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7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质量人读《质量简史》

      从技术人走到质量人,真的让我对技术重新进行了认识,技术的目的,技术的过程,技术的初衷,到底是为了保质量还是为了促质量?踩油门还是踩刹车?想学一门手艺,真的要学习一下他的历史,能够以史为鉴,已购置了第六版的《朱兰质量管理手册》,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质量是有国家特色的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必定会成为复兴路上的重要一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质量控制任重道远

          从事质量控制近十年,就自身工作氛围来说:多数人对质量控制还是带着有色眼镜,对质量控制工作认识比较片面,认为不过是一些统计、监控、控制使用,需要但不重要。这点在国企行业特别明显。对质量控制的认识、普及任重道远。这本书我还是第一次读,了解了质量控制的发展脉络,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简史够简

            这是第一次看一本质量相关的书能够像看小说一样看完,作为一名从事质量工作的老兵,这本书通俗易懂的把质量管理的前世今生串起来,特别对于刚入门或者准备从事质量工作人员做一个很好的科普,没有公式,没有复杂的工具说明,但是对出处,有什么作用及意义该说的都说了。入门者可以通过他看到质量管理发展的全貌,然后通过按图索骥去学习了解每个工具或每种质量管理纪念的具体含义,这挺好!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质量管理 人人有责

              这是一本讲述全球范围内质量发展一百年来的风风雨雨,是一本仅 13.8 万字关于质量简史的通俗读物。书中以美、日、德、英、法、韩、中国的质量发展路径为主题,讲述质量意识发端于工厂制造的产品质量,流水线工法、统计学方法、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以六西格玛为代表的美国质量改进运动和质量革命。质量发展从最初的产品制造质量,发展到设计工作六西格玛,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商品质量。质量工作的自然趋势的向低质量方向下滑,只有用系统思维,从最能施加影响的位置进行管理,所以有了从产品设计的源头、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以终为始来思考质量管理。书中还多次提到,企业想提高质量,一把手必须重视质量管理,一把手必须有质量管理的理念,才是企业提升质量的前提。而不是仅依靠某个部门或小组来负责质量管理。2024 年 7 月 15 日至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也是每家企业、每个组织都应该关心的事,作为职场中的个体,一定要摆脱马马虎虎、及格就行的工作出发点,质量管理工作实际上与所有的工作环节都有关,所以一定要避免成为质量系统的最短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于质量发展历程系统化的了解有很好的帮助,可以评估自身企业质量所处的位置,同时这本书也是一个很好的向导,哪里想优化,可以通过本书找到相应的来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质量简史》有感

                  《质量简史》是在我退休之际,也是在过往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又提出新质生产力之后,开始阅读的一本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和书记。虽然作者是站在全球的高度,把从中国古代,到现代的过往经历过程中,中国的一些质量事件,穿插到国际的事件中,既形成了中国的质量简史,同时也把国际化的质量发展路径,沿着各国制造业的发展,开展的一系列,与质量的控制、管理等密切相关的事情都叙述出来。而这些事件,也是发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之际。质量既是我们工作生活上,人人都涉及的话题和领域,同时也是一个企业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下的一个敲门砖和试金石,更是企业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所需要面临的管理问题。作为建筑行业,质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比制造行业更加难以 “统一” 和 “量化”。但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量化的事情解决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方法,也对未来的标准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过去,笔者描述的是过往的质量简史,但即将到来的未来,则是要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技术。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质量,要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和阶段!简史还在延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曾经从事物料质量管理工作十多年,也参加过内部的、外部的质量管理培训 N 多次,对 “质量” 二字的理解感觉还是非常模糊的。本书详细梳理质量的起源,各种质量理念、质量理论产生及演变过程,一下子看到了全局,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值得强烈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质量的图谱完整了

                      作为一张白纸进入了养老服务业,又从运营岗位被带进了质量部门继续从 0 开始学习,一直诚惶诚恐,认为未接受质量学历教育的自己只接触到质量大厦的残片,从理论积累到实践方法上均十分欠缺。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之余搜寻服务业质量相关的书籍,期待启发自己可惜一直未找到,只能自己边工作边摸索总结,朦朦胧胧中感受到自己从术在往道上转变。无意中打开林老师这本书,如饥似渴两天看完。老师的行文风格和大量资料查询后按照时间顺序梳理的质量理论和实践在历史中推进的过程,像一部质量大片在我眼前上演,栩栩如生。读完我获得了一种安定感,之前残破的框架成型了,因为得知了质量的来处、祖师爷们的故事、实践的成败以及感受到自己走在正确的路上。以前调侃自己,养老服务覆盖了特别多服务,从老年医学、护理、康复、心理到酒店业的客房、餐饮、维修保养,还得懂点财务、运营,虽然不必是每个领域的专家,但业务性质对质量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现在是在这些具体的工作内容了解掌握之外,越来越意识到文化、人的重要性,尤其是老龄照护这个由人照顾人,需求个性化程度高但利润极低的领域。老龄化是未来的确定性,养老服务提质是迫在眉睫的事,目前处在十分初期的阶段,也许我可以做些什么。质量人,注定是一个开放的、跨界、跨部门整合的人~ 长路漫漫,不断求索,感谢林老师带来的盛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质量人推荐

                        这是近年来少有的质量管理书籍,视角和内容都非常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相当不错的一本书,关于 “质量” 的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南山雪萍

                            既是对质量的梳理也是管理演变的历程,也只有雪萍老师熟悉工业化能全面系统的描述如此大跨度的历程,不少案例如能再详细些就更好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质量是生命

                              质量生命力,企业级 BOM 一样,从设计到售后,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可计量可统计可分析可管理,度量衡.2023-05-07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了解质量的故事

                                什么是质量,什么是服务,质量的理论应该是什么,读书时三个问题萦绕,目前还没有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粗读《质量简史》后想到的

                                  中国制造的主题词:创新,卡脖子,蓝海 / 红海,降本增效,产能,原材料,能耗,销售,污染,碳排放等。感觉质量没有成为很关键的词,至少不是一个长期被提起的关键词。企业要么重视新市场,要么重视研发新产品。质量反而提起的不多,也没有像日本形成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或像德国将质量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想来或许是发展太快,一件商品的生命周期太短。卖家 / 厂家最重要的是先生产出商品,吸引、打开市场,质量是不是最好反而是次要的。还没来得及改进质量到极致时,这件产品可能很快就退市或到末期了,不值得再花大力气做质量了。多少淘汰的电器、电子、服装等产品都是这样,我们手头的产品是质量最好的吗?另一方面,工业品、消费品,质量稳定的用太久,还是一件好商品吗?会对企业的增长、利润,可持续发展有益吗?极致的质量追求是不是会收益最大化?极致的质量追求毫无疑问,将会使企业进入蓝海市场,但也需要相应的投入。那投入产出比是否合适?同样的投入做新产品开发,新的商业模式、爆款产品,收益是不是更大?我们多年来讲电商、互联网 +、直播带货、打造 IP、新零售、流量、二次元、POPMARTLabubu 等,这些都是模式创新,跟质量有很大关系吗?关于蓝海,反内卷。做蓝海市场普遍需要高投入,长时间。这要求企业有稳定的发展环境与未来的预期。质量稳定性要不断测试,积累统计数据,相关基础实验、生产系统就要先上,对员工的基本素质,企业管理都要求更高。好不容易研发做出来了,怎样保证不被别人模仿、山寨?怎样让技术骨干不被人挖走?怎样让市场接受?虽然红海太卷,但蓝海风险太大。国外高端产品很多都是研发、科学管理、稳定的高素质人才,靠时间慢慢磨出来的。国内不管有多少优势,投入时间总是比不了国外,总想着弯道超车。以前总说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与管理经验。生产设备好引进,有钱就买的到。管理经验,尤其是企业主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企业主的管理人员,有没有帮助、支持企业主改变思想,提供环境?引进管理思想太难了,总觉得不适合国情,本土化管理后面目全非,也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权威且有效的管理思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轻量阅读书籍

                                    适合轻量阅读,获得大概脉络。要想真正成为高手,还要系统读专业书籍及实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质量简史

                                      对质量发展进行初步讲解,有些地方还需要精读一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质量新人值得一读

                                        质量管理有人大师的定义来解释,有人用当下最热的段子来说明,总是让新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一开始直接啃传统和经典的书籍,未免太枯燥乏味,幸好有林老师这样的引路人,通过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的写作手法把百年质量管理的历史串联一起,让人体念质量历史的关键节点,确认让人耳目一新对于我这个新人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框架,对未来遇到新知识又对应的框架维度去思考,是非常有帮助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物勒工名到质量管理,从互助行会到质量强国,一本书看见质量管理发展的源远流长、奔腾向前!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