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我们在哪里找钥匙?
有一个醉汉醉醺醺回到昏暗的家门口,当他拿出钥匙开门时不慎将钥匙掉落。醉汉就摇摇晃晃走到巷口的路灯下,趴在地上东摸西找。路人经过,问他:“你在找什么?”“我在找钥匙。” 听罢,路人蹲下开始帮忙,但发现地上什么都没有。“钥匙掉在这里了吗?” 路人问道。“不是,应该掉在家门口了。”“那为什么在这里找?!”“因为这里比较亮。” 这是一则深深触动过我的寓言故事。作者在咨询、督导和教学中,确实看到了不同版本的 “找钥匙” 的真实人生故事。当年,讲这个醉汉寓言的人说:人生真正值得做的事情,常常在昏暗的家门口,而不在明亮的路灯下。愿,我们都想起了那把钥匙掉在了哪里,此时都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生涯咨询的99个关键点与技巧#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950 本(223)#《生涯咨询 99 个关键点与技巧》🚢生涯咨询的经典理论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生涯理论和生涯咨询理论。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ABPP)对二者进行了区分:生涯理论回答的是知识性问题 —— 咨询师对于某个生涯问题可以知道些什么;生涯咨询理论回答行动性问题 —— 针对这个问题来访者能够做些什么。生涯咨询理论进一步阐明了如何将理论用于个体咨询。如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克朗伯兹社会学习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应用更容易 “落地”,对生涯咨询的实务工作有着更加明确的指导性。🚢生涯咨询中使用霍兰德人格类型论去探索兴趣时,我们要把二者区分清楚:爱好是人们喜欢从事的一项具体活动,比如踢球、看电影、旅行、读书等;兴趣是驱动人们产生这些偏好的人格特质,比如喜欢动手操作、思考探究、追求创意等。简言之,爱好是具象的活动,兴趣是抽象的特质。🚢兴趣只是自我探索的一个维度,来访者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活动(能力倾向)或内心认为有意义的事物(价值观、生涯愿景)来规划生涯发展方向。所以,兴趣有其重要价值,但兴趣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生涯发展依据。🚢生涯辅导的最终目标是拓展当事人的能力,使其成为生涯问题的解决者及决策者。咨询只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咨询师要意识到还有其他方式。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倡导使用信息提供、培训、咨询等多种方式给来访者提供支持,即如果培训更能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咨询师就会推荐他们参加培训而非一对一咨询。🚢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以 “决策” 为核心,使用 “金字塔模型” 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该理论极为重视高质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具体包括对内探索获得的 “自我知识” 和对外探索获得的 “职业知识”。需要强调的是,对职业信息的探索通常不在咨询室内进行,而需要鼓励来访者在咨询间隔期间自主完成。🚢生涯咨询不是要把水灌满,而是要把火点燃。生涯咨询师需要帮助来访者以个人生活经验的持续建构为基础,完成对能力、价值观、兴趣等特质的自我探索。来访者可以通过对现状的评估更好地了解个人的优势劣势、价值标准、职业偏好等,为近期生涯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生涯咨询领域的主流观点认为,来访者需要承担个人生涯发展的主体责任,咨询师是支持者和促进者。通俗地讲,咨询师不替来访者解决问题,而是支持来访者自己解决问题。来访者自主搜集职业信息的过程,有助于来访者形成对职业的图式,学会职业探索的方法,这对来访者日后独立解决自己的生涯困惑是有帮助的。🚢工作适应包括工作要求的满足(个人能力 - 工作要求)和个人需求的满足(个人需要 - 工作给予)两组适应维度。工作适应意味着这两组维度中的 4 个因素达成了平衡,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改变,整个平衡就会被打破,4 个因素经过一系列的动态调整再次达到平衡,这个动态过程就是工作适应。工作适应论切换为工作者视角进行梳理和总结,不难发现工作适应论指出了工作者职业适应的 4 条出路,分别是晋升、转岗、离职和留任。🚢晋升:是否有晋升的机会?直属领导的晋升路径是什么?・转岗:组织内是否有转岗的机会?如果有,来访者对哪些工作感兴趣?・离职:如果离职,是否有意向职业?曾经做同样工作的前同事们都在做些什么?・留任:如果留任,最大的不满是什么?现在流行的兼职是否可行?🚢舒伯认为,职业选择的历程,即自我概念实践的历程。他认为人有一种动力,是不断地理解自我,并在工作中实践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需要对个人特质有所理解,同时在现实的职业和社会环境中探索并得到反馈。职业选择的核心不是选一份怎样的工作,而是 “我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我们过往人生中体验到的兴趣、能力和价值都是关于 “我是谁” 的理解,这些会形成我们的生命主题。对生命主题的澄清与理解,可以协助来访者了解其过去的行为模式,也可以解释现在的生涯困境,并为接下来走出困境、继续生涯发展提供指引。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