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什么才是真正的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的第一个特质就是容忍冲突。虽然目前中国尚未完全具备这样的氛围,但就创新的配套能力和保障能力而言,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好的。这种优势使中国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甚至可能跃升至第一大经济体。在保障创新企业完成从 1 到 100 万的过程中,从净利润额上来看,我们可能会比后者得到更多。此时中国可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但不是第一强经济体,因为第一强经济体需要创新的驱动。如何锁定 “第一强”,保证 “第一大”,这可能是未来 30 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创新文化的第二个特质是容忍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容忍失败,才能让更多的人成长。硅谷的众多优秀品质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就是,创业失败的人不仅不受影响,可能还会因此受到鼓励,因为投资者会更喜欢你。硅谷的文化就是奖励失败,因为失败是有好处的。创新文化的第三个特质是工匠精神,要有 DIY 的能力。实验室的想法本质上来讲没有什么意义,必须要动手去做。在一些国外高科技企业的车间里,复杂精密的设备应有尽有,这跟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美国的教育之所以叫作 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Art、Mathematics,即科学是原理,技术是操作,工程是具体的实现手段,数学算法来保证持续运行,并且还要把问题解决得很美),就是因为有了这 5 项能力,任何新想法或者出了任何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去动手解决它。我会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如果世界上还有其他人也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帮助他们,如此一来就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生意。创新文化的第四个特质是协作。积木式创新其实是由各种复杂的协作组成的。只有能标准化地跟人合作,能够把感性的东西放一边,相对理性地互相配合,才能够完成一个复杂系统的搭建。西方社会非常强调职业素质,就是不把个人情绪和个人感情带到工作中。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1. 积木式创新的核心意义在于协作将中国制造能力、庞大市场与资本优势转化为连接全球创新的接口,以开放生态取代封闭体系,让科技革命成果像乐高模块般无缝对接,在动态重组中催生颠覆性变革。中国有三块关键积木,会造东西、市场大、钱又多。就像火锅店用现成的海底捞底料(制造)+ 美团外卖配送(市场)+ 银行低息贷款(资本)快速开分店。大疆无人机用深圳的电子厂(制造)、直播带货卖遍全国(市场)、国资基金投资(资本),5 年做到全球份额 70%。2. 顶级创业家不应受限于自身短板,而要成为科技长板的超级连接器,用专利转化撬动产业杠杆,用协同网络替代规模垄断,在跨国协作中重写价值分配规则。牛 X 企业家都是拼图高手,真正厉害的大佬不需要自己啥都会,他们就像玩拼图,找到最牛的技术,拉来最懂行的帮手,联合靠谱的厂家,用这种组合拳打败跨国大公司。就像游戏《原神》团队,米哈游出动画技术(科技),索尼帮忙做音乐(行业老手),华为云提供服务器(协作伙伴)。雷军做小米手机时,高通给芯片(技术),夏普供屏幕(供应链),微博搞预售(新营销),拼出性价比神话。3. 创新文明的终极形态是失败经济学。硅谷精神的本质不是成功学而是失败学:当社会建立奖励试错的容错机制,当科技与艺术在应用场景深度交融,每一次失败的积累都将转化为突破性创新的势能,最终凝结成解决人类根本问题的科技艺术品。就像打游戏允许存档重来,当社会不再笑话创业者栽跟头,反而觉得这是攒经验值,真正的创新才冒得出来。SpaceX 前三次火箭爆炸时,NASA 反而追加订单,因为炸一次就离可回收火箭近一步,最终猎鹰 9 号成功复用 15 次。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中国的机会是将自己的长板无缝嵌入全球创新链条中美国科技,中国制造,全球市场。在 “发明创造专利确权资本筛选生产制造全球营销” 这套积木式创新链条中中国的绝对长板是生产制造环节,以往中国的传统模式是消极等待来料加工,现在中国企业更应该做的是认识自身优势,主动寻求与上下游的深度协作,走出以往仅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用的模式,并通过持续的升级改造,不断加强的长板地位。美国仍然雄踞全球的科技创新源头的制高点,也涌现出了无数永远丰富市场经验的企业家,而这一切都源于 1980 年 12 月 12 日通过实施的拜杜法案。好的经济环境是创新的沃土,除了法律和制度外,监管要求改革,税收政策和稳定货币政策都会极力企业和资本在创新方面更加大胆的投入。中国目前的主要鼓励和扶持政策主要是吸引大型企业尤其是世界 500 强入住,千人计划,鼓励 90 后创意等。但是这些政策没有命中现在的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点,那就是有行业经验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企业家是积木式创新的核心要素,积木式创新是以核心企业家为盟主形成联盟化的协作生态系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读王煜全老师的书籍就是精神盛宴科技的发展规律跟人类的发展一样,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情绪特征。如果不能摸清楚发展规律,我们的教育就成了阻碍而不是动力,只有与之匹配的策略才能是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发展。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错得就越远。创新生态,科研,研发,量产,市场,只有生态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做对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而我们通常只认为是科学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忽略了企业家在这当中的重要作用。积木式创新,要求我们发挥自己的长板,短板之处寻求其它长板的协作,而不是在短板上下功夫,这也是新木桶理论的内容。更好地理解科技,理解创新,理解人类,理解机器技术,提升人类的机器智商和机器的人类智商,人和机器的协作,才是共赢的方向!这是理解产业,理解科技,理解人与机器的重要书籍,强烈推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认识风口,把握未来中国依托全球化发展时机建立起来的制造业及其强大供应链网络,应抓住美国科技的前沿科技的风口,谋求发展。书中有两段话,令我启发良多:1. 中国其实更应该学习美国的技术转化机制,然后用自己的制造能力和巨大的市场与别人对接,这就是所谓的积木式创新。就像乐高积木,所有拼插件的口径和标准都是一致的,就可以拼成非常大的玩具。2.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应该集中考虑的焦点,一是明确定位自身的产业结构在积木式创新过程中最适合的环节,二是如何在这个环节上竭尽全力地将工作做到极致。将中国自身的长板,与美国的技术长板结合,同时不放弃对卡脖子技术的研发,这才是排除盲目理想主义发展的正途。是在充分自我认识上对发展的理性思考。本书读完,打算继续读王煜全的《中国优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