整本书并不是想让你和自己的焦虑对抗,而是让你驯服你的杏仁核,让你更好地应用焦虑。因为焦虑,从根源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惩罚机制,而是一个风险规避机制。作者说,“焦虑会让你对潜在的问题有警惕心,但只有你实施计划才能解决问题。一旦你做出计划并采取行动,焦虑才会起到正向作用,之后你也不再需要它。…… 焦虑的好处不是焦虑本身,而是焦虑引起我们注意潜在的问题,让我们有机会制订计划来解决潜在的困难。” 焦虑应该成为计划的驱动力,而不是计划的障碍物。我们需要的不是完美的计划,而只是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回答的不是 “我该如何阻止事情发生”,而是回答 “我该如何解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焦虑无需对抗,学会利用焦虑整本书不是想让你和自己的焦虑对抗,而是让你驯服你的杏仁核,让你更好地应用焦虑。因为焦虑,从根源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惩罚机制,而是一个风险规避机制。作者说, “焦虑会让你对潜在的问题有警惕心,但只有你实施计划才能解决问题。一旦你做出计划并采取行动,焦虑才会起到正向作用,之后你也不再需要它..... 焦虑的好处不是焦虑本身,而是焦虑引起我们注意潜在的问题,让我们有机会制订计划来解决潜在的困难。” 焦虑应该成为计划的驱动力,而不是计划的障碍物。我们需要的不是完美的计划,而只是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回答的不是 “我该如何阻止事情发生”,而是回答 “我该如何解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重塑杏仁核》焦虑,这是现代人普遍病症。为何我们吃饱了,穿暖了,有了房(不管是租的还是买的),但是越来越焦虑了。是生活的变化,是同侪的对比,是风气的感染,还是有意无意的引导,可是我们需要那么多的物质吗?需要那么的成功吗?需要不断的攀登再攀登吗?这个还真需要。如果消除焦虑呢?和精力相通,运动、睡眠、食补,也许只有自己精力充沛了,我们才可以更加适应这个社会,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战胜这一切的焦虑。书中还讲到了如何克服恐惧,暴露疗法,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治疗方法,我觉得可以试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想要的结果。就像所有的疾病都是自愈,如果您没有坚定的信心想要去改变,那么很有可能还是浪费时间打水漂,如果真的要去改变,这些所谓的治疗方法都只是一种方式,找到它,应用它就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