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都没想到这本书是因为偶然进的董宇辉直播间听他念中间的文字,觉得很特别。没想到写得如此之细腻。很喜欢史铁生的文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与心灵的撞击,残疾与命运的抗争

      过好每一天,活好每一天。不能浪费和虚度人生。哪怕命运不公,也要乐观,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生在了民主自由的好时候

        越长大越觉得有个健康的身体,普普通通的家庭是多么幸福!看到史铁生奶奶的故事,让我想起来我妈妈的爷爷,记得小时候听妈妈说,她爷爷是农村的小地主,我大舅当年考上大学,可是因为成分问题,没机会上大学,在农村老老实实种了一辈子地,才华只能埋没,那个年代,能活着、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安心定神

          浮躁内耗的时候,拿起来读一读,每个字都有令人心静如水的奇效,看看时代的伤痛,生与死的口吻,更能心平气和地慢慢过自己的日子,谢谢史老师留下的不朽的文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不在地坛而地坛在我

            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种苦难时代的人生斗争,留下些遗憾

              整本书看完印象更深刻的 “奶奶”,总提起的那句 “你们都生在了好年代”“真后悔进了你们老史家”,也许是自己从没见过奶奶,也不太记得爷爷。对老一辈的事情知道的很少,感觉就像断了根的浮萍。一开始不理解,差不多读完才知道 “奶奶” 的事迹,在那个旧社会的环境里,缺乏教育和愚昧的信仰。像 “女子无才便是德”“裹小脚”“批斗”“地主” 等词语都代表着那个年代的印象,“奶奶” 无缘无故成了 “地主”,其实日子过得比普通人还没尊严,只是物质上的基本满足。她也一直在努力 “摘掉帽子”,作者曾经说过最伤 “奶奶” 的话就是那句 “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摘不了那顶帽子的”,也难怪 “奶奶” 固执的坚持做做花,不想背上 “光吃饭不干活” 的头衔。“奶奶” 的一生是很苦的,只是差不多后半段才 “自由” 一些,也很 “倔强” 一些。落在了那个年代里就得 “受着”,即使到了现在,我们也有一些 “受着”。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