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注意力控制
本书第一章开始,介绍人的注意力专区,告诉我们每个人刺激和注意力有差异。 刺激引起肾上腺素变化,让人的注意力发生变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生活任务提出一些看法,比如又要看屏幕,还要打电话,还要开线上会,这会让人的注意力如同电脑不断重启开机一样,消耗大量能量。第二章开始,注意力摇摆对事情反应快慢是否影响注意力,也做了分析。理由是过去到现在,从纸质到电子,信息输入方式导致集中注意力方式发生变化,这一点是人类进化速度赶不上信息发展速度所导致的。所以有时候看了很多惊现,恐惧,欢乐的事情之后,会发现生活回归到平时,显得素然无趣。最后几章内容,作者提出一些改善方法,从睡眠,休息,运动的角度让我们对自己身体重新了解,面对恐惧,不确定的未来如何行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致谢儿子昨天儿子推荐了那本书,今天忙完业务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阅读。一直的感激、兴奋、激动,有些像顶级威士忌,多味复杂而是非常有趣,超喜欢这种读书的感觉,好久没有了。通读完这一遍,感觉自己的情绪平静了许多,尤其是当下正在面对律师执业资格考试,一个多月的时间让自己有些迷茫,不知道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从儿子昨天的分析中,认识到这期间注意力分散是绝对有原因而是也是有办法的。通过今天的全书阅读,立刻上手,学到了很多招法,在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可以去收拾家务,比如说喜欢的拖地;状态低迷的时候可以调试音乐,包括这本书也是伴随着纯音乐《启程》看完的,用了大概三个半小时的时间。通读一遍,虽然就是个皮毛,但是感觉收获很多,本书从原理上指出了注意力缺失的背后有一些非常具体的招法,而且这些招法还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适合自己的。本书的最后,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值得拥有! Today is a good lucky day!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适合对注意力好奇和对注意力实操感兴趣的人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个单独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记忆、感受或者思考的过程而发生的。所以,单独去讲注意,或者单独去训练注意,并不能真正提升注意力。这本书很好的一个落脚点是直接专注于注意力,通过过少或者过度刺激,让人们体会到无聊或者认知超载,告诉人们适当的刺激可以保持良好的注意力状态。这本书第二好的点是告诉大家注意力的良好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就是肌肉放松,但大脑警惕。第三,这本书给了我们对注意力可操作的空间,讲到如何控制注意力时,提供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首先要意识到自己不再注意力专区了。第二步是让自己恢复或者平静下来,重新聚焦注意力。说实话,所有的注意力训练无外乎这两点。给到刺激的时候,就是要让你把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然后刺激的强度决定了你在这个事物上注意保持的时间和质量。这本书的前四章真的非常精彩,非常好的科普阅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一本不错的注意力集中指导书。这本书篇幅不算长,是我之前某次焦虑的时候找的,花了几天看完,有所收获。这本书里最重要的概念是 “注意力专区”,如果把人的注意力曲线画成二维图,那么横轴是刺激水平,纵轴是注意力。而注意力最高的那一部分曲线,就是 “注意力专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察觉并调整自己受到的刺激水平(如想要更多刺激就去书店,想要安静就去图书馆。虽然对我来说,图书馆人太多反而会是新的刺激。),来使自己处于注意力专区中。书中也提供了许多有关的情绪调节技巧,但实在是感觉有点多,反而印象不深。但可以看看,找找自己适合的。总体来说,这本书可以读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有些例子很能反映现实生活1. 如果一名运动员不把得奖作为目标,那么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赢得奖牌。2. 父母想要帮助自己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安静下来做功课。父母威胁孩子如果不做功课,就会收回孩子玩耍的权利。此时的孩子已经被吓到,根本没有能力去继续做功课了。他们这不是在激励孩子,而且威胁的方法会使孩子情绪骤然变化,这时候让孩子做功课就更困难了。3. 一个男人走进了医生的诊室,他一只耳朵里插了根香蕉,另外一只耳朵插了根黄瓜,鼻子里还塞着腌菜。他问医生:“嘿,医生,我生什么病了?” 医生看了看他,回答说:“你的吃法不对。” 启发:不能只盯着钱。如果只盯着钱,就挣不到大钱。看了这些例子,我才知道,对待糖果不做作业,放学后做作业拖拉,我对她威胁,竟然起到却是相反的作用。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觉察,对自己注意力的觉察,另外,不指责。因为越是指责、愧疚,越是火上浇油,不仅不能帮忙反而添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