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3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的爱情

    之前读过陈果的《好的孤独》,恰逢今日这个结婚纪念日,我来读一读这本《好的爱情》。没想到开篇的自序就是 “懂得爱,便也懂了孤独” 看来它们是一个系列呀︎˶╹ꇴ╹˶︎◆ 爱过的人,更深切地了解什么是孤独◆ 这爱,可以是两情相悦的爱情,可以是情深义重的友情、亲情,可以是对生活的无限热忱,当然还包括一个人的自爱 —— 爱自己,就是在爱生活;爱自己,正因为爱自由。💖什么是爱情◆ “爱” 的存在是一种奇异到完全背离趋利避害、趋乐避苦、趋生避死的人性本能的反常现象,竟能使人如此不惧自我牺牲,乃至勇于飞蛾扑火、忘却生死。💖爱情与非爱情◆ 情不同于爱。“情” 是多,“爱” 是一;“情” 是感怀,“爱” 是力量;“情” 是欲念,“爱” 是生命;“情” 是趣味,“爱” 是信仰。◆ 情与爱是两个层面的东西,没有可比性 —— 当你在意一个人、在意一段关系,这是情;当你对一个人念念不忘,珍视他超过珍视你自己,甚至超过珍惜生命,这是爱。◆ 血液的爱、灵魂的爱、整个生命在爱,彻头彻尾、不离不弃、忘我无私、至死不渝。💖爱情三元素◆ 或许才明白,当年不是他美得发光,而是你看他时,你的眼里总在发光。◆ 真爱基于真知,唯有真知,方能带来真爱。真正的爱,必是基于真实的了解;缺乏深刻的了解,很难有深沉的爱◆ 当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了解一个人,这个过程看似是冷静的观察与研究,实际上在此过程中,你自己的生命与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注入,你逐渐从一个心怀好奇的旁观者,变成一个深情款款的爱慕者。◆ 唯真知,方有真爱;唯深知,方有深爱◆ 一个人所深爱的那些品质,通常就是他渴望成为的自己◆ 其实真正的亲密,是人与人精神上的互知互懂、互敬互爱。◆ 理解是灵魂间唯一的桥梁 —— 沟通了两个原本互不相关的存在。◆ 当一个人被人懂,当一个人自己懂自己,他就不是孤独的。◆ 爱情怎能没有深刻的理解,怎能少得了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的知与懂?你若不了解他,读不懂他,那你爱的是他吗?你若不了解他,读不懂他,你所爱的又是谁?◆ 一片痴心,不等于一片深情。◆ 而当你见到最失落、最狼狈的他,你仍想拥抱他,吻他,拉着他的手,陪在他的身边,你心底最深的感受是心疼与怜惜,这才是深情。◆ 当你了解到他灰暗失意的那一面,你就不喜欢他了,你就想放弃他,想一走了之了,这不是爱,这不过是一时冲动型的迷恋,热得快,凉得也快◆ 而深情恰是揭去浮华,你爱他的本质,爱他的真实。◆ 我爱他们,因为他们是人;我爱你,因为你是你。” 完美的回答。◆ 两个人逐渐地不再共同成长,不再同步前行,观念上的差异越来越大,心灵间的距离也随之越来越远,差异大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共同语言了,距离太远就对不上话了。◆ 一个人深爱另一个人,一定是基于对他有深刻的了解,然后在了解他的基础之上,以你能提供的、他能接受的恰当方式,好好爱他。◆ 我爱你,是我的灵魂爱你的灵魂。所以,即使你的肉体老去,我依然爱你的灵魂;即使有一天你我面目全非,我依然能从人群中辨认出你的灵魂 —— 用我的灵魂辨认出你的灵魂,然后,用我的灵魂继续爱你的灵魂。◆ 如果一个人空有爱意,从不践行,没有实际行动来表达和支撑这份爱意,那也算不上真正的爱。◆ 真正爱一个人,就是念念不忘,想他所想,甘愿为他付出你的时间与关怀,甚至付出你自己。当有一天,你由衷地觉得他比你自己更重要,你不经意间将他的利益排在了你的利益之上,那么你是真的很爱很爱他。◆ 因此,真正的 “愛” 是两个人的 “心” 始终走在一起,即使人不在一处,心总在一道 —— 我惦记着你、你惦记着我,我心里是你、你心里是我;我的心和你的心始终一路同行,念念不忘,不离不弃。爱情的降临◆ “心动” 才是爱情的源头,那是心里开出的花。随着时间的流逝,即使白头,只要心动还在,爱情之花仍在,常开不败。💖爱上 “我们”◆ 美好的爱情,并不是和一个完美的人相爱,而是因为你们相爱了,你们都变得更完美了。💖爱你的真实◆ 可局外人不懂,你之所以不断问他,其实就是想从他那里一遍又一遍得到确认,确认他爱你。他对爱的肯定让你感到甜蜜,更让你心里踏实。而你不过是想放心,得一个心安,仅此而已。◆ 所以,真爱一个人,不是把他当成神来热爱,而是就把他当成一个不完美但真实而可爱的平常人来爱。💖内在的大人◆ 人之为人,不只是一个生物性存在,也是一种精神性存在。只有当一个人在生理与心理都成熟,在身体机能与思想意识方面都成人,才能真正称得上完整意义上的 “大人”。难得糊涂◆ 看人生不应太乐观,做事情不可太悲观,即使忧心忡忡,仍应饱含希望。◆ 人生大多数问题,走极端通向绝路,走中道才成活局。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命的终极课题,在于回归内心,通过不懈地认识、接纳、担当和超越那个最本真的自我,从而与外界建立深刻联结、活出自由充盈的生命状态。 好的爱情是其中的一种催化剂,更是贯穿整个人生旅途的核心智慧。人生是一场持续向内的自我建设 —— 清醒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接纳自我、勇敢地担当自我、不懈地超越自我,才能在向外的关系(如爱情、友情)与世界互动中找到立足点,活出自由、真实且丰盛的生命。1. 好的爱情使人长成更好的自己。爱情的核心价值在于促使人自我提升和成长。好的爱情,会让你变得更好。就像一棵原本在背阴处的植物,遇到了阳光充沛的新位置,被充分滋养后,开始挺直枝干,舒枝展叶,长得比以前更健康、更茂盛。2. 真爱基于真知,唯有真知,方能带来真爱。爱的根基是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而非浮于表面的情愫。真正懂 TA,才配得上说爱 TA。爱得深,是因为懂得深。真爱像精准的钥匙开锁,不是靠蛮力硬塞(你以为的好),而是因为懂得锁芯的结构(了解 TA 的需要),才能轻松打开 TA 的心扉。爱一个人,像照顾一棵独特的植物。你得知道它是喜阴还是喜阳(脾气秉性),需要多少水(情感浓度),爱施哪种肥(被爱方式),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让它茁壮成长(幸福)。不了解就瞎照顾,那是自以为是的伤害;懂了才能给对养分,这才叫爱。3. 爱的行动,才是爱的明证;没有行动的爱,无异于空洞的口号。爱的本质是践行,只有通过实际行动体现的关怀和付出才称得上真爱。爱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光说不做,啥也不是。真爱,看行动。爷爷中风偏瘫,奶奶寸步不离照顾十年,端屎端尿,毫无怨言,平时话不多,但行动满是情意。真爱就像灯塔的光,它不需要大声宣告自己的存在(整天说我爱你),它的存在本身(默默守护、指引方向),就是最强的证明。4. 自由不是敢作敢为,而是敢作敢当,选择并担当,方得自由。自由的内涵是清醒选择后的责任承担,而非放纵或逃避。自由不是想干啥就干啥,而是选了就别怂,后果自己扛。真自由像是登山者。你选择哪条路(职业、伴侣、生活方式),是你自己的决定(自由选择);路上可能遇到风雪陡坡(困难和风险),但既然你选了,就得咬紧牙关爬上去(担当)。到达山顶的那一刻(目标达成,内心平静),这份自由感格外珍贵(源于自己的选择和坚持)。自由不是在广场上裸奔(毫无顾忌),而是你穿着得体的衣服走在广场上,坦然面对所有人的目光,不怕议论也不在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内心平静自在。5. 唯真自知方有真自爱;真自爱者,人爱之。自我认知是自爱的基础,而真正的自爱能提升人格吸引力。先认清自己是啥样,才能真正爱自己。懂得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认清自己就像掌握了个人专属的说明书。 你知道自己电量多久充一次(作息、精力)、适配哪种程序(工作方式)、哪里容易过热(弱点,情绪点)。按说明书用,它高效不卡顿(状态好、自爱);别人一看这说明书清晰,也知道怎么操作互动最合适,自然愿意亲近使用(喜欢你)。反之,说明书稀里糊涂或乱写,机器和人都会摸不着头脑。6. 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长出新的自己,活成更好的自己,这才能叫成长。向上的自我超越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成长,就是打败昨天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人生像没有终点的闯关游戏。真正的赢,不是打败排行榜上的大神(别人),而是每通过一关都比上一关的自己更强一点(操作更熟、反应更快、心态更稳)。新装备(技能)、新等级(能力)都是你自己一点点打怪(面对挑战)、做任务(努力行动)升级换来的。成长不是在原地和周围的人赛跑,而是努力比上一次攀登的自己站得更高一点(成绩、能力),看得更远一点(见识、心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完全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后半段读的时候感觉自己与这本书发生了链接,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很快就读完了,意犹未尽,自以为已经看过很多关于爱情之类的书了,但看完这本书又有了新的体会和看法,从来都是学习的过程,从来都是体验的过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探索&成为

          从通俗常听闻常困惑的 “点” 着手  由点到面到体 让大家倡议大家进去更深的思索探索探求 成为自己 成为让自己更愉悦 更自洽 更心安理得 无愧自己的自己。强烈推荐了解 去开始自我精神的探索之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好的爱自己,才能好好的爱别人,拥有爱自己的能力,才能好好的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本正反论走中道的书

              少有人走的路,我是你的一棵树,拥有精神上的自由,保留心里的一片净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加入大学生必读书目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给学生们分享此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进退:进则果断,退则刚毅认识你自己:因为你自爱,有人来爱你,有人来爱你,所以你更爱自己,于是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做出正确选择: right+goodright+badwrong+goodwrong+bad 他是如此孤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很喜欢陈果的书 听她娓娓道来生活的哲学 感受她的文字有力量。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生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爱一个人,其实就等于给了他伤害你的特权

                      我一次又一次的挣扎,发现始终挣脱不了爱之神力,如果 “我爱你” 来自我无力决定的天意,那么我能做的也只是等待着天意的流变,等待上天终止这份爱…… 一些摘录:情有真假、多寡、浓淡、深浅之分。与 “情” 不同,“爱” 只分有无,没有浓淡、深浅、多寡之别。“爱” 是全然,是毫无保留地投入整个自我,把另一个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竭尽所能给他最多的关心、最深的守望与最大的爱护。“情” 是生命常态,是一个人各种感觉、思绪、欲望的综合投射;“爱” 是人间惊奇,有一个人深深扎根在你的心底,为了他,你会忘了你自己。“情” 是多的,是不定的;“爱” 不可能多,全心全意的东西是多不起来的,“爱” 是坚定的、专注的,“爱” 是唯一。真正的爱情不问输赢。一个人如果在所谓的 “情感生活” 中格外计较胜负输赢、征服与被征服、主动权与被动权,那么这不是真情实感,无关情与爱,而是一种变相的权术、一种人际斗争 —— 这种情况下:谁越薄情,谁就越占上风;对待 “情” 最正确的方式是:就把情当作情,就用情回应情,不要被情所骗、为情所困,把别人的情误以为是对自己的爱,或把自己的情误解为是对他人的爱,彼此错付。情与爱是两个层面的东西,没有可比性 —— 当你在意一个人、在意一段关系,这是情;当你对一个人念念不忘,珍视他超过珍视你自己,甚至超过珍惜生命,这是爱。爱情三要素:激情、理解、践行。激情是爱情中最感性的一个元素,理解则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元素,而践行,意味着把感性之爱和理性之爱落到实处,化为生活中爱的行动、爱的事实。当这三者共存并行,才是全身心的爱情。而只有全身心的爱情,才是爱情。激情:当你筋疲力尽,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愿想,什么也不屑听,但他是例外,他总是那个例外,你为他总是额外地准备了多一份的热情。激情从哪里来?为什么偏偏是对这个人如此激情澎湃?不知道,没人说得清楚。正因为不知缘故,所以无能为力。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负责择偶事务的天神丘比特为什么是个未经世事的小孩?因为真正的爱情,不是源于最强大脑的理智计算,而是发自内心的激动与热情。小孩更接近 “非理智”,小孩子射箭的时候,不遵守任何既定逻辑、不讲规则,他贪玩率性,无缘无故,莫名又无辜,他射出的那几支箭可能仅仅只是一次擦枪走火或一场恶作剧。爱情就是这样,爱情不是按照各项条件进行打钩配对,爱情是一场不明起因也不明结果的探险,然而即使不明究竟,人们仍心甘情愿投身其中、勇敢冒险,这就是激情燃烧的力量。爱一个人也是一样,只有当你越来越懂他,懂他的性情,懂他的需求,懂他的梦想,懂他的精神世界,你才会越来越明白,对于这样一个具体的他,这样的一个独特的存在,你该用怎样的方式更恰当地去爱去关心,用水仙的方式,用仙人球的方式,或是其他…… 在你越来越懂他的过程中,其实还有另一件事也在同时发生 —— 你会随之越来越读懂你自己。当你越来越看清在他的身上,是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你、令你心动,是什么特质使你心生向往,你也就越来越明白你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人所深爱的那些品质,通常就是他渴望成为的自己。真正的亲密,是人与人精神上的互知互懂、互敬互爱。理解是灵魂间唯一的桥梁 —— 沟通了两个原本互不相关的存在。当电流与电流接通,会带来驱散黑暗的灯火,在光明中,我们能看清一切;而当存在与存在、心灵与心灵相互连通,它接通的是一个精神的光源,带给我们内在的光明。在这光明里,你也看清了 —— 有人懂你,你也懂他,而透过你对他的懂,你更懂你自己了。当一个人被人懂,当一个人自己懂自己,他就不是孤独的。即使他是独自一人,他也不孤独,因为他知道有一个懂他的人、一颗懂他的心,即使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仍与他同在,与他紧紧相连。一片痴心,不等于一片深情。你见过他明亮的样子、灰暗的样子,你见到了灰扑扑的他,你依然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他并且继续爱他,尽你所能为他当下的夜点上一盏灯,这个是深情。深情基于深知,深知之后才有深信,才有深爱。西方有这么一种说法,人活着和人刚死去,有人称了一下分量,在生死之间少了 21 克,于是传说这就是人的灵魂,就是这 21 克分量的灵魂,主宰了人的一生。是的,对方很爱你,却很少愿意抽出时间给你,在他的时间排序上总有一些其他事比你更优先 —— 同样,空有爱意,却不践行,这也不是爱。还有一种,对方真心觉得 “我” 如此爱你,但他却对你保留了最多的秘密,对你最不坦诚。还有一种,对方说 “我很爱你”,但对方从不认真倾听你的需求,没兴趣了解你的心事、你的愿望。当对方做出重要抉择,他想到的只有 “我”,很少想到你或者很少为你着想、考虑你的处境与感受,没有把你放在 “我” 的人生计划的重要位置…… 一样,空有爱意,并不践行。真正爱一个人,就是念念不忘,想他所想,甘愿为他付出你的时间与关怀,甚至付出你自己。当有一天,你由衷地觉得他比你自己更重要,你不经意间将他的利益排在了你的利益之上,那么你是真的很爱很爱他。一个人的内心与他的行动最终总是互为镜像的。你对一个人是不是真心不舍、真心爱慕,一定会体现在你的一举一动、行为表现、选择取舍之中。可割可舍、可离可弃的,怕都不是深爱啊。“我愿意” 大于 “我爱你”。你生病了,我愿意守着你;不管你经历了怎样的麻烦和不顺利,当一天过去,我愿意拉着你的手,带你回家 —— 我愿意!“我愿意” 才能充分体现 “我爱你”。“激情” 是我为你心动,我爱上了你;“理解” 是我了解你,我懂你,成为你的知己;“践行” 是我愿意和你一路同行,不离不弃。当这三者并行,才是全身心的爱情,是完整而深厚的 “我爱你”。爱情的发生最为神秘,它不是人为努力的结果,也没有定律可循,它始终是一个不可解的谜。禅师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爱情亦如是,发生的原因不在于客观上他是个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而是不论他是什么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你主观上因他怦然心动,他从此走进了你的心门,成了你念念不忘的人,成了你心向往之的人生路。随着时间的流逝,即使白头,只要心动还在,爱情之花仍在,常开不败。自问拥有高智商、高情商,一路过关斩将、无可束缚的你,竟然会被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他或她弄得服服帖帖、魂不守舍,如此一物降一物,这难道不够 “奇迹” 吗?而让这种奇迹发生在你身上的这个人,难道不是具有某种神力吗?那么这个在你这里始终拥有此等神力的人,除了是你的 “神”,还能是别的什么呢?“我爱你” 这三个字可不轻松,其实那是一个人承认了另一个人对自己有绝对的吸引力和超乎寻常的影响力。这意味着你给了他你的心、你的信任,而同时,你也给了他真正伤害你的权利和能力。真正爱一个人,恰恰意味着你已然做好了准备,关键时刻为了护他周全,甘愿放弃自己的安全,置身于各种风险之中,比如你爱一个人,其实就等于给了他伤害你的特权,又或者当有一天不得不面对天灾人祸、兵荒马乱,你做好了准备为他挡子弹…… 伟大的歌德对爱的解读是:“我爱你,但那与你无关。” 我对这话的理解是:我爱你,即使你不爱我。爱情不是用 “我爱你” 来交换 “你爱我”,不是 “我爱你” 与 “你爱我” 之间的等价交易。道理很简单,我之所以爱你,不是你强迫或要求我这么做的,而是我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 这不是我自身能够支配的一个选择,这不是一件我可以随叫随停的事情,其实也不是一件你可以随叫随停的事情。所以,我爱你,不关你的事。如果我没有能力逼迫自己去爱一个人,那么我又有什么能力逼迫自己停止去爱你?如果 “我爱你” 来自我无力决定的天意,那么我能做的也只是等待着天意的流变,等待上天终止这份爱…… 你若碰巧也爱我,那是天意,是奇妙的巧合、天赐的恩典;你若不爱我,亦是天意,是阴差阳错、有缘无分。一个能专注地 “我爱你”,而不把 “你爱我多少” 作为丈量尺度来斤斤计较自己应该付出多少爱的人,是一个心灵力量无比强大、充分拥有爱的能力的人。所以真正让你激动不已的,从来不是别人对你的爱,而是你对别人的爱;真正让你终生难忘的,往往不是 “你爱我”,而是 “我曾那么真挚地爱过你”。人生有很多东西,恐怕唯有通过 “我爱你” 这件事才能深刻领悟:因为我爱你,我尝遍了喜怒哀乐各种极端滋味,但也正是因为我爱你,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人真的会不顾一切,世上当真有如此刻骨铭心的深情;也许我最终没能得到期望中的 “你爱我”,但是因为你,因为爱你,我懂得了什么是 “爱”。歌德的 “我爱你,但那与你无关” 之所以广为传颂,恰恰表露了高尚的 “爱的尊重”。我爱你,所以我尊重你的意愿与感受,甚至尊重 “你不爱我” 这一事实,即使内心极其痛苦,我仍然理解并接受这一事实。同时我也尊重我自己,一方面诚实地面对自己依然爱你的心意;另一方面严格地要求自己绝不让我的爱、绝不让我这个人成为你幸福的障碍,成为你心里的负担,这是自重,是一个人在爱情中的体面与尊严。那些你生命内核里的人,是你的 “心上人”,是念念不忘,是无法忘怀的。“不思量,自难忘”。如果一个人在爱情中,从来没有过这个甜蜜而痛苦的高烧阶段,从不曾为爱痴狂,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当你的 “爱情” 没有了激情,那你和你的另一半,你的男朋友、女朋友、丈夫、妻子,某种程度上,确实也就成了亲人或者朋友了。如果真是这样,即使你和你的另一半还互称 “爱人”,或者你们仍会在结束电话前习惯性地说 “爱你”,那么这更像是一种惯例或习俗,却已然不再是真正的爱情。这样的关系是有点危险的,因为人总是需要激情的。所谓激情燃烧,是一个人生命能量的绽放。当生活长久缺少激情,日子会变成一种时光的消磨,无趣而沉闷。当人们在一个地方长久找不到激情,往往就很容易到别处去寻找激情。于是出现各种填补激情的对象 —— 这个对象,可能是某个人,可能是赌博,可能是酗酒,可能是疯狂地工作,也可能是各种各样近乎痴迷的嗜好。人很难没有激情,只能转变激情的对象。所以,当爱情丢失了激情,就像燃烧没有了火种,久而久之怕是会漠然冷却、危机四伏。“你要不断地发现他身上美好的东西,新的美好的东西,然后你一次次地爱上了新的他,又一次次地爱上了同一个人。” 你们一直相爱着,而你们在旧的关系里始终有发展出新的爱情。这是世界上顶浪漫的事情 —— 你一次次地爱上了不同的他,又一次次地爱上了同一个人。长久常新的爱情。爱情和友情最根本的区别,应该就是激情和冲动,是不是感受到一种难以抗拒的性感召力或者说吸引力。当你进入不同的人际圈层,就像开启了不同的频道,你的 “自我” 会有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呈现出各不相同的你。从身到心的渐进,是从形象到本质的过渡 —— 你的身体决定了你看起来是什么样;你的精神和灵魂则决定了你实际上是什么人,有着怎样的质地,有着怎样的品格。当一个人懂得道法自然、顺道而为,即使他不够聪明,智商不够高,他仍可能成事,因为会有其他的聪明人来帮他成事,而他们之所以愿意帮他,并不在于他聪明不聪明,而在于帮助他就是在做一件合乎规律、合乎道理、大势所趋的事情,就是在顺道而行,所以帮他成事就是借此来帮助自己入道、行道、得道。世上那么多路,曲折蜿蜒,望不到尽头,每条路上都遍布着各种诱惑与陷阱,一个人必须足够了解自己,才能放下犹豫纠结,果断地排除他途,找出那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当然,在一个人找到适合于他的那个 “对” 之前,必然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 “试错” 过程。一直觉得人的年龄可以理解为三个层次:生理年龄、社会年龄、精神年龄。你想清楚了,你做了决定,你愿意担当结果,不论是善果或是恶果 —— 我以为,这是一个人精神的大自由。不仅要容得下那些你看不上的人,还要容得下比你更优秀、更闪光的人。当你觉得一个想法、看法、说法、做法不正确,那就停下来,想清楚,修正它,然后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去走你认为正确的道路,这就叫修行。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四通八达的通信手段、无奇不有的怪事异闻,越来越变本加厉地把人们的思想精神引向外部世界,引向对他人生活的过度探知,而越来越少有人怀着一份自觉,愿意花更多时间来深入探索自我这片小宇宙、这块精神土壤,认识自己、整理自己、修护自己、培育自己。这世界上有很多一次性产品,可回收再生。然而有一种特别伟大的一次性产品,用完了就用完了,用完了就再也没有了,你知道那是什么吗?那就是 —— 你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件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一次性消费品。换言之,生而为人,生而为 “我”,我们只活一次,仅此一生。当珍重,莫辜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爱情”而不入“爱情”

                        我更愿意谈论爱,它更容易给出去和接受。而爱情,是我所不理解的内容。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