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陌生的城市啊,谁在熟悉的角落里?
这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大师为另一位心理学大师所写的传记。阅读传记类书籍,有一种渐渐浓烈的感触:与成就一起伴随人生的,可能还有质疑、批评甚至攻击。在时间的画布上,它们都是不可摘减的颜色。 书中主人公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著名研究成果有:服从电击实验、六度空间理论、丢信办法、著作《服从权威》等。按照生命轴,作者结合多年的学术研究,对它们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并详细展示了几个重要的实验过程,易读易懂。我想摘用来介绍这本书的,是主人公在电影《城市与自我》中解说词(纸质书 P174):我们研究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在一个个站台上与他们交流。他们对我们说:一年又一年,熟悉的陌生人,越来越难以彼此交谈。障碍日深,我们知道 —— 如果我们与他相遇,在距离站台遥远的地方,比如远在他乡,我们会停驻、握手,并且第一次发现,我们原来彼此相识,却不是在这里。我们知道 —— 如果爆发巨大灾难,水灾、火灾或风暴,屏障就会破碎,我们就会彼此交谈,但问题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如何走近?如果没有火灾,如果没有水灾,如果没有风暴。 关于社会心理学阐释的 "人性",《自然、社会和文化中的人格》一书中有一句话:"每一个人的某些方面都:1)像所有人;2)像有些人;3)不像所有人。" 那么问题来了:在陌生的城市、熟悉的角落里,在寻找自我的同时,我们如何构筑对他人的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 受到米尔格拉姆影响的关联阅读书籍: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艾伯特・巴拉巴西《链接》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