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调整焦虑,这本书的方法还是不错的。

    彻底解决一个问题,只有了解问题的本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解决社交焦虑的3个秘诀

      把自己变成一台 “相机”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一台相机,我们的视线会在哪里?一定会在对方人物和外面的风景上。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社交焦虑的人,往往更关注自己,而忽略了外在。比如跟人交谈的时候,对方在说些什么,自己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而是被自己脑海里的声音吸引走了:刚刚我说的话是不是不太好?今天的衣服妆容跟现在这个场景是不是不匹配?所以我们要像相机一样,将关注的焦点,对准外界。2. 正念法科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经过 8 周的正念训练,人们大脑中的海马体皮质就会增厚,杏仁核的体积会减少。海马体负责记忆和调节情绪,增厚之后我们调节情绪的能力就会变强。而杏仁核主控焦虑和恐惧,体积减少后我们也就没那么焦虑了。这就是正念的力量。我们都知道,焦虑是因为对未来的预期不乐观,那当我们通过正念,把注意力从未来转移到当下,这种焦虑其实就会自然降低。3. 系统脱敏法我们焦虑什么,往往就会逃避什么,比如社恐会尽可能地避免产生社交,一有机会就躲起来。系统脱敏法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你感到焦虑,不要转身逃走,而是直接面对,把自己暴露在让自己不安的场合,持续锻炼自己。但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要妄想一口吃成胖子,比如一个宅男宅女,突然给自己每天安排 3 场聚会。那样很可能在你脱敏之前,你就已经因为受不了而再次躲起来,还变得更严重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人都有社交恐惧吗?

        社交焦虑是对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产生畏惧、紧张和焦虑感这一现象的简称。一些遭受社交焦虑困扰的人会声称他们只是害羞,而且生来如此。但另外一些面临同样问题的人却一点都不害羞。因此,害羞与否并不是判断个体是否是社交焦虑者的唯一标准。社交焦虑使人们认为自己会做出一些引人奚落或令自己尴尬的事,同时它也会使人们觉得他人都在对自己指指点点,因此变得悲观消极。读完此书,可以缓解很多焦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转变你的信念和行为让社交更自在

          📖书名:无压力社交️作者:【英】吉莉恩・巴特勒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处理焦虑情绪的关键就是要尽量无视它。目的就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实际发生的事情上,而非内心的想法、情绪或自我评估上。🌟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是对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产生畏惧、紧张和焦虑感这一现象的简称。一些遭受社交焦虑困扰的人会声称他们只是害羞,而且生来如此。但另外一些面临同样问题的人却一点都不害羞。因此,害羞与否并不是判断个体是否是社交焦虑者的唯一标准。社交焦虑使人们认为自己会做出一些引人奚落或令自己尴尬的事,同时它也会使人们觉得他人都在对自己指指点点,因此变得悲观消极。当然,对嘲笑和尴尬的恐惧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同时它能使你具有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①:使你觉察到自己真的可能做出某些不好的行为。谁会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笨拙、信心不足或因害羞而面色发红的一面呢?社交焦虑者通常认为与别人的交往会揭露一个令他们痛苦的事实:他们会因缺乏信心而遭到别人的反驳、忽视、指责或拒绝。🌟社交焦虑是正常的。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候产生这种体会(因此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那种认为它永远不会再发生的观点是很荒唐的。事实上,试图寻找一种能 “根治” 社交焦虑的方法也是徒劳的。相反,在发现社交焦虑这一问题时就试图对它进行定义,并试图找出使它不断发展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开始治疗工作。专注改变这些,特别是学会减少自我意识能起到很大作用。它能减轻痛苦和压力,并帮你过上理想的生活。但首先,你需要明白社交焦虑是什么。🌟害羞既包括轻微的社交障碍,也包括与社交焦虑障碍明显不同的极端孤僻和拘谨。不过,害羞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一个主要不同之处就是 —— 至少对于一部人来说,害羞是一种短暂的心理问题。它可能会在童年时期持续几个月或几年,或在青少年时期复发,或间歇性持续发生。🌟克服社交焦虑就要知道如何打破恶性循环,避免问题不断发展。以下是三种主要方法:1. 减少自我关注。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你的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别处,使你忘记自我,从而更加自然、主动地与他人进行社交。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周围的人和事物上面,能使你对周围的环境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从而停止对周围环境的揣测以及对自我的怀疑。2. 改变思维模式。我们之所以将这个方法排在首位,是因为它能使我们再次考虑社交场合中的危机和风险。因为社交焦虑中的恐惧主要来源于别人的看法,所以该方法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并鉴别自己的思维模式。3. 改变行为模式。目的是找到直面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回避,并承担不使用安全行为所带来的风险。这样做是为了弄清楚如何设计一个实验,并借此看到改变行为模式带来的效果。你在实验中获取的信息能够帮助你反思旧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建立信心的非社交活动:🍀学习开车,做一顿饭或计划一次旅行🍀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图画、戏剧,电视节目、电影,书籍,运动活动,兴趣,比如园艺、摄影或者收集🍀技能:掌握一种运动、乐器,制作手工,使用电脑或下载音乐播放器🍀管理运作:一栋房子,一个俱乐部或一桩生意🍀工作技能:计划自己的一天,更有效率地利用时间🍀管理自己的财政或缴税情况🍀使用自己的知识:辨认植物、汽车或古董,玩文字游戏,装饰自己的家🌟一些需要记住的原则:🍀不要选择从最困难的事入手。你最好从风险最小的事开始,当建立起信心并知道哪些方法对自己更加有效时,再尝试解决更有风险或危害的问题。🍀经历过一次成功后,不要停滞不前,要再接再厉。不断巩固自己的成果,坚持下去,你会有更大的改变。即使一开始进展缓慢,也不要轻言放弃。🍀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你这样做的话,进展也会如此,而你的心情和感觉可能会夸大每次结束和开始时的情况,结果就是你会连番感受到极端的快乐和沮丧,就好像坐过山车一样。相反,你需要在正确的方向中不断努力,比如在一开始坚持两三个月。🍀对自己要做的事保持现实的心态。不要在脑子里或在书面上决定做一件连自己都知道难以完成的事。成功建立在成功之上,无论是多么微小的成功对你来说都有意义,比如瞬间的眼神接触或在早晨冲着某个人微笑。如果这对你有效的话,请持续下去,直到你发现自己做的事对一些人来说具有困难,这时你就可以继续做另一些可能会令你感到沮丧或失败的事了。🍀当你决定好从哪个策略开始时,先进行实验再运用其他策略。当你选择的策略没有带来明显的成效时,或你感到重复做相似的事很无聊时,你可能会选择其他策略。但在完全确认某个策略没有起作用之前,最好坚持一个策略。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从这些策略中获益了。🌟放松不仅仅是一种实际的技能,更是一种态度。这里有一些建议,能够帮助你培养一种放松的态度。🍀选择一种放松的姿势。你喜欢坐在椅子的边缘吗?你手中在摆弄着什么吗?你迫切地想要将头埋在肩膀里,双眼紧盯地板吗?紧张会消耗你的精力,因此,你要尽可能随时随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别再匆匆忙忙。这是一种消耗体力的习惯,它很快就会耗尽你的精力。大多数人通常会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事,这样他们既可以长久保持充沛的精力,又可以遵从自己的节奏。🍀计划做一些令自己放松的事。无论是剧烈的运动(比如修建花园或跑步)还是安静的活动(比如听音乐或看电视),都有利于你放松自我。🍀寻找令你心灵愉悦的活动。你越是享受这个过程,就越感到轻松。分散风险。如果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出现危险,你会感到非常紧张。🍀给自己一些放松的时间。放松片刻,比如看半个小时的杂志,或休息一天,或出门旅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值得反复看的书

            书中不仅介绍了实用的方法,还告诉人们正确的社交理念是什么。当我阅读此书的时候,读到有些文字,会有心灵被击中的感觉。对于社交焦虑者,我相信会有帮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错不错真不错

              不错不错真不错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怎样克服紧张,实现有效社交?

                1. 生活中很多人都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但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是真的有社交障碍,只是在与人交往时会遇到紧张、不自在等小问题。据统计,12% 的人都会在一生的某个阶段,表现出过度关注别人的看法、习惯性闪避他人视线、不愿意去人多的场合、与人说话时心跳加快等情况。几乎所有人,都会在特定场合感到紧张,比如,当众演讲。


                2. 关于社恐这个问题,每个人的表现形式可能会不一样,但大多数人都能归结于一个原因:过度关注自我,忽略外部世界。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很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比如,开会讨论时,总是在担心 “我刚刚说的话是不是很蠢”,当你的心思全在自己身上,就很容易忽略周围的信息,对事情无法做出准确回应。一旦事情办砸,又会反过来谴责自己,陷入恶性循环。
                3. 怎样才能战胜社交恐惧症呢?给你几个方法。
                重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遇到上述情况,你可以在日常谈话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记录下感受。比如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自己身上,或者完全放在谈话对象身上。对比不同的分配方法,对心理带来的影响。多试几次,你就能找到合适的注意力管理办法,在交流时,表现得更自然。
                4. 分清楚事实、感觉和想法。很多时候,感觉社交压力大,很可能只是自己想太多了。比如,“我和朋友打招呼,他没理我”,这是事实。“我感觉很失落”,这是感受。“他肯定对我有意见,不喜欢我了”,这是想法。你看,如果分不清楚事实、感觉和想法,就很容易产生焦虑。
                5. 对自己的想法提出质疑。继续刚才和朋友打招呼的例子,提出质疑的意思是,你要问问自己 “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感受?我的想法对吗?有没有其他可能呢?”“或许朋友只是没看见我而已?” 想到这里,面对 “和朋友打招呼他不理我” 这个事实,你就不会只顾着焦虑,而是考虑直接询问朋友原因,或者再和他打一次招呼,让他看见你。这比沉浸在猜测和焦虑中更能掌握主动权,内心更加坚定。
                6. 设置进阶目标。如果你平时和人说话都紧张,那最好不要在尝试改变的初期,就要求自己成为能在公共场合谈笑风生的人。太困难的目标,很容易失败,让自己丧失信心。所以最好从最简单的事开始做起。比如,先和餐厅服务员来一个友好的微笑,再尝试和同事讨论对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循序渐进效果才好。
                7. 提前做好准备。要明确一点,没有人能做到完全放松,哪怕是再厉害的人,也会有紧张的时候。缓解紧张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做准备,列出应对方案。你可以把最常产生的焦虑想法记录下来,比如 “我不知道要怎样和人打招呼”,再在后面写上应对方法,比如 “不如先对同事说一句‘早上好’试试?”,当具体方法呈现出来后,也就更有信心照着方法去行动。
                8. 无论成败,都要坚持。克服社交压力,是一个长期过程,成功需要巩固成果,失败要总结经验重新尝试。不要成功一次,就觉得大功告成;不要失败一次,就觉得 “我就是这种人” 没动力再改变。这两种都不是好心态。不管你使用什么办法,都要告诉自己:至少坚持两三个月,才能看到成果。
                9. 严重时要就医。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努力已经无法缓解情况,就应该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切忌随便吃药,一方面会让你产生抗药性,后期可能很难控制病情;另一方面,对药物的过分依赖,会减弱你依靠自己克服问题的信心,一旦停止服药,病情可能会复发。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
                战胜 “社交恐惧症”,最重要的一点,是多关注外部世界,不要过度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1
                  2