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9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沉迷于光怪陆离的事物之中

    问题:换一只灯泡需要多少超现实主义者?回答:一条鱼。什么是达达和超现实主义?这个问答也许能引导你浏览一下,是否每个人都应对达达和超现实主义有所了解。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艺术运动,达达旨在颠覆传统的资产阶级艺术观念,通常是一种公然挑衅的反叛艺术。达达起源于 1916 年,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才结束。超现实主义作为达达艺术上的后继者,于 1924 年正式诞生。它于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消亡时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运动。马克斯・恩斯特、萨尔瓦多・达利、胡安・米罗和安德烈・马松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坚信,人的本性基本上是非理性的,因而他们对精神分析有着混乱而难以控制的喜爱之情,力求探索人类心灵的神秘之处。达达被看作是对传统的批评和反抗;超现实主义虽然同样在精神上反资产阶级,却更沉迷于光怪陆离的事物之中。20 世纪初期的艺术运动中,达达和超现实主义首先是 “先锋派” 运动,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相当重视心理研究。《新概念英语》里有一篇小课文,幽默地调侃了现代艺术品及其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一位学艺术的学生正在自己房里挂一幅现代绘画,他 7 岁的妹妹走进房里审视半天,说:“画还行,可你是不是把它挂倒了?” 这位画过很多画的学艺术的学生仔细再看,小妹妹说的居然是正确的。本书框架结构,第一章记载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讨论同时研究二者的种种假设。第二章详细审视这两场运动各自传播思想的方式,尤其是从公共事件和出版物方面来加以思考;在此过程中展示它们如何构建了艺术与生活的对话。第三章仔细研究美学问题,重点关注诗歌、拼贴、照片蒙太奇、绘画、摄影、现成品和电影。反艺术以及这两场运动在现代派美学辩论中的定位在此是重要的问题。最后两章结合当下评论这两场运动的历史观点,突出反映作者和他人的研究成果。本书结尾反思了这两场运动的影响,尤其思考了它们与新近艺术之间的关系。每天读点书,每天读本书。艺术与我仍很陌生遥远,远观而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不是科学定律,而是直面内心的深渊,达达用疯狂拼贴现实,超现实用梦境照亮潜意识,当艺术与生活彻底相融时,理性枷锁终被砸碎,化作自由创作的诗意土壤。达达主义就像把一本字典撕碎,随机拼贴成一首诗,它不追求意义,只为打破理性必须美的规则;而超现实主义则是深夜的梦境日记,用潜意识里的鲨鱼、会飞的钟表重新定义现实,仿佛在说:理性是牢笼,想象才是钥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好

        梳理藝術思想史。學習過顧衡西方美術課,近代當代社會問題、許多藝術現象,包括視覺聽覺,音樂、電影、雕塑、平面,各式展覽光怪陸離,還是不甚了了。一如牛津系列通識叢書,作者功力非常深厚,簡明扼要,令人耳目一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个人都对达达和超现实主义有所了解。达达起源于 1916 年,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才结束。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艺术运动,达达旨在颠覆传统的资产阶级艺术观念,通常是一种公然挑衅的反叛艺术。别的不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时,它的参与者,如马塞尔・杜尚、弗朗西斯・皮卡比亚、特里斯坦・查拉、汉斯・阿尔普、库尔特・舒维特和劳乌尔・豪斯曼等人用他们对似是而非和傲慢鲁莽举止的热爱来与这个疯狂失常的世界抗衡。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