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1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去做吧!吃掉那只青蛙

    看完博恩・崔西的这本吃青蛙姊妹篇《吃掉那只青蛙 2:高效率学习手册》,说实话有点小失望,里面很多观点、方法、技巧都与《吃掉那只青蛙》有重合,有点炒旧饭的感觉。作者在书中提到:这一版是专门为持续学习的职场人士和在校学生写的。作者开篇依旧强调他的核心理念(或者说是这两本书的核心和灵魂),即:一心一意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专注于吃掉最大最丑的青蛙),把它做好,是人在一生中取得巨大成就和成功,赢得尊重和社会地位,收获幸福的关键。本书沿用了前一本书的写作风格。本书没有深入分析拖延或时间管理不善的心理诱因,也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探讨。本书只教给你一些学了就能用的好方法。我也接着《吃掉那只青蛙》的书评,继续梳理、归纳、概括一些书中对我有用的内容:🐸【吃青蛙三原则】・吃青蛙的第一个规则: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和具体的学习场景来思考当前的青蛙。在任何其他学习时间,请始终在学习的刚开始就吃掉青蛙。・吃青蛙的第二个规则:如果必须吃掉几只青蛙,要先吃最丑的那只。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抵制住先易后难的诱惑。不断地提醒自己:每天要做的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吃青蛙的第三个规则:如果必须吃掉一只活青蛙,那么就去吃,一直盯着它看是无济于事的。🐸【养成吃青蛙的习惯】要养成专注的习惯,你需要具备三个关键特质(3D 特质),它们都可以学习,分别是决定(decision)、纪律(discipline)和决心(determination)。🐸【制定吃青蛙的目标】你必须确切地知道自己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决定什么是你的 “青蛙” 并吃掉它。要想实现目标,要把目标写下来,并且目标要具体化。制定良好目标的关键是使用 3P 公式:现在时的(present)、积极的(positive)和个人的(personal)。🐸【制定吃青蛙的计划】你的计划越完善,你就越容易克服拖延,采取行动,吃掉青蛙,然后继续前进。6P 原则,即 “适当的事前计划可以防止糟糕的表现”(proper prior planning prevents poor performance)。🐸【提高吃青蛙效率的两个问题】这也是作者认为的时间管理的核心问题。1. 对我而言,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换句话说,什么事情对你的学业成绩影响最大?对你的家庭影响最大?对你的生活影响最大?2. 我目前的时间花在哪里更有价值?换句话说,什么是我眼下最大的那只青蛙?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越准确,你就越容易为任务设定清晰的优先级,克服拖延,并开始做一件对于你当前的时间来说最有价值的事情。🐸【找出阻止你吃青蛙的关键因素】从你的起点到你的目标之间,总有一个关键障碍,你需要突破它才能实现你的目标。你的首要工作是清楚地识别这个阻碍因素。问下面以下几个问题,快速找出阻碍因素:是什么让你退缩不前?是什么限定了你实现目标的速度?是什么决定了你多快到达终点?是什么阻止你吃掉那只最丑的青蛙?你为什么还没有达成目标?我在读到本书末尾时,发现作者的一个问题,就是他引用的文献几乎都是网络文章,这就使得书里的一些观点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确认。透过这一点,我隐约觉得,这也解释为什么作者产量这么高,出了 70 多本书(有可能很多书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也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考证)。数量大于质量。即便如此,也不可否认作者首创的吃蛙原理的大价值与大能量。快乐、满足、巨大的成功以及个人力量和效率带来的快感,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养成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吃青蛙的习惯。去做吧!吃掉那只青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告别拖延,迈向高效学习

      这本书首先通过 “成功的三大支柱”—— 自尊、个人责任和目标,为我们奠定了高效学习的基础。作者强调了价值观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同时,个人责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负责,而不是将责任推给他人。在介绍了成功的三大支柱之后,书本深入到了时间管理的核心。作者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时间管理技巧,如每天提前计划、利用长短时间有策略地学习、运用二八法则等。这些技巧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时间,还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其中,我特别受启发的是 “每天提前计划” 这一点。作者建议我们每天睡前都提前写好第二天的具体计划事项,这样可以让头脑保持清醒,节省第二天的做事精力。同时,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并倒推分别分布在月、周、日中,每做完一项就划掉一项事物清单。这种方法给人一种秩序感和成就感,让人觉得自己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前进。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吃掉那只青蛙

        高效工作的策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很贵,请先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

          1. 自尊:首先,克服恐惧心理。其次,确定并遵循自己的价值观。最后,挑战自己,离开舒适区。2. 个人责任:请牢记,你要对自己的每项行为承担 100% 的责任。你无法控制他人的行为或看法,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3. 目标:没有什么比清晰的书面目标更有力量。使用 3P 公式书写目标,而不是把它们记在脑子里。为实现目标安排合理的时间。4. 准备工作:确定你想要的东西。清晰的目标至关重要。写出目标再行动。5. 每天提前计划:以书面形式思考。你花在计划上的每一分钟都可以为你节省 5~10 分钟的执行时间。6. 利用长短时间有策略地学习:根据你的学习时间来选择要学习的内容 —— 在自习时完成记忆任务,在大段时间里处理大型论文,以便你可以长时间集中精力运用 80/20 法则:20% 的工作将产生 80% 的成果。始终将精力集中在这 20% 的工作上。8. 化整为零:将庞大、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小任务,然后从做一项小任务开始。9. 考虑后果:你最重要的任务和优先考虑的事项是对你的生活或学业产生重大影响(积极或消极)的任务和事项。重点关注它们。10. 一步一步来:即使你不知道如何完成整个任务,你也可以采取一项行动向前推进任务。11. 激励自己行动起来:做自己的啦啦队长。在任何情况下都寻找积极的一面。关注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本身。永远保持乐观和建设性的心态。12. 一次处理一项任务:设定明确的优先级,立即着手最重要的任务,不停地工作,直到全部完成。这是保持高绩效和高效率的关键。13. 培养紧迫感:养成快速完成关键任务的习惯。成为一个做事又快又好的人。14. 给自己施加压力:想象一下,你必须离开自己所在的城市一个月。然后开始工作,就好像你必须在离开之前完成主要任务一样。15. 掌握学习方法:你越是善于自我学习,就越能快速地学完课程材料。你对自己的关键技能了解得越多,掌握得越熟练,你就越能更快地使用这些技能,并更快地完成学习。准确认知自己擅长或可能擅长什么,然后全身心地投入那些具体的事情中去,把它们做得越来越好。16. 确定你的关键约束:确定内部或外部的限制因素,它们限制了你达成重要目标的速度,你需要集中力量消除它们。17. 专注于核心成果:找出要实现成功自己必须取得的成果,每天都为之努力。18. 在开始前做好充分准备:开始前把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准备好所需的文件、信息、工具、学习材料等,这样你就可以直接开始学习,并不断推进。19. 集中注意力:排除各种干扰你完成最重要任务的因素。20. 技术是可怕的主人:从奴役性的技术成瘾中夺回你的时间。经常关闭电子设备或者停止使用它们。21. 技术是了不起的仆人:使用技术工具帮你处理最重要的任务,让自己不被琐事干扰。22. 练习创造性拖延:既然你不能做完所有事情,那么你必须学会有意识地拖延那些低价值的任务,以便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一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的青蛙代表最难的事情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198 本)#2023 年精读作家(14)博恩崔西《吃掉那只青蛙 2》大家好!今天共读作家博恩 崔西的第三本作品《吃掉那只青蛙 2》,22 个时间管理方法,带你告别拖延,学习效率倍增。本书提出了 22 个告别拖延、变得优秀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简单实用,带你优化时间管理,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在考试中拔得头筹。​​2、核心思想:①吃掉那只青蛙如果你每天早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掉一只活青蛙,那么你就会欣喜地发现,在接下来的一天里,将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你的 “青蛙” 代表你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如果不马上做,你就有可能拖延。这也是当下将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成果产生最大积极影响的一项任务。吃青蛙的第一个规则: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和具体的学习场景来思考当前的青蛙。在周末,你可以在早上吃掉青蛙。在任何其他学习时间,请始终在学习的刚开始就吃掉青蛙。当你晚上坐下来做作业时,务必先吃掉青蛙。当你去自习室学习时,先吃掉青蛙。接下来吃哪只青蛙。吃青蛙的第二个规则:如果必须吃掉两只青蛙,要先吃最丑的那只。换言之,如果面临两项重要的任务,那么应该先处理更困难、更重要的那一项。要养成说做就做的习惯,并且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完成一项任务之后再做另外一项。吃青蛙的第三个规则:如果必须吃掉一只活青蛙,那么就去吃,一直盯着它看是无济于事的。提升效率和高水平发挥的关键在于,先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并使之成为你终身的习惯。你必须养成不假思索就 “吃掉那只青蛙” 的习惯。心想就能事成。要想更快地成为你理想中的高效率、高水平的人,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方法:不断地在大脑中想象,如果你是一个说做就做、处事果断、精力集中的人,你会取得什么样的回报和收益。你要经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高效能人士,而且总是能够迅速、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②成功的三大心态我一生都在研究世界上最优秀、最成功的人士,发现成功人士的心态建立在三大支柱上:有自尊,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完全负责,并且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如果你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这三点,那么你将势不可当,你将获得你渴望的一切。恐惧和缺乏自信来自许多地方。也许老师或父母批评了你,让你内心产生了一种失败的感觉。也许你将自己与其他人进行了比较,然后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幸的是,即使是这些微小的片刻,其影响也会逐渐放大。你从小就开始相信自己不够出色,不够聪明,无法在生活中真正取得成功。这些信念深深地潜藏在你的潜意识中,在不知不觉中毁了你。但是,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变这些深藏的信念。我们不会一成不变,我们在不断变化、进化和成长。你有能力影响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既然你能控制自己的想法,你就能控制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你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未来。今天就下定决心,让你的头脑充满自信、快乐、成功的想法。当你有了这些想法时,它们会对你的行为施加微妙的影响。你将以符合自己愿景的方式行事。总有一天你会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为自己想象中的自信、成功的人。价值观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你建立自己的想象力。信心来自目标和价值观。当你确定了自己的价值观,你就给了自己一幅清晰的路线图。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仔细想想你的价值观,并以此为指导。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确信你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你越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就会越自信。③目标最重要的两个特质分别是具体和能写下来。你潜意识的这种能力非常强大,但是要激活这种能力,你的目标必须以特定的方式表述。制定良好目标的关键是使用 3P 公式:现在时的(present)、积极的(positive)和个人的(personal)。首先,目标应该以现在时来编写,就好像你已经实现了目标一样。其次,必须始终以积极的态度表述目标,即要表达出积极结果,而不是你要极力避免的消极结果。最后,所有目标都必须用第一人称表述,使用代词 “我”,后接动词。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可以告诉大脑它现在应该开始采取行动。拿张纸,使用 3P 公式写出你希望在未来六个月内完成的十个目标。收起它,放六个月,然后将其取出并进行检查。几乎每次人们都告诉我,他们的十个目标至少实现了八个!当你完成这么一个简单的任务时,你就获得了成功,这感觉像是变魔术,你会相信写下目标的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强烈推荐给身边正在努力学习的人

              管理时间比管理财富更重要,财富可以通过努力实现,时间每个人基本都是同一起跑线。建议花姐,在沟通训练营中加上学员笔记,可以作为加分项来完成。写沟通预案的方式固然好,笔记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容易閱讀的小書

                作者從學生角度出發,整理了一系列能對抗拖延,安排經歷的實用方法。如:1. 寫下每天待辦事項 2. 先做最困難的任務 3. 在執行任務時,先把大任務切成可以每天做,每 10-15 分就能完成的小任務 4. 時間永遠不夠,所以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5. 個人的成就端看你是否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6. 遠離數位誘惑:早起不要直接看手機,在工作時關掉手機通知,避免注意力渙散我自己最受用的點是:最重要的事情想到就做一點,不要給自己壓力做到完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首先,确定你认为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点。・然后,找出你不知道的知识点。・接下来,浏览一下你不知道的知识点,将其全部找出来,并为自己编写一份新的学习指南,其中包括相关术语或概念。・最后,检查你对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点的理解是否正确。如果你的理解有误,请将相关知识点添加到学习指南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快乐

                    快乐、满足、巨大的成功以及个人力量和效率带来的快感,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养成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吃青蛙的习惯。幸运的是,这是你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的一项技能。当你养成了把最重要的任务放在首位的习惯,你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语言流畅,一口气看完

                      语言非常轻松流畅,推荐的方法也特别方便操作!这是写给高中生,大学生或刚入职场人的书,我等于是晚了 20 年,来读。等于是把 20 年职业生涯做事和学习的方式方法重新梳理总结一下。很有感触,希望推荐给年轻人,同时,自己也打算把书中的内容,转述给更多的年轻朋友,以帮助他们减少走弯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专注自己能改变的!接纳自己不能改变的!用智慧识别出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理恒真

                          建立自信(文中用了自尊)、可量化目标、坚持,这三点永远是学习得道的不二法门(正确的废话),本书只不过是再次强调和细分这几点,问题上多少人做到了?作者已经是扶着你走路了,但迈步的还是要靠自己,自勉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也许适合在上学的人~很初级浅显

                            像是一本指南,直接告诉你怎么做。对于有人生经历或者工作经验的人来说,里面都是常识,没什么可看的。对于没琢磨过自己生活的新鲜人,也许是个启蒙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高中生、中专生值得看一下,对于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 月 25 日和 26 日,把《吃掉那只青蛙 2》看完了。还第一步差不多,这本主要针对学生和职场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它又是最不公平的。

                                  每个人在地球上的时间都一样,但为什么有的人总会感觉时间太快,来不及做这,来不及做那,而有的人可以从容面对工作和生活。我们在书籍中感叹某位作者耗费数年时间,写出了洋洋洒洒几百万字的文章。在新闻中感叹某些领导可以日理万机。这到底是为什么?本书给了我一个启示:用目标、计划、优先级来规划我们的时间。犹如我们用同一个空间装书,有的人胡乱一堆,这个空间仅塞下十几本。而我们规划好书的大小,角度,高度,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可以在同一空间内塞进百余本书。你到底愿意做时间的仆人,接招应招,还是愿意做时间的主人,提前规划,有先有后。我想每个人都会给出后一个答案。但,归纳时间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去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或生活方式。第一天规划第二天,第 n 天规划第 n+1 天,每天都是一场与自己搏斗,战胜懒惰、放纵。正好用本书中提到的一句话作为结尾。20% 的人创造了社会 80% 的财富。你愿意做剩余的 80%,还是愿意做优秀的 20%,你的选择,决定你的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听听又找到改进地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去做吧!吃掉那只青蛙!

                                      下定决心,每天实践这些原则,直到它们成为第二天性。学到这些好习惯,并让它们成为个性的一部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任何浪费时间和生命的事情说 “不”。要温和而坚定地说 “不”,避免卷入不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事情。早点说并经常说。要时刻记住,你没有多余时间。时间有限,你要有选择地利用时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开卷有益

                                          如果只记一个要点的话,我认为是专注。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